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烙在心底的风景】
“什么!要拆迁了?”我十分吃惊,老天爷,连我心中仅有的那点风景也要抹灭了吗?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的家乡——那个小村子也难逃拆迁的命运。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个记录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小村落在劫难逃,但我留恋的那些风景将永远烙在我的心底。
烙在心底的风景,是家门口那片竹林。春天的清晨,竹林里一片翠绿,几缕薄雾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了所有的不快和身心的疲惫。竹子挺拔高耸,坚韧不屈。难怪古人有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叶青翠欲滴,微风吹来,响起“沙沙”之声。竹笋从地下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再过些日子人们会在这个时节来挖竹笋。竹梢上的小鸟时飞时停,清脆的鸟啼声在竹林里回荡。
烙在心底的风景,是家后那片茂密的白杨树林。夏天的午后,炽热炎炎似火烧,人们都躲在家里,慵懒地躺在凉席上,摇着一把蒲葵扇。可是,总有一群贪玩的孩子偷偷地戴着大人的草帽,肩挑一支裹着蜘蛛网的竹竿,手提一个小桶,穿梭在白杨树林间,朝这棵树瞧瞧,又向那棵树望望。他们在干嘛?嘘——终于捉到了一只知了。大片的绿荫洒在地上,他们困了就倚着大树旁小憩一会儿。夏日的白杨树林里回荡着孩子们爽朗的笑声。
烙在心底的风景,是那片金黄的田野。秋天的下午,一阵微风吹过,田野里漾起阵阵金黄的麦浪。此时,蔚蓝的天空与金黄的麦浪相接,丰收的暖心色彩是绘画大师描绘不出的美景。微风阵阵吹来,送来庄稼成熟的香味,醉了老农的心田。这时候,乡亲们开着拖拉机,蹬着三轮车进田收割,孩子们硬要感受一下“驾驶”的快感,大人们拗不过他们,就让他们坐在横杠上“突突”地跟着一起到田间地头去,直到日落西山,人们才收拾好农具,准备回家。
烙在心底的风景,是那个温暖的火炉。冬天的晚上,人们早早吃完晚饭,挨家挨户地串门,乡亲们爱聚在那个有火炉的人家。大家围在火炉旁谈天话家常,火炉里的小火苗窜着,团团红晕爬上了人们的脸颊。火炉不仅温暖着我们的身体,也温暖着大家的心田。大家磕着瓜子,拉着家常,邻里乡亲间的感情又增进了一步。
可是,这些美好的风景即将化为泡影,人们也将搬进高楼大厦,彼此间又多了一份陌生与防备。我只能将家乡这些风景烙在心底,保存这份永不磨灭的印记。
【篇二:风景在路上作文作文】
草原,自古以来便是文人称赞之地。“风吹草低见牛羊”便是那里的真实写照。暑假里,我便和家人来到了这梦幻般的地方——宁静而平和的乌兰布统大草原。
走进乌兰布统大草原,湛蓝如洗,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宽广无际,大草原的自然景色让我们惊叹不已。白云在碧蓝的天空飘浮,成群的牛悠闲的在草地上吃草,阳光照在脸上,带着几分惬意和舒适,热情好客的蒙古牧民,可口的马奶茶,漂亮的蒙古服饰,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异域风情。
当我踏入这块土地时,就感觉到这是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地方。那碧绿的草地高低起伏,延伸向天边,和蔚蓝的天空交融在一起。野花如寂静夜空中的繁星般点缀在草丛里,高贵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花瓣上如钻石般的露珠在清晨第一束阳光的照射下,毫不吝啬地闪耀着刺眼的金色光芒。
几匹健壮的牧马,时而低下头吃草,时而抬起头一好像在沉思,又如聆听般地动动耳朵。
远处,几座金色的沙丘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色彩,但在满眼的绿色中却那般刺眼。导游告诉我们,牧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为了旅游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土地。
走近了才发现那黄黄的沙丘上,已经长出了嫩嫩的草芽,宛如新生婴儿头上的胎发,朝气蓬勃。这时,绿色山丘的那边,传来牧人悠扬高亢的歌声,那略带沙哑的牧歌,使人心动,让人感觉好像回到了梦中美好的境界……
放眼远眺,你又会眼前一亮——洁白的、巨大的风车,高高矗立在草地上。它们看上去近在眼前,却又那么遥不可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新鲜牧草的香气,这时再看风车就如童话一般迷人浪漫。草原上因为有了那么多的风车发电,草原人民用上了风力发电产生的能量。风车,不仅是美丽的风景,它也对环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大草原走一走,去看一看风车、草原、牛羊与蒙古包,去骑骑马,看看这美丽的家园,看看这永世的土地,那是每个人梦中的天堂!
