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读《岁月在,我在》有感
读《岁月在,我在》有感

【篇一:读《岁月在,我在》有感】

偷几日闲,去读一本书,不需燃檀香,因为它较之檀香更加馥郁,不许斟香茗,因为它较之香茗更醒心,不需邀好友,因为它较之好友更亲切。一册书,一个读书的人,一刻闲适的时光。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风筝飞远,云在翻涌,时光奔跑,人在长大。大自然是何等之奇妙也?青山垂影,绿水为文。每一朵花,每一片水波,都有它各自的故事。人生只有百年须臾,太短了,以至于我们缺少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去看看一棵梅树嶙峋的枝干——从它脚下的黑色泥土看起,再是粗壮的枝干,一点点向上、向外,看它的枝杈一一伸展,吐出叶,开出花,零落成泥。树就是人,四季一轮一轮的过去,树在合适的季节开花,在合适的季节吐叶子,人在合适的时候读书,在合适的时候工作。庄子入梦时尚能将自己以为翩翩蝴蝶,那么我们呢?我们又何尝不能把自己当作一棵树,来用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感受自然呢?

雅和俗,什么意思?

相当于文言和白话,相当于仙境与凡间。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中说苦难是组成幸运人生的一部分,那么我便想,俗是否也是雅的一部分,雅,又是否是俗的一部分呢?世人爱美,寂静是美,热闹也是美,清淡是美,浓烈也是美。这个说法也许难以为众人所接受,不过,天下人怎么会一齐矢口否认一件物呢?恰似文言与白话,恰似仙境与凡间。

正如这世间最美好的每一物都不用价格来衡量一样,淡然又平静的生活也可以是诗。浪漫不过在顶楼看见的一片夜,时光不过落在小孩发顶的一朵雪,星星也可以是启明的小灯。就像你必须久住才能深谙这个城市的四季,知道月季与腊梅几时著花,只有你在了,我在了,你我都在了,生命的剧目才开始上演,才有回忆,才有岁月,生活中的美才有机会为你我发现。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羡慕张晓风,游山玩水,悬壶济世,寄情文字……我想做的事他都做过了。但随时光流逝,不知不觉间,手中的书本翻到底了,意犹未尽之余还有些许讶然。不知读一本书所花费的时间能否叫做须臾?这须臾中,我身处料峭春寒还未消的一月去感受温柔的让人心疼的三月,我的心从波澜乍起,复回归风平浪静。须臾不过几寸光阴,地球悠悠旋转,清水汩汩润心,如今我已然可以持着淡然与平静,看云卷云舒,花开时依然喜悦,花落时只道它化作春泥。

雨在落,时针在滴滴答答的走。青青是山,苍苍是天,多彩是生活。也许我们就应该留个心眼,因为这个世界太多的美——都隐匿在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中。

作者在山间大喊“我在”,回应的不仅是山山水水,还有时间,还有岁月。生活之美只着于平淡,岁月在,我在。我在,岁月在,让我们且来从俗——

【篇二:走进爸爸的童年岁月】

爸爸五年级时还没有英语课呢!他们并不像我一样,才三年级,就开始上英语课。那时条件差,爸爸初中才上英语课。回到现在想一想,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是很幸运的,小学就可以学英语了。

爸爸放学时,不像现在我们班同学一样,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或去看手机,而是放下书包,跑到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打野战,有时还会抓起地上的泥巴,捏一些小动物,或者捏一些碗。我觉得社会变化的很快,学习压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到户外玩了。

爸爸小时候也会像我一样,十分调皮。比如有一次,当时不是周末,爸爸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偷偷拿起五块钱,和小伙伴一起,到村的小卖部偷偷地打台球。一直打到天黑了,才回家。结果一回到家,就被奶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哇,通过这次采访,我才知道,我的调皮性格都是从爸爸那里遗传过来的,难怪现在的我也因此而经常被妈妈教训。

当时爸爸用的文具跟现在的差不多,也有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之类的学习用品,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中性笔,当时爸爸写作业用的是钢笔。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书写工具,其实跟以前的也差不多,只是造型各种各样,引人入胜而已。

【篇三:岁月, 你还会等我吗】

花开就有花落的时候;树木在发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有凋枯的那一刻;太阳从东边升起,就注定在西边落下。这一切大概是上天安排好的吧?不,这也许是大自然的规律吧!

