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勿要盲从】
所谓盲从,就是不问是非的附和别人,盲目随从。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别人干什么,你也干什么,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人云亦云。
盲从的危害很大,小则会使自己受到损失,甚至是丢掉性命;大则会使国家衰败,甚至是走向灭亡。
太平公主正是由于盲从政治暗流,而丢掉了性命;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盲从前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模式,才走向了衰败的道路;王明正是由于盲从死打硬拼的策略,才使红军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中国革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可见,生搬硬套,盲目随从,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会害了国家。因此,盲从实在是要不得,我们应勿要盲从。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敞开了大门。多彩的世界,会使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好有坏,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辨,不能盲从,不能全盘地接收。
遗憾的是,时下一些歌手盲目随从,流行歌曲充斥歌坛,有的甚至失去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一些编剧也盲目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随意改编名著,使名著遭受到了莫大的亵渎。盲从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遭到了践踏,尤其是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受到了伤害。为此,面对形形色色的世界,我们要擦亮眼睛,辨明是非,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要使自己置身于盲从之中,却全然不知。
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正是勿要了盲从,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才把中国革命引领到了正确的航向,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邓小平同志正是勿要了盲从,摸索出了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路子,才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发展中国家;也正是由于不盲从,我们中国的神州飞船一个接一个的飞向了蓝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要盲从。尤其是在做作业时,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能看到别人写出的答案与自己的不同,就盲目的改了自己的答案,殊不知,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由于盲从别人,会使自己失去了信心和决心。
这样看来,我们勿要盲从,从本身实际出发,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志向。这样,我们无论干什么,就会产生动力,就会增加成功的希望。
【篇二:正视预测不盲从】
近日来,一个清晰的梦境时常在我脑中浮现:高考成绩出来,我竟然考了三百八十几的高分,并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自做此梦以来,我向好几个同学描述了这个梦,就好像梦中事件已经发生或终将发生一样,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但这终究不过一个虚幻的梦,尽管我满心虔诚,将它当作对我未来的“预知梦”。虽不免失望,但我心中如被下了暗示,坚信我将来是会有大出息的。
英国作家査理斯出身贫寒,自幼酷爱文学,也写了不少文章。一天,他出去跑步,回家后发现自己平时用来写作的本子不见了。査理斯顺着原路返回寻找本子,突然发现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正是他的。他连忙上前说:“这本子是我的,您能还给我吗?”老太太笑了,把本子还给他,说道:“我刚才看了一下,里面的文章真不错。你知道吗?我能预测别人的未来,你今后一定是一名作家。”査理斯暗暗地将老太太的话记在了心里,把成为一名作家当做自己的目标。创作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査理斯一想到老太太的话,心中就会重新充满无限的动力。最后,他成功了,写出了一个个令人赞不绝口的故事。我想,如果我也将这个梦当作对自己的激励,充满动力,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与否,于己,都会收获颇丰的。
与此同时,奋斗的路上我也不会死脑经地只盯准同济一个目标,中国优秀的大学很多,我需要找的是适合我的,而非因为一个梦而确定的不确定的学校。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未来谁也说不定。正如乔希尔所言:“我们整天工作,却睡在草堆里,到死才发现这是个陷井。”当我们开始预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无法摆脱预测的羁绊,就拒绝了人生中的绝大多数的可能性。在一味预测中发展的世界,是单调而无意义的。
我很喜欢《阿甘正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那人生的下一站又会是哪里呢?世界那么大,我们应当于预测之外,多走走看看。
预测不坏,我们要乐于接受它,并以之鞭策自己,在多选择的人生路上,稳步前行。
【篇三:拒绝盲从】
古有成语曰:三人成虎。讲的是三人都言市有猛虎,最终皇帝信以为真的荒唐故事。到了如今信息时代,想要传播流言早已无需动口。只要按按键盘,点点“转发”,便会有无数人将虚假的信息奉若真理,极言其优。可事实上,他们完全无视了信息本身的真伪便盲目跟从。对此,我不禁高呼:面对信息,我们应拒绝盲从!
