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敬畏良知】
“一花,一树,一世界”,对了,自然告诫我们应去敬畏他。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应该敬畏的是人的良知。
对于良知,我们到底懂得多少,它是贵是贱?它是富人眼中的可笑品,是穷人心中的向往,是道德的奢侈品。不法商贩卖假药,伤害了多少患者,小悦悦事件的悲愤,无不让我们心颤,不禁扪心自问,国人是否道德沦丧。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应先修心,后修身。在生命的最后76秒,他忍受着巨大痛苦,认真坚持于自己的岗位,牺牲了自己,挽回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那便是人性最闪耀的光辉。当大客车撞来之际,他用自己纤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在危难时候,张莉莉老师把学生放在了首位,不顾自己的安全,这便是一种美的心灵,也是一种最高良知,她用自己的身体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她的品格是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美”,那便是一种大爱。
当面对金钱,我们的良知又在哪里?7000万元的婚宴对那些明星、艺人又有多少为之所动。在诱惑面前,我们的良知是否迷失?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当别人都为自己的工作而烦闷,在城市里挤破头时,她告别了自己的妻子到大山中去,为那里的人撑起一片蓝天。这便是医德的尊严,也是一份担当与责任。但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从医20多年的袁琨从不收患者的红包,推辞不掉时,便将红包充入患者的住院费,这便是一种高尚的医德。
爱默生说:“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须借助任何手段。”
所以,良知是如此可贵,现代的我们在今天的社会应以利为荫,以心为本。只有修其身,行其道,才能筑其木,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敬畏良知,生活将更美好。
【篇二:良知的叩问】
是怎样冷漠的眼,竟然无视一个个无辜孩子接种造假疫苗?是怎样扭曲的手,竟然接过那一叠叠肮脏下作的钱币?是怎样贪婪的心,竟然为了一次次蝇头小利而泯灭了可贵的良知?
长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事件,究其实,折射出当今社会已然出现了一群丧失良知的“空心人”。面对物欲与人性的考验,不少人动摇了残存的良知,他们不计后果,赴入损人利已的行列之中;他们冷漠的目光仿佛惟有看见金钱的闪光才会飙升热度。环顾四周,丧失良知的人绝非一个长生生物,只要有钱可赚,那些失去良知的“空心人”就会把肮脏的魔爪伸向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于是,毒盐、毒药、毒食品,毒奶粉,毒疫苗,毒添加剂,蚀骨吸髓,数不胜数,防不胜防。
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其实,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如此看来,对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不二法门。是的,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是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正如卢梭所说的“良知,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让这“评判者”深入人心,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
纪伯纶有言:“冷漠是半个死亡。”我们甚至可以说当一个人冷漠了良知良能,他便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还记得《我不是药神》中贩售高价药的研发药厂吗?——那高昂的药物费用让白血病患者人财两空。暂不说其药质是否真的优于平价药,单论其价格高昂与其良知能否对等便让人质疑。影片之外,更不乏有“老人不敢扶、幼子不敢携、见义之勇不敢为”的社会生态。于是,我们便去呼吁世人:“尊老爱幼吧,惩戒恶人”吧……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去挽救人们良知这个根本……
犹太人有一句箴言:“不以黄金为贵的时代,才是黄金时代。”缤纷世界,莫让金钱蒙蔽了眼睛,莫让冷漠灰暗了人心,社会的发展不应以良知的泯灭为代价。在真实的生命里,良知与善念才是真正为人与人所需要的。只要我们良知尚存,我们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因为善良的光芒从不在乎微弱,纵渺小也盖得过物质的寒光。
