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小的竹林】
风乍起,疏影摇曳,多少青葱,早已归寂尘土,抬头望月,徒增伤怀之感。
——题记
后山肆意地享受着雨露的滋润,那方竹林因为沐浴更青翠欲滴,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欣喜间,我便嚷着爷爷去里头玩耍。爷爷拗不过,自是满口答应。
竹坚韧不拔,傲立于风雨之中,无所畏惧,爷爷寄生这方寸林园间,故号“竹行者”。步入竹林,晶莹的雨露调皮地在身上舞蹈,给爷爷的白发凭添了几分生机。爷爷的兴致更甚,牵着我来到许多有趣的地方。鸟雀在这方天地安家,为爷孙俩鸣奏乐章,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爷孙俩共享这悠闲时光,惬意而又舒畅。爷爷突然拍了下我的头,看,那儿有一株小笋破土而出,势头还不小呢,在这个新世界里尽情地舒展腰肢,绿色的生机带给我们无比的愉悦。
“小顽皮,你就是这株小笋,充满活力,就叫你顽皮小笋好了,呵呵。”
“你才顽皮,你个大顽皮竹子。”
爷孙俩幼稚而又欣喜地斗着嘴,欢乐的笑声在竹林里荡漾不绝。
这天,死亡序曲奏响在爷爷身上,将我的世界染成了凄惨的黑白二色,透不过一缕光芒,令我悲恸不已。等到赶到时,后山的竹林也好像染上了一层阴翳,毫无生机,枝条有气无力地垂下,提不起一丝精神。爷爷安详地躺在属于他的“新床”中,静静地沉睡着,不过却再也无法唤醒了。雷声夹杂着哭声在穹宇中挥之不去……
又到一年清明,重回家乡,故乡的云、山、水、竹林都重新焕发了生机。竹子,又是那般青葱,阳光被竹叶一寸一缕地剪碎,化成碎汞在指尖流动。物是,而人已非。
再次步入竹林,空气还是那般清爽,却再难唤起心底的喜悦,与之前相比,竹子旁多了一个小坟堆,“爷爷!”我轻喃着,坟头落满了竹叶,都已枯黄,与枝上的新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林里的竹笋又重新露出了头,却再也见不着那位同行的老人了。恍惚间,我突然想起什么,对!爷爷你还在!我赶紧折下一枝竹枝,插在坟头。爷爷说过,他是竹,傲立于风霜之间,生命顽强,不屈不挠。如今不过是落叶归根罢了,竹林在,爷爷便还在,爷爷还扎根在我的心头,未曾逝去。我的心似乎与爷爷共鸣,在沙沙的竹声中激荡……
竹林幽幽,笑语难绝。幽篁里任明月照出我的思念,托起心底那方小小的竹林。
【篇二:竹林深处】
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再想,宁静的竹林深处隐藏着什么呢?带着疑问,在一个夏日的清晨便向一片竹林进发。
站在竹林山脚下,远望绿竹林,郁郁葱葱,重重叠叠,好似一个翠绿的大屏障,遮去夏日的燥热,我长这么大,却从未见过长得如此繁密的竹林,只见一片如壁玉石般的莹绿,在这一片巨大的竹林,若要从空中俯视它们,就像一块玉壁镶在了这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土地之上,笔直的竹子上,泛着点点的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油光呈亮的竹皮,在与阳光嬉戏。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上走,慢慢走近竹林,夏天停留在身体上的炎热开始慢慢散开,感受到股股清凉袭遍全身,融入竹林的绿韵中,放眼碧波荡漾的竹海,青翠欲滴,微风拂面,宁静幽雅间回旋着清新的竹香。置身其间,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像柔情似水的少女,一排排竹林就像跨马飞戈的兵团,而风吹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
随着竹林沙沙的碰撞声往前走,只见一股溪水奔流婉婉而下,就像一条缠绕山间的白色带子,那清凉的泉水缓缓流淌,如同一个温柔的少女,弹着琴弦叮咚叮咚的唱着动人的歌,“小溪的源头在哪呢?是不是在竹林的更深处?”心想,便沿着小溪往更深处走去。
林间的云雾慢慢散尽,看到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奶奶,穿着一身朴素的白底蓝碎花小褂,一条白色的布裤子,从小溪那头走过来,一头花白的头发,因汗水而鬓湿湿的贴在脸上,双眸凹得很深,看起来很疲惫,但是却非常有神采。她渐渐的走进我,一手支撑的竹担子,一手擦拭着脸颊的汗水,向我淡淡的微笑,我走上前搭了一句:“婆婆,都挑着些新鲜的竹笋呢?”她立即放下担子,一边喘气一边笑着用浓厚的方言说道:“都是新鲜的呢,一大早往山上挖的,现在的蔬菜都打农药,难得竹笋来自大自然,健康得很,挑着去给村里各家都捎着点儿。”说完,她从担子里拿出一竹笋一片片剥开放在清泉水洗净抖干放在我的手里,笑眯眯的说:“小妹妹,拿点回家晒干炒着吃吧。”说完,又挑起沉重的担子随着小溪叮咚叮咚的响声走下山了,她微驼的背脊一耸一耸,我站在原地目视着着纯朴的背影走远,老奶奶纯朴的笑容,纯朴的行动深深感染着我。我想,老奶奶纯朴的精神便是我在竹林深处找到的东西吧。
竹林深处藏着一种难得的纯朴,时时刻刻造福这片土地的人们,老奶奶的背脊不再挺拔了,可她的纯朴形如这竹子在我心中笔直的挺拔着,也如同这竹子永远长青!
