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苦难的历练】
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经历苦难,要生存就需要经历苦难。人们常说是苦难造就了成功,所以一个人想要成功就不能害怕艰难困苦,要勇敢面对,这样方能走向成功。
蝴蝶的出生本来就需要经历苦难,他需要冲破蛹壳,破蛹而出。这样才能化为美丽的蝴蝶。蝴蝶在蛹壳中痛苦的挣扎着,它的翅膀又轻又薄仿佛一碰就要碎了,身体又小又弱,然而他需要冲破坚固的外壳才能自由的飞翔,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然而缺少这个过程蝴蝶的翅膀就没有力量,就不能飞翔。善良的小孩因为不忍心看蝴蝶如此的痛苦,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因为缺乏了这个苦难的经历所以不能生存。
老鹰的生存也需要经历苦难,每一只翱翔于蓝天之中的雄鹰都经历了飞翔的历练,开始小鹰每天都吃着妈妈捕回来的食物,可是突然有一天妈妈变心了,不再给他任何一点食物,让他每天忍饥挨饿。妈妈不再爱它了,它饿极了,它朝着母亲喊叫,渴望母亲施舍给他一点食物,可,狠心的母亲就是不给,母亲还将它狠狠的摔下山崖。小鹰的翅膀被折断了,羽毛也被啄光了,他在风中颤抖着。呜咽着,他绝望了。在它如此痛苦之时,母亲将他推向了山谷,它不想死去,它痛苦的扑腾着滴血的翅膀,母亲却无动于衷的看着它。它努力的扑腾挣扎,终于他飞起来了哦!他飞向了蓝天。他经历了苦难,所以他能飞向天空可以更好的生存。
我们的民族如今如此的富强繁荣,而他的成长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从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大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他的体内就不断的注入毒品,鸦片。全国上下民不聊生,军队。政府几乎处于崩溃边缘,外国列强纷纷跑来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胆小怕事,不停地向帝国主义割地赔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下。由于下层人民不屈不挠,同帝国主义国家做斗争,最终赶走了侵略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这期间我们有无数的同胞被他们杀害,无数的东西被他们毁坏。在经历了这样的苦难之后我们成功了,祖国一步步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所以无论一个个体,一个国家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经历苦难,当苦难来临我们要勇敢迎接。
【篇二:历练初三】
“人生能有几回搏?”感谢初三,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片平台之上,我们尽情地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泪水。
每日清晨,迎着第一缕朝阳,抛下昨日的忧愁烦绪,我踏上了学堂路。步伐再疾,也快不过我飞转的思绪。鸟鸣声中,我回想着第一篇古诗文:“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想与现实在这里融洽地奏出催人奋进的旋律。
课堂上,同学们妙语迭出,与三年前相比,平添了几分诙谐与幽默,三分知性,更有五分理性相伴。虽然有失落,有批评,但那更印证了我们初三学生的活力与激情。看,那一首首节奏迥异却风格相似的乐音,在相互交流中最终融合,向着理想,向着明天的太阳,大步前行。
课外时间,我们坚持学习,一份份试卷在我们笔下如流水般滑过。用不了多时,书桌的旁侧变成了“海洋”。透过这“海洋”,我分明看到了父母、老师怜惜的神情。但是,我要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放心吧,爸爸妈妈,放心吧,老师,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正在旁人看似艰苦的岁月中历练自己,磨砺自己,品尝着一份独特的幸福与激情。
每至夜深人静,城市渐入梦境之时,我向窗外望去,仍有点点灯光闪烁。我们与台灯相伴,在照亮各自几尺见方的书桌前埋头苦读,更以灯光传递一份份温暖与关爱,直达每一位依旧在“灯火阑珊处”挑灯奋战的初三学生的心头。
我们是初三学生,注定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岁月,一段提升自己的历程。但往事如烟云般散去,庄严灿烂的黎明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会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
经历初三,经历磨难,品尝苦难,把握青春,也是一种幸福。
【篇三:挑战历练突破】
爬野长城,翻越山陵,跨越溪水……十一月二十四日,我体验了一次惊险刺激的徒步,既是挑战,也是历练。
徒步刚开始时,道路平坦、宽广,我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唱着欢快的歌。就这样,两公里过去了,也只越过了几条小溪。我开始怀疑这次徒步的难度,真的有老师说的那么惊险吗?
