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遥想公瑾当年
遥想公瑾当年

【篇一:遥想公瑾当年】

昨夜,忽地做了一个亘长的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赤壁。是的,就是那个千年前被熊熊战火点燃的地方,它血红的天空曾点燃我心中的火焰,它的铁蹄铮铮曾激起我心中的信念。在这个地方,我幻想自己是一个横刀立马、义薄云天的七尺男儿,或是一个羽扇纶巾,白袍覆身的谋士,或是……总之,这个地方给予过我无尽的幻想,激起过我心中追梦的信念。

远眺江东,我仿佛望见了千年前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身影,竟是如此从容,如此优雅。

许多人对你痛恨不已,我以前亦是如此,在《三国》中,你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在罗贯中笔下,你似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永远是诸葛亮手下的败将,永远为后人所不齿。但是当我了解真正的三国史实,查阅过历史文献后,我才发觉,我错了,你被我误解了。

你,真正的周瑜周公瑾,文韬武略,重情重义,而且心胸广阔,精通音律,是绝对的旷世之才。年仅28岁时你就成为大都督,孙策死后你全力辅助孙权,可谓为东吴鞠躬尽瘁。然而你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冷言冷语,你又以自己的耐心和谦虚来赢得他们的认同,到最后,连原来十分不服你的老将程普也不得不叹服:“公瑾如美酒,越酣越让人甜美。”能让一个历尽江东三代,自视甚高的老将发出这样的赞叹,可见你的才能、人格绝对是为众人所肯定的。而且,江东一直有句老话,“曲有误,周郎顾。”即使是喝醉了的你,仍然能分辨出音律的对错。如此一个旷世之才,怎么可能是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呢!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你却成为了一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角色,可恨!可悲!可耻啊!

梦中,我踏遍赤壁的土地,只为寻找你昔日的足迹;对月高歌,只为唱尽对你的思念。轻抚石壁,仿佛有你留下的剑痕;面对滔滔大海,竭力叫喊,却得不到你的回答。是的,这是说不尽的愁,道不尽的惆怅,是我对你无尽的情意啊!周郎,在九泉之下,你是否会为后人对你的曲解而叹息?你是否会因人们读不懂你而默默流泪?不,不会的,心胸广阔的你怎么会与平常人一般见识呢?用自己的才能去回击质疑才是你一向的风格。我是如此努力地想去读懂你,即使你的身影是如此的遥远,但我仍是那样努力地去追赶。是的,即使无力也要追赶下去,只因我对你说不尽,道不完的情。

终有一天,被误解的你会沉冤得雪,人们终会认识到你其实是一个年少有为,文武双全的少年都督,而不是罗贯中笔下的阴险小人。在这你曾奋战过的赤壁下,我深深地为你祈福,不知九泉之下的你是否感受到我的心意呢?

梦醒,思念你而流的泪珠挂满脸庞,轻轻滑落,心里仍是怀着无尽的惆怅,来不及擦掉泪水,起身,提笔,只想为你题诗一首:

远眺江东不见君,梦回赤壁忆公瑾。

火烧赤壁斗曹贼,天下何人不识君!

【篇二:牵着他的手,像当年那样】

不管你长得多大,在他的眼里,你还是那个孩子。

那个被他捧在手心里,疼在心窝里的孩子;那个他看着的越长越大却渐行渐远的孩子;那个即使犯了大错,也会奋不顾身护着的孩子。

世间从未有如此纯净的爱,没有任何保留,不带任何一点私心。什么人能够对你这般感情?我确信,在亲情面前,其他琐碎的感情都土崩瓦解,不值一提。也许你会认为,在平时根本不知道它在何处。它并不是不存在的,它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你要学会去发现,因为它很有可能会在你不经意间的晃过,似有若无,却又在关键的时刻一不小心就融化了你的心。这种猝不及防就撞进你冰冷已久的心窝的感情,就像甘露滋润着你的心田,然后越酿越浓……

而朱自清的父亲,是真的将这份对儿子的挂念放在心上。虽然自己说不出口,但这位父亲的一言一行足以证明他已将这份感情深埋于心里。在与儿子告别时,那胖胖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背影是多么的萧索!读到这,我也不禁潸然泪下。老境颓唐,独自触目怀伤,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儿子,时常挂念着朱自清:不知道他今早饭吃饱没?有没有穿暖和些?住的地方还好吗?……亲人就是这样,总是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总是不求半分回报。

