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香甜可口的粽子
香甜可口的粽子

【篇一:香甜可口的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报粽子、吃粽子。

这不,已经快要到端午节了,奶奶早就把粽子包好了。因为它的美味,还没到端午节就要被我们吃完了。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样子既小巧又可爱,身上的粽叶就像穿了身绿衣服一样。

粽子的做法非常简单:

拿出一张又粗又长的箬竹叶,把下半部分卷成个圆锥形;再往里面放入红枣和糯米,用剩下部分的粽叶卷起来封口;光这样是不行的,还等用线把它缠起来;然后,给它们“洗个热水澡”——也就是放到锅里煮。煮到飘出一股清香来即可。最后,就是一口一口把它吞掉。

怎么样,简单吧!特别是最后一步。

煮熟后的粽子看起来就很诱人。剥开它的衣服,咬一口它的肉,真是又黏又甜啊!而且色、香、味俱全!

粽子不仅有红枣馅的,还有鲜肉馅和红豆馅的,里面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花样非常多。

介绍了半天,还没跟你说粽子的由来呢。想必你们都知道,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很多爱国诗歌,提出过很多拯救国家的政策,可楚王不予理睬,对屈原的主张持反对意见。几年后,国土沦丧,屈原满怀悲愤,最后投汨罗江自尽了。

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人们就把粽子投入江中,给屈原做祭品。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去。也许有的地方还保持这样的习俗,但我们这里好像没什么人把粽子投到江里。

这就是端午节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的原因了。

现在,我每吃一个粽子就会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来。

对了,我还要提醒大家,粽子虽然好吃,有它独一无二的味道和样子,但我们一定不能吃多哦!因为这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会拉肚子的。

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想不想去吃一个香甜可口的粽子呢?

【篇二:粽子那些事】

浸在水中的粽叶,和加了碱的糯米,还有洗好了的红枣,这是要干什么?当然是要包粽子啦!

“先拿一片粽叶,像这样,卷成漏斗的形状,把手放进去,转一圈,这样才能保证有手掌大小的空间,然后……好,最后用绳捆好。”姑姑正在传授包粽子的要领,我认认真真地听着跃跃欲试。

我拿起一片粽叶,按照姑姑说的,将粽叶卷成了漏斗的形状。眼尖的姑姑马上发现了破绽,摆摆手让我改正:“你这样就不对了,有尖的这一头要高一些,不然用绳捆的时候不好捆。”我连忙改正,将它转了一圈,“漏斗的出口”果然小了很多!

米要放多少?一勺?还是两勺?我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算了!一勺吧!接下来要干什么?哦!要用筷子把米戳到“漏斗的出口”。

我戳得正起劲,眼尖的姑姑又发现了破绽:“你手不要抓得太紧啦!不然米又戳不下去啦!”

好了,该放馅了。我拿起一个红枣,狠狠地摁下去,摁扁了才肯松手。

接着,我又舀了一勺米,盖在红枣上。又用大拇指狠狠地摁紧、摁实。

接下来,是时候“全军出动”了。我仍然一只手抓着粽子,另一只手则立刻将多出的粽叶包上。抓粽子的手则迅速翻下上面多余的粽叶,在下面的大拇指和中指马上抽开,盖住了翻下来的粽叶。另一只手又抽开,将向上翘起的粽叶折出条痕,立刻又向左边偏。哈!这一部分完工了!

经过“紧锣密鼓的收割”,只剩下收尾工作—捆绳。

姑姑从椅背上捆着诸多缝纫线中抽出一根,并让我用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抓着粽子。

啊?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它们可最不听使唤!

想着想着,大拇指竟“擅离职守”,我忙把它“抓”了回来。

就在姑姑捆绳时,中指不知哪儿冒了出来,“抢夺”了小拇指在半“领地”。直到姑姑绕到第二圈,才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硬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捆好绳。

在姑姑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粽子勉强“完工”了。吃一个粽子连简单都不算,可做一个粽子困难却比攀登蜀山还要难,由此可见得:有付出才有回报。

【篇三:包粽子】

【篇一:包粽子】

吕铠毅

今天是端午节,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先生的。人们会在这天赛龙舟、吃粽子,我和妈妈就包了好多粽子。

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亲子包粽子活动。我们来到艺鑫,老师已经在布置场地了。一进门,就能看到大厅中间两张长长的桌子和写着“艺鑫之端午粽子”的黑板,还有好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和妈妈都不会包粽子。刚开始,总是要把粽叶弄破。包的粽子又松又难看。但我们跟着“粽子老师”包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会包了,包得又快又结实。我们把粽叶做成圆锥形,在里面放上红豆,用筷子戳一戳,让粽子变结实,好像一个冰淇淋蛋筒。再把上面的粽叶角叠下来,捏住,往右转一圈,用绳子系住,打个结,就做好了。包粽子真有趣。

