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抱怨止于智者
抱怨止于智者

【篇一:抱怨止于智者】

高晓松曾说过一段话:“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显而易见,总是归咎于他人的人是庸俗之人,真理又何尝不是隐蔽在沉默者之后。不是有句俗话吗:沉默是金。

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博客、论坛、微博……那是供人交流的场所,而从中又能观察出这个时代暴露的弱点。

低头的沉默者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人是玛丽·居里,她一声中获得无数次奖,甚至包括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她却曾说:“巨大的光环压在我头上看不见未来。”这是她谦逊的表现。事实上,套在她身上的光荣,远不及她所受的灾难。居里夫人曾和化学家皮埃尔结了婚,并在结婚之后两人约定去一起探究化学,他们找到了镭这个放射性元素。但因此,皮埃尔患上了不治之症并死去,巨大的悲痛加于她,但她却不曾抱怨,一直低下头努力创新搞科研,一直到她也患上不治之症。然而她始终不抱怨,这份沉默智慧来的多不容易啊!

解剖自己的思想者

一个坐在黑暗潮湿中的老人,正将眼光投出窗外朝一个方向,眼中似有晶莹闪过,痛恨自己的无奈行为:包弟是无罪的,但我却亲手将他送入黑暗的深渊,巴金想到这时已经将头深深的埋下去,不敢直视铁铮铮的栏……巴老终将是放出去了。回到家,看到破坏的屋子以及苍老的萧珊,他不禁泪眼朦胧。经受这十年文革,历经磨难无数,巴老却没有抱怨过自己成为文化人。相反,他却把责任归纳于自己身上,深深解剖自己的灵魂,没有将抱怨推于他人口中,也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无悔无恨的思想者。

埋头苦干的救助者

抗美援朝前线上,救护医疗帮助室人,照顾老人的雷锋,无时无刻的出现在春中,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伫立在风中,不去让他人抱怨自己太脏,他无怨无悔,日以继夜的帮助他人,无论他人对他冷眼相对,他却没有抱怨过一分一毫,相反却是一直默默帮助他人,这是一个高尚的救助者。

纵观历史,真正的智者不仅仅如此,他们会不顾自己内心的抱怨而勇于战胜自我,服务着他人。真正的智者,敢于正视内心的抱怨,敢于将抱怨隐于后者。

【篇二:碎片·智者】

“叮铃铃……”我从一阵急促的闹铃声中醒来。我一翻身,顺手拿起枕边的小说《天龙八部》,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我正沉迷在乔峰大战聚贤庄的激烈情节之中,妈妈在客厅里大声地叫我:“该起床了!去上业数的时间到了!”我嘴里不停地“哦哦”地答应着,眼睛却一刻不停地盯着小说。妈妈的声音大了数十个分贝,几乎是吼了起来:“再不起来就真的要迟到了!”“好吧。”我无奈地合上书,急匆匆地穿上衣服,拿了早点就出门了。

一路上,我一边赶路,一边吃早点,脑海里还在不停地想:“乔峰已经被群雄打成重伤了,他能逃出去吗?”坐上地铁,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天龙八部》又读了起来。虽然只有十分钟的地铁时间,我却又多读了二十多页,等看到乔峰有惊无险地逃出重围,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让我暂时忘记了段誉和乔峰,但是,下课铃声一响,我就又条件反射般拿出小说,和他们重逢在这短短的十分钟里……

我就是这样在碎片时间里阅读着我喜爱的小说《天龙八部》:坐在地铁上,我读得聚精会神;坐在马桶上,我读得有滋有味;坐在饭桌旁,我读得专心致志;哪怕是课间休息的几分钟,我也读得一丝不苟;晚上睡觉前,我更是读得如饥似渴。有几个夜晚,我是在睡梦中与小说里的人物相遇的。

虽然我是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完了整部小说,但是小说里的每个人物的形象却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萧峰,有情有义,心系苍生,悲天悯人,对朋友和国家诚实可信,是一个大大的英雄;段誉,知书达礼,温文儒雅,老实谦逊,善良诚实,也有侠义之心;慕容复,同样是一个潇洒公子,一样身负武功,却因为自己心术不正,而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相比较一整段的大片时间,我更享受碎片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是会有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很多伟人都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从而成就了了不起的伟业。

