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烛之武我想对你说
烛之武我想对你说

【篇一:烛之武我想对你说】

您从历史的长河走来,带着无数人的景仰。您的双鬓已灰白,您的双眼已昏花,您一生低调做人,在沉默了大半生之后,终于在秦晋围郑的危机中,临危受命,凭借您过人的聪慧,成功劝说秦伯退军,拯救了郑国。您成功诠释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您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您的名字千古流传。

我可以想象得到,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当您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是那么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当您冒着生命危险面对秦王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您颤巍巍地走来,坚贞爱国在您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脊梁。钱学森不顾回国的艰苦,历经五年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董存瑞身受重伤,仍然不辱使命,炸毁敌人的雕堡,用胸口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他们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真谛,他们,平凡却不凡,他们,普通却显得伟大!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爱国,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老师,认真地教书育人,这是爱国;公务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爱国。只要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知识,自己的青春,这就是爱国。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正是有了像您这样千千万万的人,才使得中华民族精神世代传承。五千年,风风雨雨,几个世纪,浴血奋战,多少朝代,兴衰进退,多少智慧,才成就了文明的中华民族!

烛之武,您颤巍巍地离开,留给我无限的遐思……

【篇二:有关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就在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拯救了郑国。勇入敌营,智说秦伯,最终使得秦晋退兵,郑国得救。他,就是烛之武!

“秦伯说,与郑人盟”的智慧

在烛之武一番劝说下,来势汹汹,兵临城下的秦军竟然高高兴兴的撤军了,这足以说明烛之武的睿智。秦伯乃一国之君,并不是容易说服的。烛之武从对晋的利、对秦的弊、以及晋文公背信弃义的例子入手,让秦王深入思考其中利益关系,最终从秦国的角度说服秦王退兵。而且,他多年不被重用,却知天下事,纵观历史,也只有身居隆中却了解时局的卧龙可与之一比了。这深度的智慧正是救国于危难的法宝。

“夜缒而出”的勇气

一个阴冷的夜晚,在月光照耀下,一位白发老人坐在被绳子吊着的箩筐里出了城,城下是万里联营。他独自一人进了敌营,难道他能以一己之力阻挡千军万马吗?当然不能。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可能有去无归吗?他当然想到了。而这些,在他心中都不算什么,因为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国救民!正是他那无畏的勇气,促使他独自进入敌营,说服秦伯,以一人之力说退了这百万雄狮!这勇气,正是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利器。

“许之”的爱国之心

“许之”,简略二字,便可体现烛之武对国家的热爱。不得重用,今已老,怨言甚多,虽有怨言,但他分得清民族大义,危难时刻,仍不顾自己安危,深入敌营,只为国能平安。烛之武倾尽他毕生智慧,奋力一搏,保国以得太平。若国亡,则民不复也。这种爱国精神,让烛之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就是智慧、勇气、以及对国家的热爱,让烛之武见秦伯、退秦军成了必然。

而与其他一些英雄不同的是,烛之武相对于那些大公无私“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口号式人物来说,就显得有人情味多了。他也会有自己的埋怨、牢骚。在不得君王重用却又临危授予与重任时,也会委婉地指责一下那“不识人才”的君王,最后又“勉强”地接过挽救国家人民的重担。这样一来,就显得烛之武是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些无人情味的大英雄。

烛之武,这样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臣,却以他的“智”、“勇”、“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的英雄,让我们铭记这个名字——烛之武!

热门推荐
1我的自画像
2枇杷的秘密
3写腊梅的作文
4的游记作文
5新年的期待
6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7我与仓鼠的故事
8秋雨
9传承优良家风
10美好的理想
11夺食记
12童年,我们的世界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夏日的雨
15闹出笑话
16我们的新校园
17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18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19母爱感动了我
20北风那个吹
21寻找生活中的“3”
22快乐放烟花
23雨中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24润物细无声
25我的收藏
26年味
27我心中最重要的那个词
28这天,我回家晚了
29唠叨妈妈
30妈妈的爱就是一道风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