风景在路上!
【篇三:慢走在别样的风景里】
以前,我行动总是很快。
因为在老爸“走路比别人快百分之十五,你就更容易脱颖而出”的理论熏陶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做事情比较讲究效率,吃饭时,爸爸妈妈才吃一碗,我就已经吃了两碗甚至三碗了;走路时,我的速度也很快;就连读书时,我也争分夺秒,快人一等。我陶醉在这种高效率的节奏中了。
但是,那一次,让我有了别样的感受。
那次,我独自一人来到景色宜人的公园里,和风扑面,秋意盎然,我站在公园的运动器材上,上下翻飞,闪转腾挪,玩得不亦乐乎,谁知乐极生悲,一不小心,“咔嚓”一声,我的右脚被扭伤了,看着渐渐肿起的脚踝,我心中大呼不妙,每走一步,那钻心的疼痛也提示我不能再逞强了,出于无奈,只能一瘸一拐地慢慢往家里挪动。
突然,我发现,路边的景色与以前有了大不同:撩人的乳白色的花絮,轻柔地在风中摇摆,蓝天下,此起彼伏,袅袅娜娜,轻轻浅浅。落叶铺满大地,仿佛给大地披上一件金黄的外衣,它们把浓郁留在了春夏,而把升华后的暖带给了秋天。饶有兴致地拾起一片落叶,它那么干枯脆弱,轻轻一折就会碎成几片。细数碎叶精致的纹理,蜿蜒的叶脉,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驱走了丝丝寒意。午餐过后的人们陆续出来了,躺在被太阳渡过金色的藤椅上,一边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边欣赏着阳光下水波粼粼的湖面,还有那一圈圈回旋荡漾的涟漪,几只小狗儿绕在主人们身边嬉戏玩耍,互相打闹,好一幅怡然自得的画面。
我猛然醒悟,慢慢走,会欣赏到更多的风景啊,那读书也是如此吧。静坐书桌,香茗一杯,轻翻书页。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苍颜白发、满脸沧桑、忧国思家的老者形象;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读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成似容易却艰辛”的人生哲理;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我读出了有情人那缠绵悱恻、相思成灾的似水柔情……原来,慢品文字,才发现文字是有生命的,是有温度的,每一个文字背后,都蕴藏着一颗跃动的心灵,一个丰富的灵魂。
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旁,有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是啊,人生旅途中,自然万物里,经典名篇间,无处不风景,处处有精彩,慢下脚步,用心灵去细细聆听,用灵魂去深情触摸,方能品味出别样的美丽。
【篇四:留在心底的风景】
小时候的我经常会做着同一个梦,一个蓝色的梦: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海风,金黄的海滩,湛蓝的海水。这梦总是萦绕我的心,久而久之,我就有了一个梦想,一个看那美丽的大海的梦想,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踏着细软的金沙,在大海边尽情地喊叫和狂奔,然后,快乐地拾起一个个斑斓的贝壳。这个湛蓝的梦,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了美丽的城市——青岛,在这里,我见到了我梦中的大海……
在夕阳余晖的陪伴下,我漫步在海滩上,海风轻轻地吹动我的上衣,我极目远望。不见白浪滔天,但见渔帆点点,蔚蓝的海面摇碎了日光,闪闪烁烁地铺成了一条金黄色的路。海上的风大起来,风儿卷起洁白的浪花向海边涌来,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浪就这样追赶着,一浪高过一浪,浪花升起又落下,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但是礁石却依然挺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礁石傲慢的态度仿佛惹怒了海浪,海浪毫不示弱地咆哮着、怒吼着,一路冲杀过来,然而却撞碎在坚硬的礁石上……
