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奋斗】
奋斗是做事的基础,有奋斗才有收获。——题记
“我也要当班干部。”小猪跃跃欲试。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大家,明天要竞选班干部,让大家晚上好好想想,准备上台演讲。
虽然现在猪能上学了,但其他动物一直认为猪最蠢,当班干部似乎就是无稽之谈。小猪不服,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试试。
第二天一大早,小猪高高兴兴地揣着演讲稿向学校走去。走进教室,其他同学正热烈地议论着,似乎
没人发现小猪的存在。小猪向自己的座位走去,不知是谁看见他怀里的东西,将他抢到手中,念了起来。这一念,全班都炸开了锅。“喂,猪还当什么班干部呀?”“就是,真是好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小猪有些生气,但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演讲开始了。同学们都说完了,每位同学都得到了掌声,唯独小猪演讲时,讲台下乱哄哄的,没人听他的演讲,只有老师为他鼓掌,也批评了其他学生:“你们怎么就不尊重小猪呢,他比你们有些人有勇气多了。”
底下一片安静。“投票开始吧。”老师说到。投票完了,没一个人投小猪,小猪有点伤心。
“我下次一定要被选上,一定。”小猪暗下决心。
从那次竞选后,小猪更勤奋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同学刮目相看。每天天未亮,小猪便起床温习功课。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的,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每晚做完功课后,他就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一个周末,小猪准备去书店查资料。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同学,见同学一直坐在地上,便走过去看了看。原来这个同学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小猪二话没说,扶着他去了医院,帮他找医生、买药。这位同学脸红了,当初,他是最喜欢嘲笑小猪的。他向小猪道了歉,小猪也原谅了他。但因为耽误了去书店的时间,书店关门了,小猪要查的资料也查不了了。
回家的路上,他又碰到了那个同学,同学得知原因后,让小猪到他家书房里看看,顺便也帮他补习一下功课。
从那以后,小猪越来越爱帮助人了。在教室打扫卫生时,一点儿也不马虎,多次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好了许多。期末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转眼,第二个学期又要竞选班干部了,小猪准备好演讲稿。同样,他还是最后一个演讲的,但和上次竞选完全不一样,他得到了很多掌声。
投票时,他的票数最多,他高兴极了。在发表感言时,他说:“我奋斗了,我努力了,我成功了。只有奋斗,才有收获。”
没错,一个人,无论有多差,但只要有理想,有奋斗精神,就会有收获。
【篇二:与奋斗一起走过的日子】
奋斗,是人们一生都不会停歇的话题,我们在奋斗中迎来了初中,初中更是让我们奋斗的的目标。我们更加明白了奋斗的重要性。眼看初中的生活即将结束,我这几年的奋斗也即将告一段落。我有些许怀念我的初中生活。
初中的生活是一杯酒,只有经历苦涩后才品尝到丝丝甘甜。
记得清早在操场苦读的情境,三三两两,大家默默的与书为伴,昔日喧闹的篮球场上很安静,偶尔有几声背单词的声音传来。曾记得晚自习时的明亮灯光,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每一次的收获都让我欣喜若狂,忘记了付出的苦涩和奋斗时的艰难,只是觉得成功的喜悦是那么的甜蜜,解出一道难题后脸上会心的微笑是甜蜜的,为同学解答疑惑后一起享受这份甘甜。我真正体会到了“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的内涵。
初中的生活是一杯水,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
年少的我们纯真的像一张白纸,立下誓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让我们的友谊多了一份义。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努力。在黑灯瞎火中继续奋战,在赛道上拼搏,在考场上奋笔执书……即使过程很苦很累,流过泪水,洒过汗水。我们仍然坚持不懈的奋斗着,就算结果是失败的。我们也不后悔,因为真心付出过。
初中的生活似一片云,有一丝悠闲,也有一点浮华。
得意的昂然,失忆时怅然,这样的生活,足以谓之“跌宕起伏”了。我希望自己能像范仲淹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阔胸襟,这样我就不会如浮云一样飘摇。我会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踏踏实实走好我的初中,走出一条初中之路。
“成功只是瞬间,奋斗才是永恒”初中的生活紧张又充实,虽然中间掺杂着一丝枯燥,但这也不是我奋斗中灿烂的一笔吗?我不会亏待我的初中生活,我会用奋斗来写我的人生。
【篇三:致敬奋斗的时光】
奋斗,由奋与斗两个字组成。奋指勤奋,斗指战斗。然而,奋斗的内涵又怎么能仅仅由“勤奋战斗”来一笔概括呢?
