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明月
明月

【篇一:明月】

三十天来圆又缺,悲喜离合总不同。它浸润在墨色夜空里,辉映着千秋情思。

新月,如女子娥眉般侧挂天幕,也如女子般,渲染着寂寞情愁。一道残阳铺水中,西风涌起,吹开了半江殷红,而另外半江的萧瑟里,映着一弯清丽的弧线。江州司马或立在岸边,入秋的风已夹杂着凄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长夜将尽,西风越过林梢,吹开了冯正中的思愁,“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感慨之余,信步桥上,轩外堤上绿芜依旧,山岗里月挂树头。“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新月,寄托着千载的清冷愁思。

圆月当空,如玉盘般镶嵌在夜空正中,云开雾散,人间圆满。正月十五,花灯明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但永叔和稼轩却迷失在这熙熙攘攘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这团圆良辰,二人跨越百年惺惺相惜。半年时光悄然而逝,蝉鸣之时,则七夕已至。望着天外的牛郎织女,汴京的重光又梦到了南唐,“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他最后一次与小周后人间欢聚,也是最后一次与故国梦里欢聚。密州的苏轼遥寄弟弟,寄身异乡,但暖意连接着齐鲁与中原。欢饮达旦,他望着依旧悬挂的满月,将祝福遥寄天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圆月,寄托着温暖,也承载着阑珊处的寂寞。

残月下弦,斜映云端。朦胧的皓白下,情思痴缠。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伫立渡口,身下是茫茫烟波楚水,眼前是隐隐远去离舟,头上是凄凄朦胧缺月。醉酒方醒,这杨柳岸,依旧晓风残月。香销被冷残灯灭,今夜玉清眠不眠。容若蜷伏案上,窗内经书茶香依旧,窗前雨歇燕宿雕梁,窗外碧海夜寒吹裂,一点点计算着离别时日,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残月,浸润着神州上一切的相思缠绵。

悲恸是它,欢喜是它,离别是它,团聚是它。月,承载着太多的悲欢离合。但它千秋依旧,圆缺轮回,不曾改变。明月真的有情吗?或许有情罢,年年与游子他乡相见;或许无情罢,它无言地,容许我们将这悲喜哀怨全部镌刻在它身上,丝毫不为动容。

它正如历史风波里的一叶小舟,承载着千年来每一份情思,去感动,去温暖,每一个它辉映到的人;又如万千星河中的一面明镜,承接着千年来每一段声音,折射出这个新生文明的文化底蕴。

星河璀璨,宇宙广浩,人类渺小。感谢明月,将渺小人类的情感承载,传颂到千秋之后,折射到银河之外。

明月,明月,曾照欢喜悲怨,曾照相聚离别。

明月,明月,也照坦荡心底,也照无垠星河。

【篇二:明月繁星】

风,轻轻拂过,随性漫步在绿叶之间。身后,一片落叶轻轻地落下,落在水泥路上,显得孤单寂寞。天色,渐渐变浓,缓缓地拉下漆黑的夜幕。一朵流云在天空中执着地追赶着,追赶着天边火红的梦,孤独伴行。

仰望漆黑夜空,月悄悄露出一点牙儿,孤独清冷的泪光照在大地上,独自思念星辰在时的喜悦。倚窗而立,思念荡漾在月光之中,好似碧空上的明月,身在这方,心早已飘远。无奈,生活依旧歌唱,总要跟上节奏,不得继续跳跃在其中。

风儿,走不复返,流云,走不回头,可你却几步几回头。眼中流出了晶莹的泪水,流出了留恋与不舍。你是否与我心心相印,仰望同一轮明月,心中久久难以平复,在月光下回忆着过往的点滴。那串着回忆的珍珠链定被你随身佩戴。冰凉的指尖划过,如流星般飞舞在脑海,那份无忧的欢乐,让你我难以遗忘;那共同旳艰辛路上,仍抹不掉那对共进的足印;那执着的行动,你我共同完成。你定将这些铭记于心,与我共同回忆那段时光!

明月挂于天际,满天的繁星点缀,流星双双划过天际,短暂的美丽令人回味,一朵云彩飘然而至。在那天上的明星之上,有你我共同的欢乐足迹,你我将欢乐镌刻于此,在夜空中熠熠发光……

明月之下,杉,你是否在想我……

【篇三:共享一轮明月】

我常常遥望明月,于是常常想起哥哥。

哥哥长我一岁,并不是亲的,而是我的表哥,可是我却更愿意将“表”字省了。哥哥读小学是在我家住过三年,那时我也读小学,常常闹着要他走,可是现在他真的走了,只留下那轮明月和无限的遗憾。

那时我常常寻衅,“以小欺大”,他总是一笑了之,用他宽容的心忍受我的无理取闹,于是我更加肆无忌惮了。现在想来,他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他知道我没有零花钱,便常常揣着他的零花钱问我要买什么。每次舅舅送零食给他,总少不了我的一份,而我却常常和他争食餐桌上的最后一块肉。最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和哥哥一起回家,忽然听到路边篮球场上的大孩子向我们大喊,示意我们把路边的篮球是给他们,我便抬起脚把球踢过去。由于我的力气小,没有踢到他们指定的位置,那个大孩子便怒气冲冲的跑过来,“啪”给了我一巴掌,我当时就下傻了,他比哥哥强壮多了。哥哥的脸“唰”地就红了,双眼喷着怒火,抡起拳头冲上去,“不准打我弟弟!”吼声在操场上空回响,那个身高体胖的孩子懵住了,手脚都不知道放哪儿了,颤抖着说:“对……对不起,我……我们闹着玩呢。”说着,赶紧跑了。那是我第一次听他说我是他弟弟,一直到家我还在想,这一巴掌打得值,因为从此我有了一位让我自豪的哥哥。

