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妙言追忆古人情
妙言追忆古人情

【篇一:妙言追忆古人情】

我平素里最喜于摘抄,假若看到了美妙佳句,我就迫不及待的拿本子记下。那种看到了宝贝一样的心情—真是狂热至极。

若是遇到了空闲的日子,掇一碟小吃,品一杯香茗,再拿着摘抄本读着佳句,啧啧,真的妙不可言。这时候,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去与句里自带的韵味儿触碰。那种似真亦幻的感觉,能使全身都舒爽畅快起来,流连于语言堆砌而成的天地间。

今儿个早上读了几首小诗,读着读着感觉有湿润划过脸颊。手一摸,竟是落下了泪。我不由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感性了啊,复又看了刚才的两句,暗自揣摩了番,又感叹中国古人的文采是唯美精妙极了。

那两句诗是:“年来妄念消除尽,回收禅龛一炷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出自陆游之手,相闻是陆游在曾经唯一的爱人唐琬死后周游天下时,曾两次回到他们一起居住的小院落—沈家园写的。

似眼前出现了一座漂亮典雅的沈家园,而门前却立着一名男子。肃条孤寂的背影在风中伫立着,唯有一种浓浓的悲伤萦绕,不消散。远离家乡这么多年,原本以为会放得下,忘得掉。只是一回到故里,见到当年的景物,想到已经归去的心上人,心中却难言。人已去,景还在,轻回首,禅龛前点的香还在放出淡淡烟影,怎能不叫人悲伤?恍然回神,美人终究走远,那些美丽的回忆只似一场梦,匆匆结束。到头来也:“只恨昔日美梦,原为虚梦一场”。梦之外,早已心痛得无法言说。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是悲凉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全部。也许,陆游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段爱情的话,他会怎样?是轻松愉快的度过一生吗?我看不一定,而且这样会使我们看不到陆游周游天下时留下的诗歌。

事情都已经深埋在回忆里,变成一场永不磨灭的浪漫传说沉淀在时光河底,妄想它会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事,道理都明了的。但是,那是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不求改变、不求华丽、不求实现,只求在度过带来道道伤疤的时光中心中仍有那么一个梦,安慰你在现世中碎得拼凑不起的心,抚过你那带着晶莹泪痕布满哀怜的脸,握紧你的伤痕累累不再光滑的手……

古人的心思岂是我能猜得透的,但我能感受到那埋藏千年的深切情感:或平和、或欢乐、或凄清、或惆怅。读着这些句子,带着淡淡伤感的小情绪。陆游的伤我何曾真的知晓,只不过是他的那根殇弦触动了心房罢了。闭眸静听中,蓦然想起一句话:锦瑟弦断年华缺,不见依昔故人颜……

【篇二:我追忆历史的中国】

翻开历史的书页,沉重地、缓慢地。追忆曾经的历史,思索着、回味着。展现在面前的不是简单的“古人”二字,刀光剑影却似流芳,舞榭歌台却似硝烟,在我面前飘过,涤荡着我的心灵。

狂风大作,雾气迷漫在天地间。是谁?坐在一辆奇异的车上。面对敌人的铜墙铁壁,他淡然自若,那坚定的眼神,刺穿迷雾,直指远方。他指点着,自信地说:“那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是西方,是一天流逝的感伤;那是南方,是未来充实的粮仓;那是北方,是我华夏民族的脊梁。”在他的四方指点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旅程开始了。黄帝啊,你是中华民族的开创者,你或许不知,你开创的华夏历史一直照亮着世界的东方。

钟磬声响,弥漫在一个并不豪华的院子中。一位老人听说有人来,慌忙放下刚刚端起的饭碗,整理衣着,来见访者。他们的交谈中,一会儿提到“嫡长子”,一会儿又说“礼乐”,一会儿谈论的又是“尊老”。老者详细地给来访者讲解着,时不时地露出激动的神情,直到来访者明白了一切,老者才满足地开怀大笑。应对着一拨又一拨的来访者,老者似乎忘记了他还没有吃饭,在他的心中,只想着“中华之大、国平家和,齐家治国、以人为本,……”他瘦弱的身躯,创造出延续几千年、经久不衰的庞大文化历史根脉,他就是中华文化思想的奠基者:周公。