【篇三:描写竹林的作文】
那天,我去爬山,到了一片竹林,在那驻足了好久。
站在台阶上远眺,那细细密密的竹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走近去看,它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身在其中,一阵阵风儿吹来,令人感到无比凉爽。听,竹林发出了“沙沙的声音,仿佛演奏起了音乐,中间的亭子就像是一个认真的听众,正聆听着这美妙的歌声。我突然感觉到,虽然竹子没有松树的苍劲,也没有花儿的娇嫩,但是在这里,能使我获得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放空了一切生活的烦恼,学习的疲劳。我坐在亭子里,眼前一片竹叶飘落,给人一种仙侠的感觉。它的美,平静、但不平庸。
突然,弟弟的一声惊呼让我猛然醒来。原来,刚下过一场春雨,竹林孕育了许多“胖娃娃”一样的竹笋。他们探出黄花花的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成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于是,我们在竹林里奔跑着,欢笑着,累了就到亭子里喝一口水,又继续玩起来。我们有的和竹竿比身高,有的学大熊猫吃竹子,还有的使劲想把竹笋挖出来……宁静的竹林一下子喧闹起来,充满了我们银铃般的笑声。
中午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竹林,但脑海中还是有一抹挥不去的竹绿。
【篇四:竹林】
在我的外婆家旁,有一片竹林,翠绿挺拔,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一节节的,长短不同,粗细各异,有的虽短小,但是却非常挺拔;有的虽然高大,却让风一吹就会弯下腰。还有快乐的小鸡,风景如画。
竹林非常茂密,散发出阵阵清香,竹叶像针一样的尖锐,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扎出血似的,可是有的竹叶是扁扁圆圆的,像个皮球一样的圆,这竹林的土地上面铺满了枯枝败叶,踩起来就“咔咔”地响,林中居住着几只布谷鸟,成天在林子里“布谷——布谷”地叫着,形成了美妙的交响曲。看看那美丽的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碧绿的竹子衬托出竹林里的野花的美,风儿一吹,竹林就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是美妙的歌声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这茂密的竹林,是小鸡们嬉戏的场所,每到清晨,小鸡们就从窝里钻出头来,甩两下身子,然后摇摇摆摆地走到竹林边,穿过茂密的草丛,在竹林中嬉戏打闹。它们有的把头埋到枯竹叶里面,有的扇动翅膀,让周围的沙土飞起,有的还把小爪子放到了竹竿上面,不停的挠,把竹竿都给挠出我。挖出一个洞,埋进一些桃花,然后跳进坑里,在花瓣上跳舞,周围的尘土也随之飞舞,好不热闹的场面,有些小鸡一时玩得高兴了,便开始用嘴去啄它的同伴,于是一群小鸡就开始快乐地厮打起来。
我爱这美丽的风景。
【篇五:那一片竹林】
回到家中,厨房飘来阵阵炖肉的香味。走近一看,原来是竹笋炖肉。东坡居士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现在竹和肉都有了就不瘦不俗了。
说到竹子,在我家后山上有很大一片竹林。竹林里的每一棵竹子粗细不同,有的粗如碗口,有的细如笔杆,但每一棵都是那么挺拔,修长。它不仅美丽可爱,还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春天,万物复苏,一声春雷,惊醒了春竹。它们翻开坚硬的石块,冲破一层层泥土,一棵一棵从地里抽出来。她们迎着春风,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春雨中向上生长,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
冬天,在纯白与纯黑的对立中,你会看到一片又一片,一块又一块的墨绿在大地上渲染开来。它是那么翠绿,那么挺拔,那么的坚韧和顽强,充满着斗志。它傲视一切,对着严寒宣战。向上,再向上是它不变的精神。
每当我走进竹林,一望无际的竹子像一片绿色的大海。风一吹,涌起层层波涛。在这绿色之中,仰起头,一棵棵竹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挺拔,笔直又多增添了一丝生气。
竹,或许在别人眼中,是笔直是挺拔的。但它更多的是独自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摇曳着自己那翠生生的光景,在冰天雪地中独自伫立,在喧闹的城市中独舞,挺着油绿的身板俯首凝视。
竹不开花,它没有君子兰的艳丽,也没有茉莉的诱人清香,更没有牡丹的富贵荣华。它朴素,所以人们很少注意,在万紫千红的春天,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绿色。人和竹都一样,要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待到春天,再破土而出。就是这种顽强,坚忍不拔的品质,让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在喧嚣吵闹的城市中仍然保持高洁傲岸的品质。
取出筷子,夹起一块肉,味道正好。味觉告诉我,和竹子精神融合的我们一定可以顽强地生长,冲出困境去迎接我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