奋斗,就是向着目标奔跑的冲劲;是赌上自己时间、精力,甚至性命的勇气;是哪怕摔倒在地伤痕累累依然攀爬的姿态;是即使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仍要坚持的毅力。
两千多年前,一个瘦弱的人被拖进了天牢,他经受了作为一个男人最痛苦的刑罚。暗无天日中,他想起了自己父亲的遗愿,想起了自己费尽精力而收集的史料。他鼓起了勇气,将毕生的心血汇总于此。一个人,在阴冷、潮湿中完成了中国最伟大、最宝贵的一笔财富。鲁迅名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叫司马迁,西汉人,用一生的奋斗换得后世无数人的致敬。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奋斗以成也。
超越海拔6000米,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时双肩包里藏着他的初心、誓言与未了的心愿。
16年里,钟扬平均每年有150多天在西藏。他在雪域高原上留下的脚印,绵延而曲折数十万公里。他的气息遍布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钟扬怀抱治学至深之心,在世界屋脊上,为填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的空白奋斗一生。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钟扬身体多次报警,突发脑出血,却不顾病危,仅仅住院9个月,又背上了双肩包,回到西藏工作。
2017年9月25日深夜,赶往工作现场的钟扬罹车祸逝世,一颗种质学界的星星陨落了。
在生前的采访中他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他用一生无畏的奋斗,织就璀璨夺目的生命时光,更织就祖国种质科学的耀眼未来。在时光的流里,他无法被湮没,只会获得更多人的致敬。
“预备——”我站在一千米赛跑的起点上。
“跑!”我脚下一蹬,蹿了出去。
不管路途多远,我尽力奔跑。即使双腿酸胀,头昏眼花,我也依旧前行。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我在书桌前努力,用笔写下对未来的希望。渐渐地,我忘却了疲倦,沉浸在迷人的知识世界。
“考试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立马奋笔疾书,汗水随着耳边流下,我无暇擦干。渐入佳境,一抹满足的微笑出现在嘴角。
……
每个人都像是孤独的一本书,黄沙肆虐,冲刷着书上的每一笔。最后,只留下一个熠熠生辉的“奋斗”,凝聚成他独特的生命,这样的时光值得所有人致敬。
“奋斗”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精华,可惜,很多时候却被世人渐渐淡化。人们忘了奋斗,转而追求“佛系”。很多人都想通过网络一夜成名,不愿品尝奋斗的果实。殊不知,这些印记像桌上的灰尘,一抹便一干二净;而奋斗的时光是金刚石上的刻字,永远生辉。
去吧,去开始奋斗吧!致敬奋斗的时光!
【篇四: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自身有多么刻苦,而不在于他的家世背景有多么好。
鲁尔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所以闻名遐迩,就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不在叫它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名。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教师,听说这位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教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这个教师能掐会算,他可以预测孩子们的前程。
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作家;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第二个华罗庚;有的孩子回家说,我长大会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等等,当然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有信心,在心理上就赢了那些自卑的孩子。
没过多久,家长们就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了,好像他们真的是作家、数学家的材料了。
那些被教师说成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了,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了;被老师说成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也更加的出类拔萃了,孩子们不再贪玩了。因为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学习,不勤奋学习的恶习渐渐没有了,这些孩子们到了参加高考时,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假如这位教授不那样说,那么考上大学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多了,所以——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篇五:为幸福而奋斗】
我们今天的幸福从何而来?对,就是靠那些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了幸福、安逸的美好生活。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给中国带来了和平的社会。
《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在观看时非常振奋人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心中热血澎湃。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毛泽东、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一些伟大的领袖人物。1927年进行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他们为的是不受束缚,给老百姓一个安逸的生活。在1927年4月,国民党兵在上海举行了“清共”行动,31多万共产党党员被屠杀。当时非常的可怕,如果哪个地方有共产党的话,就把这个共产党用残忍的方式杀死,吊在路旁的木桩上。或者是把共产党的头颅割下来放一个木笼里吊在街上,惨不忍睹。
经过国民党这么一折腾,共产党十分的生气,纷纷拿起武器,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叶挺、贺龙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南昌起义。当时的南昌起义场面十分惊心动魄,叶挺,贺龙等人兵分两路像南昌发起全面进攻。当时共产党空中有导弹,地面有机枪。把国民党打的丢盔弃甲,屁滚尿流。让人看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真是太爽了”。那些共产党勇士不畏困难,不怕敌人的机枪导弹,勇往直前,占领了南昌,给了国民党兵重重一击,让国民党兵再也不敢小瞧共产党,小瞧人民的力量。
1927年9月9日在湖南、井冈山等地区爆发了秋收起义,朱德带兵孤军奋战在三河坝,他们区区3000多人对战国民党三万人的军队。他们在三河坝勇猛对战,喊杀声惊天动地,子弹在空中乱窜,炮弹在天空中飞舞,它们是死神的召唤。但战斗力悬殊太大,共产党兵被国民党打的只剩300多人,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了河水,染红了土地。战壕、树林里到处都有革命先烈们的尸体。还有的人被打成重伤。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逃跑,没有一个人投降。最后三河坝战役失败了。主力部队在潮州汕头被敌人偷袭,损失惨重,无数的勇士们死在了战场。看完这一小片段让人心中十分的恼怒,恨不得带着现代导弹,飞机,航空母舰冲进电视里把国民党兵一举歼灭。
自从秋收起义失败后,他们认真思考原因,总结经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下,他们在许多地方建造了革命根据地,他们的部队人数一直持续上升,最后达到了30多万人,战斗力也相当的强大,让蒋介石万分惊讶。最后毛泽东又在各个地方推行了许多革命方案,让共产党日益强大。让国民党目前不敢侵犯共产党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许多话想对革命先烈说,怎么说也说不完。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很少顾及自己的亲人,革命胜利的曙光充满了胸膛。“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国家”这大概就是每个革命先烈的意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