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我读苏东坡
我读苏东坡

【篇一:我读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嘉祐元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当时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后来,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躁。他每有新作,立刻会传遍京师。当苏家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母亲病故的噩耗,后来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守孝。之后,苏轼还朝,此时王安石变法开始。

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是官样文章,也不忘加上点个人色彩。文中一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逮,受到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乌台诗案”,苏轼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管,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落差。

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苏东坡已经四十五岁了。经过十几年的磕磕碰碰,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与感慨,在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上,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石钟山记》,这些都是苏轼在黄州时写成的。

可以说,没有“乌台诗案”,苏轼便抒发不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没有了“乌台诗案”,没有了被贬黄州的经历,就没有了那些伟大的“千古名作”。人生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面对。面对“乌台诗案”,面对贬官的经历,苏轼没有自暴自弃。相反,他振作了起来,留下了一篇篇伟大的作品。他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我读苏东坡,读出了他的那份坚强、那份自信、那份乐观……

【篇二:苏东坡的一生】

说到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大家一定先会想到文豪、诗人之类的词吧。而我心里最先想到的,却是人生赢家一词。

一堂课外阅读课上,老师准备给我们观看苏东坡的纪录片。

苏东坡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个诗人吗!我心里这样想着。但是实在也是没事可做,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看。

一阵凄凉的笛声如同风一般从宁静的江水上拂过,苏东坡和朋友们坐在江上的小舟里,望着挂在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听着那阵阵凄凉的笛声。

吹奏笛子的人正是苏东坡的一位友人。听着笛声的苏东坡便不解的问友人为何吹得如此凄凉,友人有些伤感的说道:“人都会有生老病死。等我们死了,就再也看不到这月光下如画的风景了。”

面对友人的回答,苏东坡却坚定的说:“与其现在抱怨人生苦恼,不如现在再多看看这江山明月。活着的时候看够了,死了也就不留遗憾了!”

影片结束了,苏东坡在月光下说的话却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转眼间,一星期过去了。周末,妈妈带我去农场玩,我一直很不高兴。炎热的太阳像火球一样不断的烤着我的脸,喂马的时候还不小心踩了一点马粪。整个世界仿佛在和我作对,连太阳也咧着嘴对我坏笑。

这时,我却想到了苏东坡。恍惚之间,他好像笑着又说了一遍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他所说的话。是啊,抱怨人生的苦恼不如好好享受人生。鞋子脏了可以再买一双更漂亮的鞋,天气太热也可以买冰激凌吃。想着想着,我不由得笑了。

真正的生命不是在于它的长度,而是在于它的宽度。幸福,也往往很简单。

【篇三:我和苏东坡过一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哎,人生几多风雨?每个人的人生一定不是平平稳稳,不知,又有多少人会被“人生之坎”所绊倒,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但有的人,就是绊不倒,那个人就是苏东坡。

我梦回北宋,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苏东坡,与他一起度过了坎坷的一天……

此时的苏东坡关在阴森森的监狱里,被一起“乌台诗案”搞得衰老了几分,真是“尘满面,鬓如霜”。霎时间,我仿佛被一张用问号所织成的“网”所困扰:苏东坡可是救国英雄,怎么会被抓起来呢?是谁把他抓起来了?是一心想改革的王安石?还是王安石的“小弟”——宋神宗?难不成是年少成名的司马光……

苏东坡见我疑惑不解,于是他开口为我“剪破‘问号网’”:“我写了一两首讽刺朝廷的诗句,不料触怒了朝廷,被朝廷抓住了把柄。他们二话不说就把我抓了起来,呆会儿还要对我严加审问呢!”我咬牙切齿地握紧拳头,真想把朝廷里的人揍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体无完肤。我狠狠地朝朝廷里这些人瞪了上亿眼,好像要把朝廷里的人瞪个千疮百孔,连一根汗毛也不放过。“哼,这个昏庸的朝廷,滥用贪官、诬陷忠良、残杀无辜!”谁知苏东坡不但没有臭骂朝廷,反而回了一句

“没事!”

我疑惑地问道:“你确定?”

“没事!”

我追问到底:“真的吗?”

