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观后感>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篇一:最后的棒棒观后感】

“棒棒”这一个词一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一脸茫然,因为对于习惯了机械化与智能化的现代人来说,那些“棒棒”们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些遥远,所以即便大家不明白这一个词语的涵义,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因为我们不常见到,因为我们不必理解,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没有必要在意,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不,我不认为这是对的,因为在我看来,了解“棒棒”这一个群体就是了解一段历史,了解“棒棒”这一职业就是了解一种文化,解决“棒棒”这一难题就是解决一种贫穷,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探讨一下“棒棒”这一神秘群体,去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

一说到“棒棒”这个词,那我们就不得不提重“庆棒棒”这一个称号,而一说到重庆的棒棒,人们就会立马明白,那些所谓的“棒棒”就是指靠一根棒子生存的人。在那些没有机械帮忙的情况下,这些伟大的棒棒们就靠一根棒子,靠一双肩膀,靠一身蛮力,靠一腔热血去走街串巷,爬坡上坎,充当人们生活中的运输工具。

不过叫人觉得可悲,令人觉得遗憾的是,在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中,不管这些棒棒们有多么努力,他们都赚不到什么利润,甚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加不堪的是,对那些大部分都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棒棒们来说,有时候甚至好几天都开不了业,赚不了钱,所以他们只能蜗居在街头晃悠着,祈祷运气眷顾自己,他们只能蜷缩在暗无天日的自力巷里面,祈祷着这个家不要被拆迁,这个月的房租不要被催促。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棒棒”,他们卑微不堪,他们辛苦万分,他们辛酸不已,可是就算是这样,好运也没有眷顾他们。因为生活在杂乱不堪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会遇到扒手,遭遇抢劫,饱受病痛,忍受孤苦,日子没有一点点盼头,生活没有一点点希望,让人莫名觉得心酸,觉得可悲,觉得心疼,觉得哑言,觉得鼻酸。

事实上,从古至今我们都推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也一直说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最勤劳的,可是为何这些所谓的劳动人民,今天的这些“棒棒”们会生活的这样苦楚,这样不堪呢?而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去帮助他们,社会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去支援他们,国家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去容纳他们呢?

当然了,除了整个社会环境之外,事实上,棒棒们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了,我们要知道,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棒棒精神”,而不是所谓单纯的人工苦力了,所以“棒棒”们必须看清趋势,认清现实,努力去寻找新的出路,新的机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脱离困境,活的更好!

【篇二: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致人类的一封信》读后感】

“地球是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不要再伤害它了,用你们的智慧,还给我们彼此后代一个美丽的地球吧!那是未来的希望,也是最后的希望。”这是一只普通的鸟的自述,每当看到这句话,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致人类的一封信》。

这篇文章说的是一只鸟对人类提出的建议,其中表达了它对人类破坏自然的种种行为的强烈不满。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未被人类开发的原始天然森林,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遍地芳草,汪洋大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多美的境界啊!鸡犬相闻,好鸟相鸣。他们虽也有天敌,但他们的生活总算是和谐而美好的。

可有一天人类来了,他们改变了这一切,人类砍倒了树木、抽干了河水、大量屠杀其他动物。鸟的祖先曾亲眼目睹了一只羚羊中弹了,她挣扎着又往前奔跑,终于倒下了,一个人抓着羚羊的角往车上扔,双眼流露出无尽的绝望!可人类并没有停下,枪声仍在继续……多么悲惨的场景啊!

人类如此伤害动物,其实也同时在伤害自己啊,不是吗?其实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自然受到了伤害,人类也受到了影响,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也是其他动植物的家园。

人类啊!住手吧!反省吧!补救吧!为了那些动植物们,也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后代归还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大自然。让天变得更蓝,让水变得更清,让树变得更绿吧。让我们携手共创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地球迸发出勃勃生机。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篇三: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暑期,我读了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原以为,大象只是普通的动物,性格温顺,是人们的朋友。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深深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浓烈而深厚的感情。

这本书说的是:在1943年,一场征战后,故事的主人公——嘎羧,成为了象群中唯一存活的大象。好心的村民治好了它的伤,并收养了它。几十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好像自知生命大限将至,便四处寻找它在战争中披过的象鞍,奋力披上,并跋山涉水,来到了昔日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洞,把自己埋在了昔日战友的身边。在苍茫的暮色中,老战象用尽生命中最后一点力量,与同伴们会合,与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会合,还与这里的一切事物会合……

读到这里,我合上书,顿时对嘎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一头战象。但它在生命快要终结时,没有选择回归祖宗留下的那古老而神秘的象冢,而是选择了和从前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待在一起。此刻,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就是它和战友们真挚的感情。嘎羧是一头重情重义、有灵性的大象,它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有尊严的。动物都能如此,何况我们人类呢?忠诚的小狗、可爱的猫咪、忙碌的小鸟、敦厚的老牛、辛勤的猫头鹰……一个个多么可爱的生灵。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们,一直都不爱护它们呢?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动物们的不幸遭遇。它们被任意捕杀、残害,在利益面前,人类迷失了自己。

