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续写改写>呼兰河传仿写
呼兰河传仿写

【篇一:呼兰河传仿写】

夏天,太阳照着大地上的一切生灵,似乎只要暴露在这强光,下一秒皮肤就会生疼似的,出家门走过一条小街,再拐个弯到大道上,再到几十米的肯德基买上个冰激凌,倒不如直接到小街上买几根冰棒,便宜又近。到了这种节骨眼上,小区里的谁都会选择在这样的小街上消费,我家门前的小街便是这样。垂直于小区大门,甚至进门后还有两三家小店。

就是这样一条50米的小街上,却挤满了小十家店,从离大门最远的开始,银行,宠物店,理发店,混沌店,饭店,房产,美容店,小超市,每天上下学,基本上我都算他们的过路客。

每家店都是狭长的,最里面总是看不清的,最活跃的便是房产中介了,他们总是在小街上晃,也是其他店的常客,有时还会跑到大道上招揽生意,或者几个男人蹲在店门前抽着烟,也不知在聊什么,语气差不多的另一对白领就稳重多了,他们总在银行里埋头苦干,多少次路过门口也看不清正脸。

宠物店里总有狗,但也会有空笼子的情况,理发店里总有头发未干的人,但也有空椅子,宠物店的人有时会把猫砂之类的东西放在门口,理发店的总会把未干的子毛巾放在门口的衣架上,俩家门前总有特有的味道。

有两家饭店,我从未去过,一家是馄饨店门口,总有热气。一家也不知吃什么的,每天早上都会租给人用早餐摊,早餐摊主是个勤奋人,每天上学只有他在门口看着油锅里的油条抹着汗,与之相比,那家美容店显得格外用来我总未见过任何人,除了一个浓妆艳抹的赤脚女人在看电视。

有一阵子总有一只小土狗在街上溜达,看样子得了怪病,身上像长了一块大瘤,后来消失了一阵,我再看到他时,他就在煮早餐摊的饭店门前趴着,身上的那块大瘤也不见了,最后再见他跟这个小区另一个大门口的保安身后。那个保安胖胖的,见谁都打招呼,不过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有人总对他黑着脸,也有人会向他打招呼。不过我至今也不知那小土狗身下的瘤到底是哪个好心人弄掉的,只是宠物店里的人似乎从未插手过此事。

小街上最热闹的地方,其实就是小区门口了,每天每时每刻总有人出入小区,那扇小门也不总闲着。进出小区都是要刷卡的,忘带卡了,有时会碰到好心人,离门还有五六步抬头便会看见她给你拉着门等着你呢,但运气不好,前头的人就会像和那门仇似的推开门过去后,立刻把手向后一甩,门也就合上了,运气再不好,街上一个有卡的也没有。这时有人便会把手放进兜里,再拿出空手,尴尬的冲保安笑一笑。保安领了神,把出入车子的门打开,一行人便缩着逃跑进去,有的人会回头向保安表示一下谢意,有得便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

这块闹区也时不时出点岔子,小区规定自行车从小门走时要下车推行,那没个好心人抵着这动作着实困难,便要保安开大门,但要遇上忠于职守的保安和要强的自行车人那一场争吵也不可避免。

不过最终那小门亦或是大门总是会开的。

【篇二: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心中深有感受。她用童年的视角,谱写了一方水土的风情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谣。

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得沉浸在那欢乐的时光中。看那笑盈盈的小女孩,玩累了,就在屋子底下随便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可它也是短暂的。小萧红也正式如此。当她出生不久后,母亲就死了,祖父成了她唯一的快乐,当萧红出生时祖父都六十几岁了。5、6岁时祖父都将近七十了。十八九岁时祖父早就走了。虽然祖父走的早,但也在小萧红的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祖父有个大园子,里面种着许多菜有着许多昆虫。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小萧红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到处玩耍,自由自在的……

总之,这时一本难得的好书,它是美丽的,更是令人辛酸的,幽怨的,苦不堪言。

《呼兰河传》就是一个悲喜交加的诗。

【篇三: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她是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我在暑假中阅读了这本书,仿佛身临其境地经历了她儿童时期所遇到的事。可爱的她,看到外祖父在菜园里割草,她想帮忙,结果把韭菜当草割掉了,顽皮的她,在帮外祖父浇菜的时候,把水泼到天上,嘴里叫着:“下雨了!”那时的萧红是多么快乐,多么天真可爱啊!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我帮妈妈种地,结果差点把菜都给踩扁了!

