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读后感

【篇一:培根随笔读后感】

最近一直在看《培根随笔》,越看越觉得培根(1561--1626)是个了不起的智者。他的眼睛不仅能看透整个人类社会,而且穿过历史的隧道,今天仍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培根随笔内容涉及很广,有政治、经济、社会、人生、宗教、爱情、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语言洗练,比喻精妙,娓娓道来,让人拨云见雾,脑洞大开。我感觉他似乎站在宇宙中探测着地球,不然怎么会把地球上的芸芸众生看那么清楚?台前幕后、里里外外、枝枝叶叶,都别想逃过他鹰一样犀利的眼睛。“人类社会”在他面前是通透的。他简直就是在用仪器给“人类社会”做CT了,骨、肉、筋、脉全一清二楚。你原来看不清的事和物,看了他的随笔,你一定会忍不住直呼: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比如《论嫉妒》,他说:“没有任何技能的人容易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类的心灵不是从自身的优点中得到滋养,就是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滋养。”人确实总是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且紧抓不放。特别是当自己因不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而失败、失落的时候,看到的“敌人”通体都一无是处。残缺的他人简直就是自己最好的滋养品。实话实说,我想是人都概莫能外。

一个抑郁苦闷的人,为什么上上心理学课就会逐渐开朗起来?我想完全不是心理学那些方法在起作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他看到,自己原来并不是最倒霉的人。

关于嫉妒,培根还说:“爱管闲事、喜欢打听事的人通常嫉妒心很重。这种人只所以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与他有关,而是他从中得到了看客的乐趣。一个人如果整天埋头干自己的事情,是无暇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喜欢游荡的情绪,他喜欢在街头巷尾闲逛,而不肯待在家里,所以古人说:一些喜欢管闲事的人肯定没安好心。”原来爱管闲事与嫉妒也有关?我觉得有些道理。爱管闲事的人在我们周围大有人在,我原来就没想到这一层。原来一直对这些人的行为很纳闷,与你何干这么“包打听”?现在想来,他们除了看热闹外,确实有嫉妒在作祟。看哪些人运气太好,语言上践踏践踏;看哪些人倒霉了,笑话笑话。乐此不疲,无非如此!

他说:“那些经历千难万险才获得荣誉的人,很少遭人嫉妒,因为人们认为他们一路坎坷,荣耀来之不易,有时候甚至还怜悯他们”。“那些一步步得到提拔的人,比那些平步青云之人遭到的嫉妒要少。”事实确实是这样。嫉妒并不是坏透了的娼妇,它有时候也是正义的化身。公平了,嫉妒就少了,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什么呢?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实现平步青云者屡见不鲜。那些经历千难万险,一步步努力过来的人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我觉得这已不是嫉妒那点事了。处处不公平,事事不公平,积怨太重,必将波及社会的稳定。

《论高位》中,培根说:“居高位者需要通过别人的眼睛来发现自己的幸福,如果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去判断,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快乐。”“他们追求到了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权力,却丧失了掌控自己的权力”。我想起了一个多年来一直很努力的朋友,他现在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忙的灰天黑地。妻子一方面感到荣耀,一方面也痛苦不堪,原因是老公常常加班加点地工作,晚上开会到一两点那是常事。“白加黑”、“5加2”的工作要求,使他就像快速旋转的陀螺,想停也停不下来。因为他还受更高一级领导的领导,完全身不由己。我想他除了享受荣誉的鼓励,“从别人眼里发现幸福”外,剩下的还有什么呢?说到这里,我倒是庆幸自己事业无成了。

培根还说:“当权者有四大恶习:拖沓、腐败、粗暴、耳根软。”“古语说:权位之上,真相毕现。身居高位会使人变得更加伟大,但也会使人显得更加龌龊”。他说:“至于耳根软,这是比腐败更加糟糕的恶习。因为腐败只是偶尔的行为,可是如果一个人容易听信无理要求,那么,他就会不自觉地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从而永世不得脱身,正如所罗门所言:看情面办事是不好的行为,因为这样的人会因为一块面包而徇私枉法。”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权力滋生腐败,所以习总一再强调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培根说:“权位,实际是有德之人实施德政的职位,这就像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一样,在奔向目标时势如排山倒海,而达到目标之后则十分平静。德行也是如此。追求权位时往往野心勃勃,大权在握后则稳重而平和。”这应该就是我们说的“德要配位”。另外,这应该也是,为什么越大的官见人愈是平和而温暖的最好解释。

【篇二:《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战线拉得真的得很长,由于我的感情经受不住这样的跌宕,越到后面,越觉得心情压抑而痛苦。似乎我就是维特的朋友威廉,这就是给我的信,而我就这样眼看着一个朋友的生命消逝,而无能为力。

很多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觉得维特是个疯子,无论是对生活、对爱情,还是对死亡。然而我,爱维特,崇拜他的人格和情操,还有他诗一样的气质。越是爱他,越是痛心!就是这样,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着地去追忆往昔的不幸,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得多,维特也不会死。人们往往因为执着而苦恼,最令人苦恼的是得不到又放不下的爱情。

