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宁夏之旅
宁夏之旅

【篇一:宁夏之旅】

我们期待已久的宁夏之旅终于开启了,我们一下飞机,宁夏的天空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回酒店睡一觉起来以后,天气完全变了,宁夏的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这时候,窗外已经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就像小孩子生气了一样,再过一会儿,就滴答滴答下起雨来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宁夏的景区之一——沙湖景区,一到景区就被眼前的一大片紫色花海吸引了,旁边还有一片的芦苇丛、小雏菊、向日葵——整个景区在花海的辉映下五彩斑斓。接着我们坐上了摆渡船,穿梭在沙湖中,微风袭来,处处可闻到芦苇的香气。到了停靠点,我们又换坐了摇撸船,摇撸船最终的停靠点有三个点,有鸟岛、沙岛、花田。摇撸船先载着我们来到了鸟岛,观看芦苇丛林里的各种各样的鸟,接着摇撸船又把我们载到了沙湖中央的沙岛,沙岛上放眼望去都是一座座沙子堆积起来的小沙丘,有的高有的低,沙岛上的沙子细如棉,踩在沙子上就像踩在了云朵上一样,当然,沙子在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也是火辣辣的烫。沙岛有个好玩的项目叫滑沙,从沙丘的高处向低处滑下去,当我坐上滑沙板的那一刻,工作人员就把我推了下去,我就像脱了弓的箭一样,“嗖”的一声飞一般的往下冲,太刺激太好玩了。

最有意思的是骑骆驼,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骆驼,骆驼们既高大又强壮,但是它们又都很温顺,一只只趴在沙地里,像卫兵一样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游客们,太有意思了。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贺兰山岩画,这里峰峦叠嶂,崖壁陡峭,森林资源丰富,早在西夏王朝时期,就已被视为避暑胜地。走进贺兰山峡谷,岩画就分布在沿溪道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大大小小总数多达6000余幅,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远古人类写实的生活画面,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就是人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接着参观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陈列基本分为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艺术、西夏社会经济、西夏陵、保护与传承等六个部分,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对于各部分的处理表达准确,重点突出。参观完西夏博物馆,让我对西夏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宁夏虽然才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美景,玩了很多好玩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体验了很多以前从没体验过的事,马上就要回去了,但是我并不遗憾,因为这趟的宁夏之旅,让我对西夏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样还有很多的新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篇二:我的家乡宁夏川——石嘴山】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宁夏川,我从小就小就生长在这里,这里并不富裕,可以说是依然贫困,但是这里却有人人羡慕的田园式生活。

春天来了,家乡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接着。家乡小溪里的水慢慢融化了,渐渐有了鱼虾,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生命。幸勤的农民伯伯开始了春耕,麦子也随之播种上去。春雨紧随其后,真是应了杜甫那首《春夜喜雨》中的一句:好雨之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天一眨眼过去了,夏天紧紧的跟在后面。为我们展现了着眼望去,一片碧绿的景色。麦子长高了,各种树的树干变粗了,树叶更绿了。枸杞田里别是一番景色,红丢丢的枸杞压住了绿叶,红的胜过那黄昏时的晚霞。沉甸甸的枸杞压弯了枸杞树的腰。

一阵秋风吹来,秋天带着缓慢的步子珊珊而来。秋天——这是个收获的季节,田地里,金灿灿的,辛勤的农民早早的将粮囤腾空,来装新收的粮食。田地里可热闹了,大豆笑破了肚皮,高粱笑弯了腰,玉米特地换了一套金黄色的衣服来迎接这收获的季节。麦场上堆着像山一样高的粮食,这是辛勤的农民勤劳一年的成果,看着这成堆的粮食,每个人都会心的笑了。坐在大树下吃着成熟的像小红灯笼似的枣子和紫的发黑的葡萄,真是像在生活世外桃源一样,别提多美好了。

家乡的秋天是金黄色的,是个令人喜爱的季节……

收获的季节过去了,意味着冬天也就来了,远远望去,田地里已没有原来的生机。树叶由青变黄,天气越来越冷,大雁排着人字形向南方飞去。随着一夜的飘雪,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松树换了一套银白色的衣服,太阳光反射在雪地上面,看的人眼睛冒星。

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摇摇摆摆从家门出来开始了它们的创作。

红柳也没有了平日里的娇艳。它们宛如一个个美丽的少女红里红里透白的皮肤披上洁白的婚纱,是那么婀娜多姿……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这就是我的乐园,一个即将摆脱贫困,给我带来欢乐,生我养我的的地方。欢迎你们来宁夏。

【篇三:景色宜人的宁夏】

暑假来了,我希望能来一次愉快的旅行,如今终于实现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了,妈妈打算去宁夏避避暑,还可以看望亲朋好友,而爸爸工作繁忙,没有一同参与,妈妈对爸爸交待了家中的所需所作,我们才踏上了去宁夏的火车,“呜呜——”一路奔驰,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待到衣食住行都安排妥当后,我便观察起这里的天地、人们、房屋……这里,宁夏海原,抬头一看,那蓝湛湛的天,白茫茫的云,展翅高飞的鸟便映入眼帘;眺望远方,隐隐约约能看都连绵起伏的青山;而就在眼前的街道、马路上,汽车行驶,人头攒动,好热闹!隐约中,我发现这里的两处景色和常州与众不同。

