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中考作文>食趣
食趣

【篇一:食趣】

任性是一种奢侈,但在吃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拥有这种奢侈。

——题记

福建的甜,四川的麻,重庆的辣,山西的酸,东北的咸等等我都有品尝过。总结起来就一句:中国人的食物,啥味的都有。

我喜欢吃烤肉,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去北京“贴秋膘”。所谓“贴秋膘”即吃烤肉,烤肉大概源于少数民族的吃法,日本人称烤羊肉为“成吉思汗料理”,似乎这是蒙古人的东西,但在《元朝秘史》并没有看到有关烤肉的内容记载。

那是秋天时分,我们一家去北京著名的烤肉宛吃烤肉。至这家烤肉宛吃的名人很多,且留下了宝墨,有齐白石的匾,张大千的画等,记得梅兰芳的题词里第一句就是“宛家烤肉旧驰名”。

这家店之所以著名,是因为食客完全依据自己的口味动手烤,想吃滑嫩的就烤嫩点,想吃焦香的就烤老点。本来烤肉这活也是一种乐趣,所以大家都喜欢过来了。再加之这家店的羊肉是来自内蒙古草原,店员介绍这些羊全是吃着天然牧草长大的,膻味不是很重。

来到店外的烧烤架旁,摆上肥美的羊肉,撒上拌好的佐料,烧上木炭开始烤。“吱吱吱……”,烤着烤着那香味就出来了。木炭味加上落到炭上的肉渣香味飘出几里远。烤架颇高,只能站着烤,外面的衣服穿不住,大多脱得只穿一件衬衫。烤好了就开始享用,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喝着饮料,很有些剽悍豪霸之气,看着这氛围就能使人食欲大增。

我还爱吃山西刀削面,尤其是红烧牛肉刀削面。走进店里,话不多,要一碗红烧牛肉刀削面,只需静静的等。这时师傅开始忙碌了,只见他左手拿出做好的面团,右手拿刀,走到锅前,刀对着面团飞速的削,面条一根根落在锅里,一浮一沉,一浮一沉,没一会儿便熟了。师傅把面条捞起盛碗里,带些白汤,热气腾腾。接着不慌不忙的开始炒牛肉,加上胡萝卜和青椒,来点酱油调料闷会儿就完成。将炒好的牛肉扣入碗里,一碗红烧牛肉刀削面就来到我面前,这时的面温度刚好入口,吃的我热血沸腾……

“美好而不自知”是烟火气最迷人的地方,它让生活有了质感,让我们从飘虚的世界里重新踏回地面。

在肥肠粉里,在东北水饺里,在红烧肉拌饭里,在烤鸡爪、炸臭豆腐、牛肉面、炸鸡、啤酒、珍珠奶茶、水煮鱼里,你会体会到内心的快乐。这不代表自己就此放纵,但你会突然明白,原来快乐不在远方,在眼前,在舌尖。

爱自己从来不是嘴上的简单说说,而是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做出让自己更舒适的选择。人活着最重要的,不就是吃吗?

吃出快乐,吃出幸福,吃出前进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食趣!

【篇二:食趣】

蝉鸣聒噪,绿树阴浓。白瓷碗散着白气当啷一声被端到餐桌,一家人在饭香中说笑。

“哎,你还记得不?你小时候可烦捉跌喽龟了,天一黑,你就在嘴里念叨——别出来呀,别出来。我和你爷爷就等着捉它,你这一念,还真怕它不出来。”奶奶边给我夹菜,边闲聊。

一大家子都看着我笑了起来。

奶奶口中的跌喽龟,就是金蝉。

“我不是怕黑嘛,不敢跟你们出去,一个人在屋子里又害怕。就想出这么一损招,觉得说一说它们就不会出来了,当时年少啊!”