当我们左右徘徊几欲迷途时,请扪心叩问,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吗?我的良知是不是还在?我还是一个大写的人吗?其实,良知的归宿离我们并不遥远。叩问良知,反省自我,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这恐怕不仅仅是对商界人士的忠告……
【篇三:莫让敬畏褪色】
蒲宁曾说“托尔斯泰这位老人使我害怕。”而在富而不贵的当下,我们害怕着失去金钱与权势。于是,土豪炫富,明星吸毒,官员贪腐,他们大把地挥霍自己的钱财以便不让它们溜走。我以为,人人都怀着一份敬畏之心才是救治这个社会的良药。
活在当下,我看见了“房东”吸毒,却在当天下午就在网店上出现了“柯震东”同款拘留衫。我看见本是文人墨客的杜甫如今配戴墨镜,嘴叨烟头。我听见“岳飞倒下去,秦桧站起来”这一谬论引起的呼声阵阵,我听见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四处散布谣言导致人心中惶惶之声。这些一次次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又一次次地刺激着我的心灵。请问敬畏何在?!真理,正义,历史……已经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敬畏,人便失去了信仰。没有信仰,灵魂世界也是一片荒芜。
失去了敬畏,人也在无形中失去了良知与道德底线。
韩国沉船事件,死伤无数。在首航当天,设计师们匆匆离船,因为他们知道船底设计有巨大的缺陷,紧接着船长也仓皇离开,他看到了舱底有巨大的漏洞,而弃船上的人于不顾。他不害怕良知,不屑于生命,乐于苟活,无数个无辜生命便葬送在他的手里。
同样是船长,诺曼底号的船长即便在最后的危急关头也不忘自己的子民,牺牲了自我,挽救了他人。
学会敬畏,不是害怕金钱与权势的失去,而是敬畏一个伟人。
看看海明威吧,他那子弹也击不碎的生命不正是“人可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真实写照吗?
看看杨絳吧,她一生少数派名利,在红尘中拥有一份独处的怀抱,与权钱隔绝。
看看刘伟吧,本是一个无臂少年却能弹奏出如此动人的乐曲。
他,他们,不都是我们应该报以敬畏的伟人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请潜心一想:哪些人才值得我们追随一生?
人有敬畏便是鲜花,在大地上熠熠生辉,人无敬畏便是流火,淹没于这个嘈杂世俗。所以,请心怀敬畏吧!让我们的灵魂被感染,被激励,被点醒。
【篇四:谈良知】
良知覆盖的人间,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阴谋、诡计以及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有人失望,有人沮丧,但更多的人仍是相信生活光辉的一面——良知让平凡熠熠生辉。
良知是真心,是博爱,是无法被定义的人性。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衡量良知——或许它只是任何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小小举动。但这份良知却变成了慰人的暖,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化出一条小径,直达内心,让更多的人相信人性,相信美好。
当路人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当行驶的汽车自觉为行走的鸭群停下,当修路工程为了一片迁徙鸟的栖息地而改道,我看见因为良知而浮现在空气里的光芒。
良知是善,是勇气,是担当,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过错道歉,为损失负责——只有拥有良知的心灵才能够做到。有良知相伴的人格是伟大的,对未来有着积极的影响。那破晓之曦,为人生小径上开满的花朵带来光明和希望。
德国总统为了日耳曼民族过去所犯下的罪过跪下,而日本首相却为维护日本的“尊严”而掩盖历史,因良知有无而显出的差距愈是明显了。卑劣的心思将华彩流溢的思想衬托出高尚。我看见因为良知而潋滟一地的细碎光羽。
良知是德,是准则,是界定,是对灵魂的审视。
良知是定,不是束缚,亦不是缠绕,而是内心流淌的滚滚岩浆,如同远处喷薄的红日。良知,是纯净,是向往公平与正义的愿景,是往美好明天的康庄大道,她呼醒了人们最质朴的心灵。
那柔暖的落日,轻轻地裹住怒放的花朵——良知所散发的人性的锋芒,静静披在大地万物之上,当冷漠被消融,当仇恨被化解,当一切又一切的恶毒与怨念终于被释然,那便是我们所期望的,良知带给我们的更好的明天。
良知附属于心灵,心灵隶从于人性。所以,良知由心生,源自于人之本性。
良知是力量,凭借着这股力量,我们行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篇五:坚守良知】
水的坚守,是长江大河,浩浩千里的一去不回,但始终保留着自己那份纯真与清澈。
树的坚守,是北风呼啸,暴雨冰雹的倾盆泄出,但始终挺直腰干。
人的坚守,应是在喧嚣杂乱,满世俗尘迷惑心神的尘世中,保留自己的那份良知。