《呼兰河传》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特别是呼兰河4月18日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比较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据说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上一副眼镜,然后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来年都会生儿子哩,这可真有趣。像这样平常而又充满乐趣的小事很多,但我觉得都很精彩,都很有乐趣。

书里有句话:经典文学是一盏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认识了动物、植物,了解了天文、地理,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丰富了我的想象能力!就像《窃读记》里的小英子,就像以书为侣的尤安·艾肯,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在书里漫游,在书里成长,以书为友!

【篇四:呼兰河传读后感】

“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现代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1942年,历经坎坷的女作家萧红离开了人世,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年幼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专职顽固,只有祖父最疼爱她。走进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呼兰河这座小城内,自由自在地玩耍,为人们的迷信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人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小天地,在那儿,自由自在地玩,没有人会管你。读到那儿,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画——女孩,在园子中乱跑,植物满园子乱长,祖父乐呵呵地看着女孩……多美的一幅风土画呀!这不就是一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吗?但那座小城也不是欢乐的地方,可怜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都博得了作者的同情。小团圆媳妇,从一个活泼美丽的姑娘,到一个病人,到被一家人折磨死。可她的婆婆却不认为是在折磨她而是对她好。有二伯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他三十多岁到张家做长工,六十多岁了还一贫如洗。他性格古怪,老厨子也因此奚落他,孩子们骂他、笑他,这不正是那一串串凄婉的歌谣吗?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除了祖父,这座小城内已没有什么可以让萧红留恋的了。19岁的她离家出走了,在尾声中,她写出了对幼年自在生活的怀念,那景、那人、那情,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即使在她最困苦时,她也记忆犹新。

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乡土气息,让人读后余香满口。

【篇五:读《呼兰河传》有感】

最近,我读了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它的作者是伟大的作家萧红。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一共分为四辑,令我印像最深,最让我感受颇多的是第二辑——《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非常可亲,他的笑声朗朗,走路也轻快敏捷。他在家里来客人时,总把所有价钱贵的东西给别人用,自己却用便宜的;鲁迅先生每次陪客人都从下等三点到夜里十二点。而鲁迅先生在客人走后,已经是在下半夜了,他却要工作到公鸡呼叫了,人家都醒了,他才能睡几个小时,真是一位工作敬业、令人尊敬的人。

有一天鲁迅先生生病了,但是他依然平静,没有慌张的神态,医生来了吃过药,但气喘没有停止。他病了后不但没有停止工作反而做的更多了,直到他实在受不了了才躺在床上休息养病。一个月以后,气喘停了,但还在发热,不吃东西,不大多睡,没有呻吟。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鲁迅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尽,共抽过两三次来治疗肋膜炎。鲁迅吃药好了,不过三个月之后又复发了气喘,这次没那么幸运,在1936年10月19日下半夜去世了。

鲁迅先生哪怕生病了也要做工作,说明他坚持不懈、顽强,也在为人民服务,一位他知道自己所活时间不长了,一刻不停地在翻译。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但他坚持、顽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留在我们心中。

热门推荐
1妈妈的唠叨
2妈妈,我爱您
3读《悲惨世界》有感
4勇气创造辉煌
5忘不了那颗繁星
6挖陷阱
7臭美的姐姐
8我看碎片化生活
9手机迷,我想对你说
10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11生活万花筒
12呼风唤雨的世界
13张家界游记
14贴春联的作文
15好书伴我成长
16给老师的一封信
17打羽毛球
18今夜有雨
19《西游记》读后感
20海边度假的作文
21游茶叶博物馆
22精彩街头秀
23我的“英雄”父亲
24享受阳光
25一封家书表爱心
26沉甸甸的爱
27猫和小兔
28我喜欢的花
29最美晚霞
30毒品的自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