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

【篇一:推陈出新】

每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总会出现两种流派的人物。一种是肯定新生事物带来的便利,并且会享受这种便利。而另一种则是远而观之,不相信且害怕这种新生事物,十分抵制它。但是两者随着时间洪流的流逝,都会慢慢去接受它,学会权衡它的利与弊。

曾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往往取决于他对待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与接纳新生事物的速度。"例如,在飞机刚刚普及于世的时候,有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的公民无法接受这一种交通工具,认为其打破了伦理,安全性极低,明显弊大于利。但是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公民却享受着这种便利,自由的在蓝天上飞翔。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的支持,飞行器的发展走上了高速公路。人们关于蓝天白云的幻想才变成了现实。

每一件新生事物问世,总会有人能够透彻的明白,也有人像雾里探花。但是每当它的积极影响展露出来总会有人后悔。比如说在淘宝阿里巴巴刚刚上市时许多人不愿尝试,股票刚刚发行时都不买,房价改革前不买房等等等等。每一批不相信新生事物的人,到后来追悔莫及也无用。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跟上变化的脚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们才是所谓的智者。

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原本经济基础结实的天朝,落后了世界几十年。清政府一声令下关闭了中国的国门。与蓬勃发展的世界说再见,与国外先进技术说再见,与国外优秀文化说再见。就这样,地大物博的天朝一块土地还是一块黄色土地,毫无变化。孰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化万千,变得精彩又先进。对于社会制度而言,落后,腐朽,没有及时获取新生事物的信息必将会堕落。

在充满矛盾和现实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改变,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每一刻都有新生事物,旧的事物会不停被更换。饱食之人对新生事物无所用心,安于现状者无心接受新事物,思想老旧者易抵制新事物。这些人对待新生事物永远都是吹毛求疵。但是,不管你拥护或抵制,新生事物都会发展,一切都会前进。向前走的路总是崎岖的,但走过去了就是光明大道。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辩证的看待新生事物。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表示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又高了一步。与时俱进,学会接纳每一个有可能,每一个机会。封建之所以要鄙弃就是无法认识到新生事物的成长性,守着固有的,不跟随潮流。我们要学会认识新生事物、适应新形势,张开怀抱拥抱新生事物,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世界的发展。

【篇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无论是“老味道”的坚守传承,还是“梦里时光”的推陈出新,都赢得了兴隆的生意。究其本质,这两家店都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取舍与平衡做得极好。

两家餐厅的经营方式看似有参商之阔,其实,它们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老味道”的成功固然有其传统秘方的功劳,可倘若它没有在经营方式与烹饪方式中引入现代的模式,想必也无法像今日一般傲立群雄;而“梦里时光”的不断创新也掩盖不了它汉良的本质,没有“陈”又何来“新”呢?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诚哉斯言!成功的背后大多少不了继往开来,博采众长。书圣王羲之在对历代书法佳作泛览博识之后才形成了“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的独特风格;牛顿立于伽利略、笛卡尔等多位“巨人”的肩膀上才最终得出了前老古人的物理学定律,成为近代物理学奠基者。

当然,继往开来的过程也离不开非凡的创造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说过:“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一味守旧只会导致故步自封,因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个时代的独特性要求所有得此延续的文化拥有延续传统的坚守和革故鼎新的勇力,二者缺一不可。而所有于时代洪流中熠熠闪光的文化也因其传承与创新兼收并蓄的特点而显得无可代替。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博物馆将藏品中的传统元素融入网店里的现代产品中,使高高在上的藏品与普罗大众的生活相关联,这不正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一大例证吗?

每个个体的生命中需要继往开来,在前人经验的扶持下走出自己的风景来;每个国家的发展中也需要继往开来,以史为鉴而砥砺前行;每种文明的进程中更需要继往开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完成文明自身的新陈代谢。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文明火种,生生不息。

热门推荐
1种花生
2花儿努力开
3村居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4我的自画像400字女生
5我领悟了
6人生
7假如动物会说话
8蚂蚁历险记
9别说不
10发现写字中的乐趣
11美丽的亮月湖
12谢谢你,老师
13生活中的发现
14书也是一种养料
15怀旧
16知识就是力量
17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18作文下册
19痛苦也美丽
20三只小老鼠
21傲视挫折笑迎失败
22孝顺的我
23关于风的作文
24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25关于廉洁修身教育的思考
26那无法忘怀的一幕
27春色
28秋天
29在感恩中邂逅成长
30让生命开始绽放精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