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篇一:清明上河图】

一图一朝代,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题记

文化不可不谓博大精深,但却又无处不在。颇不了解文化的我,此刻便需要一把文化之钥去打开文化之门。

它便就是清明上河图。

两年前,我曾亲临西安一带,那儿便有着一处热门景点——清明上河园。走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庞大的清明上河图的浮雕,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我第一次被这件传奇般得中华神品打动了,这是多么精湛的手法方才能创造出的旷世奇珍啊,这必是一件包含中华文化及其画风技的刻录品。

在旅途过后,我带回了一幅小型清明上河图,这幅名作值得我深深体会。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趴在地上展开了这幅画卷,足足能铺完半个屋子那么长。细细凝视,画卷虽小,但却囊括了一个朝代京城的精华,大到清明节祭拜祖先,小到放养牲畜。北宋的张择端用了他高超的画技为我展现了一幅北宋汴京城的美景。在画卷的左端,首先便是郊外的风光,有人在田野上闲逛,从侧面阐述了这一朝代的安定。紧接着我步入城内,高大的城门,壮阔的街景让我无不赞叹这个朝代的繁华,在汴京这座城内,一切便不同了。

城内的景色更多元、更丰富,我能看到新郎骑着枣红马,身着喜服,脸上洋溢着娶新娘过门的欣喜。我也能看到虹桥上竟有着女子的身影,要知道当时社会的妇女地位较低,是不能随意出门的,哪想到人声鼎沸的虹桥上有女子漫步,更让我对此神作无比赞赏。与此同时,我也不难瞧见河边的渡船上的苦力正在往岸上搬运着货物,想必此时的宋代造船业已非常发达,已能够充分利用河道运送货物了。

在细细鉴赏清明上河图时,我已无法自拔。仿佛自己就是那背着书筐的进京赶考的书生,自己犹如那纵观人生百态的算命先生,自己就像那能淡然世间事、悠然漫步的水牛一般。

透过这幅画卷,我嗅到了文化的气息,我悟到了文化的真谛,我感到了文化的动人。此刻的我宛若盘坐在菩提树下,手捧清明上河图,品味那一花一世界。

一图含一朝代,一树有一菩提,一花蕴一世界,看着清明上河图,我仿佛步入一个积聚中华古代文化精华的世外桃源,令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篇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绘画而成的一幅千古名画,是中国中的传世名画之一,今天,我终于可以了解它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现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国宝,整幅画以长卷的形势,采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画出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画。整副画共长五百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四点八厘米。共计有人八百四十一个、六十多匹畜生、二十八艘船、三十多栋房宇建筑、二十辆车、八顶轿、一百七十棵树……这些事物在大画家张择端的手中变的栩栩如生。

在《清明上河图》的前部分中,作者用神奇的画笔将久远的春景跃然纸上:一条湍急的河水不停地奔流着,河中漂着艘艘小船,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柳树随风飘动着绿色的长发像是正在翩翩起舞的婀娜多姿的少女,粗壮的松树伸开修长的手臂,好像是准备给少女做舞伴的帅气的绅士。在薄雾中,掩映着几家屋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生机勃勃的田野,田地中勤劳耕耘的农夫……它就像一张生动的照片,形象的将悠远的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

《清明上河图》的中部展现了繁忙的汴河场景,作者用细腻的画笔描绘出繁荣的汴河。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喝茶,有的在饭铺进餐,有的在看相算命……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的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故名虹桥。作者用精湛的技艺,淋漓尽致的描绘出了当年繁忙的汴河场景。

《清明上河图》的后部展现了一派热闹的古城街景,闹市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有赤膊挑着担子的农夫,有衣袂飘飘的秀才,有坐在轿中的官人,有摆摊的小贩,有讨价还价的妇女……这些人物都被描绘的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整个画面中充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古色古香的建筑。作者仿佛用马良的神笔将古老的城市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甚至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整幅画卷,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倘佯在古代的宋朝,不仅让我感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这幅画不仅是我国的历史瑰宝,也被称为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三:清明上河图】

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明上河图》这篇文章,回家后,我特意让爸爸从网上下了一张完整的图画,看了起来。

《清明上河图》面,有的挑着担子的农夫,有正在和商铺老板讨价还价的顾客,还有的驾着马车的大官,简直数不胜数。

但最有意思的是汴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大有小,有艘大船刚刚驶入港口,船员们把从远国他乡的货物小心翼翼地搬下船,它的旁边是一艘准备启航的船,人们把货物搬到船上准备运到其他的地方卖个好的价格。还有一艘准备通过桥洞的船,船上的人们怕撞桥洞,就用竹竿拼命撑住河堤,还有人一脸紧张,大声吆喝着……。

我对着《清明上河图》,数了又数,想数清总共有多少个人物,但最后眼睛都花了,还是数不清。唉,想想作者张择端当时费了多少功夫啊!

【篇四:清明上河图观后感】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该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和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个寒假,我有幸参观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整幅画从远处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但走进细细一瞧,原来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你瞧!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游客。货摊上摆着各种杂货,游客们有的在货摊前挑挑拣拣,有的望着过往的船只,有的聚在路边看相算命,有的正准备到码头上船。除了游客,街上的行人更是络绎不绝:急匆匆的推着货车的小商贩,时不时地擦一下额头的汗水;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坐着马车,悠闲自得;调皮的小孩儿又跑又跳,后面的母亲焦急地追赶着……街道两边皆是酒馆、茶楼,里边的食客或高谈阔论,或推杯换盏。旁边空地上,三五个大汉正围在一起赌博,周围的人也凑了过来。远处驼铃声声,一支西域来的骆驼队伍正浩浩荡荡穿过街道……

汴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有的停靠在码头装卸货物,有的正在河上行驶,被纤夫拉船行进,有的刚刚靠岸……

“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仿佛让我置身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宋京城的繁荣。后来,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更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知识。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当时官兵懒散,税赋繁重,这是一幅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观看了《清明上河图》,我被画家细腻的观察力和精妙的笔法所吸引,图中的马车、轿子、船只、房屋、楼阁、桥梁等各有特色,仿佛把我拉入历史的长河,让我穿越到了北宋京城,成为画中那个在汴京街头玩耍的小孩儿……

热门推荐
1校园的树
2桔子
3蘑菇伞看图写话
4小河的自述
5欢天喜地过中秋节
6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7那盏亮着的灯
8包饺子
9体验祖国的风光
10二十年后回故乡
11公园的一角
12在路上
13你好,再见
14路的前方还是路
15畅享2020世中运
16我的心儿怦怦跳
17我_小学生
18怒放的生命
19遇见自己
20我的理想
21秋天的果园作文
22有趣的云
23什么让生活更美好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26春天里的一抹亮色
27吹电扇
28我懂得了感恩
29吃馄饨
30雨的歌谣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