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

【篇一: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东北,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遍地的大豆、高梁。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春节了。

就年三十这一天讲吧。

在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早起,忙着写春联、贴春联。我家也不例外,这天我早早就起了床,为我家写一副春联。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写春联的方法,我先是在白纸上练习,然后再在对联上写字。写春联时,我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春联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两颊滑落,写了很久才把这副春联写完。我和爸爸一起把春联贴到门上,看着我写的春联,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厨房里的妈妈和爷爷、奶奶正在用心地准备第一顿年菜,等待许久,饭菜都做好了。看着桌上的美食佳着,我不禁咽了几口唾沫,正当我准备夹菜的时候,妈妈却把我的筷子拿了下来。我疑惑不解地问道:“妈妈,这菜都做好了怎么还不能吃呀?”妈妈回答:“吃菜之前要先放鞭炮,趋赶去年的晦气,好迎接新的一年。”我只好默默地答应了。爷爷出去放了鞭炮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上了。饱餐一顿后,奶奶便又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

我出于好奇,便跟着奶奶去了厨房。见奶奶拿出了一些粉丝,在锅中反复油炸,炸至定型后,再把粉丝均匀地摆放在一颗生白菜上。然后奶奶又盛了一碗米饭,并把筷子放在上面。我对奶奶说:“奶奶,您这是做什么呀?”奶奶说:“给家里的祖祖辈辈吃,要把这些饭菜都贡上。”奶奶端着饭菜,走进小屋里,在一张写满了名字的红纸前,把饭菜摆上桌了。随后奶奶又找来两张垫子,让我同她一起给祖辈们磕头,我磕了三下头,并低头怀着沉重的心情默哀了一会儿。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年三十这天,整个村庄灯火通宵。我们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才休息,正是因为过春节的喜悦,让人们丝毫没有困倦之意。这一整天,一家人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在年三十这天所有人都很开心!对于我来说,这天是一年中最快活的一天,这一整天都有家人陪伴着我,它能让我感受到家独有的幸福与温馨。

【篇二:家乡的春节作文】

在咱们的故乡,每次尾月三十这一地,野家户户的门上皆贴这一个"福”字。也有的.门上倒贴着“福”字,替什么会把“福”给贴到了呢?我脑子面登时谦是答号,尔问了问爸爸,本去倒贴“福”字就是“福”倒(到)了我大啼伏来,本来懂得事件头脑还要转一个弯才可一的呀!

到了除旦钟声敲响的时候,天上就置着很多烟花,共时也发出“啪啪”响声,天上五光十色的烟花不停地“启”着眼都瞅花了。望!一颗颗领亮,色彩斑斓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奴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没了“天父散花”,这里呈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这里的“露苞待抬”……天地面顿时成了“花”园“花”的大陆,璀灿醒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如许热烈的大年节之夜!

过年实幸福啊!每年功节的时候妈妈都要给我购新衣服把我装扮的漂美丽明,我都会感到十分快活。一年又一年,我们也跟着时光一讫长大,我要尽力教习,用我的理论举动往返报父母、归报社会。

【篇三:家乡的景色作文】

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它的美丽在百花之中脱颖而出。

站在树林的小路上,远望着那芙蓉成群,它们带给我的是宁静。芙蓉花为树林点缀了一抹红和白,将美完完整整的呈现给我们。

再走近些,美丽绝伦的芙蓉花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黄白的,粉白的,还有粉红的。它们虽然颜色不同,可模样却是相似的。

芙蓉个个都是大朵的,四五层花瓣如波浪一样,层层叠叠。它的花蕊宛如一位娇羞的小姑娘,从花瓣后面半探着身子,看着我们。闻一闻,芙蓉的花香不像玫瑰那样浓郁,只是淡淡的清香。我的`手指触碰到花瓣,滑滑的,十分冰凉。虽说如此,但带给我的却是心底发起的一阵透彻的清凉。

芙蓉花的叶子与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五个角就像我的五个手指,向外伸展。

离开这片芙蓉林时,回头一望,芙蓉在微风中,在秋阳的照射下,似乎发出了钻石般的华贵的光芒,在这光芒里,却也带着一派婉约,纯洁的美。

【篇四:思念家乡的作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大概是我想念家乡了吧。

这首诗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说的是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这首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读到这首诗,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姥姥,回忆起了在姥姥家所度过的快乐的田园生活.古朴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们......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单单是纯朴善良的心.有时路过溪边,还会听到孩子们在背诵唐诗宋词,让人有一种不想离开的冲动.