我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感受,但是我能体会到,他把我一点点的带大,是极不容易的。这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牵着你的手,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也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你做人的道理。

如果有一天,他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

当他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

当他啰啰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时。

请你紧紧地握住他的手,陪他慢慢地走。

就像当年他牵着你一样。

请不要埋怨他,因为你在慢慢地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地变老……

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您变老了。

谢谢您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篇三:当年英雄今仍在】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如今局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七十年,当年英雄今何在?

我们的抗争持续了十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风起云涌的十四年内,涌现了无数舍己为国,舍己为民的英雄先烈。我记不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是在国家危亡之时站出来的军人,他们推动了历史,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君不见松花江上寒风呼啸,东北抗联部队却伫立如松。我希望这冰冻三尺只是一日之寒,这样你们会不会支撑更久,会不会看到象征胜利的投降诏书?寒风可以降低温度,可却无法冷却你们爱国的热情;寒冰可以冻结河流,可却无法冰封你们胜利的笑容;寒冰可以退去生机,可却无法褪尽你们前进的从容……饮冰千日,热血难凉,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战乱的年代,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义务。

“虽然我们不是军人,但是我们也要坚定的抗击外来侵略”这大概是当年百姓的心声,所以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出现了少年八路军以及各行各业的侦查员,还有不惜被日寇上刑也要帮助军人的普通百姓,国家有难,吾等必将挺身而出决不妥协,抛头颅洒热血志在报国。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做了不平凡斗争的人,你们同样是英雄。

回首过去,俯瞰现在,展望未来,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去七十载,当年的英雄们有的已经驾鹤西去,而剩下的都已步入花甲之年,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为什么七十周年的阅兵要办得这么隆重,因为下一个十年就可能没这么多老兵了。”时光无情,当年英雄今何在?

七十周年的阅兵及其雄伟,无论是当年的英雄还是现在的军人,你们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为了继承你们的意志“吾辈必将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当年英雄今何在?至少他们的意志印在我的脑海,他们仍在!

【篇四:遥想关羽当年】

曾记得,当年沙场上的披风斩影,血肉横飞的豪情;曾记得,当年战场的马革裹尸,血洒疆场的悲壮;曾记得,当年光辉下它的风采与悲凉。

关羽——一个时代不屈的战魂,它的一生都是血性的,战场上无人能敌,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对他而言如探囊取物。同时,他也是重情重义、忠义双全的豪杰。过五关斩将为寻兄,斩颜良诛文丑为报恩。关羽的一生是辉煌的,生命是精彩的。在无数光辉的照耀下,他高大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傲。诸葛孔明将镇守的重大责任交与他时,千叮咛万嘱咐他,凡事与蜀吴联盟要紧。可就在孙权想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关羽的儿子的时候,他一句:“虎女安能嫁给犬子”将诸葛亮的话抛之脑后。过分的孤傲,注定了结局的悲凉。

败走麦城,吕蒙的刀落下时,或许他想明白了,当年无尽的辉煌也黯淡了吧,生性孤傲的他,想到的应是自己执着了一生的忠勇吧!

关羽,我们不能说他是对或错。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他,了解不了它那份孤傲与豪情。战场的鲜血迷失了他的眼,沙场上的尸体凝固了他的心,一生的荣耀还不如一时的安稳?桃园三结义的誓言还有用吗?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评价他或对或错的人生,结局总是悲凉的,如果要他重新选择一下,是否还会去许下那用一生去守护的诺言?我想会的。因为他已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传奇佳话,源于他悲凉的诺言。

遥想关羽当年,未曾忘,当年的铁马金戈,让我们怀念关羽,体会那份荡气回肠的豪情与悲壮吧!

