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国学之路
国学之路

【篇一:国学之路】

许多人会问国学是什么?许多人又会有其他不同的解释。其实“国”就是中国,“学”就是学问,那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是外国人所没有的。原来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全部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中国的古文化传承下来,国学也传承下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这就是国学的美丽,这就是我们的魄气!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它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那我们更应该传承下去,春秋战国时的《论语》《孟子》,司马迁的《史记》,李时珍的《草本纲目》,唐诗宋词元曲……都需要我们这一代去传承去发扬。

国学像是一杯茶,清幽淡雅,茶的味道是品出来的。国学的味道也是品出来的,读多了,读懂了,味道自然来了。

国学经典,华夏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篇二:走进国学经典伴我快乐成长】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的历史、汉字、四大发明等,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慧。而国学更是经典,融入了每一位古人毕生的智慧,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深有启发。孔子作为万世至圣先师,他的语录伴随着我慢慢成长,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错,每一个人生下来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和我在一起的人中,必有别人懂得的知识可以弥补我的缺陷,同时可以用更多的知识,去培养我、教导我、启发我。这段经典语句,折射促一颗满怀谦虚好学的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可以互帮互助,用你的优点来弥补我的缺点,让我的不足渐渐减少。这么经典的道理,又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孔子所悟到。若此看来,孔子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啊!

不仅如此,他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让我请教别人时要谦虚,即不失礼节,又可以“补拙”;让我在满怀兴奋中去迎接好友的远道而来;让我明白做事要换位思考,自己都不愿做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让我认识到做人就要有信誉,对自己的决定要负责任。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很多弟子的品德才华都很出众。没错,“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清楚地告诉了我“做人要宽容、善良、为他人着想”。这些虽然经常说但又常被忽视的道理,一点一滴触动着我的灵魂,让我在国学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慢慢的影响着我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不仅仅是孔子的语录,还有很多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无不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喜欢国学经典,它给了我想象的空间和快乐,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会继续走进国学经典,因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它将是我勇敢前行的无限动力。

【篇三: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我们每次在背诵古人留下来的经典,都只是死记硬背,对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诗句的意思根本不了解。自从我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经典诵读》是我们必须要牢记的国学文化,里面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能让人们的灵魂得到很大的升华。对传统的经典能做到耳熟能详,就等于我们在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可是我们每天的时间都白白的浪费掉,我们根本达不到那种境界。

选手张天娇满腹经纶,拥有强大的诗词储备量,她回答的答案被评委们认为重复,但她仍旧坚持自己的答案,对评委解释说:“上一次回答的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相思。”而这一次是“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评委们又改变了意见,认为这句话通过。我想向张天娇学习,希望自己能把《经典诵读》熟练的背诵下来,并且能熟知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经典诵读》中有很多优美的诗句,如“言必行,行必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已经成为我们交流时的口语。

在《国学小名士》上有评委说:松这个植物古人非常喜爱,因为他蕴含了坚强、正直、坚持不懈、认真对待事物的品质,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个节目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过去的语言发掘出另外无价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精华汇成了《经典诵读》这一文化的瑰宝。他应该让世界关注,让外国人知道它是中华文化的化身,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最靓丽的风景——诗词!

