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完美和缺陷——读《歌剧院里的幽灵》有感】
1880年,整个巴黎都议论纷纷:“听说巴黎歌剧院有个幽灵,它长着死人的脸,面色蜡黄,它也没有鼻子,眼睛是两个黑洞,丑极了。而且他会杀人。”每个人都惊恐万分,殊不知这是一场凄美的爱情悲剧。
这个“幽灵”名叫埃里克,因为丑陋,连他的妈妈也不愿看他。他不知道爱的滋味,却爱上了年轻美丽的女歌唱家克里斯汀。他教她唱歌,为此使原来的歌唱家永远失声;他为了看她唱歌,不惜威胁经理;当他得知克里斯汀只爱年轻的贵族子爵乌拉尔,他劫走克里斯汀,并想当着克里斯汀的面杀死乌拉尔,让她死心。却因得到她自愿的深情一吻,而放走了两人,并祝他们幸福,心满意足而自杀。谁会想到这样一个悲惨的人竟会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歌唱家、音乐家、建筑家,他用科学知识制造幻境吓退别人,伪装自己。
我为克里斯汀美好善良的心灵而赞叹,为克里斯汀与乌拉尔生死不离的爱情所打动,为埃里克的超人才华所折服,但又为埃里克悲哀。他是这么杰出,却偏偏有一张丑陋的脸,为此,他从没感受过爱。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让人误认为他是个鬼,不让人接近,从而少受内心折磨。他以为没有人爱他,于是嫉恨世俗,仇视一切。但爱最终唤醒了他。爱可以融化一切隔阂。
我不由地想到:《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奇丑无比,却拥有一颗美丽的心;《象人》一书中的梅里克半人半象,被主人展出赚钱,却仁慈善良;本书的埃里克也是。上天为何不创造完美的东西?为何让有才有德的人备受折磨?
纵览古今,隋朝繁荣至极,却两代而亡;苏轼千古奇才,却连遭贬黜,不得重用,抑抑不得志;神化般的诸葛亮,料事如神,却鞠躬尽瘁,操劳致死;贝多芬才华绝代,却耳聋眼瞎,孤独终生;徐志摩就读剑桥,成就斐然,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霍金开创科学界的新纪元,却全身瘫痪,终生禁锢在轮椅上,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种种令人惋惜的人和事,无一个不在向我们证明: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强大;但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做到最好,不一定要达到无人能及的成就,做不到最好也不必自责。因为天妒英才,凡事盛极而殒。上天不会让你独霸一切,获得这些必将失去那些。当你达到一定成就后,为了保持一种平衡,在其他方面便拥有的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各人有长有短的原因吧。因此,切不可走两极端,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存在。
人们或许会为没有完美存在而惋惜,但反过来想,如果有人真的是完美的,找不到任何瑕疵,我们会喜欢吗?它到底是人,还是机器?就像现在的美国大片,哪个主角没有缺点?007都做不到。人们倾向于喜欢有缺陷的人物。不完美意味着有不足的地方,有不足的地方就意味着能改进,能改进就意味着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就会迸发出新生的火花,万事万物就能不断变化,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世界也因为每个人不断朝完美进发,而变得更精彩、更热烈、更美好。
【篇二:美丽的缺陷——读《友谊的色彩》有感】
读书可以充实自己,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人从读书中的到很多东西,可以增长才干,可以增长知识。
这是我从书上所学到的一个道理,而我最喜欢的,不是哪一本名著,而是一篇不起眼的文章——《友谊的色彩》,这篇文章教育着我怎样待人接物。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很短,但蕴涵的哲理却很深刻。一天,世界上的各种颜色开始争吵起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问题,他们争得面赤耳红,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让他们吓了一大跳,随之是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而下。颜色们都很害怕,互相依偎着,互相靠近得以安慰。雨和他们说,瞧!你们不是很团结吗?为什么要争吵呢?从现在起,下雨后,你们都要手拉手将自己伸展成一个巨大的拱形横跨天空。颜色们面面相觑,都咧开嘴笑了起来。从此,他们彼此都尊重着彼此,再也没有发生争吵了。
