位置:首页>读后感>《玛雅》读后感
《玛雅》读后感

历时一个半月,看完了贾德名著三部曲之三《玛雅》。个人感觉,这本书是最精彩的一部,也是内涵最丰富的一部,也是我能理解的最少的一部。

先说说讲了个啥,从我的理解出发:本书主要是围绕着弗兰克写给前妻(不确定是否离婚,但肯定分局半年以上)的两封长信和一次见面对话,以及一次电话交流展开。

写作手法还是比较特别的,但也是贾德惯用的:嵌套叙述。即作者以第三者身份讲述一个第一人称的故事。所以在理解上,还是有很多弯弯。另外,如果说第一步《苏菲的世界》是哲学入门,那么这一部《玛雅》则是哲学深度思辨。虽然故事线总的来说是线性的,但是一方面是外国人名有点记不住,另一方面,很多对话其实体现着很多抽象的哲学观点,不容易理解。例如在斐济岛上,荷西与安娜的对话,其实我是和弗兰克一样懵逼的。

在前半段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弗兰克与壁虎高登的对话,很猎奇,很脑洞。“一个老年雄性灵长类与一个爬行类的对话”,乍一看还以为是弗兰克精神分裂了,实则是弗兰克的内心独白(壁虎会不会说话,我不去多想,毕竟小说嘛)。

在本书大部分时间里,是围绕着“意义”展开的讨论。而讨论的发起人,恰恰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他们研究生命,研究宇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者。就这样,几个唯物主义者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我个人作为工科生,对于文中的辩论,看得还是很入迷的。我也经常思考意义这个东西,活着的意义,选择的意义等等。就如文中所说的,“宇宙大爆炸发生一百五十忆年之后,给它的掌声才响了起来。”我的理解,一个事物的意义,是需要有智慧去思考的,就例如宇宙大爆炸这件事,如果没有一个高级生命去思考这件事,那么大爆炸这件事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可知,所以可以说这件事就不存在。这就是“不可知论”。而你说生命的意义为几何?从古至今多少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而我认为,答案反而没有观点重要,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生命的意义,我觉得就是“思考”本身,人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我们发达的大脑就是思维的工具,老祖先制作工具,从而在进化树里我们脱颖而出。试想,如果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站出来,洞察周围的一切,去思考“从哪来,到哪去”,那么其实整个世界就是“死的”,只不过是一堆堆有机化合物不停地复制罢了。所以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经历事情,就是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宇宙就是所有意义的本体。

摘抄一段经典文字:

人类或许是真个宇宙里,唯一拥有宇宙意识的生物。因此保留此一星球的生存环境不仅是全球的责任。它是全宇宙的责任。有朝一日,黑暗可能再度降临。而这一回,上帝的神灵将不再浮现于水面。

书中后段,提到很多次的一个观点“在我们眼前的现实之外,还另一个实境。当我死去,我并未死去。你们都相信我已亡故,但我其实还活着。不就后我们就会在另一个地方相会。你以为你在参加一场丧礼,事实上是在见证一次新生。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别的。我们只是转化中游荡的精灵。”不得不说,这个观点还是很震撼的,先不说一场丧礼是不是一场新生,也不去想你会不会和已故的人在未来某个时间某个地方相遇。只说我们眼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了解过一些量子力学的知识,我很支持多世界理论,当然,我没有任何的计算去证明,但是从先入为主的方式来看,我是比较偏向多世界理论的。这也能解释很多东西啦,比如你失去了什么东西,很伤心很难过很后悔。你这样想,在另一个世界(另一条世界线)里,你还是拥有者那个东西的,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你的经历,你的意义就是当下这样。这样也许会释怀一些吧。当然,要问我可以不以死去,去另一个世界追寻美好,呵呵,你是不是傻。要相信,你的存在必然是有意义的,很多事需要沉淀,需要在未来有观察者去思考,才会彰显意义和价值,假如你主动结束了生命,那么你将不存在,那么你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我个人是很反对轻生的,要好好活着,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而且请相信,你的存在,一定是某个东西的意义,而某个东西的存在,也是你的意义。正如,你看到了这段文字,就是你我存在的意义之一,对于没有看到这段话的人,对我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在剧情末尾,叙事主体从弗兰克释放出来,到了说描述弗兰克的人:约翰·史普克,这个人是作者的第一视角,类似于,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给小和尚讲故事的那个老和尚,不知这样说你懂了吗~~再举个例子,就是盗梦空间里的第一层梦境,弗兰克是第二层。本书中,存在两层叙事层。

