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古韵悠悠盈余心
古韵悠悠盈余心

【篇一:古韵悠悠盈余心】

深邃辽远的蓝天下,秋风徐来,枯枝摇曳瑟瑟作响。树影斑驳光影交融下,独品一杯香茗,翻开一卷卷古诗文,一页一页,书不尽的历史,书不尽的抱负、激愤、迷离与情愁。不尽凄美的环境下,渲染出那个年代的激昂、低沉与惆怅。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像历史流沙里的点点珍贝,点缀着我们眼中那些枯燥的时代,熠熠生辉。第一次与它接触,它带着一股丝毫不同于现代的沉韵似清风般扑面而来,轻浮的灵魂仿佛都被其镇压,仔细品读,感悟这份历史沉淀的精华,不禁地古韵盈心,被其左右。虽然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但阅读古诗文着实可以与作者一同品味生活的情趣,分享他们的快乐;也可以一同经历命运的坎坷、感受生活的低潮与高潮,倾听他们的叹息。联系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种相契相合的默契,真的使我愉悦,仿佛在一个不曾知晓的年代平添了知音。

立于历史之巅,感慨词人的伟大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多少激愤,吐露的理想和愿望又有谁能真正瞭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是一份怎样的炽热忧民之心,一份怎样博大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份忧国忧民之情让人也为之动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向我们揭示历史会永奔不息,但辛弃疾的哀国之痛会磨灭吗?滚滚的清江水汇聚了多少国人血泪,恍惚中,诗人独立寒山,涕下悲怆,鹧鸪幽啼……

敬畏陶渊明,敬畏他的刚正不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度,钦羡陶渊明,钦羡他平淡的乡村生活,质朴自然的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一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憎恨污浊的陶渊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惬意的生活。

喜欢李清照的寂寥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凄寥美景,拨动了人易感的心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里像下起了雨般随她一同多愁善感。宋词有它独到的韵味,婉转悠扬,缭绕心头。

纵观历史的长河,穿越千年的尘埃,淘洗一片片幽香的竹简,遒劲的字体向我们呈现亘古不变的精神。千年积淀千年的古韵,宿命般与它相识,愿我能汲取能发扬光大,让历史流沙中永远闪耀着它们的光辉。

【篇二:阳江古韵】

我去过好多地方,印象最深的莫过那古韵十足的阳江海边的古镇。

那古镇不出名,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也是其中一个,我在那小住了几日。

朦脓的早晨,抬手轻推开窗,望眼掠过。眼前没有鸣鸣的车声,只有清碎的鸟鸣;眼前没有高大的现代楼房,只有古风古韵的亭台楼阁。那里依着高壮的青山,山被清雾笼罩,若隐若现;这里傍这着清静的大海,海被轻纱般的朝阳照红……窗户是最好的画框,把一切美好都定格于此!

炎热的太阳高挂空中,此时是正午。阳光把一切景物的轮廓都照得分外分明。除了那一望无际的海。沙滩上,只有几个渔民在收网。沙滩上旁的那片竹林中,你能听见几个孩童的嬉笑声,你无法判断他们有几人,你看不见他们。因为他们在那竹林深处。碧蓝的海,悠久的古镇,劳作的渔民,嬉闹的孩童,还有清碎的鸟鸣。此时的景象,无论是用朴素的词语还是华丽的词藻可形容的。这一切。都美得脱俗。

傍晚,这时的人是最多的。沙滩上开满了照明灯,把原本是乌黑的一片照亮。柔和又强烈的亮光与古镇昏暗且带韵味的灯光形成对比。一声声叫卖与欢呼声,淹没了周边的宁静,唯独小镇没淹没。小镇也有笑声,那是祖孙们的交谈笑声。这没有叫卖声,只有乐曲声,古筝、笛子、萧等乐器形成的古乐交响。即兴两句“万花丛中一点绿,闹市也有幽静处!”江南风情,这也有!