在我们家乡,夏天有捉金蝉这一活动。上到八十多岁老太,下到两三岁的小屁孩都加入。捉的金蝉,等到秋天做盐炒蝉虫,还可以拿蝉壳卖钱。

捉蝉虫是件麻烦事,要等到夜色正浓时。它们喜爱在黑夜慢慢爬上树,等待脱壳变成白白的知了。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变成我们随处可见的黑知了。

天一黑,家家户户就出动了。手里拿着探照灯,身上还背着一个大瓶子,这是放蝉虫用的。我还记得我不那么怕黑时,跟着爷爷奶奶去捉蝉虫的那几次。

我背着个较小的瓶子,手里拿着一个较小的手电筒,在石子路上蹦蹦跳跳。看别的小伙伴瓶子里都装了好多个了,才真正开始行动。

电筒射出暖黄色的光束,我就借着这光束排查一个个树干,小朋友眼力好,不时就能看到几个。能够着的我就抓,不能够到的当然是喊爷爷奶奶来。不过他们帮我拿下来的,还是要放到我的瓶子里。对我来说这可是一场比赛。

当时也没有时间概念,等到瓶子装的差不多了,沉甸甸的,我才觉得有睡意。

夏去秋来,秋天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收集的壳终于有着落了,收壳的小贩沿着小路骑车,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叫他停下,手提着一大袋的壳,那金灿灿发着光的壳。

虽然卖壳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秋天最重要的还是吃蝉虫了。奶奶把蝉虫洗的干干净净,满身泥土的盔甲变得金光闪闪,真帅气。洗干净的蝉虫放到加了油的锅里炒,再加点盐。等到香气溢出来,融入到空气里,飘向我们鼻旁,就可以盛出来了。

我其实不太喜欢吃蝉虫,奶奶一夹我就跑的远远的。最后还是吃了,奶奶告诉我,吃蝉虫可以长翅膀。我信了,但这效果似乎有些太慢了,我到现在连翅尖都还没冒出来。

“我都忘了,你姥姥不是带过来一包跌喽龟吗?明天给你们炒着吃哈。”这是奶奶说的话。

“又可以长翅膀喽。”

一家子又笑了起来……

【篇三:食趣】

童年是一场如诗的梦,在这车马喧嚣的世间,将童年的回忆一点点取出,细细品味,品味少时的天真,品味食物背后的乐趣。

至今在梦里都想起的,是西瓜的甜。

小时候,三伏天的太阳晒得人都快熟了,在最热的中午,我急忙奔出去,买了一个西瓜。在回来的路上,把大西瓜当作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怕掉了,捧在心口怕滑落了,只得顶在头上,两只手支撑着西瓜的两侧,头垂得低低的,腰弯得深深的,尽管很不舒服,但为了我的西瓜,也只得颤颤巍巍、惶惶恐恐,活似个进贡的使臣。如此情景,顶回家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顶回家的西瓜还不能直接吃,得放在井水里冰镇一段时间,到了傍晚才能吃。

这段时间,我这个吃货自然是心痒难耐,看着静卧水中绿玉一般的西瓜,也不由得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但这可是在水里冰镇的西瓜呀,妈妈可说了,吃了没冰好的西瓜,会因为西瓜表面的热气,越吃越热的!也无法,只得似个猴子似的,紧盯着西瓜,一边想象西瓜的甜美,一边期盼着傍晚早日到来。

古有望梅止渴,我这应该叫“望瓜止馋”吧。

好不容易熬到了傍晚,妈妈拿起水果刀开始切瓜了,我却一直站在她身边,妈妈问:“你为什么站我身边啊?”

我忙答到:“老师说了,要观察生活,我这是在观察如何切瓜。”说得好听,其实我是怕老妈偷吃,看着她,万一她偷吃多了点,赖给我怎么办?

切好的瓜摆在盘中,绿色的瓜皮上站着红色的瓜肉,丝丝白色的雾气飘浮上方,一种水气的湿润和瓜肉的甘甜交织在一起,吸引着馋虫,再衬上青花瓷盘,还没开始吃,就似一幅画了。“叶碧藤青果硕圆,瓤沙红脆噬甘甜”正是这般景象。

刚端上桌,我一马当先,抢了最大的一个,同时说道:“冰镇过的东西,直接吃的话,对肠胃不好,我得替你们试吃,以个人的健康换全体的健康,不用感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一边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一边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妈妈见了,轻拍我的后脑勺,嗔怪道:“馋猫,知不知道西瓜吃多了,西瓜籽会在肚子里发芽,长出西瓜来的!”听了,并不感到害怕,反而觉得,这块我吃下去的西瓜有好多籽,那岂不是能结出好多西瓜来,那样吃西瓜就不用再出去买了,吃不掉的可以卖掉,那我岂不就发财了!