粽子煮熟以后,我一连吃了三个,因为是自己包的粽子,我感觉特别好吃。

【篇二:学会了包粽子】

黄子昕

“太震惊啦!太震惊啦!妈妈,我学会了包粽子!”我自豪地向妈妈诉说。

我看同学们都帮他们的妈妈包粽子,心里非常羡慕,我也决定去外婆家包粽子。

端午节快来了,机会也终于来了,我看见外婆正在包粽子,就走过去,说:“外婆,我也想学嘛!”“好吧!”外婆勉强答应了。

外婆从一个大盆里端来一些粽叶。外婆说:“让我先给你做示范。”只见外婆从盆里拾起两片粽叶,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形,再抓起一些糯米,然后端来一个盆子——里面有红枣、腊肉、蛋黄,抓起腊肉、蛋黄塞在正中间,又抓起糯米铺在上面,接着拿一条白线把它捆上,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现在轮到我了,我拿起两片粽叶,包起粽子来,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包的粽子不是白线绑不上,就是糯米洒出。外婆看了这情形说:“你第一次包粽子,先拿大点的粽叶,糯米少放点试试。”我按外婆说的试了试,果然成功了。

不可思议,真不可思议,我学会了包粽子!

【篇三:过端午节】

胡荧芝

今天我一起床就看到桌上放着一大碗糯米,旁边放着一小碗红豆和一些粽叶,这是要干什么呢?

奶奶走过来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裹粽子,你要来帮忙哦!”可是我不会呀!奶奶又说:“谁都不是生来就会的,等一会儿我会教你的。”

我先看着就拿起了一片粽叶,在将它变成了一个圆锥形,满满的填上了糯米和红豆,把它们放的满满的,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中的另一端开慢慢的卷起来,可是我就是怎么也裹不起来,奶奶说孩子这个不能心急,经过奶奶一次次地教我怎样裹粽子,最终学会了。不一会儿我们就裹完了。

中午吃饭时奶奶端出一盆粽子,我拿了一个吃起来啊!真香,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

【篇四: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家买了两扎粽叶,一袋大肥肉,十个蛋黄,还有一些冬菇和糯米,准备包粽子。

端午早晨,我们早早地坐在餐桌前,把材料拿出来加工准备包粽子。

我戴上一次性手套,依我上次包粽子的方法,把粽叶折两下,把米粒一点点地放进粽叶,可是我还是不小心松了一下手,粽叶露出了一条缝隙,米全散了,我只好再重新包。但是之后我还是反反复复地尝试错误:米太多了、肉放多了、粽子包得太小了、肉放在上面了……经过一次一次的错误,我终于包出一个完美的粽子,而这时妈妈已经包好了十几个。我一直认真地包着,慢慢地我包的粽子也多了起来。

很快,我们已经用完了所有的材料,最后只差煮粽子了,我赶紧催促妈妈去煮,想快点吃上自己包的粽子。粽子煮了两个小时,终于煮好了,这两个小时对我来说感觉象过了两年。

我很快地把自己的“成果”吃完了。抱着自己撑得圆圆的肚子,开心极了。

【篇五:有趣的粽子节】

人人都知道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而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临近端午节的这堂作文课,我们来到了一间教室,发现桌子上有米线、粽叶、大米……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并不是米线而是线。看到这,我明白了:今天是要包粽子。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把长长的粽叶,粗的那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然后把米装进去,再把叶子一层一层包裹起来,但在包的期间需要加粽叶。

明明很简单嘛!我已经开始把米装好了,接下来只需……啊?我的米漏了,没办法,只能重新包一个。吸取了一次失败的教训后,糯米果然没有再继续漏了。再往米里放进我爱吃的红豆和绿豆。下一步怎么折来着?又去请教了一遍老师才弄懂。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一番努力后,终于包出了一个粽子。不过感觉形状不太正宗。老师的是三角形,我的却是正方形。

没事,只要不漏米并且吃得饱就行,既然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试几次一定行。不过话虽这么说,可是现实也太伤人,不知道为什么,随便抽出一个人来,包的都比我好,我的心已经碎了。可就是因为这样才使我发奋图强。我又多包了几个,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反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丑就是啦!

转眼间,包粽子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回到教室,老师还给我们每人发了根彩绳系在手腕上,可彩绳实在太长,都可以给我当项链了,最后多绕了两圈才不会松。据说端午节系彩绳可以驱邪保平安哦!

我喜欢这手链,也喜欢包粽子。今天,我简直太开心了!

热门推荐
1远方
2为辛勤的园丁点赞
3生命生命
4遇见屈原
5父亲的背影
6家人的爱
7绿色常驻
8滕头一日游
9我喜欢夏天
10小河的声音
11笑着醒来
12点点滴滴都是爱
13与书为友
14狂风暴雨中的小草
15因为你,我不再孤单
16音乐课上的启示
17画鼻子
18向阳花开
19爱国从我做起
20我爱家乡的小溪
21目送
22记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初学葫芦丝
24古怪幽默的音乐课
25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6走过那个拐角
27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坚强
28后悔的痛
29好玩的日照
30生如夏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