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个性与角色
个性与角色

【篇一:个性与角色】

在这个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应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然而,角色与个性之间常常被人认为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角色与个性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所谓个性指的是在思想、性格、品质、态度等方面的特质,是独一无二的。而所谓角色——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被设定着不同的角色。个性要适应角色的需要,角色需要个性来彰显其价值。

王小波笔下的那只“猪”,尚且敢于公然对抗人类的“规则”,特立独行,独来独往,拥有自己的个性,更何况是我们人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虽遭官场与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能“不以物伤性”,保持心中的坦然,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下了《赤壁赋》《水调歌头》等千古名篇。居里夫人,剪去了漂亮的长发,任放射性物质侵蚀着自己的双手,最终两度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无论是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还是沉迷科研的居里夫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又拥有不同的个性,书写了自己漂亮的人生。

当代社会,追求真理的人越来越少,崇尚享乐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黑暗面前,这些人宁愿为了钱去同流合污,将正义、道德弃之脑后,却将之归结为社会对其角色的设定;有的人盲目追求个性,特立独行:杀马特造型、地铁上爆粗、故宫人体写真……非但没有成就个性,反而沦为一个个笑话。

如何正确把握个性与角色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传说中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我们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看到自己的所长,明白自己的独特,才能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里,坚持自我,不忘初心,在个性与角色的和谐与不和谐之中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篇二:成熟与个性】

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后,你似乎开始懂事,似乎听得明白一些道理了,于是周围人便会慢慢要求你变得成熟知性。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长辈……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说:“该长大了!”

但何谓长大呢?如果只是指明事理、辨是非,那很好,我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但家长们往往不那么想,他们心里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好好读书、品学兼优、做“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合乎这些标准,我们才算长大。不期然,我们按照家长们的设想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走着,肩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他们心中“成熟”的人。但慢慢地,我们也在这过程中,丢失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个性。

每当在父母高谈阔论“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只觉得枯燥、无味。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有着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特征、甚至于相同的性格。仿佛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一般,一批又一批,毫无个人特点。尽管如此,父母仍旧要求我们成熟到这般地步,这就是我们在“成熟”中“低垂着头”的缘故。

成熟,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丢失个性,丧失自己身上的某种闪光点或特性吗?我觉得不。

成长的最好方式,我觉得应该是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即便会因此多走弯路,即便会因此摔倒,即便会因此而感到迷茫,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保持自己最初的模样走到最后就好。成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丢失个性。当然,这种个性要无伤大雅。只有这样,我们在将来才能成为真正被他人所需要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去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吧,发现自己的个性,说不定,你能从中挖掘出自己的才能,进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持自己的个性,在成熟的道路上走下去吧。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将来不久的秋天里,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实。并在我们真正成熟的那一天,依然高昂着我们的头。

【篇三:秀个性,做自己】

个性是广阔的天空,个性是深邃的大海,人人都有个性。如果没有个性,那么我们的世界将是昏暗的;如果没有个性,那么我们的语言是乏味的。幽默是个性,独立是个性,多才多艺、博学多识也是个性。

有个性也许会得到别人的赏识。IBM总经理沃森信奉这样一句话: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不过一旦被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的自由飞翔了。他曾说:“对于重用那些我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不犹豫。然而重用那些只会在你耳边说些奉承话的人,这就是一种莫大的失误,与此相比,我更看重那种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甚至给人难堪、令人不快的人。如果你能在身边发现这样的人,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那你的工作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活、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尤为重要。

个性得到别人的尊敬,包括你的对手和敌人。文天祥,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面对国破家亡、自己兵败被俘的灾难时,他坦然的选择了与国家共存亡。他的崇高人格令世人称赞,但我觉得最令人敬仰的是他面对诱降时的坦然和对自己民族的忠诚。这就是他的个性,在被元人劝降招安的过程中,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他的个性。他心怀崇高信念,不被暴力所屈服,不为名利所诱惑,其爱国情操、其凛然之正气、其气节之高尚、信念之忠贞,虽然经历了七个多世纪,却显得更加璀璨。他的个性获得了后人对他发自内心的尊敬。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帖子:在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打魔兽,不聊QQ,天天只知道赚钱,月月收入全缴,工作家务两不误,养家一点不辛苦,这种生活叫别人家老公。在茫茫宇宙中,还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早恋,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试拿第一,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这种生物叫别人家孩子。

在别人眼里我们也是别人,那么既然做不了别人,我们为什么不做最好的自己,让别人羡慕嫉妒恨去呢?

泰戈尔曾说:“别踩住我的思想。”那么我们说:“别修整我们的个性。”就让我们秀出自己的个性,做出正真的自己吧!

【篇四:他是个有个性的人】

我们的政治老师,姓王,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别看他外表平凡,却深受同学喜爱,因为他实在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他是一个讲究的人。每天早上,他精神抖擞的进入班级,总嫌同学的卫生搞得不好,于是就拿着抹布把讲台擦一遍,知道擦得闪闪发光像新的时才罢休。下午放学时,当同学们搞完卫生告诉王老师时,他总会亲自来教室查看,还要指指点点:“这里怎么还有纸团?”“这里全是粉笔头!”“垃圾没倒!”……每当王老师终于满意的点一下头时,教师都会一尘不染,让其他班的老师刮目相看。

见识了他的讲究,再来说说他的幽默。

一日,我们上着政治课,讲到了当老师需要的步骤,他为了让我们加深印象,体谅老师的辛苦,于是脑筋一转,想到了一个极好的方法,于是他接着说下去:“像我们学校门口风尚街的糖油粑粑老板要是想当个老师,先要提交自己的简历送到新东方烹饪学校,然后再……”听完这句话,每个人都忍俊不禁,笑的眼泪都出来了,真是其乐融融啊。

他的语言幽默,却不妨碍他做事的严谨。

在政治学习方面,王老师读我们有很多要求。要做思维导图,要画出思维批注,要写下思维过程。他总是和我们说:“现在麻烦一点,但等到期末复习,中考复习时会非常清楚,很有条理,方便寻找。”如果哪一天班里的某个‘坏孩子’没写思维批注,那一定会得到王老师丰厚的“嘉奖”。

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人。后来,才慢慢知道,这些个性其实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对生活的讲究,严谨,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我想,这就是外表平凡的他受大家喜爱的原因吧!

