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

【篇一:自然而然】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是人类的老师,可万物却从来不搞自然的名堂,世间也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可说人类渺小,但这无数看似渺少的人带来的蝴蝶效应却最终使包罗万象的自然无法承受。

向前望去,眼前不见自然的花红草绿,更不见万顷蓝天,这没有“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也没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幽婉。反而这般朦胧却使人心惊胆战,这便是雾霾的威力。在深处的记忆中,我还依稀记得天空的蓝,可不知是眼前事越来繁多,无暇仰望,还是雾霾日益嚣张,遮住视线,那蓝早已不再。

纵观当下,自然似乎已经体无完肤。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纯天然”已经被“人工”取代,本应是一棵棵挺拔傲然的劲松,却变成了抜地而起的大厦。本应宁静安谧的夜晚,却飞驰着轰鸣的重卡。这千万人工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漩涡,原来的云绕半山,已成为屋中金山,原来的清新雨后,却已变为铜臭弥漫。可工业的发展是绝不能停止的,所以就一定让经济向前与自然和平相处。

回望历史,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背弃自然的悲剧,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那绝不该是过眼云烟。舞台上,重演的悲剧总能赚取一些眼泪,而现实中,重演的悲剧总要索取翻倍的代价。

遥想未来,倘若四季没了斑斓的色彩,灰白色成了主旋侓,那么这世界将多么可怕。也许现在还来得及改变,就从这最渺小的人来开始。“从我做起”不是一句口号,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自然,都好一点。若人心向利,这天上的穹顶将不会再散去;若回归自然,那我们也终究能找回那片蓝天。让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带来的不是灾难,真正做好一个自然人。抛去对利的无尽渴求,不带任何花哨与噱头。急功近利会转瞬即逝,而贴近自然则会尽得风流。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愿这流逝不会消磨了日月花雪。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还在继续,繁衍也会无止地一辈辈、一代代传承。愿若干年后的人类还能领略青山绿水,还能细品夏雨冬雪,还能目睹碧海蓝天。愿人类开始从内心回归自然,其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

【篇二:自然而然,甚好】

庄子有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世间万物皆出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中,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本能地做出适应性的发展。我认为发展没有孰好孰坏,自然而然,便是甚好。

赫拉克利特曾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不论人,还是物,永逝的,现存的,未来将至的,都由世界创生演变而来。没有世界便没有一切,而世界的出现本身就是自然的,客观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遵从自然规律呢?

守株待兔最终一场空,拔苗助长毁了一片地,掩耳盗铃被世世代代的人所嘲笑,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所遭受的惩罚。再看看四周,清洁的河道被改换成工业废水渠,引来一股股乌烟瘴气。我试问,造成的后果真的使人们引以为傲吗?

为什么不能顺从其客观规律为人类营造美好意境呢?美学大师蒋勋在《说唐诗》中谈到:“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名词,他们应该是并列关系,不是主从的修饰关系,它们且美且独立”。没有谁为谁停止了绽放,没有谁为谁停止了奔流,没有谁为谁紊乱了圆缺。这画面比春江花月夜更素雅,更迷人。大自然这位机智的魔术师创造了如此胜景,使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形容,不必依附于其他。因此,自然而然,便甚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是说:“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由此可知,对于人的发展,应以天性为首,遵从而不违背天性,规律性地发展,才能丰富社会。当整容之风靡烂于娱乐圈时,人们便都认为想要混得好,就得有脸蛋。实则不然。黄渤并不是小白脸,却创造出了《一出好戏》的举世佳作。农民脸的王宝强,因一部《人在囧途》而深受观众喜爱。他们都遵从自然,依顺天性,从自身挖掘工具,开辟了非凡的理想世界。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无到有,从封建到开明,从失败到成功。邓小平说:“当下的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可见应该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才能加快改革进程,深化改革,飞奔2035,越向新时代的征程。

万物皆有其理,自然而然,甚好。

热门推荐
1春节
2夕阳下,美好的遇见
3严格的爱
4美丽的玫瑰花
5心怦怦直跳
6书香校园
7给父母做一顿饭
8妈妈的唠叨作文
9都是拖拉惹的祸
10第一次当服务员的感受
11校园一角——“智泉”池
12我的语文老师
13回味
14傲娇老爸
15蒙汉情深何忍别
16我迷上了春风
17一滴水的奇妙之旅童话作文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二十年后回故乡
20挥洒个性
21你还好吗
22感动的泪水
23说勇敢
24爱在雨天
25交通安全,时刻牢记
26小蚂蚁历险记
27大鹏美丽乡村一日游
28我的绿色梦想
29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30有一种美丽叫坚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