面对信息,盲从究竟因何而来?以吾之辟见,盲从来自于人们内心的不自信以及思维的懒惰。信息爆炸的今天,只要动动手指大量信息便会映入眼帘。辟如,前段时间落网的网络推手“秦火火”便是制作虚假信息,利用从众心理的激进分子。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将无数虚假微博顶入“微博热搜榜”,之后再利用人们的不自信,诱使人们相信这些虚假的信息。由于内心缺乏自信而选择盲从,由于思维懒惰而疲于求证,这致使无数网友深受虚假信息之毒害。所以,面对信息一定不可从众,要经过自己的理智判断再做出选择。
面对信息,盲从可由理智避免。2012年被许多人称为末日之年,无数“专家”声称世界末日将在这一天到来。群众本来的恐惧心理更由《2012》这部灾难电影的上映而被点燃。不少人真的做好了末日的准备,有囤积粮食的,有大量买蜡烛的,有重金购买末日船票的,更有因恐惧与绝望而选择自杀的……可事实上“末日论”可信吗?只要经过理性的分析便可以辨析。“末日论”虽源起于国外的专家机构,可事实上许多的权威机构,科研杂志,政府部门对此不是辟谣便是只字未提。无数权威的冷淡态度证明,末日之说纯属虚构。而国人的不理智便借末日之说而被利用,大量的买不可能用上的物品来应对末日的到来。致使无数黑心商家利用这一虚假信息赚取了丰盈的利润。由此可见,许多盲从源于不理智,而理智可以避免盲从。
面对信息,盲从我们果断拒绝!俗语云:求人不如求己。面对这纷繁的信息世界,与其将希望寄托于那些“专家”的建议和群众的趋向上,不如通过自己的严谨求证来做出更顺合自己心意的选择。但同时,专家的意见以及大众的趋向我们也不能全然否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与意义,把它们作为参考也未尝不可。总而言之,集百家之长加由自己的思考,面对信息,我们更不会迷茫。
人们时常会为自己找借口,“大家都这么说……”、“大家都那么说……”,但是我们也常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当再次面对信息时,请不要急于做出选择。一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去决定也为时不晚。总之,我们都应谨记:面对信息,拒绝盲从。
【篇四:拒绝盲从】
最近,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又火了,有个教授亲自试验了一把,发现青蛙根本没有上演故事中的剧情,这个曾经激励无数人的励志故事,原来是假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信以为真呢?原因在于盲信盲从。想要人生有所作为,需擦亮双眼,拒绝盲从!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长河中,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拒绝盲从,坚持独立思考,才有了科技突飞猛进的朵朵巨浪。
苹果落地,牛顿深入思考,产生牛顿力学理论;蒸汽冲开壶盖,瓦特如果置若罔闻,蒸汽动力时代将从何时开启?从伽利略的铁球试验,到特斯拉对交流电机的改造,几乎每一次跨时代的重大发现,似乎都源于伟大科学家拒绝盲从、深入思索的高贵品质。
在文艺百花园中,正是一位又一位艺术巨匠拒绝随波逐流,才有了形态各异、争奇斗艳的艺术奇葩。
柳永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勇敢地在词章中抒发真挚感情,倾尽自己的文学与音乐才华,最终出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况,成为宋代主流文学样式。陶渊明拒绝盲从,不愿混迹官场,清新脱俗的田园诗出现了。文学艺术最具个性,如若没有那些天马行空、拒绝盲从的艺术家们,文学的百花园,将会多么荒芜。
在人类社会艰难前行的征程中,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坚持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才有了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的世界。
马克思通过纷乱的社会现象,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毛泽东在民不聊生的旧时代,看到了未来中国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每一次进步,总是饱含了伟大人物拒绝盲从、独具慧眼的选择。如果我们想活出别样的风采、体现生命的独特价值,请从独立思考、拒绝盲从开始。
【篇五:那一次我学会了不盲从】
小学的时候,对语文很抵触,所以总是学不好语文,分数总是上不去。后来,不知是谁将第一本“辅导书”带来了学校,作业齐刷刷的都是“A”。一时间,盲从的潮流蜂拥而至,掀起波浪。
看到班上陈堆成堆的“辅导流”,各个作业都是优秀,我蠢蠢欲动的心便有些按捺不住了。我心中的“虫”越来越大。最终,盲从的心终于压不住了,吵着闹着让大人帮我买。
书到手后,激动不已。我决定先用其试试我的作业。翻开书,粗略找了一番便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心想,以前做作业要二十分钟现在只要五分钟,那剩下的时间玩什么好呢?哈哈,这样子学习真好……
从此,我便依赖上辅导书了。老师与家长看到了我的成绩,都大为赞叹,我心中偷偷做乐,他们哪里知道我有“作业神器”呢!
后来,有的同学在考试时传小纸条,老师没有察觉到,那些传纸条的学生便更大胆了,肆意换位子,故意坐到好学生后面,让他们传纸条,然后给他们“回报”。一时间,班级又掀起了轩然大波,盲从的潮流又翻起了一浪又一浪。
起先,我还是很鄙视这种行为的,但渐渐的,高分,班委等“称号”落在那些传纸条的人的头上时,盲从的“网”最终遮罩住我的整个心灵。我也开始了传纸条,再也没有了那摒弃的心理。
可是,就在这一次。
期末考试开了,学校安排了分班考试。我被安排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教师里,考试时,没有了辅导书,更没有了小纸条,这下可把我急坏了。看着那如天数般一行行黑色的字迹,我傻眼了。到了这时才知道了盲从的弊端,知道这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成绩出来了,大跌眼镜,成绩一落千尺。我低着头,一边接受着暴风骤雨的“洗礼”,一边心想着: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盲从了。
从那以后,我扔掉了辅导书,摒弃了小纸条。我深深感受到盲从所带来的一切,一切不良的后果。当我看到有人还在用参考书,辅导书拼命赶作业时,我决定不盲从,并放弃了课余的玩耍,静下心来做每一道题,每当我看到有人还在考试时“掩耳盗铃”地传纸条时,我决心不盲从,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再解决考试中所犯下的错误。久而久之,盲从在我的字典里消失了。我坚信,不管是再大的风浪向我袭来,我依然会抱紧“不盲从”的航帆,坚定地向大海深处驶去……
【篇六:不纠结,不盲从】
我时常问自己需要无法想通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我不愿意纠结,但是又时常纠结。有时候甚至厌烦这样的状态,却无法自拔。我时常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太过于在意从别人那里的对待。我害怕犯错,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得到认可。所以,我时常纠结,纠结自己是不是应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即使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我很想摆脱这样的状态,因为,这样的我太卑微。
我每天纠结的事情会很多,可能任何一个细微的东西就可以是我思考半天,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是,这样耗费我的精力,我觉得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开始发现,我开始对每一件事都产生疲惫的感觉,觉得任何东西都变成一种压力,这常常使我做出来的事情不能遂愿,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自己更加纠结。
后来我发现应该不纠结,不盲从。过去的事情过去了,纠结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能让自己徒添烦恼,走掉的人都已经离开了,为什么你还在原地叹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就让现在和过去进行分割,开始新的生活。
不盲从,是多么重要,有些人左右你的前途,有些人左右你的感情。那么你自己还剩下什么可以选择,那一生岂不是荒废。不受人惑,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在旅途中收获成长。这也许比很多都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