“真没事,不就是遇到了一个难越的坎嘛,没事。”

隅中时分(隅中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案件开始审理。只见一群走起路来很有架势的人,浩浩荡荡地走来,龙椅上坐着皇帝——宋神宗。哼,原来是朝廷的人来了。

“苏轼(苏东坡的原名)嘲讽朝廷,有造反之心,罪该万死。”一个狱史念起了起诉公文,一个大臣念起了“死套路”:“把罪证献上。”紧接着,一个小仆人拿来了几张纸,上面写的全是嘲讽朝廷的诗文。

哎!人证、物证俱全,苏东坡看来是危在旦夕了,怎么会这样?那不可能是苏东坡写的?但那些纸上分明是他的姓名,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我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走眼了?还是出现了幻觉?到最后,会不会出现“英雄救英雄的一幕呢?”

我真替苏东坡着急,现在的苏东坡不过是刀刃下的一只肥羊,无力反抗。这可怎么办?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此时的苏东坡呢?依然满不在乎地说:“这不过是一道特高的坎,只要越过去就完事了,不用替我我担心。”

那位念过“死套路”的大官正要下令砍头,突然有另外一位大官站出来说出救命之语:“且慢,此罪不足以赐死,请陛下三思而行!”

呼……好险哪!苏东坡的命算是保住了,于是我又问苏东坡:“差一点你就要去见祖先了。”苏东坡又是那句话:

“没事。”

人生总有几个难越的坎,但我们要坚信苏东坡的那句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篇四:我眼中的苏东坡】

天性生快乐,智慧生快乐,磨难生快乐,这,便是苏东坡。

古往今来,在一众文人墨客中,我独爱苏东坡,他是个天生的快乐者,生性洒脱,要让他不快乐,除非阻断他的呼吸。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东坡先生,也许快乐二字,并不足以勾勒出他的全貌。

苏东坡身上的独特魄力,依我愚见,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要不你看,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稳、白居易的勤恳、范仲淹的正直以及李商隐的朦胧、柳永的多情、纳兰容容的唯美于一身的他,多少有志趣的青年人以他为偶像,以他为人生导师。就连死对头王安石,也常常面对东坡的言论与文章自叹不如。

“恨人乃不如人也”是苏东坡的一大箴言,容我在此妄加评判一番这句话,恐怕受到了不少人的曲解,本是,苏东坡在一场宫宴中面对咄咄逼人的政党,所发出的一句慨叹之词罢了,他从不恨人,即使遭受到多大的委屈,他也从不怨人,他向来对事不对人,所以从不恨人,他认为恨人对自己又有多大作用呢?不过是平白在眉间多添一道纹罢了。他从不在乎自己“如人”与否,我就是我为何要与他人相比,换句话说,他从不把恨人当做一件事来看待,这,也便是他的魅力所在。

苏东坡也是个不为人知的“情种”,王弗、王朝云、王润之都是与他不可分离的三个名字,在此,只谈王弗。千古悼亡词之首《江城子》便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结发妻子王弗,年轻貌美、聪明智慧、知书达理,他们的婚姻虽是由父母一手包办,但两人依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幸的是,王弗于二十六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王弗过世十年后,苏轼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挥毫写下了这首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面对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只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轼的重情重义可见一斑。曾与母亲交流过我深爱苏东坡一事,她先是惊讶我为何会喜欢已经离去的一位古人。而后我将此词拿给她看,她竟也默然许久,感慨万千。

最近常常会想到,如果苏东坡进了《红楼梦》的贾府,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也许是《红楼梦》读多了吧,类似于此种奇怪的问题想法常常会有。不知苏轼是否会用他那独特的魄力,拯救贾府。

几程山水,笑看东坡,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他,是颜色不一样的焰火,闪亮在每个人的影子中。

笑看历史风云起落,无与伦比唯有东坡。

热门推荐
1成长从不怕开始
2那一年春天的歌
3我第一次洗碗
4向你介绍我
5生命的跳动
6清明节忆外公
7拔牙
8我敬佩的同学
9一场精彩拔河比赛
10将跳跳糖进行到底
11我的新语文老师
12眼神
13备舌战惠德堂
14神奇的胖大海
15老师是本书
16家中的客气话
17窃吃记
18邻居家的小狗
19快乐的一堂课
20小草赞
21未来
22感悟自然
23《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诗歌
24美丽的云龙湖
25迪士尼之旅
26冬日暖阳
27温暖2019
28那一刻我的心温暖了
29妈妈并不平凡
30挂牌仪式讲话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