是的,每当一场好雨洗涤这个世界以后,就会在天空出现彩虹,让我们所有人都记住欣赏彼此,和平共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要不断地取长补短,这才会有进步。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将别人的优点埋没,这对他实在是很不公平。
我是一位刚迈进初中大门的学生,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容貌有缺陷的女孩,她很受我们班的同学“欢迎”——经常拿她来当笑柄,她不好受,这是全班同学都知道的一件事,但她不敢说出来,因为她害怕,她害怕同学们再取笑她,又会再一次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她只好把这个委屈深深地埋没在自己的心里面。活动课上,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和自己的友伴、同学一起玩耍,打打闹闹,但她却是独自地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笑,在心里为我们喝彩。她很想参加,但同学们却因为她的缺陷而排斥她,她只好默默无闻地坐在一旁了。课间,同学们总是拿她来开玩笑,但这些无恶意的玩笑却成为了她心里最大的障碍,但为什么要这样呢?大家不都是同学吗?同学不应该要团结一致吗?书上不是经常说,评价一个人是应该从内在美来评价,不是说外表不要紧,只要心地好就行了吗?为什么同是中学生,但遭受的却又截然不同呢?难道因为容貌的问题,她就该遭到这样不堪的讥笑吗?而作为她的同学的我们,就不能从她的优点入手,和她好好地成为朋友吗?尽管是一会儿,她肯定也会非常珍惜,因为她需要我们的关心来温暖她早已冰冻了多年的心。
人生好比一本空白书,当我们从生活中找到一些道理,并将这些道理留在心中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时候,我们的空白书就不再空白了,上面每一页将写着自己真正体会到的人生道理,在我们有困难时,这些人生道理也可以帮助我们,也许我们解决了这些困难后,将会达到另一种更高的境界。
【篇三:关于完美的作文】
完美是什么?没有一丝缺陷?那世上真的存在完美吗?上次我区测语文考了97分,能算完美吗?几乎不可能达到,那为什么总说小升初要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呢?完美是达到自己的目标、别人的要求,并不是一定没有缺陷。最近,我就经历了很多“完美”。
“减0分,太好了!”拿到试卷,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什么?100分!我不相信!”说着,同桌小尤一把抢过我的试卷,“不可能,这张试卷怎么能是完美的呢?我一定要查出你的错误来!”只见他拿着自己的试卷,一题一题地对着,还时不时回过头去,看一下后面其他同学的试卷。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抬起了头,“嘿嘿”地笑着,狠狠地把“0”改成了“1”。到底哪儿错了呢?原来,有一道题是我大写了,而另一道题目,老师说我的答案也可以。可是,不管小尤怎么劝说,我都不肯再加上“0。5”分,我说:“如果这是电脑批卷,我这道题就错了。没事,至少这99分是‘完美’的。”
上周,我们进行了数学期中考试,我以10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可是,我却不认为完美,不是我追求太高,而是有一道题,我是通过比例在草稿本上画图蒙出来的。如果不是图上的1厘米就是题中的1分米,如果我在两种不同思路中选错了,如果我的运气差一点,蒙的答案和正确答案有所偏差,或许就不会这样“完美”了。听了老师的讲评后,我真正理解了这道题,懂得了怎样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求解。今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努力收获真正的“完美”!
完美,很难做到,但人的一生不就是在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吗?为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天朝着它的方向努力,沿着自己的路走,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加油!让我们朝着“完美”不懈奋斗吧!
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完美”!