长大了,再吃西瓜时,之前的种种仿佛成了过眼云烟,也不喜争抢了,家人常拿着一块西瓜,笑说,你吃。往往一笑,说:“你吃吧。”

也常将整盘的西瓜一块块地递给家人,最大的给祖父母,最小的往往留给自己,轻咬一口瓜肉,看着坐在桌子四周的家人一边食瓜,一边谈笑风生。

一切的温馨,尽在此中。

以食物代表童年,以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凡的食物,充满了趣与爱。

【篇四:2020中考作文食趣】

皮薄馅厚,用勺轻轻地捞起,轻咬一口,恨不得一次吞下一整个,一碗下肚才知道什么是满足,趣在美食中……

小时候,最衷爱的美食莫过于宣堡小馄饨了。望着锅里的馄饨如同一只只白色的小纸船,安详地躺在水面,享受着“热水澡”,我便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迫不及待地呼喊着:“妈妈,快点儿,快点儿,我要吃!”

如今,繁忙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食欲大减。“儿子,想吃啥?我去买。”妈妈每次殷勤地询问换来的都是我漫不经心的“随便!”突然,电光火石间,小馄饨的记忆跳入了脑中,“我想吃,小—馄—饨!”

重拾那份记忆,重享那份食趣……

母亲早已将肉馅和皮端端正正地摆在了桌面上。卷起袖口,坐下,循着零星的记忆,我亲自动手。

我轻轻地取下一张面皮,左手托住面皮,右手用筷子轻轻地挑起肉馅,小心翼翼地从下方把筷子抽走,使肉馅聚集在面皮中央。

大功告成!我不禁沾沾自喜,信心满满地进入第二步。我用右手将面皮轻轻地对折,用双手捏住两端,再次对折,并将两端重合,捏成一个小船儿状。

正欲宣告“成功”,“噗!”一声闷响在耳畔响起。定睛一瞧,呀,原来面皮破了。我顿时惭愧无比,心情由成功的巅峰跌落到了失望的谷底。

怎么回事?正在捏馄饨的妈妈开口了:“捏馄饨时,中间要压一个褶皱啊!”

顿悟,哎!生活经验太少,自然会惹出笑话。“卟哧”一声,我情不自禁地为我的滑稽笑出了声。顿时,一种体验生活的乐趣油然而生,看来这包馄饨也是一门学问呢。

“下锅喽!”妈妈一声呦喝,一只只刚刚包好的小馄饨如同一位位矫健的跳水运动员,舒展身子,一跃而起,与水面来了个亲密拥抱。

过了两三分钟,我便急不可耐:“好了吗?好了吗?”妈妈却不着急:“慢点儿,慢点儿,要煮沸两次呢!”

我却不以为然,二话不说,便捞起一只,咬下一口。“呸!”刚入口,便吐了出来,“还是生的呢!”

妈妈只是笑了笑:“让你心急……”

我便乖乖站在一边,再也不吱声了。只见妈妈朝锅里加水,用勺子轻轻搅拌。不一会儿,水便开了,又加了一碗凉水,解释道:馄饨表面看似已经熟透,馅儿却还夹生呢!

水再次沸腾,妈妈掀开锅盖,将馄饨捞起,沥水,装盘,上桌,一股股热气扶摇直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挑了一只最大的馄饨,轻轻地咬开那薄如蝉翼的面皮,粉红色的肉馅便害羞地露出脑袋,顿觉淳香四溢。晚上,母亲把吃剩的馄饨炸给我吃,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带着酥脆的口感嚼上鲜嫩的馅,别有一番风味。

不觉莞尔:人生不也如馄饨一样,只有饱受煎熬,才能磨炼自我。若熬过去了,自然就会芳香四溢。

美食的情趣,串起了童年与生活,在心中,四溢……

热门推荐
1中考作文
2尝试让我更开阔
3从这里开始
4新篮球
5哥哥伴我成长
6《蓝色的树叶》读后感
7一件难忘的事
8妈妈的生日作文
9春风
10“天才”与“蠢才”
11朋友向前冲
12别了,旧时光
13认识自己
14我家的家风家训与家规
15咖啡杯
16父亲的教育
17改写《题西林壁》
18与“她”一起走过的日子
19风雨中,你教会我微笑面对
20嗝神
21秋的脚步
22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23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24街角的早点铺
25蜕变
26美丽的春天
27第一次放风筝
28我的两个洋朋友
29带上梦想上路
30我的自画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