以上就是我能看懂理解的部分,下面就是我没弄懂的地方。

主要集中在剧情后段,安娜和玛雅是否是一个人?安娜到底死没死?弗兰克穿越了吗?而这一切的核心问题就是:小丑和纸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这几个问题,我没有直接的答案,更多的是猜测。另外,从《纸牌的秘密》到《玛雅》的人物故事是有关联的,而联系这一切的,或者说这一切背后的东西,就是小丑和纸牌。所以,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要弄懂小丑和纸牌的作用。所以,我打算后面有机会再读一读这两本书。

最后说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吧,首先我觉得还是安娜。因为最近滴滴打车不是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嘛,我在新闻里看到受害者是一个独生女,被那样残忍地杀害,其母看到女儿尸体一度晕厥。我的心其实很难过,我能理解作为一个独生家庭,父母对于子女离去的那种打击。正直花样年华,这世间的美好还没悉数体会,生命就戛然而止,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同时,对黑暗与邪恶,我表示严厉的谴责!回到主题,为什么是安娜,因为她发现和玛雅是一个人,其实是一种不好的事(其中涉及到很多没看懂的东西,原谅我只能这么说),而自己因为疾病,作为吉普赛女孩,“本世纪最好的弗朗明哥舞者”,不能跳舞;作为荷西的男朋友,两个人你侬我侬,而不能有孩子。对于女生来说,这事多么痛苦的一件事。然而,她还是离去了。虽然后面剧情来了个大反转,但还是被作者的描写打动了。另一个就是荷西,这个男人,在前半段中,我对他不是很有感觉,高冷,莫名其妙。但是后面和弗兰克的对话中,看出了那种西班牙地中海的忧郁气质,仿佛从蓝色的瞳孔中,有看不见底的忧伤,对于恋人安娜的离去,对于安娜和玛雅的羁绊,他无奈而坚强。怎么说呢,她和安娜是谜一样的两个人。最后一个人物就是弗兰克,其实书读完之后,我和他一样的懵逼,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当然这事玩笑话,弗兰克作为动物学家,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只不过女儿席拉的一场意外,让他夜夜借酒消愁,来到了斐济岛散心,才遇到了这么些人,这么些事,或许正是经历了这些,她和薇拉才能最后又走到一起。所以啊,这就是他们的意义。

哦,对了,突然想到个问题,席拉到底是约翰的妻子还是弗兰克的女儿?原谅我对于外国名字“脸盲”……

最后,贾德三部曲到此看完,收获颇多,更多的东西因为篇幅有限,也不再赘述。但那些没看懂的才是真正的精华,后面有时间再重头看一次。感谢老铁能看完我长长的文字,如果你没有看过哲学相关的小说,推荐先看看贾德三部曲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一部《苏菲的世界》,很适合哲学兴趣爱好者看,如果看完还有兴趣,可继续看后两本《纸牌的秘密》《玛雅》。对于前两本书的读后感,我在未来会抽时间补上。还有《巨人的崛起一》也会抽时间补上。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的爱
2识时务最为珍贵
3闸坡大角湾一日游
4那一抹橙色的光彩
5我的烦恼
6哦原来如此
7香蕉皮的启示
8溜狗趣事
9我的同学
10恋雪
11《穷人》续写
12有着一颗心
13游刘公岛
14个子矮的烦恼
15像风一样
16日子里的诗意
1720年后的我
18从这里开始
19春语
20心灵之灯
21我的初中生活
22“共享”的背后
23我爱你爸爸
24风景
25有书相伴
26内心的呼唤
27善良的同学
28中国风的境界
29不倒翁
30我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