还记得那年中秋,他回不了家,便在我家和我一起赏月。我好奇的问他:“你家乡的月亮是不是也这样明亮?”他认真的回答:“是的,我们那里的月亮也很明亮,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既然像镜子,我们就可以通过它看到对方了。”“是的。”“那,我们有一天分别了,就从这面大镜子里看对方,好不好?”“一定的,我们拉钩!”后来,哥哥回家上学去了,我们好久都没能见面。

哥,现在你们那里的月亮圆吗?

【篇四:又是一轮明月,又是一年中秋】

暮色渐渐笼罩了大地,天空的一角徐徐升起了一轮明月。中秋,又到了。

我们照旧和往年一样,去姑姑家一同过节。表哥常年不在家,姑姑、姑父常常都是自己过,作为唯一一个在家人身边的我,每年,我总是拉着爸妈去姑姑家热闹热闹。

“开饭啦!”一声令下,我跟爸爸、姑父立即做到了饭桌旁。一盘盘美味佳肴令人垂涎欲滴。有酸菜鱼、清炒土豆丝、西芹炒木耳……每一样都让我胃口大开。

我夹起一块嫩嫩的鱼肉,迫不及待的放进了嘴里,味道很香,辣辣的,酸酸的,吃了一口让人还想吃下一口。我立马给这道菜的烹饪者——姑姑,点了个赞。只见她笑呵呵的:“好吃就多吃点,将来好长得高高的。”说罢,又给我盛了满满的一碗鱼汤。随后爸爸提议我们一同举杯,我用相机把这瞬间定格成了永远。

饭后,中秋晚会还未开始,我拉着爸爸跑到院子里,一同欣赏美丽的月色。我像一个小孩子似的依偎在爸爸怀里,用他宽广的肩膀替我遮风挡雨,为我撑起弱小的一片天,那样的感觉很亲切。

不一会儿,妈妈端着苹果和月饼出来了。望着皎洁的月光,妈妈略带伤感的说:“今天晚上这么好,可惜你姐姐不在呀!”

姐姐自打高三便去了大伯那里上学,只有寒暑假和一些大节日才能回家;大学毕业后,就在那里找了工作,回家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有时也会在网上视频、打电话,但终究不是在爸妈身边。每逢过节,每次聚会,姐姐总是缺席,妈妈也总是遗憾……那时我才真正懂得了“每逢佳节倍思亲” 。

听到妈妈又在惦记姐姐,我安慰道“妈,别急,再过两天你大闺女就回来啦!”

“……走吧,外面有点凉,我们回屋去看晚会吧。”爸爸打破了低沉的气氛,我们一齐进了屋。

月亮依旧挂在天上,没有漫天的繁星,只有漆黑的夜晚与它作伴,但愿它能够把我们的思念传达给远在他乡的姐姐。

还是那片月,还是那些人,比起往年,我此时多懂了一份思念。快乐不需要奢华的物品,只要爱的人能够陪在身边,那便是最好的礼物,最大的满足。

(指导教师:蔺青春)方下中学 时伟东

【篇五:明月照我回家乡】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伴着节日的氛围,我们要回家乡走一遭。

山路上,时时拂过的秋风送来一阵阵凉爽。道边的野草变得枯白,一脚踩下便会“咯喳咯喳”作响;野菊花在草丛中怒放着耀眼的金黄;杨树叶儿打着旋儿,随着秋风一片片飘落在草地上;酸枣犹如一个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缀在稀疏的叶子中间,只要轻轻摇动一下枝干,它们就纷纷掉落下来。

山坡上,庄稼地里正迎来大丰收。谷子顶着沉甸甸的穗子,被丰收的喜悦乐弯了腰;个儿大身肥的玉米棒迫不及待地冲出裹着它的白色“皮裤”,探出了圆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黄绿相间的厚藤蔓下,硕大的红薯将土壤拱开了一条条深深的裂缝。

山顶上,天高云淡,人的视野一下子变得辽远而开阔。安静的小村庄掩映在一片片树丛中,几棵树上隐约可见巨大的鸦巢。炊烟升起,与天边的晚霞交织在一起。好一幅“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美妙图景。

我们吃着酸枣和野生的姑娘果,享受着这浓郁的秋色,一轮亮丽的满月悄悄地从东山后面升起,大大的,圆圆的,向广袤的大地洒下万点银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仙李白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情此景此诗,让我不禁感叹:是明月照我回家乡啊!

热门推荐
1苏东坡的朋友圈
2那一刻,我读懂了你
3我心目中的黄河
4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5西湖边的那只小松鼠
6第六单元作文我学会了
7走过长春花未央
8妈妈真聪明
9家乡的月饼
10念念春风
11年轻的心
1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13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读后感
14我爱柳树
15我心中的价值观
16一部人生的教科书——《道德经》读后感
17让生活低配一点
18美丽的春天
19孤独的寂寞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成功的尝试
22寒风中的感动
23我不相信眼泪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冰糖葫芦
26游上海
27成长的蜕变
28观察蜗牛
29记事的作文
30难过的周末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