半夜,古镇没有灯,没有声,也没有人。一片漆黑,唯独我住的房间(我们住的是家居式客栈,我不愿与爸妈作邻居,所以我住在他们的上一层房间)发出光亮。坐靠在窗台上,手里拿着一杯清茶。昏昏的灯光照到近我房间的楼阁上。只感觉在梦境存在……

只有几天难忘的光景,但亦足够了,美好只需短暂并收藏,久了也会厌。可那的人不会厌……

【篇三:古韵依然】

深吸一口气,陶醉于这份古韵……

都说徽派建筑保留着中华古韵,有幸看到,心中也沉淀出一份宁静。和母亲先来到宏村,杨柳依依,湖光倒影,映衬着白墙青瓦,别具江南水乡特色,仿佛一个清丽的农家女子,不抹胭脂粉影,让人觉得十分舒心。出了宏村,一时无聊,便寻着江南烟雨,来到了与宏村齐名的西递古镇。

不同于宏村的小家碧玉,西递更为端庄,两条清流穿梭于西递小巷中,高墙深巷,仿佛置身迷宫,村中,各家各户的小院住宅,门框漏窗都更为大气,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亭台楼阁、人物戏文、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坐落于深山竹林中的它,典雅、低调、并自然散发出一股书香气息,进入不久,便被它的笔墨艺术所感染。我徜徉于幽深窄巷中,踏着脚下饱含沧桑的石板路,炊烟袅袅,古镇仿佛也氤氲在朦胧的水汽里,像是用文字雕砌,用水墨勾勒的秀丽图画,像是在宣纸上滴下的浓墨,慢慢晕染开来,像是一块黛色的碧玉,在交织小雨间,朦朦胧胧……

据说,在申请世遗的时候,它带上了眦邻的宏村。如今,宏村由于地理位置更为便捷而名扬天下,客流如潮,导游们为了给宏村带来更多的客源,总不遗余力地宣传:“来过宏村,就没有必要去西递了。”西递人听说也只是莞尔一笑,没有愤怒,没有争辩。你来了,自然可以欣赏到它更为精湛的建筑艺术,你不来,它便乐于安享这喧哗浮躁中难得的宁静,任岁月沉淀出更为凝重的底蕴。

在各地大肆开发旅游业的时候,西递不急功近利,它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静静地散发出它独特的气质。

再过去多少年,它,古韵依然……

【篇四:古韵中华】

古韵,一直以来便是中华的代名词,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化瑰宝熠熠生辉。本次卸甲镇六一“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中,便涌现了大批饱含“中华情”的舞蹈节目。

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京韵梨园戏情》这一节目令我大吃一惊。我惊讶于这样一批尚且稚嫩的娃娃们,着一袭梨园戏袍,勾两抹红霞,在舞台上翩然而立,竟也显现出几分风骨。其中领舞的女童扮演了“女状元”一角,她起初并未披戏袍,只是穿了一身练功服,英气逼人。当她在台上一板一眼地舞动起来时,当真令人感受到了女状元的艰辛与不易,终于她穿上红袍,凤冠霞帔,功成名就,眼神中又多了凌厉,多了威严。诸多细节处理,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女状元形象。

小学表演节目中,我最喜欢《弄堂记忆》。表演者们扎着两根羊角辫,穿着小布马褂。当悠扬轻快的背景音乐响起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寄托着童年情怀的弄堂。弄堂里有悲有喜:开心时,孩子们三五成群,人声喧嚷,好不热闹;可当雨漏屋檐声响起,孩子们撑起伞来堵上破洞时,我们又感受到了穷苦人家的无奈与辛酸。在弄堂的记忆里,是男孩们的打弹子、滚铁环;是女孩们的跳皮筋,踢键子;是小贩们形形色色的叫卖声;是妇女嗑着瓜子的闲唠声……悠扬的乐曲中,我们再回弄堂。

初中组中,节目《马步谣》令我十分惊艳,舞台上,姑娘们一身汉服,执一柄油纸伞,巧笑俏兮。长袖长裙,翩苦惊鸿,矫若游龙,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娇美。舞进行到一半时,一女扮男装,书生模样的人上了台,他握着一把折扇,笑得儒雅。他悠然走在舞台上,如闲庭信步一般,发后两根长长的飘带随着他的步伐扬起,一时间,风华绝代。