历史的长河在不停地流淌,中国一直引领着东方的文明进步。百家争鸣、万里长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等,中华民族在大踏步地前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汉,建立了一个接着一个庞大的王朝帝国,中国一直是世界的中心。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黑暗,几千年的文明被八国联军的火枪火炮打出了巨大的伤口,华夏文明的辉煌被炮火激起的灰尘掩埋。一批有志气的中国人在寻找着,奋斗着。

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秋高气爽,但压制不住人群的火热。人们争先恐后向天安门涌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后,终于等到了光明。天空中传来带着乡音但非常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排山倒海的气势,吹散了近百年来的雾霾,光明又照亮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笑了,终于笑了,多少年的艰苦奋斗,迎来了翻身。富强、民主、文明降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中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应该记载下来,中华民族的历程不能被忘记。历史是过去,也是现在。我们要铭记历史,像唐太宗讲的那样以史为鉴,记住曾经的辉煌,记住近代的耻辱,记住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将来的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比“古人”更加伟大的成就。

【篇三:我与古人共赏月】

月下独坐,倚栏远望。凤舞絮动,花间与月对酌。那孤傲的身影正独坐短亭,举杯,纵酒高歌,邀天上的明月,还有那终身相伴的影子,把酒对长空,他远望长安,竟感到那世俗如同河污般,他想了断红尘,做一个萧洒的文人墨客,于是对酒高歌唱心中的梦,而后呤叮大醉,各自分散,从此不再与世俗同流河污,定下“永结无情游,相期礼邈云汉”的诺言。

如水的月光,从天上泻下来,不忍入睡,看柳絮窗前蝶般的飞。他抬头望天上的明月,那如弯钩的明月,勾起了他的往事。他漫步独上西楼,远方吹业了思乡的愁绪。国破,朱颜改,剪不断的悉,理不清的绪。吹尽残花无人见,唯有那如水的月光依旧,他望着明月,叹了口气,那些不堪的往事,如过往的烟云,化作一江的春水,向东流去。

习习凉风,扰乱了他的发鬓,又是月圆中秋夜,他把酒问青天,中秋之夜该怎样过?圆月代表团圆,可现如今,却是孤孤单单的一个对月而歌,他本应恨苍天,可是他却没有,“不应有恨”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言,因为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就不会改变。“不应有恨”,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夜又是月圆,他望着那象征人间离聚的月亮,默默的想着,今夜月圆,本应一家团聚,却因战争之乱而各奔东西,祖屋、田地也因战乱而荒废,今在异乡,心却飞往了故乡。“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就是他此时的情景,“共看明月应垂泪”是他对故乡最好的表达。

他站在窗前,远着明月,思绪飘向了远方,月与海连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徘徊月下,相思之苦慢慢爬上心头月色皎洁,浩渺无边,相思亦无边。他摇了摇头,还是到梦中等佳人相见吧。……。

冰清玉洁的心,多少忧怨与泪痕?月照千年,永恒绵延。

点评:丰富的想象力源自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源自广泛的阅读,源自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深沉的思索。——这是本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作者以诗一般凝练而生动的语言,表述着他与“古人”共赏月时悲伤离合,这闪烁着才情的文字中,隐现着一颗思索的灵魂。

【篇四:古人休闲之我见】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不能只有繁忙的工作和学习,还应该包括轻松、愉悦的娱乐、休闲。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有助于消除身心疲劳,让生命充满活力。休闲并非无所事事,可以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写诗、著书、饮酒等。从一个人的休闲方式可以看到他的品格、情怀和雅趣。“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认为古人休闲有两类,一是小隐隐于山野之中,品味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味人生的自由,舒适。二是大隐隐于市,心系国事,胸怀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有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标准。把国家的繁荣兴盛,当己任的一种最高境界的休闲。

