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论张与弛
论张与弛

孟子论辩,善用语势,于风平浪静之末藏破竹之势,辗转迂回之间直指所取,张弛有度,不急不躁,听者拜首于无形之中。大千世界之无穷变幻,人生事理之风起云涌,向有其遵循的不变规律。诚难一言以蔽之。然吾观之,张弛之理,运行其间,奥妙高深。

《三国演义》中有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则山川一统,政治清明,于泛泛黎民而言,自可暂免于战乱流离之苦,耕作田垄之间,享日出日落之天福,于草木虫鱼,也落个耳根清净,此可谓之“弛”。一日生揭竿之事,必有乘水摸鱼者,诸候割据,军阀混战,在所难免,此百姓之灾也,生死难料,颠沛流离。乱世出英雄,也出断肠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便是天下割据之“张”。

天下之张弛,犹百姓内心之张弛。且张之愈紧,弛愈松。张弛之度,如拉弓射箭,拉之愈紧,射之愈远。推究其根本,则取决于拉弓之人。小孩拉弓,张无力,射不远;待其长成,气冲斗牛,射雕犹易矣。视中国之进步,九州之发展,犹如小孩之成长,从初之小张小弛,至后之大张大弛。从过去的两个世纪看,中国正处于大张大弛之中。

古今中外,胸怀大志者无数,而终有成就者,惟懂张弛之理者。夫张弛者,蓄势以待发也。孔明韬略,缘其学之久,心智也大。古之大成者,无不如此。

拿破仑身材矮小,而志不小,厚积而薄发,终成一代传奇。在波涛汹涌的法国大革命中时起时伏,正是懂得张弛之理,才于低谷中东山再起,虽然最终客死海中,诚难测也。

毛泽东,四渡赤水,用兵如神。正是因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毅然北上长征,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不屈的灵魂,开辟了又一片广阔的天空。此如翻山越岭,于险处谨慎,谓之“张”,遇着骇然之景,也能尽情享受,谓之“弛”。

一张一弛,须张弛有度。过于张,则心力交瘁,大伤元气;过于弛,则放任自由,望其本来目的,当然不可以。

历史张弛之理,自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而人生事理之张弛,惟取决于自身的把握。把握了张弛之理,必有“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外云卷云舒”之境界。

热门推荐
1窗外
2我最喜欢的奥运比赛项目作文
3简爱读后感
4雨中的训练
5牛耕田
6亮剑观后感
7六年级的感觉
8我非子,子固非鱼也
9我的乐园广场
10今夏蔷薇开
11面对中考,我全力以赴作文
12记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13开学第一天的作文
14父亲的背
15晨曦中的温暖
16难忘那一幕
17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18大自然的声音
19致敬抗洪英雄作文
20风的旅程
21细节
22要共享,也要共赢
23传统节日——春节
24端午节趣事
25我最爱的人
26我自己
27鹅卵石赞
28童眼看生态
29小议娱乐与时尚文化
30猴王出世缩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