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篇一: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总是听大人们说“有梦想才有成就”“在乎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在乎时间才能掌控时间”等等关于在乎的话题,我也觉得只有在乎才能成功,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我在乎着,在乎一切可以在乎的事,盼望着事情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事与愿违,我总是在一次次考试,一次次交际中落败,失去了成绩和友谊,并且背上了重如大山的思想包袱。于是,我天天思考,天天焦虑,但是直到暑假过去了一半,我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失败根源。

父母好像看出了我的焦虑,陪我去度假放松放松,我记得当时去的是威海的植物园。一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奇花异树,它们种类繁多,万紫千红,让我目不暇接。植物园中生长和栽培的都是难得一见的花草树木。门的两旁种了两棵枝叶繁密的大树,树上还开着很多紫里透红的小花,有几个游客靠着它照相,甚至有个人还爬上去拍照。我看了看介绍,介绍牌上说,这种树的成活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六左右,种子数量也较少,导致这种树很稀少,这么稀少的树也没有人专门看着,甚至没有栏杆或铁圈圈着,真是少见,要是在我的家乡,估计要围上铁圈,上面钉一个告示:禁止入内,禁止攀爬什么的吧。

继续向里走,我看到一排“树廊”——这树廊中每棵树都不相仿,有的红,有的紫,有的直,有的曲;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繁华似锦。而每棵树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稀世珍宝。当我赞叹之余,忽然听到几声鸟鸣,抬头一看,几只鸟在树枝上站着奏鸣,还有一支正在飞向高树上端的巢穴,给宝宝喂食。在动静结合的意境之间,我感觉到了和谐,自然的和谐,树与鸟,人与树,人与鸟,尽管人很普通,鸟很普通,树很珍惜,但珍稀的树不再是高高在上,游离于人和鸟,独自在铁圈或围栏之后,它和鸟和游客融合为一个整体。

最后,我和父母走到了花卉园,在欣赏姹紫嫣红的花海之余,我还看到几只正在忙忙碌碌采蜜的蜜蜂,有一只正在接近一朵花,蜜蜂闻着花的香气,欢欣的飞着。突然,我的心豁然开朗,这里为什么与其他植物园不同呢?在其他地方,珍稀的物种都被栏杆围着,被纱罩遮着,别说游客了,估计动物也无法接触吧,而这里不论花草树木,不论是否是珍稀物种,均“暴露”在外,任人接触了。据植物园管理员讲,以前这里也是拦着罩着的,许多人都反映这样把东西“藏”起来既不美观,又没活力,更少了情趣,管理者才改称这样的。结果不仅少了管理成本,因动物们“帮忙”,植物长势也更好了。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品味着阵阵花香,我感到如释重负。的确,有些事情还是不在乎的好,不在乎不是不理会,而是放下不必要的束缚,坦然面对。

我回到家,放下在乎,轻装上阵,迎接新的平台。

【篇二: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

赵老师,是我二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她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同时,我也认为她是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

记得三年级的一节课,数学老师有事来不了了,就让教语文的赵老师来代课。我们本以为这节课老师会改成语文课。但没想到,赵老师一踏进教室,就让我们从书包里掏出《数学导学》……

“来,翻开第三十五页,上次是讲到选择题吗?”老师拿起讲台上的《数学导学》,问。台下的同学面面相觑,惊得目瞪口呆。什么?语文老师竟然改行教数学了?!难道数学老师也要去教语文吗?!老师仿佛会读心术,淡淡一笑,说:“怎么,很奇怪吗?数学老师今天没空,就由我来帮她上课呀。”“可是,老师您不是语文老师吗?怎么会上数学课呢?”有个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疑惑地问。“语文老师也是会数学的嘛!”赵老师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说。

这节课我们都听得异常认真,竟然没有一个人窃窃私语或做小动作。哈哈哈,因为语文老师“改行”教数学了啊!

赵老师不仅很聪明,她还很平易近人,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我认为她有智慧的另一个原因。而且,她还会给我们糖果吃呢!

有去赵老师那儿辅导作文的都知道,每次写完作文,老师都会给我们好吃的,有时是南山枣糕,有时是一种含钙的糖果,有时是掺了盐的小桃子,苦中带着甜,有还点儿咸咸的,可好吃了……这让我们觉得,写作文这件事是多有盼头呀,因为谁都不知道下次会吃到什么样的美食。于是,我们都爱上了写作文。

虽然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赵老师了,但赵老师对我们的点点滴滴,依然存留在我们心里,尤其是那节“改行”课,使同学们都觉得她超有智慧,好厉害好厉害。往事历历,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我觉得赵老师真是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了!

【篇三:生活给我智慧】

生活如书之情节:朝阳浮天,夕照柔地;流云似海,星起黧穹;尔时带雨,霜后飘雪;溪亭日暮,辗转归路……若无智慧,生活便如规章——轮轮回回,转转而归,一瞥二阅三回腻;可若有智慧,生活便如华章——跌跌宕宕,津津而忆,百乐千饴万有趣。

这智慧为何?

——答曰:静。

就像彩虹前面总有风雨,生活除了美,也会出现惊涛骇浪——然而,如何面对是个问题。

焦虑、苦恼是必然出现的情绪,但一直如此是于事无补的;恰如其分的静,才能让人稳住阵脚,正确地面对风浪。

时光像是夕阳下,沙滩上闪光的沙子,点点滴滴积累在记忆里。至此,最闪耀的那颗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归乡的富翁路途劳累,因雨在亭中小憩。多日奔波的疲劳使他熟睡。他将所有行李、包括那个藏了巨额的油纸伞,放在身边。醒后,伞却失踪了……

我想,若富翁睡前静静的想一想,是否应当将伞放在正确的位置,这伞也许不会丢吧?