世间一切有因皆有果,有生必有死,谁也改变不了这一切。巨人夸父为了留住时间,结果未半而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经历了15个春夏秋冬我们现在只能回忆过去,但无法回到过去,这一切都像过眼云烟一样,最终还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曾尽力去留住昨天,但当我不经意时,它却悄然流逝。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然而明天我们却在感叹,多么盼望回到昨天,但那是可望不可及的,我们只有乖乖地迎接,把握明天。

现在我们只有好好地把握今天,让他在慢慢的、慢慢的消失,虽然我们留不住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住时间,让它在我们学习时流逝,不可让他在我们“狂妄自大”时流逝,因为今天只有一个,到了第二天就成了昨天,就变成了记忆,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什么事都不要留到明天去做,结果事情越来越多,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没错,明日是无穷尽的,但在我们的人生中,明日过了一个就代表我们失去了一个明日,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实属珍宝,朋友,当你们浪费了一点“珍宝”时,别难过、伤心,如果你一旦伤心,与此同时,你又付出了双倍的光阴,解决此事的方法是,好好把握剩余的时间,尽力在把握剩余的时间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当你想放弃今天时,你要想清楚这浪费的也许是你的一生不足之处,当你想自暴自弃时你要想清楚这浪费的也许会毁了你的一生,所以你要想明白,三思而后行。

岁月,你还会等我吗?

【篇四:青春岁月之繁华】

青春,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有彩色的梦,绚丽的,耀眼的,美好的。

——题记

那时的我们,桀骜、狂妄但又天真,都固执地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追求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不会去探究后果,更不会去审视那些伤痛。

我们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和听不完的唠叨,但我们只顾挥霍着属于我们的繁华岁月,用多彩的画笔,渲染着我们独特的青春。

我们永远都在极力地向旁人展现自己的成熟,却永远摆脱不了那内在的些许稚气。外表坚强的我们,内心却不堪一击,我们可以为了一句话而振奋或崩溃,或做出旁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饶雪漫笔下的米砂可以为了路理在黑夜不顾一切地冲进酒吧,路理又为莫醒醒奋不顾身地冲向车海。他们亦然是这个年龄,我们亦是如此。我们可以为了一个煽情的小说而泪如雨下,事后却还是会说这些故事都是骗读者的眼泪。

我们总是寂寞的,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站在楼顶上仰望天空。那时的天,蓝的可以挤出水来,那时的云,白洁的没有一丝污垢,那时的星星,璀璨的让人炫目。我们想飞,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天空中的翱翔,是多么美好,摆脱那沉重的压力。远方,有绿草,有花香,有家园,有希望,还有……幸福。看,我们就是喜欢幻想呢!

我们都善于伪装,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酷,很靓,试图向旁人显现自己的倔强和成熟。不可理喻的发型,浓密的刘海儿把眼睛半遮,衣着随意不羁,永远也甩不掉各色的帆布鞋,很颓废的清新。总是喜欢帅气地甩甩额前的刘海儿,却又赶快去整理并不杂乱的发型。这就是我们。

有人说过,不谈恋爱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可是那些纯洁的,美丽的小男生小女生的故事,已经被我们阅读过无数次,但却不能感悟到什么。小说毕竟是小说,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这只是单纯的让我们无聊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幻想。

我们的笑容,灿烂如同向日葵,内心却会像南极的夜晚,棱角分明的脸庞透着丝丝倔强,潜意识里却一直渴望被爱的温暖,特立独行的装扮引领着时尚的潮流,长长的刘海儿也掩饰不住忧伤,破洞的牛仔只是给悲伤一个出口,耳钉闪闪的颜色诉说心中的伤痛,怪异的发型显现着独有的倔强,网吧的电玩是我们发泄的对象,手牵着手的校园情侣,有多少个能懂得真爱?这不是非主流,这只是我们这个年龄独有的风格!

青春是我们的,这诠释青春电影的主角,舍我其谁?把脑海中的记忆碎片拼接在一起,这场繁华,我们要一起走过。

【篇五:面对萦绕书香的岁月】

岁月的暮鼓晨钟,叩响了新的朝阳,我们仍还在路上。来不及回味昨天,一天便又匆匆开始。忙碌间捧起一本老书,又泛起了我的笑声。

我还是个孩儿时,总喜欢攥着一本童话书追在母亲身后,让母亲念书与我听。母亲倒似无法了,对我笑了一笑,轻轻翻开书,一句两句地读着。我也没听出个所以然,可却笑成了花。夕阳下,母亲念着,我听着,风儿刮着,书香萦绕着,笑声循环着。不知何时,我悄悄沉睡在母亲温暖的怀中,母亲悄悄地理顺着我的头发,风悄悄地拂过我们的脸。夕阳西下,一天竟这般匆匆流去。那被书香萦绕着的笑声,母亲那青春的笑颜,那哭着嚷着要听书的孩儿,倒不见了。

我小学时,迷恋上了书中那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我热衷于追寻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佩服那林冲怒杀王伦的侠义肝胆。拾起一本书,暮光折射进窗里,照在书上。我贪婪地汲取着一文一字,忘却了时间。几时窗外滴滴答答落下两三滴雨来,滴在窗外那棵大梧桐树上,我自又吟起诗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了。自乐得哈哈大笑,母亲笑我傻,我笑她不知之乐。便这般过了一个下午,直至母亲再三唤我,我才不舍而去,凝望着书,会心一笑。

