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不解的哀思
不解的哀思

【篇一:不解的哀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束束黄花,一丝丝细雨,带着我们无限的哀思。

——题记

又是一年芳草绿,我们悄悄踏进四月,清明节也慢慢来到。

一束黄花将清明祭奠,我们冒着纷纷细雨,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烈士墓前。看着小草的露珠,似乎饱满着无数回忆,悠悠的伤风带不走这悲壮的哀思,浓浓的薄雾感染了这悲伤的气氛,悄无声息。

据说,这儿以前有个叫三塘的地方,还有个地方叫山塘,这两个读音,很容易混淆。有一次,有人让这个队伍去三塘,他们就听成了去山塘。当他们去山塘之后发现哪里,四面八方都是日本鬼子。于是这一个队伍20几个人就被是本鬼子活活地杀害了,为了纪念这支队伍,人们就把这些战士都埋在这儿了。

虽然这些无名战士死后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们这种精神,将百年流传于世,永垂不朽,天灰蒙蒙的,似乎也被这伤感的哀思给感染了,这时我低头看着真红领巾,这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革命烈士走了,就只能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永远也回不来了,我们只能用一束束菊花来表达我们沉沉的哀思。

漫漫的哀思,悠悠的伤风,沉沉的思念,一阵阵涌上心头,革命先烈,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你们在我心中是永恒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篇二:清明寄哀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人去世了,却无法再回来。又是一年清明节,每逢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英烈们!

在这一个和平而又幸福的年代,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却不曾想过,这个幸福的年代,是谁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先烈们,缅怀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每一步都踩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从未抱怨过,从未松懈过,就算在烈日当空、瓢盆大雨里,也不敢有一丝丝的休息!缅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他们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下生存并保卫祖国着。记得在抗美援朝的一个黄昏,一名战士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苹果,他浑身上下没有见到一块完整的部分,他毫不犹豫地将苹果拿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把苹果传过来又传过去,因为,他们不舍得吃这一个苹果,都想把这个苹果让给最需要的人。听了这一个故事,我不禁感叹:这样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战队,怎么会取不得胜利呢?

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捧着鲜花来到了神圣的烈士陵园。我走到烈士的墓前献上鲜花肃立默哀,表示我们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怀念的心情,对他们的高尚情操感到无比崇敬。我走上前,观赏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画面记录着当时那血流成河的场面。可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脸上显现着和敌人抗争到底,手持钢刀和枪。战士们的英勇,威猛,那势不可挡的动作深深地震撼了我。那浮雕就像烈士陵园中的参天大树。每一棵大树都象征着战士们不屈不饶、大无畏的精神,无论经历过多少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依然是一动不动地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

走出烈士陵园,我的脑海中还留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虽然烈士们牺牲了,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我们中华儿女将永远引以为自豪!

【篇三:清明寄哀思】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柔和的春风已把春的消息带来。满树的繁花、画桥的垂柳、出岫的白云、染绿的江山,都在轻柔地抚慰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心灵。但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季节里,人们的心绪也如春雨般绵绵,因为惹人怀念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去乡村扫墓和踏青。在春雨绵绵的春天,人们走出林立的高楼,穿上舒适而又轻薄的衣服,来到闲适的乡村。温暖的天气让心灵乘着柔暖的春风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自由驰骋。撑一把雨伞,结一段哀愁,踩在泥泞的小道上,踏着音符般的步履,举袂迎风,来到故人墓前。那孤独的石碑流露出不一般的沧桑。

用手抚摸着那充满着岁月沧桑质感的石碑,一个个字仿佛敲在心头,一段段记忆如流水般从流年的相册中涌出。斯人已逝,石碑上的字刻满了他的一生,或长或短,或伟大或平凡,或努力拼搏或人生虚度,或精彩至极或碌碌无为……但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消散不见,没有云横雾亘、烟岚重重的纠缠,一切都已显现在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之中,任人阅读。如流星划过天空一般,绚丽而又短暂,什么痕迹都没有。只有在石碑上的那一滴滴的雨痕,似乎表明了它所存在的时间。

春风,停住脚步,在石碑前默默哀悼;细雨,不断冲刷,在石碑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花朵,收起笑脸,在石碑旁静静陪伴;花香,慢慢萦绕,在石碑上刻上人间美好;阳光,无私普照,在石碑上留下春日气息……