“……富翁当然又气又急,可他马上静下来,他看外面仍连绵不休的雨,想道:只有伞丢了,而行李却没有丢,或许是有人将伞拿去避雨了吧。他静静思考……于是,‘旧伞换新伞’的活动,在当地举办了数日。终于,他见到了一个看来敦厚的中年人,将那把熟悉、却比当初更破旧的油纸伞递过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接过伞。于无人之地,商人在伞的最隐秘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富翁正因静下来去观察、去思考,才找到了属于他的东西。没有人能否定他后来做法的智慧。

暑宵良辰,冰清玉洁穿堂风,惊鸿漫引木草吟;庭户无声,寥落疏星渡河汉,美景无赋心却明……微渺却长久,景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能观察出其中的美是智慧的;静而观察是可以体会其中之美的。

静,是一种淡然安逸的“稳”;

静,是微渺而良久的“美”;

静,是一种生活智慧。

破旧油纸伞、暑宵的美景和生活智慧在“静”中闪烁——生活在继续,生活智慧也会继续。

【篇四:智慧选择人生之路】

人生起如白纸,写下,或轻、或重,由我们自己选择,留下,或曲、或直,由我们自己选择。选择什么人生路,也是一种智慧。

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弯曲,选择了变通,所以它探出了头;在峭壁边缘,孤松选择了向上,选择了挺拔,所以它耸立在峰。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同样充满智慧的选择。

如小草般不凡的选择,张黎刚做到了,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了如小草一般获得阳光的沐浴,他选择放弃,放弃了触手可及的博士、硕士学位,放弃了高薪厚禄、令人惊羡的职位,他选择前进,梦想一直在前方。他视荣誉如大山,躲着、避着。试想,如果他选择其中任一条道路走下去,那今天也是一名学术巨匠或商业才子,但他没有,他在别人都渴望的东西面前退缩,却固执地背上梦想前进。这样的他,不会在回首往事时为了重重大山下奄奄一息的梦想而懊悔。

小草的变通是对阳光的渴望,张黎刚的放下是对梦想的追求。智慧的人生选择,可赞!

如孤松般不屈的选择,李文波做到了,他的人生充满无奈与艰辛,但也充满无上的荣誉与光辉。20年来,守护着祖国南海的礁石。他有风湿病,潮湿的海岸环境使他骨疼如裂,但他依然挺立军姿;母亲病危,他只在病床前守护十天便奔赴使命,途中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他只能望海失声痛哭;结婚20年,与妻子相守不过3年,满心的愧疚却只能无言。他受礁20年,也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雨打。他也有爱,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他也有梦,却只肩上担子比天大。这样的他,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因为他活出了生命的伟大。

孤松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执着,李文波的不后退是对祖国的承诺,他的心中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未落下。智慧的人生选择,可叹!

很多人面对挑战与挫折,机智应对,灵活选择。如果乔布斯没有选择失败后重整旗鼓,建立Next,也不会有之后与苹果的“再续前缘”;如果郭沫若没有毅然选择弃理从文,也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文学成果;如果格登没有勇气去学习排名倒数第一的生物学,也不会有诺贝尔奖的青睐……太多太多的成功,只因他们智慧的选择。

如小草般,如孤松般,不管何种选择,褪去尘世的浮华后,都将为你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五:品国学经典走智慧人生之路】

说起国学,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人乃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大家都说,要学有所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孔子先生的这三句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使我懂得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了我在学习的生涯中,要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学习别人优秀的方面,并了解别人的缺点对照自身进行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先生望着滔滔江水飞奔而去,于是警告世人——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也如这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说起国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最具代表的事物非优美的诗歌莫属,那一阙阙美丽生动的诗句,无时不刻萦绕在我的耳畔。我背的第一首古诗便是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句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但那时的我一直不解月光为何洒在地上,难道大诗人李白将床搬到房子外面睡觉?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李白说的“床”是指“井边的围栏”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诗人借助皎洁的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苏东坡先生的宋词《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更是表达了众多远离家乡,漂泊在海外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眷念之情。

上小学时,每逢寒暑假,语文老师必会发一张古诗单让我们背诵,如今上初中了,发现现在所学的一些古诗词我在小学已经背会了,象什么《钱塘湖春行》、《黄鹤楼》、《渡荆门送别》等等。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岳飞将军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使我体会到了岳将军的豪情壮志,每念到这句诗词,我都有种振奋的感觉。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两句诗词里,我读懂了先生悲惨黯淡的一生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遨游在诗词的海洋中,领略文人佳句的道理和意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去细细品味她的精髓,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留下一路芬芳。

热门推荐
1我的化学老师
2找准自己的位置
3给自己一个依靠
4沉醉在那个母爱细节中
5黑夜的话
6难忘的一件事
7重阳节敬老
8心爱
9有你,真的很幸福
10美丽的韶关
11
12老人与海读后感
13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14海边露营
15我心中的北国
16身边有湿地的幸福
17我爱夏季作文初中
18校园的秋天
19一次考试的感悟
20春游岳麓山
21第一次学西红柿炒鸡蛋
22听不厌的啰嗦
23人生的停顿
24鼓励之花绽放
25寻找最美的春天
26考试成绩出来了
27依然爱你
28遇见
29不要忘记自己是朵花
30这就是我的张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