【篇四:读国学,品经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稚气未脱的邻家小妹婷婷口里念着《三字经》,一蹦一跳地来到我眼前。我蹲下身,摸摸她的头,轻声说道:“这可是一本好书,你一定要好好读哦!”而此时,往事却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自从牙牙学语之时,妈妈便教我念《三字经》。因为它简单、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很快便喜欢上了。冬去春来,整整十年,我也能体会到一些它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它就像一颗颗宝石在我心里灼灼生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自我懂事起,妈妈就用这句话来教育我。当天能完成的事一定不能拖拉,务必按时完成。记得有一天,我去市里参加讲故事比赛。一路斩关过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到家后,满脸喜色的妈妈激动地拥我入怀,对我说:“雨露,你太棒了,妈妈为你骄傲!”喜形于色的我心想:“今天我表现得这么优秀,晚上的奥数练习可以取消了吧。”可还没等我说出口,妈妈轻轻说道:“你休息一下,做了奥数再去睡觉吧”,我一听,不乐意,嘟起了嘴:“妈妈,今天的讲故事比赛我取得了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绩呢,今天就不做奥数了吧!”妈妈一脸正色地说:“雨露,做奥数事小,养成一个好习惯难啊。只要你能自觉养成爱学习、爱动脑的习惯,这比什么成绩都重要。玉不琢,不成器……”没等妈妈把话说完,我接过了话:“妈,我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也得有吃相,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你当老师够辛苦了,我自觉点。”于是,我三步并两步地上楼去做奥数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要求我们感恩父母。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我的父母在生活中为我树立了孝敬老人的榜样。我阿婆的膝关节受损,常年犯痛。妈妈下班回到家,便主动承担了家务活。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后,又烧热水为阿婆敷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看到眼里,记在心里。想到妈妈在学校工作重,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实在太辛苦。于是当妈妈为阿婆打来热水后,我便自告奋勇为阿婆拧帕给阿婆热敷。爸爸妈妈纷纷为我竖起大拇指说:“我家宝贝长大啦!”听到了称赞,我心里好似喝了蜂蜜一样!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它伴我成长,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它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历了沧海桑田,依然流传至今。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犹如天际耀眼的启明星,照亮我们炎黄子孙勇往向前的道路!

【篇五:品国学经典走智慧人生之路】

说起国学,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人乃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大家都说,要学有所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孔子先生的这三句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使我懂得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了我在学习的生涯中,要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学习别人优秀的方面,并了解别人的缺点对照自身进行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先生望着滔滔江水飞奔而去,于是警告世人——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也如这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说起国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最具代表的事物非优美的诗歌莫属,那一阙阙美丽生动的诗句,无时不刻萦绕在我的耳畔。我背的第一首古诗便是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句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但那时的我一直不解月光为何洒在地上,难道大诗人李白将床搬到房子外面睡觉?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李白说的“床”是指“井边的围栏”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诗人借助皎洁的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苏东坡先生的宋词《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更是表达了众多远离家乡,漂泊在海外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眷念之情。

上小学时,每逢寒暑假,语文老师必会发一张古诗单让我们背诵,如今上初中了,发现现在所学的一些古诗词我在小学已经背会了,象什么《钱塘湖春行》、《黄鹤楼》、《渡荆门送别》等等。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岳飞将军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使我体会到了岳将军的豪情壮志,每念到这句诗词,我都有种振奋的感觉。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两句诗词里,我读懂了先生悲惨黯淡的一生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遨游在诗词的海洋中,领略文人佳句的道理和意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去细细品味她的精髓,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留下一路芬芳。

【篇六: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的情景在我脑海中也不曾忘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领略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的诗词演绎着语言的魅力,还有很多经典着作展示着古人的智慧。比如《三字经》、《仟字文》等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轻要好好学习,锤炼自己,将来一定会成有所成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文学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像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那样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最后像他那样聪明的人也未能挽救一个国家,为什么?如今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共同的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了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没有争权夺利。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的教室、和蔼的老师;有幸福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可是,同学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

看完《西游记》后,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降妖伏魔、辨善恶。为保唐僧取经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的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看了《大唐西域》之后才明白,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的人,是一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坚定不移的高僧。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学,它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知识结晶,它能教我们明辨是非、少走弯路、增加修养、提高素质,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热门推荐
1那件事激励着我
2美丽的蛟山公园
3秋游
4《井底之蛙》新编
5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6与众不同的礼物
7偷传纸条
8给潘老师的一封信
9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10学会生活
11假如我能实现五个愿望
12我找到了秋天看图写话
13自编童话故事500字三年级
14碎片化生活
15科学小实验
16真精彩的初中生活
17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18写人作文
19走不出去的秋天
20我最喜爱的味道
21最美的风景
22我的私塾先生
23读书开启心灵的天窗
24军训日记
25学书法
26秋天的银杏叶
27老师的微笑
28看见这片银杏叶就想起你
29欢度国庆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