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城市的雨
城市的雨

【篇一:城市的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潮湿的气息,雨,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正是城市夜幕降临的时候。

先是感受到凉风的吹拂,从远处的小区吹过来,从远处的社区吹过来。经过千万盏灯火,拂过千万片叶子,吹了过来。

呼啦啦,呼啦啦……

像一条清透快活的小河,神奇地从远处奔腾而来,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风声里,我想起孟浩然的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描绘的,大概就是我此时的感受吧。风,吹拂着每一棵高树,每一朵小花,每一棵青草。吹落它们身上冰凉的雨珠,“哗啦—哗啦”,“啪啪”,风儿轻轻拨动琴弦,在城市的夜空显得无比悦耳,非同凡响。

只有在这样的雨夜,城市才会奏响大自然中才有的美妙乐曲。这曲子在风中漂浮,在雨中游荡,边唱边跳。一翻身,瞬间,千万条雨帘扑面而来,密密地笼罩着楼房、工厂、超市,学校……使所到之处焕然一新。这清新的风,在雨雾中奔涌、流动、吹拂,吹进我的耳朵,吹进我的胸膛。

这世间再高明的乐器,恐怕也无法演奏出风的柔美;再美妙的嗓音,也唱不出风雨中的热情与欢快。这是天上才有的乐曲,天上才有的享受啊!此刻,却在城市中奏响,在城市人的耳朵和心灵中回荡,回荡……

突然间,雨开始变小,雨帘变成了雨丝,顷刻之间就停了。而风,还在空气中流淌,把雨后的清凉带给城市的人们。

呼—哗—呼—哗……

仿佛是城市之雨的尾声。

【篇二:有关城市用水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是啊,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是,现在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处于缺水的状态,这是为什么?我们用水该不该节约,怎样节约,我们环保小分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搜索、浏览用水现状。

2、走访物业、水利管理的有关单位,调查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情况。

3、分组调查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的利用情况。

4、调查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

三、资料整理:

自家用水量表(简略),洗车店用水调查表(略),工业用水调查表(略)。

四、结论分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比如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太阳能,马桶等新型储水设备普及每个家庭;一个个崛起的新兴工业,它的正常运转是万万离不开水的,工业用水占去了淡水资源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现在的洗车业用水量已经超出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几倍。

另外,生活的二次用水在老年人那里实施的较为普遍,这是缘于老年人从旧社会走来,懂得一切都来之不易,具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相反,年轻人一代的二次用水现象最少。

一个个数据告诉我们,节约用水已经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

可是人们的节约用水的思想观念还不强,需要我们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青少年要做节约用水的小卫士,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政府部门提高用水价格,约束人们用水;商家也有责任制造出节水式马桶。洗车店可以改用电脑洗车,省钱省力省水;归根结底,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为保护地球的水资源努力吧。

【篇三:城市生存挑战】

7月29日,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新华小记者们今天要在南湖公园举行城市生存挑战活动。

规则很简单,就是自己不能携带如何东西,只用老师给我们的5元钱,让自已去生存半天并且去赚取更多的钱。挑战分为小组竞赛,小队有许多岗位,如队长、安全员、外交官……在这次活动中,我很荣幸地当上了队长这个神圣的岗位。

生存挑战开始了,首先,我们来到一家饭店。起初,这家饭店的老板看着我们渴望和急切的眼神,犹豫了一下,我们以为可以成功的,可没想到老板拒绝了我们,我们感到非常失落。接着,我们又跑到了其它几家店里找工作,可老板也同样拒绝了,就在大家都垂头丧气的时候我站了出来对大家说:“大家别气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大家听了我的话,仿佛就如同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大家便更加卖力地去找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刷碗,虽然很累,有点脏,但我们还是很开心。我们又趁热打铁,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给新店招览客人,这份工作必须要口才好和能力强。可这些都难不倒我们,最终我们战胜了所有困难。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赚钱的不易,体会到了打工的艰辛,所以,我们要从小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热门推荐
1感谢母亲
2写桂花的优秀作文
3雷州的春节
4我学会了游泳
5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6小客人到我家
7谁主宰了我们的情绪
8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9失败乃成功之母
10成功在于坚持
11我爱家乡凤城
12最后一棵树苗
13冬天
14美丽的校园
15团结就是力量
16烟花结
17不负韶华勇攀高峰
18小糖果奇遇记
19小狼小狼读后感
20喷泉
21挑战声音
22我们班的“疯”班长
23我爱家乡的桥
24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25校园之美美在风情
26幸福就是半命题作文
27我家的菜园
28我的“可爱爸爸”
29善小而更为之
30柳林风声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