我喜欢碎片时间。碎片时间使我更加专注于做某件事,更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享受碎片时间,做生活的智者。

【篇三:流言止于智者】

中午,空气中凝聚着一种烦燥的气氛。此刻正值深秋,但那种燥热的感觉仍然挥之不去,整个教室死气沉沉的。唯有老师的讲话声在教室理回荡……“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如大赦般响起,在老师跨出门前那一瞬间,我们难得一致地把头枕在手上……

整个教室安静得如一潭死水,或许是为了给我们班级增添一点活力,忽然,一句话穿入我的耳膜:“谢少宇喜欢江秀丹!”我们班的“狗仔队队长”——刘煜城不知道从哪得来的小道消息。

霎时,整个班级如沸腾的开水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没想到他竟是这种人,前几天还说喜欢xxx嘛?真是花心啊!”而另一群更是直呼:“发喜糖,发喜糖!”被点到名的两位当事人,一位转学了,而另一位则是面红耳赤,站起来道:“我……我怎么啦?”“你还敢说?她一转过来,你就马上问东问西?说你读哪个学校的啊?以前读几班啊?你敢说没有?”“那只是表示,表示对新同学的关心而已。这,这能说明什么?”谢少宇明显底气不足。但“狗仔队队长”的话已经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豌豆射手吐连珠炮似的咄咄逼人:“我早已看透一切,你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紧接着,我们很自觉地分成两派,男的围着少宇开始起哄,女的则格外热情地讨论起来。谢少宇陷入困窘之地,这回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幸而上课铃响,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才落下了帷幕……

这段八卦事件,究竟是真是假?没有人知道,只有当事人清楚,或许真的只是表示关心,但也说不定是怕事情败露被同学嘲笑。亦真亦幻,已无从考究。但我知道,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流言的传播是快速的。不一会儿就会全年段皆知,甚至传到老师的耳朵里。如果这样的话,可不仅仅是流言蜚语的问题了。

如果每个人见到谢少宇就指指点点,那得给他造成多大的伤害?如果到头来真的只是一场乌龙,那散布流言的人,你会怎样?如果有一天,当事人是你,而别人也散布父的流言,诬蔑你怎样怎样的,你会开心吗?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性质是一样的,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已私欲,把罪名强加到别人身上。其实那只是你心底深处的羡慕嫉妒恨罢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果有一天,那样的事情落到你身上,你又会做何处理?

做为流言的受众,有一句话我们要记取:“流言止于智者。”还是不要做那些对人有害对己无益的无聊事。

【篇四:宽容,智者之举也】

读罢材料,我对莫言母亲的做法十分不解,但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或许这位老人已今非昔比,但不可否认的是,莫言母亲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宽容。

当下社会,有些人一语不合便会大打出手,有些人则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殊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宽容的品质。宽容不仅仅需要提倡,更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因为他所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风气。

纵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一不具有宽容的品质。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的一位,朝堂之上,魏征直言觐见,屡次触怒太宗。“天子岂能容人这般羞辱?"唐太宗虽然也是这样想,但他的真实做法,却是对魏征的一再宽容和认同。

唐太宗的宽容最终换来了什么?他换来了一代朝臣对他的忠心耿耿,他换来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换来了作人对他的称赞与学习。毫无疑问,这位英明的君主具有宽容的品质。

宽容的品质在战国时期蔺相如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的地位迅速提升,可与大将廉颇相比。廉颇不服,对其百般为难,而蔺相如却始终对其是以礼代之。也正是因为他宽容大度的品质,他们二人才能联手辅佐赵国国君,使赵国逐渐强盛。毫无疑问,蔺相如同样具有宽容的品质。

“六尺巷”的故事真可谓是一段佳话。当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一封家信的到来使得事情发生了逆转。“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房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明白道理后,双方均退三尺,便有了这六尺卷。化解危机的不同样是宽容这个品质吗?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人都拥有宽容的品质,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换个角度想,宽容是一种智慧,他能使人变得崇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宽容,大智者也!

