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水的忠告】
七月,炎炎夏日,太阳像是要把大地烤化,整个世界像个火炉。我是一滴水,随着小伙伴在小河中游啊游啊……
“快来啊,这里有河!”咦,这是什么声音?我抬头一看,原来是群小男孩。他们赤着上身,汗流浃背,还脏兮兮的,他们要干什么呀?我悄悄躲在河岸边一株小草后面窥视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走向江边,蹲下摸水,够不着,又趴下身子,另一个男孩拉着他,他搅了搅水,顿时两眼放光,跳起来,欣喜的大叫:“这水不错!清凉舒适,还似乎有小鱼在游动呢!”这下好了,这群男孩奔向小河,要玩个痛快!
这怎么行?这河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深不可测,处处隐藏着危机!尤其是河中央,又是激流又是深水,这群孩子怎么受得了啊!
我赶忙跳进水中找大河母亲帮忙:“妈妈,快帮帮那些孩子吧!这里危险,去不得呀!”妈妈脸色沉下来:“孩子,这可不行。水遇风而冲,冲而不止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我们不能因为几个小孩破坏大自然的法则。他们私自下水,悲剧是他们自找的。”
啊?让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河水吞噬吗?大浪冲来,他们觉得不尽兴,向河中游去。这是不要命吗?他们力气越来越小,而激流却越冲越强。“啊!”终于,一个孩子坚持不住,被波浪凶猛地冲倒。其他人立刻上前救助,可因为救助方法不对,也一一被无情的河水掳去生命。
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失去色彩,生命之火就这么被熄灭,鲜活的少年就这么凋谢,我内心无比悲哀。可我又能这么办呢?人不能起死回生,我无法帮忙,只好随着母亲漂向远方……
虽然我只是一滴小水滴,但我还是知道:每年全球有38万人死于溺水!38万,多么可怕的数字!其中,90%的事件都是青少年、幼童没有大人陪同,私自下水酿成的悲剧。当尸体打捞上来的那一刻,亲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地哭喊声,声声入耳,却也无济于事。不知道那些人下水前是否想过后果?
作为一滴水,我忠告人类:应多注意幼童,陪同他们去安全水域,切不可掉以轻心;当自己遇难时,应沉着冷静保持体力,浮仰想法设法使自己的鼻子和口露出水面;当同伴遇难时,应立即打120或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切不可擅自错误施救!
“你爱河水,河水也会溺爱你”作为一滴小水滴,我向人类发出忠诚劝告,但愿你们能谨记悲惨教训,愿我再也不要看见有人因为溺水而失去生命。
【篇二:让忠告为我们指明方向】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歌德的话语使我顿悟忠告的益处,它就像我们航行路上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接受他人给我们的好的忠告。
忠告,即对方说出诚恳的劝告的话语。我们在做事时难免会产生纰漏,而且“当局者迷”的我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这时候,在一旁静静注视的旁观者就会好意地向我们提出自己的忠告。这些忠告虽然会包含着对方的个人价值取向,但也都是为我们考虑,旨在为我们的成功助一臂之力。正因为如此,我主张我们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
在官渡之战中,面对兵弱粮少的曹军,袁绍没有采纳许攸掩袭许昌的忠告,导致许攸转向曹操献计,并最终导致袁绍被曹操打败,曹操统一了华北。而相比袁绍的无视忠告,刘皇叔则深谙接受忠告之道。刘备在新野屯驻期间,接受了“水镜先生”的批评,并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认真反思。就这样,刘备迎来了“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的大好局面。
袁绍官渡之战败北和刘备除旧布新的两件事例,难道不能证明接受他人忠告的重要性吗?
让我们的目光从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回到世事沉浮的现代社会。
有多少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由于没有听取要及时转型的忠告而倾家荡产、流浪街头?又有多少政府官员因为忘记秉公执法的忠告而徇私枉法,最后锒铛入狱?还有多少懵懂少年不理睬父母做人的忠告而误入歧途,粉碎了家庭的希望?由此可见,不接受他人的忠告贻害无穷。
当我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往往能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心之所往;当我们在找寻真理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不得的绝境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迷茫而失去方向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会发现,蓦然回首,梦想往往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忠告虽然带给我们的益处不胜枚举,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全盘吸收他人的忠告。美国批评家林德说过:“绝不可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面对他人的忠告,我们应该提取出其中适合自己的精华,坚持适度原则。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地自我反省,认清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他人的忠告和我们自身的认识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就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成功也就触手可及了。
倘若我们能够积极接受忠告,并且有取舍,忠告必将为我们指明成功的方向!
