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在那灯火阑珊处
在那灯火阑珊处

【篇一:在那灯火阑珊处】

老街坊中,小巷子里,步云桥边,红灯笼早已高高挂起,天空微醺,微风徐徐,裹挟着糖葫芦和蜜饯的香甜,回荡在这年味十足的小镇上。

在家中,我无聊地趴在桌子上,过了好些时候,才发觉出今天的异样,一拍大腿,说:“老妈,今年怎么没放烟花爆竹,往年这个时候爆竹噼里啪啦不绝于耳。”老妈狡猾地笑着说:“你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好奇地走出家门,往老街那边走去。

只见在铁桥上,在那色彩华丽的灯光里,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灯光绚丽的色彩遥远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坠落下来的星星,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是悬挂在空中的月亮,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这令我想起欧阳老先生所著《生查子·夕》中的一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边上的行人议论着:“今年怎么没烟花了呢?”“禁掉了。”

原来是这样,我呼吸着在正月难得闻到的新鲜空气,暗自想到:虽然怀念那红色的小纸屑在空中飘舞的身姿,但这种安宁和空气的清新却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惊喜,不放烟花爆竹,年味就淡了吗?并没有,周围皆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灯火照样也能温暖人们的心。

新时代,新气候。其实,大家都明白燃放烟花爆竹存在的危害,不一定非要放鞭炮才能烘托年味,烘托年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蒸馒头,写对联,挂灯笼……这些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过年习俗,我们更应该传承。

今年,好美!美的不仅是那色彩缤纷的灯笼,还有缙云人民为环境保护共同做出的努力。

【篇二:灯火阑珊处】

忆往昔,此处曾经血流成河,火光飞舞,哀嚎无数;望今朝,这里游人如织,感慨万千。是什么造就了这美丽又辉煌但伤痕累累的城市?是历史文明的壮大,怀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敬仰,我来到了这灯火阑珊处——赤壁。

还未见到“赤壁”的真容,我的注意力便首先被那江边的渔船所吸引,木制的船身静静地停在湖面,来自祖国西南角落的我几乎没有欣赏过它,优美的身姿、古典的气质,一瞬间,我的眼前一片明朗。

在同一片水面,停泊着几艘复古战船,波涛中、斑斓上,是哪国的士兵在驾驶战船?是孙吴、是公瑾,看着中湖中推开波浪的古战船,我好似身临其境,站在了他们的身旁,见证着这赤壁曾经拥有的种种荣誉和那点点辉煌。

步步向前走,我来到了湖边,水面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如同一面明镜,看着已经被时光洗去原本面貌的木桥和留中之上的刀刃痕迹,我不禁多了几分崇敬。码头边有一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圆台,虽然没有任何标注,但看着它我还是不由的出神——也许这就是当年孔明借东风时的法台吧。

回望过去,历史的长河总会泛起一点涟漪,过后又成为瀑布,借东风便是一件,当曹魏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吴蜀只有联手抗敌,但“东风不与周郎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孔明站了出来,用那小小的羽扇纶巾,保住了赤壁,保住了赤壁千千万万的百姓。

乘船来到江中,这是景区乃至城市名字的由来——“赤壁”。看着那龙飞凤舞的两个赤色大字,我的热血不禁沸腾了——这可是东汉末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以少胜多之战的弟弟啊!中心中激动的同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曹魏二十万大军的严阵以待。

这场战争从曹魏的“铁锁连环”,到孔明的“借东风”,再到黄盖的“苦肉计”,都为赤壁的传奇辉煌增光添彩,使它成为了“灯火阑珊处”。

到了“灯火阑珊处”,我才发现,原来我要的历史一直在那儿,但城市已被那历史的沉重变得疲惫不堪!

