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我的背诵经
我的背诵经

【篇一:我的背诵经】

这个暑假,有点烦。才治愈了“拖延症”,老妈又给我布置了“每日一背”的任务,并且得在规定时间完成,否则重罚。

背诗,特别是不常见的诗,相信很多孩子都不喜欢,有的诗句还很拗口,会读就不错罗!“必须背!”老妈又吼了一声,我的内心都快崩溃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他们的诗词,一首首过关!”老妈的态度异常坚定,看来这个苦,我是吃定了。

“鉴于你的优异表现,今天提高难度,背《大学》节选!”。天啊!我的噩梦真的开始了吗?可是,妈妈的话从来都是圣旨,我只能偷偷下苦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背诗经”新鲜出炉!

第一招:大声朗读。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读了一遍、两遍、三遍,我终于记下了第一句。可意思不理解,背得非常痛苦。

第二招:查看译文。拗口的文言文没人想背,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不就完了?这招还挺管用,我成功背下了三句话,可接下来,却是让我更加头疼的:一个句号也没有的长串诗!

第三招:找出规律。像这么一长串的,肯定有规律。比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句式一样,只要记住“止、定、静、安、虑、得”这六个词,便大功告成了!

同学们,这是我的“背诵经”,你有什么秘诀吗?开学了,组织一场赛诗会,我等着你来挑战哦!

【篇二:我的童年里有背诵】

“鹅,鹅,鹅,颈向唱天歌。不毛肥绿水,脚掌不清不。”我的耳边时不时会回响起那个奶声奶气的“鹅鹅鹅”,这让我不禁又想到了那纯真、有趣的童年背诵时光。

那年我刚三岁,幼儿园老师让我们回家背《咏鹅》这首诗,因为我自认为早已经背会了,所以回家后只是看了一遍配图,并没有把背诵的事放心上。

第二天,老师就检查了。

老师第一个叫到的就是我,我胸有成竹,挺着小胸脯大声地背了起来,“鹅,鹅,鹅,颈向唱天歌,不毛肥绿水,脚掌不清不。”

我刚背完,旁边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有的甚至笑得前仰后合。

老师把我叫到教室最前面,我心里很疑惑:背错了?没有呀!背对了?那旁边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笑呢!

我正在努力回想,老师发了话:“齐儿,你看,你把‘白毛浮绿水’背成了‘不毛肥油水’,把……,以后可不能粗心大意了哟!”

我“啊?”的一声,有种恍然大悟梦初醒的感觉。

在老师和全班小朋友面前,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心里暗自发誓:以后可不能自以为是了,尤其是背诵,不但被小朋友嘲笑,还被老师说,太得不偿失了!

这就是我童年里最初关于背诵的故事。之后的岁月,我更是与背诵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杜甫、王维、王之涣、王安石等,悉数被我背了个遍。

现在要问我,背诵什么感觉?我只能说,我的童年里有背诵,尽管那很苦,但也很酷,不是吗?(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篇三:背诵风波】

一个星期二的下午,快放学了,语文老师布置了背诵第13课《小英雄雨来》3-7自然段的作业。

我们全班都快晕了,这么多个自然段,这要背到猴年马月才背得完,我们都在不停地抱怨。可是没办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必须完成,所以我心里就打了一个小算盘,我可以骗妈妈只用背3、4两个自然段。

回到家里,我很快就背完了3、4自然段,妈妈很是疑惑:“为什么只背这么少的自然段?”我振振有词:“老师就是这么要求的,不信你问郑邱昊!”妈妈信以为真,我也千叮咛万嘱咐妈妈一定只用签“已背诵”,不要签“已背诵3、4自然段”。我想想就很得意,很快就睡觉去了,妈妈签完字帮我把书装进了书包。

第二天早上,蒋老师开始检查背诵了。前两个自然段我倒背如流,可是后面三个自然段我要不总卡壳,要不就加字,要不就减字。蒋老师走到了我的面前,我流了一身冷汗,汗毛都竖起来了,心一直跳个不停,整个身子都僵硬了,生怕蒋老师看出来我没背。还好妈妈已经给我签字了,我又有些得意,妈妈签字就是证明啊!不好!这时我无意低头瞟了一眼签字,妈呀!妈妈签的居然是“已背诵3-4自然段”。糟了!蒋老师要向我走来了,如果让蒋老师看见我只背诵了3-4自然段她会大发雷霆,我紧张的全身冒汗,腿都在发抖。我还来不及把书本盖着,蒋老师就看见了签字。她勃然大怒,跑到讲台上把书狠狠地往桌子上一甩,大口喘着气,之后就没说什么了。

