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抒情作文>淤泥不染,清涟不妖
淤泥不染,清涟不妖

【篇一:淤泥不染,清涟不妖】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此诏书写下后,即便是隆冬,百花一夜之间全部绽放,或许是惜命,也或许是打心底的胆怯。但百花中唯有牡丹不留情色,甚至枝头一点绿意也未曾出现,本就不开花,在众花间显得愈加萧条,每一株都零零散散。武后自然没有好脸色,一怒之下将其贬入洛阳。“这就是抗旨的下场吧!你说它这是何必呢,我们除品种有所差异,看似也一般模样,若同于你我这般,岂不是可以逃过这一遭。”“是啊是啊,只是开个花的功夫罢了!”花丛中的花朵被枝叶包裹着取暖,挺起胸脯抬起头,一副看热闹的架势,个个搔首弄姿,将自己的花瓣开到最艳,花气濡染着寒风,想将这气味冻结在空气中,为的是博武后一乐。

牡丹连夜被发配到洛阳,洛阳城早就听闻此事,花还未到已是沸沸扬扬。大家都在议论此事,认为牡丹这样做并不值得,紧接着的是一阵唏嘘。牡丹眯着眼,邻近的花如何评论却都不曾入它的耳,它只是静默无语,散发着淡雅。你可以说它傲慢,可以说它执拗,但若真有能够坐下来细细品味它的人,或许才能感受到牡丹的心境。

牡丹被贬入洛阳自是不被看好,可这牡丹像是与人作对,来到此地玉笑珠香。绽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丰腴娇媚。花香更是沁人肺腑,令人羡煞。顷刻间洛阳便炸开了锅,吵着嚷着来洛阳看牡丹的人也不在少数。周围的花黯然失色,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牡丹却也只是开着,依旧静默,它按照自己意愿将花瓣开得姹紫嫣红,这是自己选的时日,自己决定的样子。它可以不挑地点,不挑场合;可以抗旨,违背所有规定;可以接受一切的不认可,污秽的形容词。在它看来这一切都是束缚,只要心想要做,就去做了。

以往对其不屑一顾的人也纷纷接踵而至,赞叹着它的美丽;周围的花也附和拥簇着牡丹,想让众人观赏牡丹时多瞥一眼自己。周围的花和人只是阿谀奉承罢了,何曾有自己的坚守。

“或许只有我梦得懂你了吧……他们自命清高,实则俗不可耐。同他们一样的人反倒看不起你,漠视你可贵的品格,将你视为不群之姿,质疑且艳羡你。在我看来,这一切更加凸显你所保留的高洁。我这个性可真像极了你。”说罢,他转身离去,边走边仰天诵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随风一摇一摆,好似点头附和。

【篇二:出淤泥而不染】

红尘世俗,是非纷扰。贪婪、懒惰、暴戾、堕落,各种各样糟糕的环境引诱人们坠入深渊。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依然要保持自我,洁身自好,保持独立完善的人格。

战国时期的屈原,游走于汨罗江畔,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当楚国面对强敌压境、动荡不安的时候,屈原没有失去自我,依然积极要求革新政治,与保守势力坚决斗争。这些都体现了他“坚守自我”的坚强意志。当楚怀王拒绝屈原忠告,偏信谗佞之言以后,身死异国,楚国也陷入即将灭亡的境地。屈原没有选择顺应命运的安排,而是愤而投江。屈原,因为他的洁身自好、保持自我获得后人的敬仰,也被联合国评选为“影响世界的古代伟人”之一,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赞美。

宋代的周敦颐写过一篇《爱莲说》,其中有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正体现了它对美好人格的憧憬、对庸劣世俗的憎恶吗?其实,作者写的不仅仅是莲花,也是作者自己身处污浊环境,依然超凡脱俗、保持自我人格的自我写照。周敦颐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这也就是身体力行的表现。

古往今来,洁身自好、保持高雅情操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隐躬耕;刘禹锡,获罪被贬,又不容于小吏,写《陋室铭》以明志;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为民族独立殒身不恤;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

让我们做一个象莲花一样高洁的人吧,不受环境的干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自我,塑造独立完善的人格。

【篇三:出淤泥而不染】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人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那一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官场,放逐了名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在我心中,他就是那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那泥淖般黑暗的官场中,他没有被“染”,他甘愿做一个隐士,沉溺在自己美好幽静的田园生活中。

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我,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无悔。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然而,独有一人沉醉于风景中,享受独钓江滨的乐趣。他便是庄子,有人嘲笑他的贫穷,以楚王之赎买弄于前,他以海中遗珠反唇相讥,有人嘲笑他的贫穷,以楚王之赐卖弄于前,他以海中遗珠反唇相讥,有人不屑他的清高,以国相之位夸耀于前,他睿智机敏反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以自己的心之察察,物之汶汶出污泥而不染,傲立于天地之间。