在白天,天空中的云是那么吸引我。海原的云真白呀,白得像冬天里下的第一场雪,洁白纯净,似乎能和山坡上的牧羊相比美了,那纯白而又柔软的羊毛与天空中朵朵棉花糖似的云彩有着100%的相似度。海原的云可真厚呀,就想零散的厚棉被铺盖在蓝天上。云这么厚,却积厚不下雨,像在常州,只要云一厚就会变成乌云并下大雨,这儿的云真有特色!我盯着一块厚实的大云朵,再张望着四周的小云朵,发现有点不对劲,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你看,瞧这一块大云,它好像脱离蓝天自己游荡;而其它小云就似乎紧紧地贴着蓝天,乖乖的,为什么呢?”妈妈看了看,点点头笑着对我说:“你看呀,这大云一点儿都不听话,和你那调皮好玩的性格是不是很像呀?”我惊讶道:“的确挺像的!”随后屋子里传出一阵欢笑声。

当夜幕降临时,有趣的东西出现了,天空中闪烁着数也数不清的光芒,像珍珠、钻石那样耀眼,闪闪发光。海原的星星真多呀,有大有小,较大的星星散发着亮光,十分引人注目;而那些小的不能令人发觉的星星只能散发出微弱的光。想想常州的夜空,星星少得可怜,平常能看到十来颗星星就不错了,而这儿,星星多得让你数不清。海原的星星可真亮呀,“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歌谣唱的就是夜晚眨眼睛的小星星。当你随便一抬头,那像一把勺子的北斗七星就被你发现了,它是多么得显眼啊!

晚上的景色别样美丽。只要你走出来散散步,你就能看到无穷的美景,感觉到风儿吹过来的凉爽,听到小贩的叫卖吆喝声,闻到小吃店里的香味……总之,晚上出来散散步,心情会愉快哦!

宁夏的新生活,我来了!

【篇四:宁夏的春节】

我的老家在宁夏银川市,在春节那天,也是挺热闹的一个日子。

在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包饺子,我也包过。首先,拿个饺子皮,拿勺子弄一勺馅儿,放到饺子皮上,我也会时不时做些幸运饺子,再往里放勺辣椒,大蒜,也会放个硬币。最后再包些小花纹,就可以下锅去煮了。煮好以后,谁吃到了辣椒,大蒜或硬币饺子,他就可以来年幸运。

最下饺子的,莫过于糖蒜了,糖蒜是由泡过水的大蒜放进醋里,然后再加很多糖,最后再泡一个月就形成了。到那时候,蒜变甜了,就连醋也有了些甜味。用饺子蘸一下,无比好吃,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还有一个大菜,就是羊肉,都说宁夏的羊肉是最好的,那真没骗你。在这里,羊肉有上百种的做法,例如:手抓羊肉,羊肉汤,羊杂汤……我保证你在这里每天能吃到不同做法的羊肉。

在春节,也有很多活动,比如:看花灯,看社火表演,贴春联啊……最最重要的是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大人们就见一下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喝喝酒。小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红包,这家收一个,那家收一个,一直收,一直收。一天下来可以收好多红包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朴素又热闹的春节。

【篇五:枸杞之乡——宁夏】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成天都在田里打滚。我从记事起,就记得家里种着枸杞,所以从我会走的时候,我就每年夏天枸杞结果的时候我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田里。由于我不会摘枸杞,所以只能看着他们摘枸杞。一直到了我六七岁的时候,我才渐渐的帮爸爸妈妈摘枸杞。种枸杞有很多的步骤而且每一步都要细心的去处理。

我们这里基本是每一家都种了枸杞。每年一到春天,站在田埂上一眼望去,那绿油油的一片就像大海一样,你到了那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到了夏天,田里的枸杞红彤彤的,像火红的太阳一样,站在那里,你就会把你以前没有的优点全都释放出来的。

等到把枸杞摘回去的时候,我和爸爸就忙于拌枸杞当中,妈妈就开始为我们准备吃的,由于枸杞太多,所以在妈妈把饭做好后我和爸爸都还没有将枸杞拌完,妈妈只好也来帮忙了。我们把枸杞拌完,饭吃完已经一点多钟了,随后我和爸爸就提着桶向那红似太阳的小东西进攻了,哈哈!

唉!一年的收获就在这一夏了,终于摘完了,爸爸和妈妈也可以休息一下了,我也可以解脱了。不过呢,这摘枸杞还比晒枸杞和买枸杞轻松,虽说晒枸杞不在田里吧,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的话,你就会觉得自己还不如在田里摘枸杞呢!因为他会把你给弄得措手不及的。唉!什么活都不好干,还不如好好学习呢!

热门推荐
1第一次骑单车
2飞越丛林
3母亲
4醒来
5守住心中的火焰
6同学的变化
7友情在细微处
8认清自己
9写人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追逐自由
12泰国之旅作文
13孝心,不容等待
14我是快乐冰雪娃
15我咋这么自信呢
16父亲的摩托车
17家训悠悠一道风
18未来的汽车
19我的扑克牌家庭
20美丽的夏夜
21今天停电了
22我爱我的家乡
23不忘初心,必有回响
24又是一个冬天
25美丽的化风山
26到底放不放鞭炮
27放大美好作文
28游动在大街上的鱼读后感
29我要开这种商店
30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