【篇三:灯火阑珊处】

在黑夜里行走时,我们需要光去指引前方;误入歧路时,我们需要光去冲开闭塞;处在寒冷中,光虽不能像火一样温暖身体,却能温暖我们的意志。我们都离不开这束光。

宁静的夜晚,我躺在姥姥和姥爷的中间听他们讲邻里趣事,自己也时不时地插几句同学的趣事,窗外透进来的几缕月光映着我们三人的笑脸。不知从何说起鱼喜欢光,姥姥便拿出手电筒往鱼缸里照,凤尾鱼们就呼呼地往光的方向聚,形成小漩涡,很好看。我借着散在墙上的光玩起了手影,但我弄得只是相像却不逼真,姥姥亲手比了个兔子影说:“像吧,以前还会好多种,现在不太记得了。”姥爷在一旁哈哈地笑着。我却并不在乎自己弄得像或是不像,因为我的目光在他们的笑脸中流连,我多想把这一刻的美好全部收进我的口袋,希望它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会的,一定会的。

记忆停留在一次写作业时,总觉得自己房间里的灯昏昏暗暗的,就顺嘴跟姥爷抱怨了一句,便去厨房继续写作业了。在厨房的我听到洗手间有翻找东西的声音,不一会儿,这声音又跳到了我的卧室,我好奇地跟了过去。走到门口,映入我眼帘的是闪烁着的灯光,并不是房间的灯发出来的,而是一座把灯棍捆在纸箱上做成的简易台灯,这灯光触动了我的心。“这个临时台灯你先用着,别去厨房了,容易着凉。闲着的灯头瓦数太大了,容易伤害眼睛,我把洗手间里的换到这儿了。”姥爷淳朴地笑着说。我喜欢这座台灯,并且要一直用着它。会的,一定会的。

站在灯火阑珊处,感受到的是身边的人对我的爱。这束光,是亲人的关心,这束光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温暖啊。

【篇四:灯火阑珊处】

我家车库的斜对面有一盏路灯,奶奶习惯于每天在那儿等着未归的我,不管那盏灯是否亮起。

小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走回家,奶奶也总是不放心我,穿着围裙站在那盏路灯下等我,小学快毕业那年,我还是习惯走回家,奶奶也还是不放心我,依旧穿着那条围裙站在那盏路灯下等我。

到了现在,我要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车流中,她更不放心,执着地在那盏灯下等我。我现在一点都不想奶奶等我了,这种感觉好像自己还是个小孩子一样。我下定决心,去找奶奶谈谈。

我推着车往路灯下的奶奶走去,带着一点讨好的语气说:“奶奶,我有件事想和您说。”奶奶抬起头,用那张满脸疑惑且带着皱纹的脸看着我。我继续说道:“奶奶,您看您每天都有这么多事做,就不用每天等我了吧。”她好似松了一口气,说:“我没什么事。”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吧,说:“奶奶,我不小了,您对我放心一点吧,不用每天站在这儿。再说,您站在这,我会回来,您不站在这,我也会回来。您说对吧?”奶奶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对我的话似乎既没有认可,也没有训斥,我想她一定是生气了。可她的表情却平静得很,似秋日的水波毫无波澜,又似冬日的暖阳毫不灼人。

接下来的几天,路灯下没有了那个穿围裙等我的人,我心里竟有些空落落的。

雨,如烟,如雾,如一层朦胧的薄纱,轻轻地笼罩着这个县城,洗濯那附在它身上的尘埃,由于天气原因,天暗得厉害,远处的小鸟纷纷归了巢,我也该回家了。

本以为这雨不能够打湿我,但我低估了它们。毕竟水滴都可以穿石嘛。雨渐渐大了,打在我身上,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可当我在那盏路灯下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瞬间感到从内到外都散发着暖气。我赶紧在她身旁停下,看着她关切的神情,听着她啰嗦的话,心里那个地方好像都被填满了。一只手推着车,一只手撑着奶奶递给我的伞,往家走去。

雨停了,可那盏路灯依旧亮着。过了这么多年,最熟悉的人还在最熟悉的老地方。

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

热门推荐
1感动
2蚂蚁给我的启示
3少管所观后感
4我的乐园
5忍不住流泪
6我爱美丽的金沙滩
72120年的中秋节
8煎牛排
9“放肆”的人类
10我的妈妈
11描写莲蓬的作文
12我的爸爸
13梦里花落知多少
14美在不期而遇
15世界人生
16爱心义卖
17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
18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400字
19观纪念大会有感
20荧幕
21校园的早晨
22友谊最珍贵
23包粽子
24我家的小金鱼
25圣诞老人
26幽默搞笑的唐伟良
27家庭趣事
28成长路上的阳光
29我心中的价值观
30美丽的南明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