鞠躬、叩首,我们用最诚挚的礼仪来表达对先人的深深感谢;怀念、哀悼,我们用最庄重的心情来寄托对先人的沉沉哀思。或许,我们不曾记得他们;或许,连他们的容貌都描绘不来;又或许,他们只是存在于人们口中。但他们是我们的先人啊,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不论他们是好是坏,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所有的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追怀,去悼念。

在一往无前的岁月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极细小的波浪,但因为有了前人才有我们现在的高度。而在清明,我们停止向前,回眸莞尔,向那些逝者表达感谢。

让我们在春深处,寄哀思。

【篇四:哀思在感恩中萌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清晨,又是浓郁的雨天。我在门外徘徊了一会儿,感到分外惆怅。

吃了早饭,父亲母亲带着姐姐和我,拿起香纸和红烛,扛起锄头向墓地走去。

踏着路上的荆刺,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祖父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上黄纸,插上香,再将黄纸点燃,在烟灰弥漫中,磕了头,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冒着小雨,准备去祖母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祖母坟前。

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我不禁满腹忧愁,脑海里浮现出祖祖慈善的笑容。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他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记得慈祥的祖母最爱笑着看我和妹妹贪婪地抢喝她冲的蜂蜜开水。每次一到她家,我便嚷着要喝蜂蜜水。祖母笑吟吟地走进小屋,捧出一罐蜂蜜。微颤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拧开盖子,舀出几大勺晶亮的蜂蜜。温热的水注入白瓷碗,没等碗底的蜂蜜溶化,我们便急忙将蜂蜜水往嘴里灌。双眼紧盯着不断下降的水面,耳畔是祖母慈爱的声音:慢慢喝,别呛着,喝完再冲。于是碗里的蜂蜜水也越喝越甜。

除此之外,我的记忆中再无任何关于她的事,可她令我永生难忘。

我对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一种奇妙的亲切感,无聊之时常去祖母家坐坐,陪她说话。我对于她,除了有对自己奶奶一样的尊敬,也掺进了一丝朋友般的感情。与她一起剥胡豆、教她做早操的情景一股脑地涌出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祖母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一大把放在祖母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节,年年都有不同的哀思。

【篇五:清明哀思】

今天是清明节,据说是纪念祖先介子推的,每年这一天,我都会想起一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一天,爷爷都会带我去扫墓。

早上爷爷趁我还在熟睡的时候,上街去买了一套黄纸,爷爷回来时我已经在换装,我家有规矩到清明时扫墓不能穿大红色,爷爷把三轮车推出来,顿时,疑问从我嘴里脱口而出:“爷爷今天要去哪里啊?”“今天要去乐山。”我惊讶的说:“去老乐山干什么?”爷爷对我说:“扫墓啊!孩子,你不会是把今天这事给忘了吧?”我赶紧说:“哦哦,瞧我这记性。”

于是,爷爷骑着三轮车,带着我到了老乐山一个茂密的小树林里,那里有新鲜的空气,又有粗壮的柳树,还有山水环绕的景色。一看这应该是圣人所在的地方,带着好奇心我问正在扫墓的爷爷:“爷爷,老太本来是什么人啊?怎么会有这么丰厚的待遇?”爷爷一本正经地说:“你老太以前可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还是八路军中的老连长呢!”我发现爷爷已经把墓地周围的杂草打扫干净了,只见他跪在地上,一边烧纸一边磕头,我看见了,也跪了下来给老太磕了三个响头。突然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对我说:“孩子,我是你老太,祝你学习进步……”

烧完纸,爷爷带着我回家了。希望老太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太对我的期望!

热门推荐
1一张照片
2触动心灵的自然风景
3暑假记事的作文
4家里的一个老物件作文
5大树与小草
6给妈妈洗脚
7雨中情
8我心爱的文具
9好书伴我成长
10精彩的足球赛
11可以暂停时间的表
12生命如花
13我和姥爷的故事
14窗外的景色
15沉重的脚步
16校园足球赛
17少年,放下网络
18有一种温暖来自自身
19突发疫情下的春节作文
20浅谈碎片化
21妈妈,请原谅女儿的不懂事
22橡皮的自述
23读懂身边的爱
24关于回民街的记忆
25看海
26这句话让我刻骨铭心
27思辩
282019年我的年度关键词
29父亲
30生命因你而美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