事实证明,我真的不该有任何怀疑。
很快,我们走到了长城角下。看着远方遥不可及的目标——第二个烽火台,我明白了,这场徒步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个“野长城”,台阶极高,我却又是个“小短腿”,每一级台阶都超过膝盖,刚迈上几级,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再抬头向上看,有几个同学已经快到山顶。哎,没办法,谁叫我腿短呢。
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站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我却不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上山容易下山难”,对我来说更是如此。下山的路崎岖不平,就连台阶都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凌乱的砖块和松软的沙土。我拿着上山时捡来的“登山杖”,也就是一根粗壮的木棍,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方的路。每走一步,都要用木棍试探一番,才敢迈出下一步。前方的路越来越陡峭,细碎的沙石也越来越多。严重恐高的我,脚步也越来越慢,不敢向下看,有时都不敢直立起身,蹲在地上,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挪。好不容易才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下了长城。
正当我刚刚从方才的惊险中走出来,前方的同学们传来消息,我才知道挑战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继续向前,仍然是我最害怕的下坡路。这一段路,可谓是这次徒步中最陡峭、最惊险的一段路:小路曲曲折折,路上布满沙土,连砖石都没有了,只剩下寥寥几根树枝供我们踩踏。看着眼前的小路,我感到腿在颤抖,完全使不上劲,只能呆呆的站在坡前,一步都不敢向前,生怕自己一失足,就摔下悬崖。可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敢走就走,不敢走也得走。后面一位叔叔好像看出了我的顾虑,主动扶着我一步一步慢慢的向下。走过一米,两米,五米,十米……转过一个弯,两个弯,三个弯,五个弯……滑倒一次,两次,五次,八次……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来。这段路,我完全是被叔叔阿姨们“拉”下来的。
来到山下,回想起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幕,我的眼泪喷涌而出,是一路上的害怕,亦是突破自我的喜悦。
天色渐渐暗了,凛冽的寒风吹来。经过了十一公里的跋涉,在挑战、历练和突破中,我们也终于到达了终点。茫茫的夜色下,昏暗的路灯下,是我们拉长了的可爱的身影……
【篇四:烈日下的历练】
骄阳似火,高高挂在蓝天上,滚烫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一推门,一股热浪便如饥似渴地向你扑来。在这么个平常足不出户的天气里,却有这么一群少年,屹立在操场上,站着笔挺的军姿,任凭豆大的汗珠滑下脸颊也一动不动,如松般挺立着——这,便是我们实中的新生们……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响彻整个操场,整齐坚定的步伐“哒哒哒……”地踏着棕红色的塑胶跑道,刚完成队列练习的我们跟着教官来到一块被烈日全方位包围的空地上,立定不动,站起军姿来。
火辣辣的阳光一点也不吝啬地挥洒着自己的光芒和温度,闪得我们睁不开眼。一会儿,便汗如雨下,湿透了我们的背。我们一动不敢动,甚至能感觉到大颗的汗珠滚滚而下,滑过脖颈,流过后背,从腿滑下,直到滴在脚上的全过程……这时的我,真的是“度秒如年”……
渐渐地,残酷的阳光夺去了我的意识,精神和肉体做起了斗争,背上已经热得发烫,脚上似火烧,脸也在火火辣辣的疼。头昏沉沉的,开始摇摇欲坠……这时,一声声报告在耳边接连响起,一个个跌跌撞撞的身影脱离了队伍,我的心,开始动摇。看着同学们在树荫里乘着凉,饮着水吗,舒适快活,我觉得我也扛不住了……我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嘴唇开始微微颤抖,两个字已经呼之欲出……不行,我要坚持!已经熬了那么久了,可不甘就这样半途而废啊!我抿了抿嘴,微微抬起头,努力睁开被汗水浸湿的双眼,目视前方,站如松……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声哨响,全体解放,虚脱,瘫坐在地上。
一种自豪中夹杂着一点儿小得意,瞬间贯穿全身——我,做到了!
我揉揉麻木的腿,嘴角微微向上扬起……
初中第一课,我们在烈日下挥洒青春的汗水,在操场上收获成长的喜悦……
【篇五:《历练后的飞翔》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历练后的飞翔》的文章,使我对母爱有了新的认识。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生活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以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因而被冠以“飞行之王”的称号。但是雕鹰那双强健的翅膀并非与生俱来,那是在血与泪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原来,幼鹰刚出生不久后,就要接受成百上千次的飞行训练,否则就得不到食物。接着母鹰会将幼鹰带至高处并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活活摔死。最后,那些幸存的幼鹰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在这时成为了飞翔的祭品,只有少数勇敢者忍着剧痛挥动断翅坚持飞翔,最终像凤凰涅盘一样浴血重生了。鹰妈妈深知:这样做虽然残酷,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人格独立。
但是在更为高等的人类社会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反例。“XX歌星(影星)的子女吸毒”、“XX富二代、官二代吸毒、受贿、贪污、漏税”,或是独生子女被宠成小皇帝、小公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记得先前的一个报道:“8岁男童因母亲不给买玩具而踢打母亲,母亲连连求饶”。看完不觉心惊,溺爱孩子的后果竟是这样!“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学”这种事也已屡见不鲜。但我们在阅读新闻的同时,是否也该深深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溺爱的危害,想想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
雕鹰训练孩子飞翔所用的残酷手段在大自然中也实属常见,比如老虎迫使幼虎独自觅食或是狐狸为了孩子能够独立生存而忍痛清窝。人类比动物更为高等,但如今却做出溺爱孩子那样不明事理的事,可以说他们的行为还不如动物明智!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时时刻刻都在父母庇护下生活的人,他的羽翼就永远无法丰满,而他自己也就无法飞上蓝天!请让孩子接受风雨的洗礼吧,请不要将他拘束在“溺爱”这把“大伞”之下而无力飞翔!
那些溺爱着孩子的家长们,正确的爱并不是一味的宠着他、护着他,而是去指导他、鼓励他,甚至是逼迫他去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