日落月升,弯弯的一轮新月,就像美丽少女的一抹微笑,浅淡而动人。银白色的月光,朦朦胧胧,笼罩在墨蓝色的海面上,薄薄的雾气渐渐地升腾,给海面蒙上了一层神秘而闪烁的面纱,微风摇荡着海面,这时大海却唱起了动人的摇篮曲,那挂着白帆的渔船,那皎洁的弯月,那美丽的繁星,都是安睡在她怀里的婴儿。
在静谧的夜空下,我站在进进退退的海水中,伴随着潮起潮落,聆听着大海的歌声,领悟着海的神秘,感受着海的广博。我坐在沙滩上,享受着四周的寂静与祥和,此时的大海远离了世间的一切忧伤与烦恼、凄凉与寂寞,带给了我一片心灵的宁静。我不禁弯下腰,掬起一捧海水,它却从我的手指缝隙间缓缓地流走,我傻傻地用舌头舔了一下,真咸,那味道,就像眼泪,不,似乎比眼泪更咸一些。在海天的相接处,一叶白帆静静地划过,就像是美丽的眼神,穿越千古的守望,将我们的相会定格成永远流传的神话中。白帆渐渐地近了,天渐渐地亮了,我站在海边,向东望去,那辽远的天空被那初升的朝阳映成了一片金黄。
这就是令我魂牵梦萦的大海,这就是胸怀宽广能纳百川的大海。她的美丽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她的蔚蓝是我心中永远的期待。
【篇五:留在心底的风景】
一阵清风掠过,吹散漆黑的乌云,卷走狂暴的雨点,仅留下空气中几私朗润。
深吸口气,胸中莫名的苦闷顿时烟消云散,无尽爽朗。
屋檐处仍有水珠滴答,落到地上,溅起珍珠一片,在日光照耀下,灵光闪耀,此起彼伏,美妙绝伦。
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不带任何杂质,一轮金黄的太阳柔光闪烁——不似正午,猛烈,强悍,逼得人睁不开眼睛,惧以正视;也不似柔弱的朝阳,冷淡,寂寥,铁青着冰坨的脸,谁也不予理睬。雨后的太阳是温情和蔼的,像端庄的大家闺秀,优雅清秀,浅笑盈盈。
曾几何时,蓦然喜欢上了雨后的太阳——每逢这时,总要缠着爸妈出去走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树叶上水珠莹光闪动,感觉心中便似那水珠一样,活泛起一个又一个俏丽的太阳,跳跃,欢笑,翻滚,嬉戏……恍惚间,心静如水,感觉生活也不过如此了。
后来,偶然从书上看到,阳光是由七种颜色构成的,便忽发奇想,无休止地在纸上涂抹,试图调出阳光的颜色。但无论怎样努力,终是收获一滩污泥般的深褐,盘结扭缠,毫无美感可言。于是,只得失落,弃笔,走开。时间一长,在无尽的失败中,渐渐绝望,甚至放弃了。
如今——多年后同样的雨天,我依然趴在窗前,欣赏属于自己的那片风景。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黑暗:雨后的太阳之所以如此美好,定是因为它经受了风雨的洗礼,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在挫折中煎熬,磨砺,才能折射耀眼的光芒!
想到这里,不禁默默站起,昂首仰视雨后的太阳——它忽然变得无比神圣。
这无与伦比的风景,已经义无返顾进驻我心底!
【篇六:留在心底的风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风景,多美,可惜我未曾领略过。望着一叶小舟拨开层层波纹,向红树林深处漫溯。我想:这风景,近了。
早就听说文莱的红树林是观赏萤火虫的绝妙地点,生活在城市的我双眼满是钢铁水泥的建筑物,曼妙的夏夜、扑朔的流萤一直是憧憬的风景。
船儿不急,慢慢地,慢慢地,在柔波里荡漾。我是这摇篮里的婴儿,静谧安详。夏夜是一年中最神秘的时刻,树木高大,月色如水。微闭双眼,斑斑树影,潺潺溪流,皎皎月光,渐渐地,渐渐地,蔓延到了心底……
萤光?
前方零零星星的光亮闪烁在我的眼里——一定是萤火虫了!
天上星星,地上流萤。
倏忽,视野一片光亮。想用手触之,不敢,怕天上的星星会因凡人的触碰而被玷污。
水面,萤光熠熠;水里,萤光熠熠。两轮明月因为这群夏夜的精灵黯然了,却从未停止与水色、与流萤一起,洗涤我的双眼。汽车尾气、建筑工地、城市大楼……通通的,模糊、虚化、乌有。
我开心地望着这漫天流萤,却也莫名惆怅起来。如今,哪里再会有漫天流萤的风景?哪里再会有闲人迢迢来看风景?哪里再会有沁人的美景拂过心头?想到这些,不禁黯然。
我们只剩下荧光灯了吗?只剩下霓虹闪烁了吗?不,不不!自然是心灵的原配,自然是留在心底的风景。
是啊,朵朵留萤,是留在心底的风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