【篇五:个性青春】

飞扬的青春,如酥的小雨,浸湿了这片大地,嫩绿了学校的樟树,芬芳了小道的秋花,16,7岁的我们在这迷人的环境中欢呼跳跃,只为了在这个性的青春中展现我们的活力。

"丁零零,丁零零……",原本清脆而悦耳的闹铃声如今也变得这么烦人难听,我不得不揉揉朦胧的睡眼,因为今天是礼拜天,早上8点还有物理课,赶上清晨的公交,车内一片安静,没有了昨晚回家时的吵闹,这样的气氛也使我多了一份忧伤和不舍。没办法,在我们这个年龄,两点一线的忙碌似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有时候感觉生活像色彩单调的水墨画,没有什么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但谁也都知道,我们这个年龄,正好就是处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

但是在这个季节,充满个性的我们也始终不能真正的静下来。坐在教室里,偶尔的往窗外一瞥,总能看见几个漂亮的学姐在旁边经过,脑海中总忘不掉那一抹靓丽的倩影;偶尔课中趁老师不注意学老师口气说两句话;课后讨论几个老师遗留的下来的问题,虽然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可是我们却学到了很多。在我们这个年龄,校园生活就如同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我们的那份青春的个性,便是最好的画笔!描绘出最栩栩如生的场景,在这个年龄,不管遇到什么,都得自己学会承担,我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依靠父母,在每一次吹灭生日蛋糕上的红红烛焰时,我们便多了一分思索,一分伤感,一分责任……

在步入社会的这个大交际圈前,我们青春的个性便是我们最后的放纵。我们留恋孩童时代,也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可是现实总是给我开几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考试成绩不理想,笑呵呵对父母说没事,可总在深夜中独自拿着试卷拭泪,而后会更加努力。

在这个花季,季节更得更加美丽让你心旷神怡,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遐想的年龄,就让我们青春的个性,就在我们这个年龄飞扬!在这个年龄里长大!

【篇六:个性与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特定的角色。而个性与角色的和谐与否,往往会造就不同的荣辱成败。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和谐自我的个性与角色,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不能脱离角色本身。

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去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因而忽略了角色的重要性。个性曾给予南唐后主李煜无限文采,给予宋徽宗艺术才华,但无疑他们都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一国之君这个角色中所肩负的重任。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角色,过分地张扬自我的个性更如同是将自我变成社会的“异类”。若一个人为寻求个性独特而与社会格格不入,这时角色如同是捆绑个性的包袱,缺少和谐,必然不会长久地发展。

也有人过于沉溺重视自我的角色,因而舍弃了自己最初的个性。当今社会,很多人身处高位,尸位素餐,以权谋私,于表面上扮演着廉洁正直的官员角色,在角色中迷失自我的个性,沦落为金钱权力的走狗。还有很多人安于当牛做马,甚至陶醉于牛马的待遇,在牛马的角色中全然忘记了自我原本的独立个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每个迷失自我的人都可能变成金钱抑或他人的奴隶。

这两者皆是由于其个性与角色的不和谐。是什么导致这样的不和谐呢?我认为大多还是源于角色。有人沉迷角色才会迷失个性,有人厌恶角色而执念于寻找新的个性。因为缺乏对角色的适应,或痴爱或厌恶,从而导致两极化的情感与结果。我们还没有深刻地去思考过角色对于我们而言究竟应该是什么,当缺乏了理性的思考,我们的思维以及行为就会被感性的喜恶所支配,从而导致了这样的不和谐。

可见,个性与角色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还能保留其旷达豪迈的个性,“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对于个性和角色的支配源于他坚定理性的人生哲学。当我们能够明晰该怎样去追求个性,又能够谨记自己的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便造就了这份和谐。

我们需要个性,去反抗一切让我们沦为弱者奴隶的可能,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社会角色中,我们对于生活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妨把角色当作个性张扬的标尺,时时把持度量,保持个性与角色的和谐,这样方能使我们一步步平稳地迈上前进的阶梯。

热门推荐
1读《血字案的研究》有感
2描写寂静的
3你曾拨动我的心弦
4我的心爱之物
5立夏斗蛋
6金鱼的生命
7那一次,我真后悔
8颠倒世界
9被碎片拼凑的生活
10美丽的心灵
11这片风景,那么珍贵
12猛洞河漂流
13弹,弹,弹力球
14活着
15我阅读我快乐
16视角以外的未知
17秋天的鹤山公园
18我的心儿怦怦跳
19我最熟悉的人
20这个春节不一样
2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2角落里的光芒
23我家阳台上的植物
24冰雪世界
25二年级补课看图写话
26多彩的活动
27乘索道上张家界
28维护海洋权益
29谁是我生命的阳光
30成长路上的阳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