望着生气的蒋老师,我大气也不敢出,同学们的目光像利剑一样刺向我,我的心里难受极了。

蒋老师没有当众批评我,是想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学习要自觉,这样的人才会有出息。

【篇四:有趣的背诵方法】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一上课,徐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三项作业,分别是背成语、节气歌和对联。

刚开始背书时,我只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背。我觉得很茫然,不知从哪里开始背。我心想:“先背成语吧,因为第一个作业就是背成语,一定会很好背。”可是无论怎么背都不能把它背下来。这是当然的了,因为我那是死记硬背,怎么可能背得下来呢?

正当我发愁时,刘芷玥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我们一起背好吗?”我说:“好呀!”刘芷玥说:“咱们背节气歌好吗?”我说:“好的。”我心想:“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我一定要搞清楚。”她双手打着拍子背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听完她背的后,我也和她一起背。当背到第三句时,我和她都忘词了。我急得把眼睛往书上瞅去。看到了!原来是这个字,真气人。我对刘芷玥说:“是秋处露秋寒霜降。”刘芷玥说:“哎呀,这么简单的我们都忘了,那我们一定要重来。”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我编了一些可爱、搞笑的动作来帮助背诵,刘芷玥也编一些有趣的动作。如夏满芒夏暑相连,一背到“连”字,我们就把两只手的中指贴在一起,这样一下就会背了。刘芷玥做了一个从上到下急速下降的动作,我则把双手拼在一起,缓缓放下,像在接什么东西一样。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对,意思就是从高高的天空中雪花飘落在地上。你看,虽然动作非常的简单,但表达的意思却又很清楚。它是不是要比想象的更简单呢?

下一个任务是背对联,有了这个方法,背对联在我眼里就只是个芝麻那么小的任务了。只读了一遍,我们就顺利地背下来了。原因是这样的:对联里的“余”和“鱼”是同音字,我们利用了这一点,一到“余”字就做小鱼游泳的动作。其余三副对联完全不在话下,我对刘芷玥说:“语文天地只要两副对联,我们挑两副简单的就是了。”她同意。这时,徐老师说要说要默写出来,可以在本子上复习。于是我默写了成语、对联和节气歌。有这么好的方法,背书就再不会占用那么多时间了。

原来,只要掌握记忆方法,就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能节约许多时间来干其他事。

【篇五:背诵课文】

星期五,黄老师说让我们背课文。我不想背,也不会背,可又不能不背。一不背的话在学校里,黄老师就会抽人去背,每个同学都很有可能会被抽到,我也是一样的。如果抽到我,我却背不了,那黄老师可能就会生气了。

我带着这样忐忑的心思去了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我一直读书,一直读书,整个补习班都是书声。有的捂住耳朵在背书,有的把书捂在胸前,口里念念有词,有的俯首默念,文字好像在捉弄我,我怎么也捉不住它。

我恨死这些字了。我咬牙切齿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像要把它们吃进去一样。终于,我把1、2、3段勉勉强强背完了。我又用同样的办法把4、5、6自然段背完了。

我只有第7自然段没背完以及一篇作文没完成的时候,妈妈来了。老师让我回去背完。我回去的时候想:原来背书不也不是那么难。

回到家,妈妈要我多读几遍,说有助于记忆,不然会很快就忘记的。我遵照妈妈说的话,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

之前我不喜欢背课文,现在我觉得,我很喜欢背课文了。

热门推荐
1一路花香读后感
2我最熟悉的人
3杨梅
4雾中的乡村
5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
6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7愧疚
8幸福与吃相伴而行
9忆家乡
10握住我的手
11我的碎片化生活
12安全放首位
13寻菇记
14吉吉的回家路读后感
15笑容的鼓励
16一封书信表孝心
17听雨
18一节神秘的课
19童年趣事
20我的那只钢笔
21我看见
22花样年华,永不散场
23太空想象作文
24皮艇冲浪记
25助人是一种快乐
26《雷锋》读后感
27忘不了那个人
28嘉陵江的日出
29我最熟悉的人
30与阳光的两邂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