维特是那么的充满艺术气质,他热爱大自然,只有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才会觉得他的`灵魂充满奇妙的欢乐,感到温馨和幸福。他也爱书籍,可是远比不上他对自然的爱。他觉得惟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惟有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他爱孩子,在孩子身上他能感受到天真无邪,似乎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只有在自然中,在与孩子一起时,他才是快乐的,我感受得到他的快乐,并渴望他永远快乐下去。

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他快乐,因为总有他厌恶的人。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对老百姓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贵纡尊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不管是因为他平民的出身还是因为他对百姓的同情,他有这样渴望平等的心和对平民的尊重也是值得敬重的。他对现实认得很清,他知道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也还不可能平等,但仍然认为那些以为必须远离所谓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在那样的时代,也反映了青年的追求。

【篇三:《森林报夏》读后感】

当今,我们对大自然越来越陌生了,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这个有趣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它的奥秘吧!

这部《森林报》是由著名作家维比安基写的。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春》、《夏》、《秋》、《冬》,组成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因为夏讲了很多很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动物有:凶猛的老鹰、胆小的松鸡、形态可拘的大灰熊和忠实为人们服务的小狗……我最喜欢的就是《夏》里面的打猎第二章了,打猎讲述了一个猎人带着他的两条卷尾巴猎狗和另一个猎人比赛打猎,这一个猎人有许多机会却没有把握住,而另一个猎人开了五枪,这一个猎人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另一个猎人最少已经有五千克野味了,这时这个猎人的好运才来。他捕获了两只野鸭和一只松鸡,但是坏事有降临在他身上了他的一只狗丢了。这时他的一只狗叼着一只松鸡回来了这只狗给主人挣足了面子。

《森林报夏》是一本非常好的看的书,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吧:

夏统治的'森林,满眼都是壮实的大青大绿的树。池塘周围野鸟啁啾。夏是喜怒无常的、方才天上还挂着洁白如雪的白云,和白晃晃的太阳,树林里山禽在啄果,苔原上草木连天,转眼间闪电打在枯树上,活生生的火苗便舔上了灌木和草地……

我看完《森林报夏》之后,心中激动万分。因为这本书里面,写了很多篇人救动物,动物救人的故事。还有被吓死的狗熊、驼鹿对战,赢者为王。还有受了骗的琴鸡、好奇的大雁……

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什么动物不让打,就不能打,更不能不遵守法规。也不能乱砍树木,树是鸟儿们温馨、可爱、舒服的家,我们不可以随随便便就砍伐树,我们要像爱护我们家里的人一样去爱护、呵护它们!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从现在起,我们要保护树木、爱护动物,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位文明小卫士吧”。

【篇四:《森林报夏》读后感】

在《森林报》的夏季篇里6月、7月、8月分别被称为鸟儿做窠月、雏鸟出世月和结队飞行月。

先说说动物们吧。鸟儿们开始孵蛋了、树林中的居民们都给自己造了各种各样的房子:雕的窠最大、戴菊鸟的窠最小、长尾巴山雀的房子住着最舒服、森林里还有许多大公寓、猞猁是个“夜行大盗”、“六只脚的鼹鼠”其实是一种叫蝼蛄的`昆虫、鱼儿新孵化出的孩子数不胜数、小熊洗澡时很有意思、一只山羊吃光了一片树林。再来说说植物吧。矢车菊会“变魔术”、俄罗斯正在进行大面积绿化、黑麦长得已经有一人高、夏末又有铃兰开放、早熟的马铃薯使土地“变黄”、栎树、杨树、梣树、桦树、榆树等十六种乔木和十四种灌木最适合绿化。最后,再来说说狩猎和“林木之战”吧。麻油饼是钓鱼最好的饵料,这样可以钓到鲫鱼、鲤鱼、鲈鱼、棘鱼和海马、打猎时最好带上猎狗,还可以打猛禽。“林木之战”中,白杨和白桦打败了云杉,取得了第二年作战的胜利、第三年,云杉在白杨和白桦的压迫下坚持战斗,取得胜利、第四年,云杉和白杨、白桦打起了持久战。

《森林报》的夏季篇让我懂得了很多平时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开阔了视野、懂得了更多,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1两手牵住亲情
2迈进新时代
3保卫地球
4未来的眼镜
5母爱如山
6最懂我的那个人
7年味
8我家的声音
9沉淀在时光里
10母亲小传
11吃夜宵
12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13看见
14生活中的发现
15我最感激的人
16幸福相册
17一封家书表孝心
18《繁星·春水》读后感
19父爱
20那一次我流泪了
21回家路上
22老地方
23那一次,我差点哭了
24这就是我
25这就是我
26烈日下的劳动者
27同学录
28光阴的故事
29小学优秀作文
30小小书法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