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红军精神做自强新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已是个强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哪个国家敢欺负我国,如《战狼》誓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而有谁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红军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他们曾翻越崇山峻岭,与敌人殊死搏斗。子弹打穿了他们的脑袋;军刀,刺穿了他们的胸膛,可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红军将士,没有任何奖金,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竭尽全力与敌人抗争,只有一个目的——独立自由。
红军不论何时何地,红旗都是高高飘扬的,敌人在围绞红军时,红军战士在生命尽头也会爬上去,紧紧抱住敌人的大腿,宁死不松手,为的就是不是让红旗受辱,不让信仰倒下……
在战场上,献血染红了大地,也许下一场雨就没了,但红军的灵魂,雨水是洗不掉冲不走的,他们镌刻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冥冥之中继续守护在这里……
而我们呢?口口声声说要学习红军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却只让行动停止在誓言。
那时,红军长征,他们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历时两年左右,将士们缺衣少食,一路上忍饥挨饿,身子骨瘦如柴,还是坚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而我们呢?冷了有衣服,热了有空调,吃得好穿得暖,有时还无理取闹,还说学什么红军精神,实在惭愧。而他们呢?忍饥挨饿,历经严寒酷暑,又有何时曾抱怨过?而我们呢?连走几分钟的路程都唉声叹气受不了,这还谈什么红军精神?
红军长征时,任凭风吹雨打,他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而我们呢?连淋一场小雨都直打哆嗦,还谈什么红军精神……
自从参加了“筑梦新时代,争做好少年”夏令营活动后,我对“红军”和“红军精神”又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崇拜红军了。我决定,也要像红军一样迎难而上,爱学习,爱人民,爱祖国,坚强不屈。
红军先烈们,你们的在天之灵,请安息吧!因为在这片你们曾用鲜血喷洒的土地上,已绽放出火红绚烂的花儿!
【篇二:红军故事永垂不朽】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红军创造出来的神话,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艰苦、不屈不饶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八句诗,诉说了红军万里长征的坚心!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这次有幸参加丰泽区“我讲红军的故事”演讲比赛,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室,详细阅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长征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读了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之后,对红军的长征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书中我知道:八万红军在长征路上历尽艰辛、尝尽自然界中的艰苦,最终,他们翻越了大约二十座山岭,渡过了三十多个河流,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的昭昭路程!
在这遥远的路程中,他们穿的是布衣草鞋,吃的是野草树皮,但他们的身上却凝聚的是英勇顽强的精神!长征途中有许多令人感慨,令人心寒的故事:飞渡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是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过草地的情景,当时,因为彭德怀的部队负责殿后,而前面的部队因饥饿将野菜挖出来吃,每次等前面部队挖过野菜后,后面部队就找不到野菜了。所以彭德怀的部队中的战士们都因饥饿昏倒在地,这时,彭德怀不惜杀了一直陪伴着他的大黑骡子来为战士们充饥。这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员,又驮粮食,功德无量,显然彭德怀很不舍,可为了战士,他只能忍痛割爱,那天晚上,战士们吃的津津有味,伤员们也都恢复了精神,可彭德怀一口也吃不下……
读了这本书,我很有感触。我觉得,红军的万里长征之所以能进行下来,完全是靠大家的毅力,才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有毅力的这种精神!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在和平时期,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篇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一个多么让人熟悉的名字,一个伟大得不可磨灭的名字。我们永远无法猜透他们脚下走过的的长征路的艰苦卓绝。我们难以想象,他们在下草地、过沼泽时的一种煎熬。他们背井离乡,开始了与战斗、饥饿、严寒、酷暑的交锋,他们用两条腿,走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一位位红军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一颗爱国之心谱写下不可磨没的印记。
长征路上那最小的红军,在出生18天的那一刻,喘着婴儿的啼哭,踏上了长征之旅。长征路是疾苦的,女婴儿就被自己的父亲揣在怀里,踏上了长征之旅、红军之路。长征路上是疾苦的,这个女婴儿随着战士们的步伐,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这个婴儿名为贺捷生,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帅——贺龙,他在长征途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华名族的自由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我还在为贺龙将军的显赫战绩而惊叹时,一位年满九旬的老奶奶身穿整洁的军服,身上还洋溢着军人的一种飒飒英气。这位老奶奶自豪地说:“我就是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她开始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她的童年与其他红军战士一起度过……红军路就成了她的回忆:爬雪山时,冰雹如利剑般刺向皮肤;过草地时,饥饿似伤痕般刻在胃里;下沼泽时,石流如噩梦般环绕在四周……
越是艰难的环境,就越能凸显出捷生奶奶那顽强的生命力和红军爱国的赤子之心。她承受住磨难,为中华民族创建了辉煌的历史,同样也为中国人民谱写了一部奇迹之书。
毛主席曾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正讴歌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一种人格精神!他们用生命的热血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
让我们向所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国家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革命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篇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主席的七侓诗《长征》的时候,让我不得不佩服红军们在长征时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为了心中永存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到底。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茫茫长征路,途中的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的蠕动,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勇士硬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她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契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的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侓,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啊!有句名言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竟然还用草根,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了多久,我们都会时刻记在心,将红军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篇五:向红军敬礼】
之所以我们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他们——红军。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的祖国受到了许多的屈辱,我们的红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经过了八年的抗日,一年的长征,在这之间有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牺牲,他们在长征的途中,走了三万五千余里,原先有三十多万的红军,可是长征结束后,只剩下三万多人,损失了二十七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中,他们没有吃的,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他们穿的是草编织的鞋,衣服缝缝补补,用这么破旧的衣服走了巨大的湿地,寒冷的雪山,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有的时候,在雪山,鞋子穿破了,就把牛皮割下来,绑在脚上,凑合着当鞋子穿。最让我感动的是埋伏,红军先辈们过的桥早以被拆得只剩下两条孤零零的铁链,在空中闪着寒光,我们的先辈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铺了一层又一层的木板方便同伴通过,铁链下是滚滚的河水,对岸,敌人的枪在风中大吼着,红军先辈冒着这样的危险,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终于通过了卢淀桥。
如果没有红军先辈们过去的努力和奋斗,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要给红军先辈敬礼!
【篇六:发扬红军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每当我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征七律》时,我的脑海里的全部都是那些红军坚毅执着的脚步和身影。在七十多年前,红军战士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铸就了这一首《长征七律》。
现在,我们作为这个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胜利的喜悦,我们要怎么样行动来将长征的精神发扬光大,继续来新的长征之旅!
有的同学应该会说:“我们不须像先辈一样去爬雪山、过草地,也还没有那些武器的威胁,再说,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学先辈们走、学长征。”
是呀!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有吃有喝有得玩,吃香喝辣的,应有尽有。
可是,你曾经可否有看到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东倒西歪的,在敬队礼时不一会就说累,坚持不住。有的同学在家不用干家务,在学习上时一有困难喊放弃。
而我们,就是少了红军先辈的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遥远的长征路上,红军先辈们就是凭着这一种精神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为了国家兴旺,为了国家繁荣昌盛,就得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打造我们全新的长征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