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巨作是美国一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著写的。
这本书真实地描绘了海伦·凯勒变成盲聋人的生活——从一开始的消极、暴躁,到后来,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让她重拾了信心,感受到了爱。而在她的不断坚持与努力下,终于从哈佛大学毕业了!她还积极参与了慈善活动,荣获“总统自由勋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
我想假如真的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一天要去拜访的,一定是莎莉文老师。是她在她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让她能够从黑暗中走出来,走向希望。她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恩师,一定会激动得痛哭流涕,跟恩师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想假如真的给海伦三天光明,她一定会仔细看看生养自己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海伦生命,在她身患疾病时,没有放弃她,而是给了她关爱,让她有力量前进!
我想假如真的给海伦三天光明,她一定会去看看自己生活了多少年的家,走过多少遍的街道,摸索过多少次的花园……
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是对于海伦却是可望不可及的。尤其让我佩服的是海伦虽然聋哑失明,但她却用微笑迎接挫折,用双手拥抱世界,用心灵感触生活,顽强乐观地面对一切,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奇迹的一生,对比她,我觉得汗颜,我们都是四肢健全的孩子,可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怨天尤人,望而却步了,什么事情都希望爸爸妈妈来解决。
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学过的杏林子的《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想虽然我们的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像海伦、杏林子她们一样,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积极乐观地面对,勇敢地克服,努力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篇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题记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光明,给人智慧,应该说知识本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触摸到了人类的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能懂得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也许正是因为知识才使得海伦如此幸运,也许正是因为莎莉文老师才使海伦如此幸运。“水”是海伦认识的第一个字,在这之前她的生活是枯燥的,世界是黑色的。但她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用心感觉,感觉到了知识的魅力,此后就开始了对知识的汲取,后来的后来她奇迹般的掌握了英,法,德等语言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最终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而有的人呢?每天懒懒的生活,懒懒的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我们学生总是觉得时间太短,不够,但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现代社会,人要靠知识才能生存。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的。所以珍惜一切,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篇三: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读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写的,她是美国作家、教育家、十九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这本书主要写海伦?凯勒黑暗的一生:她出生十九个月时不幸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以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很受启发:海伦?凯勒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都能成为一位震撼全世界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行呢?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哑、又盲的女子都能这么成功,我们又为什么不行呢?我们也要像海伦?凯勒那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善用你们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去它一样地珍惜它。同样你也应该善待其他的感官。”这是海伦?凯勒在书中写到的一段话。读完这段话我学会了:我们幸运的得到健全的四肢和器官,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利用它们。
听了我的叙述,你是不是也想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快去拿一本读读吧,相信你也会很受启发!
【篇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了这本书,我最佩服的就是海伦·凯勒那身残志坚的精神。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海伦·凯勒的小女身残志坚的故事,她19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种叫猩红热的病,变成了聋盲人。刚开始时,海伦对自己的生活是厌烦、暴躁,常常发脾气,对生活感到失望。在父母的陪伴下,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耐心的老师成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伦学认字。海伦是盲人,学认字要比正常人困难得多,老师把字打成盲文,教海伦用手来摸。虽然海伦在学认字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反复触摸,不厌其烦,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看到这里我很佩服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培优闯关题,稍微有点难度,就不愿动脑筋选择放弃,和海伦比起来,想想都惭愧。我决心要迎难而上,不让数学拖学习的后退。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篇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女主人公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
海伦凯勒小时候生了一场急性脑充血的大病,让她的眼睛从此失去了光明,让她的耳朵听不见美妙的声音。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让我对她很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海伦小时候很顽皮,记得书中这样写过:“一天早晨,我把母亲锁在了储藏室里,她被迫在里面待了三个小时,因为那时仆人都出去干活了。母亲不停地敲打房门,我能感觉到敲击房门的震动声,可我却做在走廊的台阶上咯咯地笑。”海伦虽身残但她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1881年3月3日,海伦的老师苏立文小姐来了,她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的时光,她的老师也教会了她许多知识。
海伦很了不起,毕业于美国拉德克里大学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她可是个盲人!身为残疾人,她更明白残疾人的感受,因此,她也为残疾人做了很多事。简介上是这样写的: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正因为这样,她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和嘉赏。
读完这本书后,我敬佩海伦,她是个传奇人物,为那些残疾人士树立了榜样,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作为健康的我们,更应该乐观坚强,更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