但又不知何时,时间竟这般与我作怪,那本本书上都盖满了灰尘,像是在与我抗议,又像是我嘲笑我的无奈。岁月的霜华,悄悄镀上了母亲的发梢,那幼时会听母亲念书乐得捧腹大笑的孩儿,那会看着窗外细雨吟起诗来的影子,如同流星飒沓,如同过眼烟云。

我只是被时间这条绳索束缚着,一个劲地埋进那万分无聊的教科书中,为了那俩个熟悉却又陌生的“中考”俩字。我哪不知道时间等不及?我哪又不知道母亲的白发更等不及?所以我只得努力地奔跑,时间的匆匆,母亲的霜丝,已经容不得我放纵了。细心捻去书上的灰尘,淡然笑之,再又一头脑埋进功课中……直至身心疲惫,看着窗外俩三只归鸟簌簌飞去,看着那轮残阳一点点地褪去红纱,一点点地埋下了头,想起母亲与我儿时那般无忧无虑的笑颜,倒又乐得哈哈大笑起来了,只是现在的我相比那时,多了份懂事,多了份舍取,多了份傲气!

又不舍,再拾起那曾被我视如珍宝的书,合上书卷,轻声微叹,时间匆匆。那年书香萦绕着的岁月,那些珍贵的回忆,那被时间冲刷过的白丝,我也必定珍藏着。

【篇六:岁月沉淀的味道】

天刚破晓,天边泛起微微的鱼肚白,四周仍是一片朦胧,如同笼罩了银灰色的轻纱。昏黄黯淡的灯光隐约从桥头那边荡漾开来,热腾腾的雾气朝天空冲出一柱白雾。四周仍是静谧的,可我知道,外公已经早早地开铺去了。

外公有一门祖传手艺——拉肠粉,每天天刚亮,他就早早地到桥头的肠粉铺忙活了。这种薄滑软爽的米粉,须由青石打造的石磨,才能磨出均匀细腻的米浆。再准备好各种配料,就等乡亲们过来品尝了。

小时候,我总喜欢待在外公店里,看他忙里忙外地招待客人。外公的手艺娴熟得很:首先,在盘子里洒一层油,用刷子涂均匀,然后拿勺子往里倒上一瓢米浆,洒上盐和一些细碎的葱花,倒上配料,再推进炉子里,不一会,便香飘四溢。这时拿出盘子,薄薄的一层粉膜,只见光彩剔亮,软软的却有弹性。倒上一点纯粹的花生油,早已令人垂涎三尺,含于口里,入口即软,香酥味从舌尖传出。我就爱这股味道,不只因为它的美味和诱人,更因为那拉肠粉里有外公的味道。

外公的味道,是最娴熟的手艺,最质朴的气息,是最辛勤的汗水,亦包含着外公最淳朴的心。

“一份蛋肠!”——“好咧!”

“一份肉肠!”——“来啰!”

此起彼落的应和,形成一曲最美的桥头对唱曲。

每天干完活,外公的脸庞总被蒸气薰得发白,却也遮不住他脸上的黝黑,汗珠挂在鬓角上,肩上的毛巾总变成湿巾。

儿时的我,看到这样勤劳的外公,总是不甚明白,他为什么要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或许,人们也只是惊讶于一个70岁的老人为何还如此卖力地拉肠粉。

后来,我才了解,一份拉肠里,不仅展现着外公的勤劳执着,更承载着外公那一段独特的光阴故事。

80年代的香港,相比大陆,确实让人怀想联翩。即便现在漫步在香港老街,仍可一睹昔日的繁华。那时候,外公和太公在香港经营一间餐饮店,外公的手艺可以说是深得太公的真传。在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外公更是爱上了这古老的风味,也很为自己的手艺而自豪。

香港回归后,退休的外公和外婆本可安享天伦之乐,但他们回到家乡却盘下了桥头那间十来方的小铺。我知道,外公的执念是源于对这门传统手艺的热爱,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外公常笑着对我说:“你吃到的不仅是普通的肠粉,还有80年代香港的独特风味哦!”在外公的笑容里,我分明感受到的是憨厚中蕴含的那股执着劲儿,那是外公青春的记忆,是历经时光沧桑后的沉淀,是经历人生百味的淳朴!

一碟拉肠,一代人;一段时光,一份情!它是岁月陪伴的守候,是时光沉淀的芬芳,更是多年不变的——外公的味道!

热门推荐
1我好想做一只蜜蜂
2家乡的年夜
3那次玩的真开心
4幸存的温暖
5错怪
6美丽的小山村
7尺和刀
8外婆家的后院
9天生我材必有用作文800字
10我的幸福
11我的弟弟
1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续写
13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14关于父爱的作文
15致妈妈的一封信
16我想象中的学校生活
17特殊的礼物
18家乡的小树林
19心中最美的风景
20我学会了做蟹皇堡
21漫画老师
22十五岁的标签
23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24邂逅沪语
25家乡的小河
26难忘的夏令营
27掌声响起来
28走出恐惧
29一年一度的体操比赛
30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