人只有坚守良知,才能在流言蜚语中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使自己的良心不受到正义的裁决,才能不被所谓的灰尘沾污。
近些日子,老人跌倒在地上“扶不扶”已俨然成为一热门话题。也许有人高声呼喊“别扶,那人会讹你钱”的标杆语,更甚有人在身旁围观不愿伸出援手只是拍照发微博。
但,我认为我们应当坚守自己的良知,上前去扶人一把。
上前扶人起码能救助在苦难之中的人,让自己的道德品质得以升华,原则底线得以被保留。而那些“看客”,仅仅是害怕被讹钱,担心自己损失些微不足道的经济利益,怕被人们认为他推到了老人由此丧失道德。可是,当他们选择袖手旁观时,早已是人性缺失的完美展现,见人不救不会更对不起自己的良知吗?只是被利益挡在眼前,而不顾他人安危,由此观之,令人唾弃的,是人性本身。
与其相反,那些假装瘫倒在地上以“碰瓷儿”的形式来敲诈他人的老人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想获得更多的钱,更大的经济利益,为了一己私欲而掠获别人的财富,这损人利己的表现,又何尝不是道德的沦丧、人性的缺失和违背良知的表现呢?当他们在路边装出可怜的样子去辩证自己被人撞的事实,事实上,真正可怜的是他们自私的内心。
而这样做的后果风险巨大且非常严重,一经法院审判情况属实,这些装可怜的老人首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决,其次会赔偿比这更高的钱财,还会使名声败坏,道德沦丧,此后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综上所述,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做这百害无一利的举动呢?又为何不试着去做上前扶人的人呢?因为令人的人性展现的如此丑陋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坚守自己的良知。
另一方面,上前扶人一把,首先是自身道德的展现,个人品质的升华,其次是救助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乐于助人精神的发扬。再者,是在向社会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号召更多的人这样做,由此可得,一个人这样做,几十个人这样做,成百上千的人这样做,社会风气不也能得到改善吗?那么,又何乐为不为呢。
在如今杂乱的社会中,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只有坚守良知才是自身人性的改变,道德的升华。
【篇六:坚守良知】
当今社会,人人都明了:不应当跨过那道德的界限,更不能触碰那法律的红线。因为他们有良知。知道那意味着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良心。所以,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良知,未敢向背离良知的方向跨出一步。
坚守良知,便是那手握权力,却从不滥用,靠自己的辛勤工作糊口的官员。坚守良知,便是那不为有问题产品代言。放弃巨额利益的名人。坚守良知,便是那力求报道真实,拒不接受地沟油厂贿赂的记者。坚守良知,便是那努力工作,不畏困难,不惧挑战,遵纪守法,追逐自己梦想的一个个平凡的人。
坚守良知,你可获得世界的喝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有着一份在外人眼中光荣的工作,本可以幸福的过完一生,甚至能跻身政府高层,获得莫大的权力。但当他发现美国政府在窥探世界人民隐私的时候,他舍弃了所有一切,冒着一生不能重归故土。漂泊在外的风险,揭露了美国政府的丑恶行径。他这样做,显而易见,是为了自己的良心。最终虽然他需要在外奔波,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他坚守了自己的良知,世界人民尊重他,世界人民为他喝彩。
而不坚守良知,便会丧心病狂,道德败坏,贪得无厌,灭绝人性!如那生产毒奶粉的三鹿公司,为了利益,整个公司一半以上的高层抛弃了自己的良知,使用了不仅没有营养而且有剧毒的工业材料制作奶粉。多少新生的生命还未来得及多看这世界一眼便在痛苦中匆匆离去!多少悲切万分的父母在与孩子永诀时泣不成声!又如那二战时期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为了实现自己可鄙的想法,发动了可耻的战争,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多少珍贵的生命逝去,多少眼眸失去光彩,多少容颜如今成为惨痛的回忆?怎堪回首?怎能忍受?一个个背离良知的行为,最终都成为了所以人共同的惨痛回忆,最终都酿成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如果你也将面对良知的抉择,如果你也将面对利益的拷问,无论如何,请坚守自己的良知,请牢牢抓住自己的良知,想想那一个个的先例吧!为了他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也为了不后悔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