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城市角落的绝唱】
天刚蒙蒙亮,“沙沙……”窗外传来一阵阵声音,似乎越来越远了,又似乎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位大爷出来扫地了。
我家住在旧城区,由于太老旧了,这里很乱,没有人愿意打扫,像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更加脏乱。院子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很不方便,大伙儿也习惯了。
不知从哪天起,每日天未放亮,院落里传来了一阵阵声音,“沙沙,沙沙”,声响不大,听着却给人些许温暖——当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时,一切都整齐干净了,就连楼道里坏了的灯也换了。
打扫院落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衣着整洁,扫地时很仔细,却有些力不从心,扫扫停停,许是年龄大了。
我仍记得我第一次遇见大爷时,那是初冬的一天早晨。那天我起的特别早去买早点。大爷穿着褪了色的运动服,枯廋的手握着扫把,有些颤抖地吃力地扫着,忽然吹起一阵风,刚扫拢的垃圾又吹散了。我不禁哆嗦了一下,又望向老大爷,风刮起一阵灰尘,老大爷咳嗽起来,我才发现他廋弱的身子穿的很单薄,满脸的皱纹绷得更紧了。
我一直都认为老大爷是一个环卫工人,但是我错了。那一天,我忘了带钥匙,便在楼下等母亲,就在这时,后面单元楼的门突然打开了,老大爷走了出来。我十分疑惑,便问:“伯伯,您是住在这里吗?”“嗯,住在二楼的。”老大爷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伯伯,您不是环卫工人吗?为什么每天都扫地呢?”“不是的,我只是认为这里太脏啦,打扫一下,院子里干净整洁点,大家的心情会好一点。”说完便不再言语了。
几个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我被一阵锣鼓声吵醒啦。不知道是院子里的哪个人逝世了。不过后来一连好几天,我再也听不到清晨的咳嗽与“沙沙……”的声响了。
有一次,母亲在与别人谈话时被我知晓了,原来是二楼的老大爷去世了。老大爷患有一种病,他的女儿三番五次地动员他去医院检查治疗,不要再拖下去了,可是他就是不听,说自己命不长了,让他再扫一扫地,帮大家最后一下吧!我的鼻子一酸,眼圈泛红了。
我知道了,清晨那“沙沙……”的声音,是老大爷的绝唱,虽然单调,但听着却很美妙,它装点着我家这个被遗忘的的角落,也奏响了这个城市的美的交响曲;我还知道了,正是因为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好。
【篇二:有关城市用水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是啊,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是,现在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处于缺水的状态,这是为什么?我们用水该不该节约,怎样节约,我们环保小分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搜索、浏览用水现状。
2、走访物业、水利管理的有关单位,调查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情况。
3、分组调查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的利用情况。
4、调查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
三、资料整理:
自家用水量表(简略),洗车店用水调查表(略),工业用水调查表(略)。
四、结论分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比如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太阳能,马桶等新型储水设备普及每个家庭;一个个崛起的新兴工业,它的正常运转是万万离不开水的,工业用水占去了淡水资源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现在的洗车业用水量已经超出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几倍。
另外,生活的二次用水在老年人那里实施的较为普遍,这是缘于老年人从旧社会走来,懂得一切都来之不易,具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相反,年轻人一代的二次用水现象最少。
一个个数据告诉我们,节约用水已经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
可是人们的节约用水的思想观念还不强,需要我们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青少年要做节约用水的小卫士,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政府部门提高用水价格,约束人们用水;商家也有责任制造出节水式马桶。洗车店可以改用电脑洗车,省钱省力省水;归根结底,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为保护地球的水资源努力吧。
【篇三:明媚的角落】
角落对于不同人来说对它的看法也不同。角落也许是阴暗的或许是偏僻的,还可能是凄凉的。我认为角落是明媚的,虽然它不起眼,但它也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天下午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卖馒头嘞,又香又白的老面馒头”,这时我和表弟就会迅速跑到奶奶跟前一脸期待,奶奶总会宠溺地摸摸我们的头,然后从袋子里掏出一元钱。我和表弟眼中冒着金光,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元钱,等奶奶递到我们手上时,我们转头就飞奔出家门,去买馒头。而卖馒头的老板因为我们经常光顾他的生意,久而久之就认识了我们。当他看到我们跑过来时,也总会从大棉被中拿出两个热乎乎的馒头,然后露出和蔼慈祥的笑容,等我们俩跑过来再递给我们。我们也会向他伸手打招呼,他同样也挥挥他的手向我们示意。我曾在卖馒头时仔细观察过他,他不高但十分老实和稳重,额头上“沟壑纵横”,看起来很瘆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上爬满了老树藤般的青筋。
几乎每天下午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街道里吆喝着卖馒头,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论是下暴雨还是刮大风或者是飘起了鹅毛大雪,他都不会不来。街道中每天下午的吆喝声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差不多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着每天走街串巷卖馒头。虽然他的职业在如今的大城市中显得微不足道,只是城市中那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但在这个角落中人们对他们工作的坚持和敬业也可以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卖馒头的老板只不过是这些人的缩影,虽然他们在角落中,不起眼,可他们对于自己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生活中也有许多像那位老板一样的角落,我们要努力地去发现这些角落中的美好,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明媚的角落。
【篇四:城市生存挑战】
7月29日,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新华小记者们今天要在南湖公园举行城市生存挑战活动。
规则很简单,就是自己不能携带如何东西,只用老师给我们的5元钱,让自已去生存半天并且去赚取更多的钱。挑战分为小组竞赛,小队有许多岗位,如队长、安全员、外交官……在这次活动中,我很荣幸地当上了队长这个神圣的岗位。
生存挑战开始了,首先,我们来到一家饭店。起初,这家饭店的老板看着我们渴望和急切的眼神,犹豫了一下,我们以为可以成功的,可没想到老板拒绝了我们,我们感到非常失落。接着,我们又跑到了其它几家店里找工作,可老板也同样拒绝了,就在大家都垂头丧气的时候我站了出来对大家说:“大家别气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大家听了我的话,仿佛就如同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大家便更加卖力地去找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刷碗,虽然很累,有点脏,但我们还是很开心。我们又趁热打铁,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给新店招览客人,这份工作必须要口才好和能力强。可这些都难不倒我们,最终我们战胜了所有困难。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赚钱的不易,体会到了打工的艰辛,所以,我们要从小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