【篇四:论完美主义】
世间没有完美的人或事,凡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缺陷和不足,一些所谓表面的完美,其实就是真的缺陷假的完美。
所谓太完美的事,常常只是完美的假象。而一些十全十美的人,却只是芸芸众生中不完美的象征。
有的人平时表面很完美,职场家庭,朋友交际,无不八面玲珑,游刃有余,大家都夸他完美,但这种在别人眼中的十全十美,很明显的,便是不完美的验证,这些为了获得别人赞誉,用尽了各种手段的处事方式,一个一味讨好他人的人,往往就是一个自我性格缺乏的人。至于另一种人,待人处事按照自己的方式,不讨好,不谄媚,自然而然常常会得罪一些人,然而,这种性格光明磊落的人你能说他不完美吗。
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应从大局出发,不迎合他人,在“日久见人心”的相处里,获得来自人们心中最精彩的掌声。
【篇五:完整不等于完美】
我曾经上过一节美术课,充满无限遐想的我兴奋地完成了一幅油画。在这幅画中,在一处比较显眼的白色区域,由于我追求完美,就用白蜡笔将其涂白。当老师走过看时,她叹了一气说:“你的画整体不错,但这里不应该涂上白蜡笔的颜色……”我充满疑惑的回答:“哦,是吗?”等到自己慢慢长大后,才明白其实完整不等于完美。
有许多时候,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上,过于完整的并不完美,而小小的缺陷却吸引了许多赞许的目光。
你看,有一位音乐家——舒伯特,他的奇峰之作“未完成”的交响曲,却赢得了空前的赞誉。他在创作当中,为了保持原有的特殊风格的一、二乐章,于是他放弃第三乐章的构想。正是这首曲的不完整,凭借这仅仅两篇乐章的特殊乐质赢来许多众人赞美的目光,也正是他的“未完成”之作让他在音乐界中能脱颖而出。因此,完整并不等于完美,而在某些方面,“缺陷”却也是完美的“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人们自己遭遇缺陷,其实他也是一种的“美”。为什么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人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时,其实也是在过渡到“完美”的过程,所以不完整不意味着不完美,然而过于完整却不完美。
虽然在生活上,追求完美是我们共同所期待的,但是在有些时候却隐藏着祸根!有一次考试,我本着一种一定要考满分的心去度过我的一门特长课的考试。结果呢,悲剧的只得80分。当我为此而伤心时,妈妈开导我。“孩子,有些事情不是强求就能得到的,你在考试时不要总想着能拿到满分,用平时的心态去面对。”于是在下次考试当中,我正如母亲所说,如愿以偿的获得完美的成绩!因此,在追求完美的时候,不要抱“完整”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完整不等于完美。
其实我还想说,完整不等于完美。
【篇六:播种缺陷,收获完美】
有人认为缺陷是完美的遗憾,其实不是。因为有了缺憾,才突出完美。完美是改变缺陷的结果。
有时候播下的缺陷是完美的种子。世界著名的女神像维纳斯不也是因为缺了双臂,而留下缺憾。但是,断臂的维纳斯不正是先进艺术节中最完美的瑰宝吗?有人曾推出过成千上万种的修复维纳斯双臂的方案。这些方案都因破坏了维纳斯原来完美的形象而被不断地推翻。
完美有时候就是一种缺陷,一种突出完美的缺陷。
有时完美是千锤百炼的缺陷。一颗种子险要撑开外壳,再要钻出地面,才算真正的发芽。缺陷亦如此,先要撑开缺陷的外衣,再要经过各种挫折,才会有完美的雏形。一根弯弯曲曲的铁棒,什么用途也没有。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滚动,最终使之变直,也会有所作为。
完美有时候是需要锻炼的,要千锤百炼以后才会有完美的雏形。
有时候种下了缺陷却收获完美。
人种下了种子就凭着对种子的了解,知道种子会有生根发芽的可能。缺陷也是一样,因为你知道它是缺陷,你种下它,付出汗水和辛勤的劳动,目的是希望收获完美。贝多芬在失聪后连续创作了流传至今的惊世名曲——《第九交响曲》。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天生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而后却成了闻名海内外的女作家。在05年的春晚上,亿万人民被震撼了,被一群聋哑墓道演员的精彩演绎所震撼了,他们凭借着对舞蹈的无限热爱与对前途的无限憧憬,以“千手观音”这一个节目赢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外华人的掌声。
完美是克服并改变缺陷后的甜美果实。
更多时,却显示完美上的一把利刃。他不但不能将缺陷转变为完美,还有可能将完美推向缺陷。缺陷与完美本来就是同时存在的,你之所以不能做的完美,那是因为存在缺陷。假如你发现了缺陷,却不知悔改而置之不理,那它将进一步摧毁你的完美。假如爱迪生在双手受伤之后放弃,那我们不会有日夜光明的时刻:假如美国总统林肯在两推犯病后,自暴自弃,那美国就没那么快解放了。
完美本身就存在缺陷,缺陷就造成了完美。缺陷与完美本就是同根生的兄弟。没有人是完美的,毫无缺陷的,有时候播种缺陷,往往可以收获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