在这时我终于读懂了这首诗所含的真义,让我真正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境,了解了当时诗人的感受......

【篇五:家乡写景作文】

我的家乡坐落在小兴安岭脚下,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四季都使我陶醉。

春天来了,小草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四下张望着。鲜花们也不落后,争先恐后的要钻出来。大地把雪白的'衣服脱掉,穿上了华丽的淡绿色服装。散发出泥土,花草的清香,柳树,杨树的枝干上都泛着淡淡的青绿,在微风中摇曳。

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大地,顿时花繁叶茂,一片祥和,美丽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花在微风中满满地绽开笑脸;树叶小娃娃也好像长大了不少。家乡也变得更加美丽。

秋悄悄的来了。认为人们看不见他,可是,大地的景色已经证明秋来了——草垂头丧气地低着头,鲜花也失去了鲜艳的颜色……

狂风呼呼刮,雪花漫天飘。大地忍不住穿上了白衣裳,人们也忍不住换上了棉衣。从远处眺望,一片白皑皑,虽然他不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但他却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小孩子们尽情的在雪地上玩耍奔跑,畅游在雪的海洋。

我爱我的家乡,生我养我地方,将来我一定会把家乡建造的更加美丽。

【篇六: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一听到这首诗,就会想到屈原,就会想到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因为屈原投江而死,为了纪念他而成立的。而我们家乡,有这样的端午节习俗。

最重要的,当然是包粽子。当清明节时,就有包粽子的提前准备――做咸鸭蛋。首先,我和外公到农田里去找黄泥巴。外公看中了一块好地方,叫上我一起用锄头和铲子来挖。挖好了,便放在拿来的篮子里。外公一个大扁担,我一个小扁担,篮子里放着黄泥巴,高兴地回了家。在我们挖黄泥巴时,外婆已经将拿来的鸭蛋洗干净,拿出来一个铁盆。我们回来后,外婆就将泥巴里放点水,放入盐,搅和搅和,又将鸭蛋放入特制的咸泥巴滚啊滚,每个地方都沾上了点咸泥巴。又拿来一个瓷罐,将全是泥巴的鸭蛋,放入,封住。大功告成!

接下来是腌猪肉,这个比咸鸭蛋简单多了。胶浆,酱油等材料准备好放入盆中,将猪肉放入封住就好了。最后我与外婆去池塘边摘芦苇叶。外婆说,要选那种绿的长的,再收集一些短的。我们将这些芦苇叶拿回家,外婆将它们串在一起,放在高架上晒。等到包粽子要用时,就只要放在水里煮了,放在水盆里面就行了。好了,现在就是万事俱备,静等端午。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端午节那天到了。我和外婆拿来新鲜的糯米放入水中,又将芦苇叶煮煮,放入清水里,从盆里拿出猪肉,陶瓷罐里拿出咸鸭蛋,找来许多质量非常好的棉线;开始包粽子啦!我当然是不会包的,只能先看外婆包。只见外婆将粽子叶卷啊卷,卷成一个锥形放入糯米,又将粗的那头放入咸鸭蛋或猪肉,再拿一片粽叶,将它封口,用棉线用力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也装模作样地学起了做粽子,做着做着……嗯,这是怎么做的来着?又转过去看外婆,哦,原来是这样子做的。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四不像”。不过,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接着,外婆将包好的粽子。放入灶台的锅中,倒入水,蒸。过了好长时间,外婆拿出一个又有猪肉,又有蛋黄的粽子放到我手上,说:“这是个蛋黄咸肉粽。”哦?我将信将疑的拿了起来,拉开棉线,掀开粽叶,闻了闻,真香!我狠狠的咬了一口,嗯,好吃;怪不得别人在端午节的时候总要让外婆去包粽子,原来她包着粽子,这么好吃。蛋黄咸咸的,非常的好吃,猪肉嫩嫩的,也非常的好吃。我不禁连吃三个。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包粽子。

热门推荐
1那时,我很幸福
2有你真的很幸福
3清洁工人
4游海洋馆
5一件有趣的事
6我长大了
7我的导师
8比的功用
9我发现了老鼠的秘密
10我的老师二三事
11勤奋就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12付倚朦家的过夜
13新学期,新风貌
14都市霓虹
15童年·菜园·小青虫
16我爱绘画
17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18难忘的中秋
19九姑山
20时间是生命
21辽阔
22一个有趣的梦
23我们班的小能手
24孙悟空来到新世界
25和父亲一起的细碎时光
26走近了才知道
27这天,我回家晚了
28成长的岁月
29我们班的“烦人精”
30不期而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