【篇五:遥想武松当年】

景阳冈下,三碗不过。大汉虎背熊腰,信步走入酒店,酒保赶忙上来搭话。把你们这里最好的酒拿来"大汉发话。酒保答道,“客官,您没看到外面的“三碗不过冈”的大字吗?这儿最好的酒也是最烈的酒,看您样子,若吃了酒便在小店暂且住下吧!”大汉怒道,“快拿酒!”转眼已吃了十多碗酒,大汉顾不得酒保劝阻,早走出了酒店。于景阳冈上小憩,大汉忽听到虎啸,从林子之中窜出一只吊睛白额虎。大汉大叫一声,“苦也!”执手中木杖,望得准了,一个腾空,倏地把木杖从空中劈下。那大虫猛一鱼跃,早跳开三尺之外。大汉用力过猛,折了木杖,一时借着酒兴,顿觉全身力量充沛。大虫瞅得贴切,一个猛扑,大汉一转身,跳到大虫背后,扑其背,按其身,抡起拳头来,一阵狂打,打得大虫命魂归西——打虎英雄。

倏地一刀横出,刀光一闪,早将潘氏女子了结性命,吓得王婆哆哆嗦嗦,双腿酥软,语无伦次,大汉杀红了眼,在酒楼之上便将嫂子头颅掷与西门庆,地头蛇怎敌武家老二?大汉杀了西门庆,祭拜大哥亡魂——为兄报仇。

那大汉手执一“花雕”酒瓶,猛地一脚踹出,早踢得蒋门神痛苦倒地,呻吟哭嚎。大汉夺回了施恩的快活林——匡扶正义。

血溅鸳鸯楼,大汉后投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任步军副都统。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此乃行者武松也。

后武松随宋江被招安,征王庆,攻田虎,战功赫赫,怎奈武松于擒方腊之役损一臂后出家为僧。宋朝日渐腐败,金兵南攻,老幼妇孺避于行者庙中,武松杀百敌后殁。武松英雄一世,却历经坎坷,断臂出家,确是悲事。天妒英才!

金庸笔下,乔峰也算个悲情英雄吧,怎不叫人感叹英雄命短,正义难存?《水浒传》中,施耐庵赋予了武松正义,勇猛。到头来的正义,也难逃消亡之结局。武大已亡,武二无后!那西门庆却是香火永续,旁支尽出!正义的都已经绝种了,龌龊之物却已滋生。怎不叫人一声长叹?社会在发展,江山代有才人出,英雄现。地痞流氓仿佛多了些!闭紧了嘴巴,他人的好与坏,全不评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自己事。非常可笑,明明是龌龊不齿,人人却可以若无其事,事不关己,真是优点!路上飞贼,就算受害者穷嘶竭尽,人人冷眼相观,仿若看一场百米冲刺。可惜少了刘翔,少了格林,无聊之至。多了一个赛跑的人,也遭到众人的异样目光,叫此人怎么“横眉冷对千夫指”?世人多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古邪不胜正的道理也不知是不是能够横行一世。正邪,早已混淆难分,便是孔子再世,苏格拉底重生,也难消此殊荣再辨正邪。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辛弃疾如是说。

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苏轼如是说。

想当年,武松打虎除霸。——某人如是说。

【篇六:莫唱当年长恨歌】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承诺以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天荒地老,这是一场凄美的爱情,但事实上真的值得我们替他们惋惜吗?

当他们“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时候,有多少年轻男女只可以背井离乡?当我们看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幕时,有多少老百姓在田间辛苦的劳作,在各处奔波,苦不堪言。在唐玄宗一心为美色而对朝政漠不关心时,他可曾想过多少百姓因为战乱从军打仗,家破人亡。又当唐玄宗面对“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无奈悲痛时,他可曾有一刻想到过多少人家因战乱不得不和心爱的人分开呢?他又能明白多少百姓的苦楚呢?

当杨贵妃被杀死后唐玄宗为她做的一切,我们不得不感叹他的用情至深,但对于百姓们和千千万万在战场上的将士们,如果杀死一位贵妃能换来一位明君时,又有何不可呢?牺牲掉一位贵妃可以少死那么多的生命,少那么多的家破人亡,也少了那么多人不用牺牲自己的挚爱,那这贵妃死得其所了。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当唐玄宗在伤心欲绝时,百姓们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远离家乡的亲人流泪思念呢?不要说他对杨贵妃的情有多深,百姓们的心情他同样感受不到。日后还有人对他们“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感到惋惜时,请想想当时的百姓们,我只想说:“莫唱当年长恨歌”。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