古代诗人苏轼有赏心十六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雨后登楼看山,月下东邻吹箫……他丰富多彩的生活可见一斑,他的乐趣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入微,目的只有一个追求快乐,但他的快乐没上升到,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思想高度。苏轼隐居后的人生,对国家大事关心不多,体现在“一蓑风雨任平生”,表现出他对官场的厌倦,绝不与其同流合污,过着一种近似于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又后天之乐而乐”,这句话不仅仅激励的同伴,也表明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无论位处庙堂之高,还是身处江湖之远,仍时刻心系国家,不忘百姓。以天下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是古今都提倡的为集体、为国家着想,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精神。

这两种休闲方式,只因服务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不会因说出的地点和时间而改变。三国诸葛亮在茅庐之中不忘关心历口义、时事,潜心研究,最后得出三分定天下。决定了蜀、吴、魏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的伟大贡献告诉我们,第二种休闭需要我们“风身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古希腊哲学家说,忘我就是快乐,这说明了最崇高的休闲和精神追求莫过于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将他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笑对人生,努力为改变世界尽一份力,让我们来追求更好的休闲方式吧。

【篇五:古人不远】

做为中国人我是挺自负的,古贤们替我们在文化上打好了底子,在中国这张宣纸上着好了底色,只让我们草草一笔,便“自吹自擂”:我们有五千年的沉淀文化,但,我们仅仅在需要她时,才吹嘘。也许,口头上的古贤已走远。

学者朱大可说:“孔子的治国主张,从来没有用于治国,反而用于治民,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外儒内法。”这也因古贤被统治者“束之高阁”脱离群众。如同宝座上虚构的观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但古贤的真正思想精髓却深藏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仍记得,一天深夜里,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有一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如同被电击了一般,这句话似乎孔子对准我的软肋,批评我的,“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是为了给别人看”。一时间我似乎热血上涌,脸颊羞红。那一天,头一次开始讨厌我的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我知道孔子虽已逝去千年,但他精髓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我感觉到他不在遥远,平常如严厉的师长。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震撼我心灵的伟大古典语句,但我最喜爱的却是李斯临死时:“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意思为:牵着黄犬,到东门打猎,还有没有可能啊?倒运的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被腰斩。但他看着与他同罪并死的儿子却设想以前最惬意的事,虽我不喜欢李斯的人品,他将自己比喻为鼠,并贪图富贵,极求名利。妒才,而杀同一师门但技高一筹的韩非子。但他临死时,终于顿悟,追求了一辈子的富贵名利竟抵不上一场有趣的打猎。这时的李斯在我眼中,便分外可怜与可亲。

最可爱的是,那位在宋朝谈了一辈子理想的辛弃疾,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诗句却是:天凉好个秋。此句却道出了他一生的寂寞与忧愁。不远处的他,好似长叹一声,眼中的那汪湖水,如同秋天凉意无限。

当代有不少人称,想接近古人,熏陶文化。于是,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古贤故居,满怀憧憬。但院内熙熙攘攘,忽有大妈喊道:

“茶叶蛋,一块五!”于是,勾起馋瘾——最后,回到起点,嘴里咂巴的茶叶蛋余香,大脑想的是,某某古贤的居所中茶叶蛋我吃过。

是当代人们将古贤商业化,甚至书籍的外包装镀金,镀银都屡见不鲜。

但,肯定有人摒弃书籍外包装的庸俗,在书籍内部寻找古贤。

在这些人看来,古贤远去,是无稽之谈。

而以商业利益为重,玷污古贤,欺骗群众。古贤远去,那是理所当然。

热门推荐
1感恩恩师
2感谢困难
3春日随想
4热心的熊猫店长
5为何要自律
6食品安全调查记
7让希望燃烧人生
8我的
9拖地的启示
10一个人的全家福
11感恩生命
12美丽自然
13从绿百合身上懂得的
14大连之旅
1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6我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17我最好的朋友
18秋游河南里
19遥忆伊人
20快乐的教师节作文
21为老师点赞
22妈妈笑了
23年味
24回报
25微笑,让生活更美丽
26我爱冬天
27落日
28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29我的老师记叙文
30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