【篇三:忠告】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认为忠告就是遵守正确的道理,不能不去遵守,而朗根尼西却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这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可我却认为忠告与实践同样重要。
著名哲学家马克思认为,认识是实践得来的,只有不断认识实践才能得出真理,也就是忠告。刚出生的小孩子他什么也不怕,你一味的告诉他火很烫不能碰,可他未必听得进去,但如果他自己犯了错误去摸了火,那么他则会明白火的危险而不再去碰它,忠告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去听去做,这时实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可是伴随着人的长大,这时的我们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我们有了世界观,有了自己的思维,这时忠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如文学家歌德所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的能力。”这时的我们看到了因为吸烟而生病的人们,听到了父母,老师谆谆诱导,我们收起好奇,听了忠告不去碰烟,就免受了烟对人身体的危害。这时的我们听了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不彻夜通宵上网打游戏,所以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充足的睡眠。这时的我们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着忠告带给我们的好处,这时的忠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这些忠告又是怎样得来的呢?为什么爱迪生不乖乖听话不去碰电呢? 爱迪生他的好奇心使他与电结缘发明灯泡,可他不是因为没有听忠告才成功的吗?所以忠告固然重要,但没有实践也远远不行,朋友之间如果你一味的告诉你的朋友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那么就如罗伯特·林德所说:“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而忠告也只是自己认为的对的好的,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一个人强行改变另一个人的世界观,在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即使是良言也不会使两个人和谐相处下去。人总要自己跌倒再自己爬起来,自己失败再自己成长起来,所以同样实践也极为重要。良药苦口可太苦了,人们也不愿意喝。忠告其实就像一个路标,指引着实践,可路标也会有人选择忽视,然后自己闯荡,自己成长。
忠告如果是一片大海,那么实践就像海中的鲨鱼,有时它会在海底遨游,却不会永远不越出海面。忠告是前辈的经验,可不实践、不失败、不成长也永远无法体会到忠告的甘甜。
【篇四:阅读忠告】
阅读,自古以来是人们所推崇的活动。不过,你真的懂得怎样阅读吗?下面我提出三条忠告与诸君共享,望有所帮助。
多读书
读书,涉猎面一定要广,万不可独守一面之书。多读书有利于我们积累知识。在书页的声响中,在纸张散发的阵阵墨香中,许多字句已悄悄地搬进了我们的脑海。不过好记性最终不如烂笔头,遇到的好词佳句也一定要动动笔墨将它写下来,才能记得更牢。
手捧书卷,即使坐于家中,也可了解世界各地之事。读书,更有利于我们开阔自己的眼界。当你注视书中文字时,它们仿佛都生动了起来,随着你一行行阅读,渐渐拼接出一幅完美的画卷。这画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仿佛事件正在你面前上演。
当你面临抉择之时,是否会想起书中人物面对相似的事件是如何选择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书,更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书的作用就是将过去的事情记录下来并传给下一代。
读好书
多读可不是指什么都读。如今的读物良莠不齐,一定要学会甄别。中外名著啊,科普读物啊,散文诗篇啊,自是开卷有益:在《韩非子》中,你能看到战国时期思想的碰撞;在《三国演义》中,你能领略沙场征战的冲天豪气;在《红楼梦》中,你能感受黛玉葬花的细腻情思……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不过,言情小说还是不读为妙。
好读书
接下来是读书的重头大戏了!整天被师长赶去读书是否会让你心生烦躁?这说明你还没有将阅读变成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要想爱上阅读,第一步一定是让自己对阅读产生兴趣。以下为你提出两点建议。
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类别看起,让自己的日程表中出现“读书”一项,逐渐把读书变成自己的习惯。还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一张写有可以激励自己的便签,每当看到这句话时,就能想到自己决定开始读书时的决心。这会让你瞬间“原地满血复活”,投入书的怀抱。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若我的忠告能给各位带来些许帮助,亦不负书写之工。
【篇五:友谊的忠告】
在茂密的丛林中,小羊和小狗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每天都会在一起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留着几颗调皮的星星,在那玩耍。大地朦朦胧胧的,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灰色的轻纱。不一会儿,天亮起来了!丛林里已经聚集了许许多多的动物了,安静的丛林,马上动物们的乐园。
中午,小羊和小狗也出来玩了,它们准备玩捉迷藏。小羊来数,小狗来躲。小羊数完时,小狗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原来,小羊刚开始数,小狗已经跑远了。小羊喊道:“小狗,你快出来呀!”小羊心想:我和小狗说不玩了,它一定会出来的。小羊就这么喊了,可是还是没有反应。小羊去找狮子大王,狮子大王紧急召开了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小狗是失踪了,可是调查组没有回应。
过了几年,小羊到处贴寻人启事,正在这时,小羊看见,路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像是……小狗!现在小羊能做的,就是飞奔过去。小羊迎风偷洒了几滴酸泪,那一刻,小羊顿时像长了翅膀似的。像小鸟一样奔过去,紧紧的抱着小狗,小狗的肩膀,问道:“你真的是小狗吗?”“是!你是……小羊!”“我找你找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我……也是!”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流出了两行热泪。
友谊,是永恒的,不会因为一段时间的离开而消失。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篇六:大树的忠告】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有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有一天,天真无邪的小树揉了揉眼睛,睁开惺松的睡眼,看着身旁这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它惊叹道:哇!好大一棵树!它的树干是那么粗壮结实,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得过来。它的树叶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晃动着小树的眼睛,让它睁不开眼。
小树羡慕极了,它看着自己瘦弱的身躯,稀疏的叶子,心里失落极了。它多么希望自己也能立刻长成苍天大树啊!
于是,它好奇地向大树请教:“大树爷爷,请问你是怎么变得这么高大强壮的?我也想立刻长大。”
大树爷爷看着这棵弱不禁风的小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它捋了捋自己的黑胡子,看着小树那急不可耐的可爱模样,微笑地说:“小树啊,你看看这里。”它指了指身上渐渐脱落的树皮。小树一看,大树爷爷那褐色的外皮已经脱落不少,露出里面光秃秃的白色树干。小树惊讶极了,“这是怎么回事?大树爷爷。”
“因为我已经老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小树啊,你不是想快点长大吗?可是,你知道长大是什么感觉?”大树说。
“不知道。”小树回答道。
“长大以后虽然会变得高大强壮,但是它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你要为人类遮风挡雨,你要承受风雪雷电的袭击,你还要面对自己的日渐衰老和疾病,最后还要面对死亡。所以,不要急着成长,这一生的路很漫长,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也都有自己的乐趣,你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现在的你还小,尽情地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吧!”大树意味深长地说。
原来长大有这么多的烦恼,还有这么多的责任啊!长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树心想,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再也不想立刻长大了!”小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