我要大声呼吁: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请别伤害它们。动物的濒临灭绝会造成生态的不平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动物,保护动物朋友,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篇四:最后一片藤叶读后感】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名叫珍妮的小女孩得了肺炎,她着着窗外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说,当这些叶子落完了,就代表自己也要死亡了。那天夜里,刮了好大的风,但第二天,常春藤上居然还有一片叶子,这让珍妮看到了生的希望,叶子经历了一夜的风吹雨打依旧挂在那里,这给了珍妮活下去的勇气,珍妮的病好了。

而事实上那最后的一片藤叶并不是真的,而是贝尔曼先生在那狂风暴雨的夜里,画上去的,那是一幅杰作,它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给了珍妮以生的希望,贝尔曼先生却不幸感染了肺炎并付出出了自己的生命,不,或许他的生命并没有结束,我在珍妮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延续。

贝尔曼先生的举动让我感动,或许做人正需要有一颗善良、舍己为人、爱别人的心。我们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平凡的普通的人,默默在为他人付出,给他人点亮了前行的灯,给他人带来了希望,而这一切就是爱,爱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爱让人感觉到明天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故事中珍妮非常相信常春藤上的叶子掉完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没了,她将自己与叶子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当她看见经历过多次风雨的常春藤上还有叶子时,她也有了生的希望,并懂得了想到死的孩子是糊涂的孩子,可见信念对一个人的生活以及生命有多重要。

让珍妮活下来的是那最后一片叶子,那不仅仅是简单的叶子,那也是生的希望。给珍妮生的希望的,正是画家贝尔曼先生,这张只画了一片藤叶的画,在我看来,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幅画了。因为它不仅救活了珍妮的生命,而且也告诉了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决定的,假如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那那个人看到的未来也会是一片黯淡;假如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阳光,那那个人看到的未来也会是一片光明。

人生,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不会失败,永远顽强地奋斗,那么久一定可以寻找到困境中的突破口,因此坚定的信念是真正支撑生命的所在。

【篇五: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和强巴及时救走了金猫虎视眈眈下的小熊仔。等到母熊逃出了猎人的魔爪,回来找孩子的时候,作者打算还给它。可是,没想到当作者把小熊仔还给母熊时,母熊不但不感谢他,反而不停地给作者和他的同伴惹来了麻烦。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在母熊的折磨下变得痛苦了。而小“丽丽”已经把作者当成了它的妈妈,趁机从母熊的怀抱中逃出,与作者相遇。直到最后,作者再也忍受不了母熊因失去了丽丽而对他的折磨,使他不得不搬家。

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是,不仅人类需要信任,动物也需要信任。母熊是因为猎人的逮捕和折磨使她不再相信人类,而“丽丽”这个小熊却因为作者的关心与照顾,把作者当成了它最亲密的人,也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妈妈,在母熊追杀时,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救助作者。

不管是与人交往,还是与动物交往,我们都应该诚恳的对待对方,这样才能建立起大家的信任,让动物不再惧怕人类,让我们成为朋友。动物和人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着生命的威胁,人类是可怜的,动物更是可怜的。人们不应该去欺负动物,动物也是一个生命,我们并不能因为比动物聪明,而去杀害他们。动物其实是我们的邻居,它们也是我们的伙伴。地球是我们的也是它们的,如果地球不再属于它们,那也不再属于我们。

【篇六: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琼西因患肺炎,生命危在旦夕,用医生的话说:“她的病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希望痊愈。”已是深秋时分,躺在病床上的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株老常青藤上泛黄的叶子。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她自己就该去了。可是最后一片叶子任凭风吹雨打,总也不肯脱落。琼西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身体也奇迹般的好了起来。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受到了信念所带给人的强大力量。就像在地震中那些被深埋在废墟里的人们一样,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持到救援人员救出他们的那一刻的呢?没错,是信念。这信念的来源可能是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自己需要照顾的父母亲……这些人都是他们牵挂的对象,而正是由于这些牵挂,才激起了他们想要继续活下去的信念,才让他们在饥饿、干渴、疼痛中不愿闭上眼睛,才让他们在黄金救援时间过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泰戈尔曾经说过:“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是的,信念就像是夜晚大海上明亮的灯塔,让与风浪搏击的船员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不应该缺少坚定的信念,因为正是由于信念,我们才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热门推荐
1因为有我
2一路上有你陪伴
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痕迹
5一件暖心的事
6学骑自行车
7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8三生有幸遇上你
9星空遐想
10乡村风光
11我爱古琴
12游莫愁湖公园
13活着读后感
14春天的脚步
15妈妈,我爱你
16清迈之行游记——参观夜间
17与梦同行只为那一瞬辉煌
18我心中的麦田
19爱在细微处
20书简,重拾那份精华
21月球探险
22花园
23向祖国献礼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26在碰撞中发展
27我咋这么帅呢
28最后一次广播操比赛
29游杭州野生动物园
30学画画的过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