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老屋】
风吹不走的,唯有我心中独有的故事,老屋中承载着太多无法忘怀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老屋依旧安详。整齐的瓦片中刻着童年的记忆,泛黄的墙面上留着小时的涂鸦,如此亲切。它伴着我走过了四季轮回。春日,在和风中谈笑风生,享受快乐;夏日,在树荫下乘凉,寻一份“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景;秋日,看院中硕果累累;冬日,在窗檐边幻想,在雪中舞蹈。老屋无声,却如麦片胶卷记录点滴。用时光的笔,在我心中刻下最美的回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屋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如海市辰楼,如象牙塔,可想却十分遥远,无法去触摸,感受岁月的痕迹。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了方正的老屋;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老屋中洒下的月光。繁华拥挤的交通惊扰了老屋的宁静,我记忆中的老屋,在现实中已无处可寻。纯粹的心灵,除却老屋,无处安放。
心灵是相通的,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心中总会有同样的触动。记得《海边的疗伤小屋》中,有这样一件事,帕特丽曼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被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今的地方。作者感叹,“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而言,那房子不过是有型的物体罢了,但对他们,却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老屋,不必豪华大气,必定温馨。它的气息早已流动于我们的血液。
叶赛宁说:“我回到故乡即是胜利。”老屋不正是我们的栖身之所吗?作为个体,老屋中融着我们的乡情。作为国家,那一座座老屋中载着我们名族的精神。名人故居拆了又建,古屋成了人们谋取利益的手段,古屋中蕴味荡然无存,古屋就只是一座古物,一个空壳,一个没有情感,没有文化意义的“行尸走肉”。
不汲汲于功名,不苦苦奔波追逐遥远的风景,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身边的美丽,正如高密之于莫言,正如门罗所说:“我无法以同样的感情再拥有其他任何一片风景,一个乡村,一个湖泊或一个小镇。”我心中的古屋,是我心中独有的风光,虽已无力挽回,我希望更多的文化守望者守望那些故居,捍卫我们的精神之魂。我不希望我的古屋白白牺牲,我想唤起更多对古屋的遥想。
老屋,请不要走远,听到我对你的呼喊了吗?
【篇二:饱经风霜的老屋】
秋风习习,细雨绵绵,踏着落叶,在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你。——题记
想象不到刚建立起千柱屋时,那千根柱子矗立的宏伟气派,但不难想象斯元儒衣锦还乡,挥手建造的大气。
千柱屋,古树,古屋,老人,小猫,祥和的景象,宁静的环境,慵懒的午后,老人们悠闲地打牌,不时哼段小曲儿;猫咪趴在石板上,懒懒地伸个懒腰,多么悠闲、宁静的生活啊!他们仿佛与世隔绝,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令人羡慕不已。
看着门窗上的雕花,抚摸着光滑的柱子,感受着那来自历史的气息。百马图、梅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见光滑,虽有些“皱纹”却还是不失当年的风采。
踏着青石板小径,感受这秋风拂面,细雨如丝。来到笔峰书院,参天古树,古色古香的建筑,耳畔恍若回荡着琅琅书声。踏在木质楼梯上,听着雨滴在屋檐的声音,看着保存完好的古物,书生们认真学习的画面便缓缓浮现在眼前。
千柱屋的气派,笔峰书院的幽径,这个山野之中的豪宅,气势雄伟,令人惊叹。
千柱屋,百年古宅,希望你可以流传千个百年、万个百年,永远传下去!
【篇三:老屋记忆】
小时候,我住在一座很大的院子中,院子中有一间满是斑驳的老屋,墙上满是我的涂鸦痕迹,那间屋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那里似乎什么都有,无论想要什么,都可以找到。
屋中小窗户透进的两三缕阳光,给老屋蒙上了一层剥不开的云雾,斑驳的痕迹,透露着年代感的气息,混和着腌黄瓜的味道。
小时候带着妹妹干过不少“坏事”,而那些干“坏事”的工具全部来自那间老屋。一块布被我在老屋找到的剪刀剪了两个洞,然后我会给妹妹穿上,嘿!一件“马甲”。妹妹很喜欢粉色,就对那件“马甲”爱不释手,直到奶奶回来看见后把我骂了一顿,带着一脸的惋惜将那件“马甲”扔进了垃圾堆。
老屋比较低,被前边那些高些的房子挡住了,但有一个好处,就是夏天比较凉爽。夏天走进老屋,总有一丝凉意扑面而来。老屋中有一个大箱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搬开箱子上堆着的腌黄瓜的坛子,打开箱子上的锁,掀开箱子,谜底终于揭开了——箱子里只不过堆了一些过时的旧衣服而已。我把箱子合上,又把东西归回原位。谜底对我来说并不再重要,也没让我失望。因为如果不打开,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箱子里会有什么,就像薛定谔的猫,你不打开箱子怎么知道箱子中的猫是否还活着。
老屋中装满了我欢乐的笑声,记载着我那些天马行空般的想像,老屋用她的包容和朴实,给了我一片欢乐的天地,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四:总会想起那老屋】
每次走过那泛灰的墙壁,总能勾起我一串串的回忆。每每想打开门,再望望那些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老伙计们,腾空的手却又像躲避什么似的收了回来。
而陪伴我走过童年的人,就是爷爷了。爷爷喜欢喝茶,经常带着我到小院子里,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拿起茶壶,用手指轻轻捻起一小撮茶叶放入茶壶,不一会儿,茶香就四溢了。我顾不上烫嘴,赶紧喝一口,那种清香的味道,如今扔盘踞在我的脑海中。
“孩子!快过来!月亮出来了!”听到爷爷的呼唤,我急忙跑到阳台上,瞪大了眼睛在天空上寻找那颗明珠,“看到了!看到了!”我兴奋地大叫。夜色沉下来,月光洒在老屋顶上,皎洁的月色让屋顶变得池水般明净。我要求到院子里去看月亮,爷爷同意了,我就跳到院子里,看见井水里倒映着的月亮,便用手去捞,可怎么也捞不上来,急得我直跺脚,爷爷躺在藤椅上,笑着看着我。
现在,我长大了,而爷爷却老了,那老屋也早已变得空荡。奶奶家搬了新家,房子很大,可我还是经常怀念那栋老屋,依然想念那个小院子,那棵老槐树,那一口清茶……
每年过年,再也没有从前那种一家人欢聚一堂的快乐了,我每个星期只能回奶奶家一次,虽然爷爷奶奶仍把我像小孩子一样宠着,但是属于童年的那种快乐,却再也回不来了。
老屋里的童年已不复存在,只有那破碎的记忆还保留至今。门后的那片天地遥远得触不可及,纯净得如高山上的白莲,一点点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