悠悠中华情,是戏曲艺术,是民俗风情,是汉服文化。这个六一,你我共赏古韵中华。

【篇五:古韵】

台灯下,翻着泛黄的诗集。听着缱倦的音乐,触摸心底最柔软的深处。悠悠的夜晚,看着星星点点的夜空,伴着书香一起魂回那遥远的历史。一字一句,无一不透露着对人生的慨叹。落花流水总无情,时间无法抹去那经典的回顾,就让我们随着历史走在那风花雪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我的肯定,无以复加的洒脱,不羁,自由,浪漫……你在我眼里总是如此的潇洒,宛如谪仙下凡,不带一点世俗的尘埃。慢慢寂寥人生路,陪着你的不是世人渴望的荣华富贵,也不是高官俸禄,只有那清冽的琼浆和浪漫的韵味。正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人容易醉,寂寞总能扰人心扉,对月饮酒又有何不可,也就大醉一场罢了。“高公公,给爷脱靴。”这是何等的洒脱,世上又有几人能如你一般羁傲。仕途财富于你不过浮云。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愿休。或许你只是沉入了梦里的净土而已……

一腔仇怨无处诉,双鬓青丝尽白发。世人称之为奇女子,却也如此,国破家亡的摧残并没有将你击倒。你用笔墨勾勒悲苦,用愁苦编织动人的宋词。“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烟花巷陌深处,红粉绣楼帘外,家人情殇,四天下之变故,恐家园之游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深秋,卧在床榻,凄凉而又萧瑟,当西风卷起纱帘,这该是多么的刺骨,曾经相偎相依的两人如今徒留你在人世间徘徊。没有了温暖的依靠,我不知你是如何在夜里安眠。“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闲愁。”物是人非,孤独是你的归宿,再多的执念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助,到最后还是谢了幕……

你不该出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地位。你只是想简简单单的为自己而活,活在那美好的词海。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它生生的扼制住了你的命运,你天生是个文人,却无法摆脱皇家的束缚。“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地位的牵绊,人心的险恶,江山岌岌可危,无论怎样你还是成了亡国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终还是将你送上了陌路……

李白饮酒成诗,清照以愁谱词,李煜空留《虞美人》。那些辗转飘零的愁绪,那些悲欢离合,满城风絮,都凝结在古典诗词中,千年依旧在,只候解语人。

【篇六:千古韵律悠悠我心】

唐诗宋词风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唐宋是诗词的国度,是诗词的惊艳再现,又是诗词缔造了唐宋,滋润了唐宋。

唐宋诗词如酒。经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清新婉约的李清照,豪放旷达的苏轼等人的手一起搅浑,酿成了一坛千年佳酿。流传至今,其浓味与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是月缔造了唐诗。面对友人遭挫李白高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面对一缕浓浓的思乡情更有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面对政治上、仕途上的不顺畅以及发自内心的孤独,有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面对渔舟唱晚更有诗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只为了那一份情,月就更加的纯洁可爱了。

是情缔造了宋词。是那一朵黄花,充盈李清照寻寻觅觅的愁情;是那一轮明月,充盈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凉寂寞之苦和对亲人离别的相思之情。我折服于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浓浓的思乡忧国之情;有感于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情怀。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在词人如橼之笔下形成了千古绝唱。

唐诗短而精炼,掷地有声;宋词长而有韵,回味无穷。唐诗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程,更是一个传奇!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个个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但是,回首现代,古诗早已被太多人抛弃,取代的是一首首流行歌曲。在其间的嘈杂混乱中,我们可能会享受到些许的快感,但是对于多数人不理解的古诗爱好者来说,读一首古诗,如品一杯香茶,其间的陶醉与醇香,是世人难以理解的境界。你可以不知道李白杜甫,但你却不可以不知道周杰伦、林俊杰……这难道就是中国文化的境遇吗?难道它们就这样被历史遗忘了么?

不,这里的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这些诗文,饱含着诗人多少的血汗和泪水啊!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发现。请你们苏醒吧!再次闪耀吧!请每一个华夏儿女,再次捧起我们的瑰宝吧!

思绪戛然而止,心头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合上了书,感觉如饮醇酒,口角噙香。我坚信,这抹不去的风景在未来一定会流韵四溢,风采依然!

热门推荐
1校外的秋天
2一张旧照片
3有些事,我自己可以做到的
4留在心里的感动
5秋天的雨
6我的自画像
7做真实的自己
8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10有趣的劳技课
11风雪中的黎明
12有一种幸福叫“叨唠”
13叙事作文
14难忘你的什么600字作文
15
16示弱
17留住荷塘之美
18游宋城
19身边的爱
20秋叶
21奇妙的汉语
22接力跑
23我的超能力
24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25星空下的遐想
26在尝试中成长
27我创设的节日——水果节
28小鸡出壳记
29家乡的春节习俗
30照片里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