【篇五:智者与仁者】

水,那样轻灵,那样柔美。永动的水充满着无穷的智慧,就像生活中的智者。

山,那样厚重,那样沉着,沉稳的山体现着一种敦厚,就像生活中的仁者。

无论是仁者还是智者,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智者,如水一般灵动的智者,他在生活中总是能够明辨是非,灵活地看待一切问题,古时候的塞翁,一个地地道道的智者,他用他那独特的眼光,巧妙地看待了失马这一事件,于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传为千古美谈。毛泽东主席,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在解放战争时期,正是他那灵活多变的战略安排,彻底打垮了蒋家王朝,“不计一城一地得失,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多么睿智的决定呀!生活中需要这样的智者。

仁者,如山般敦厚的仁者,他用他那颗充满仁爱的心,感化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孔子正是这样一个仁者,他周游列国,门徒三千,他用他那以仁为本的思想,教育、感化着每一个凡人。这种“仁”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弟子,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除了孔子,还有许许多多的仁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身边的人。生活中同样需要这样的仁者。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和仁者有时也会犯错误,古语有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仁者,则常常因为太过沉稳敦厚而使一些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既是智者又是仁者的人,姑且称之为“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能人们”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加上仁爱的本性,灵活地对待一切事物,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同时,也会用他们智慧的双眼,看穿恶人的本性,让其接受应有的惩罚。

虽然这样的能人十分罕见,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国家能既抓智育,又抓德育,终有一天,兼有水的灵动与山的敦厚的能人们将领导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篇六:惜花的“智者”】

又是一年金秋,丹桂飘香。微雨初霁,踱步在铺满桂花清香的小路上,心便也像花瓣上的水珠,湿漉漉的。不禁心生诗意,拍下几株可人的桂花发在社交平台,却是回应者寥寥。不由得感叹,在这样高速发达的时代里,春花秋月之美,已渐渐失色了。

反观那以鸽传信的年代,文人墨客孰不因一景而生千万情思?狂风骤雨一夜,词人李清照方才转醒,酒意未消便急急地询问侍女窗外的海棠花事。当侍女回道海棠花依然如旧时,她不禁埋怨、甚至恼怒。而后,流传千古的名句应运而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除却春花秋月之景在时代的湍流中渐渐失色,家国之情似乎也正慢慢地转淡。“凡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这句诗中所说的词人柳永在一生的创作中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融于笔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看似是风花雪月的闲愁,实际却是“奉旨填词”的欲说还休。他将余下一生埋没于红妆之间,心中抱负却仍未退却。而如今,人们心中的“家国情怀”却不似从前。国内的政治新闻、最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大众眼中全然没有明星的花边新闻来得有趣。前几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了“海稻”。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在海里也能种植人们生活所需的水稻。试想,若海洋的空间资源能为农耕所用,这将是多么伟大的进步!而该条新闻却被两位当红小生的娱乐新闻所淹没,令人扼腕长叹。

难道造成这样社会风气的主流媒体吗?我想,问题的答案应当有待商榷。若没有庞大的、只愿关注明星家长里短的观众的“助纣为虐”,又怎会有如此多娱乐方面的流言蜚语呢?在这个获取信息只需手指轻轻一点,成为朋友、结算钱财只需二维码轻轻一扫的时代里,为何我们的思想却渐渐倒退?

究竟是我们放纵了时代,还是时代放纵了我们?我问那静静飘香的桂花,桂花仍兀自挺立,不会作答。

如何在时代的湍流中驻足?苹果总裁库克的话为我们提了醒。时代不仅需要发现春花秋月之美的惜花人,更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能够逆流而上的智者。

热门推荐
1阳光下的微笑
2就这样慢慢长大
3我成长中的故事
4惠州巽寮湾之旅
5年味
6寻找身边的龙文化
7星语心愿
8的我作文
9迟到的遗憾
10幸福密码
11八年级优秀作文
12拍蚊子
13新时代
14那一瞬间作文700字
15逛步行街
16鲤鱼坝
17窗前门外
18我的节日我做主
19寻而知之
20书包的自述
21我爱冬天
22母亲是一种岁月
23这里也有乐趣
24八年级幸福作文
25我品尝了什么的滋味
26坚持
27观察日记
28晨练
29记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30三叶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