在那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世代,在那个利欲熏心的世代。庄子出污泥而不染,保持真善美,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完成对人生的思考和解读。

西湖水畔,寂寞独岛,林逋终身布衣,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官场纷飞,与他何干,勾心斗角,以无关联,看透世间名利,他只醉心于闲云野鹤的生活,梅妻鹤子,岸芷汀兰,无欲无求,淡泊一切,他出污泥而不染,享受无悔人生、

在纷繁尘世中流浪,他用心中的一丝清洁与真实,用不屈的傲骨,拼搏出无悔的明天。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出污泥而不染,放弃了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策马扬鞭,登高舒啸,饮琼浆子尘土,洒豪迈于青山,携一腔激情,带一丝放达,超然世外,终成一代诗仙,正是他的出污泥而不染,才有了诗仙的奇幻的想象,才有了诗仙的狂舞的豪放。

李白的出污泥而不染,是自己实现更好的追求,使自己弹奏出更好的旋律。

在人生的旅途中,到处都充满着诱惑,到处都充满着荆棘,那又怎样,就算荆棘密布,满身伤痕,也要出污泥而不染,演绎无悔的人生。

【篇四:出淤泥而不染】

霜冷深秋,满池尽是枯槁,在败枝残叶中,随着和风舞动的不是你的眷念与苦愁,而是你那对清白的坚守与对苟且的决然。

浮沉一生中你高洁存世,寥寥无几的贞女中便有你的名,曾记否?在盛夏之时,红影满天,你亭亭玉立只教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仿佛浮生于此读懂了人间,抬头对上你欲笑的瓣,使我犹记歌里繁华,梦里烟花。

韶华有尽,似水流年,你开了一轮又一轮,那些只看到你开花时的惊艳,而不知你落花也会有声音的人如今也已散尽。你静默凋零,却没有一丝怨念,任和风将你辗转,任雨水将你掩埋,留下了最美好的红颜于岁月的夏天。

古至今来,你传奇的诗篇被刻满了历史的青简,散开的红笺中染了你淡淡的清香,幽谧而深沉。落叶执迷不悟你的凋零,花香却心甘情愿坠入画的卷,虽了了红颜一片,你依旧被渲染成了水墨丹青。

画中你,清新脱俗,似不识人间烟火的几重几深,不像牡丹那般浓妆高艳与傲娇,你一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求人懂,无需人怜,默守一方净土,竖直而立,淡漠四方,为花中君子。

不管多少尘土都不能将你所染,你的贞洁也是无人能侵,于千万花之间,于千万时光之中,你如幻如痴的恋存于水中,荷叶盖满了你的浮沉,你越发红润,瓣尖犹是清静无人扰,仅仅惊鸿一瞥,便以为你那欲笑的瓣胜过世间所有的繁华锦簇。这一汪清潭,足以让你洁净不渝,成全你此生静雅,也倒是安好

你淡雅的气质,曾将我的心扰了多年,再见时仍泛起涟漪,或只因繁华万千,唯独你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生生世世始终无悔。

【篇五:出淤泥而不染·莲】

是为了摆脱炎热的曰子,你才无可奈何地将茎插进水里的淤泥?还是为了免遇人类的摘采,于是被迫投落在这一片满是淤泥的水中中?

你的茎,深深地插入淤泥中,不动摇,也不肯动摇。在暴风雨来临之时,你挺着身躯,不顾风雨的打击。隔天一早,你美丽的淡粉色衣衫都被打落了,只剩一个光秃秃的梗,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你是那么端庄丶大方,在这种环境下,你出淤泥而不染,永远都是保持着那一颗圣洁的心。风姑娘轻轻地亲吻大地,水面上掀起一丝丝轻柔的波浪,悄然地挡开一圈圈涟漪,引人入帘的是那一丛丛淡雅的莲。

你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妩媚。你虽然身处在淤泥之中,却不随世俗,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精神。你亭亭玉立在水面中,婉如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一身青衫,笑靥迎人。

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莲有的舒展着身体,努力地绽放,粉色的花瓣,金黄色的在蕊,仿佛是在开怀大笑;自的莲含苞待放,犹如一位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随着一阵凉风,清香扑鼻而来,阳光下,那一朵朵莲花,手掌般大的花瓣,还有那细长的茎……

热门推荐
1吃垃圾的怪物
2遇见
3快乐的网球运动会
4我家的家训
5油菜花
6记一位伟大的母亲
7七年级英语作文
8我养成了好习惯
9年味
10我的音乐之梦
11冻书
12家住公园边
13我是个小书虫
14我最想去的地方
15给哥哥的一封信
16油菜花
17我的青春摆渡人
18感受自然
19植树节作文
20让我气恼的一件事
21树叶的缤纷生活
22奇葩名字录
23都是粗心惹的祸
24洞庭湖畔,碧草青青
25那个人
26手机的好处和坏处
27我和语文书的对话
28诚信
29游鹅湖公园
30课堂趣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