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古朴的宏村】
宏村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仙”,也没有黄山的“奇”。但是,它却有着古老、纯朴的乡村民风。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如今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因此墙上都已经非常破旧。那房子也十分古老,青灰的瓦,白白的墙。再往上看,一个个都是飞檐翘角。
一走进宏村第一个进入你眼帘的就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有许多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弄得人心痒痒。再走到池塘对面,就能看到典型的徽派古屋,一个个都是粉墙黛瓦,好像一张黑白照片。一阵风拂过,把原来平静的池塘吹出了“皱纹”,我不禁想到了一个对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继续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面面古墙。墙上长满了青苔,斑斑驳驳的。虽然这些墙经过了时间的打磨,变得十分破旧,却是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又走进了古屋里。就算外面的墙斑驳,也未影响到屋里的那些雕琢起来的花纹。这些花纹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仍然十分清晰,美丽。这高墙深宅,四面环山,三面环水,从远处看,浓墨重彩,真像一副水墨画!
宏村真是古色古香,让人有一种怀旧的感觉,我喜欢这里,喜欢这古老而又美丽的风光。
【篇二:宏村之行】
宏村位于安徽省,据说,它的平面图是一头牛呢!
一进村,进入眼前的是一片小河,小河非常清澈。那刺眼的阳光照下来,刹那间,小河波光粼粼,还有一块一块墨绿色的青苔。对了!还有那活泼可爱的小鱼。它们一会游到太阳底下晒太阳,一会游到荷叶底下乘凉、休息。
这个宏村,可很有特色哟!
这里的每一座房子都是比雪还白的白色;瓦片是纯黑色的,没有一点污染;屋顶还建成了牛角的形状,可真有特色。而且,这里刚好有九十九条街,每一条都有每一条的特色。每一条街都有水渠。
穿过了一条三四米的河,然后就到了一个湖,两边都是有树荫的走道,水还是凉的,真是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还有许多人在旁边用画笔记录美好的景色,而且都画的栩栩如生。
接着,就到了最引人注目的桥了。桥的样子完整无误的倒映在水中,那样子,美极了。站在这座桥上,可以看到整个湖面的美景。瓦蓝的天空倒映在平静地湖面上;苍翠欲滴的荷叶围绕在你身边,亭亭玉立的荷花姑娘都跑来衬托你;还有波光粼粼的湖水陪伴在你左右……真是太美了,让你完全沉醉在诗意里,完全不想从这样的画面上中醒过来。这里连桥一起看起来像一个剑形。为的是保护家家平安。
这次出行,我不仅很快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呢!
【篇三:宏村游记】
啊!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去旅游了!我们要去安徽黄山!
黄山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但在古徽州,除了黄山,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宏村了。导游向我们介绍:宏村建于明清时期,取“弘村”为名,是对其将来的人丁兴旺做的祝福。后来为了避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的名讳,才把“弘村”取谐音“宏村”,一直沿用到现在。
宏村的“徽派建筑”令我们十分着迷:青瓦白墙,高墙深巷。最有特色的是墙的与众不同——“马头墙”。马头墙得名于墙头的造型酷似马头,十分精致。宏村还有一大特色——家家户户通泉水。泉水从河中引出,通过蜿蜒曲折的小沟送到家家户户。再通过月沼中转,最终汇入南湖。
我们在宏村的一家民宿住了下来。这是一座园林式的四合院,庭院里有假山,有流水,还有各种小鱼……我们每家住一个房间。主人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毛豆腐,有臭鳜鱼,有鲜笋炒肉……都是典型的徽菜。
饭后,我们到街上逛了一圈:有卖小玩意的,有卖纪念品的,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吃店……真热闹啊!
我们还路过了月沼。月沼是宏村水流的中转站。它水位常年保持不变。站在沼边一看,难怪叫“月沼”啊,整个沼呈半月形,而且湖水清澈见底。
最后我们来到了南湖。南湖是全村泉水的终点站。夕阳已经落下去大半,湖中连夜接青天,荷花映余晖,真是美极了!湖边有一座南湖书院,听说这里人才荟萃,出了好多重要的朝廷官员。
第二天早上,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宏村,踏上了前往黄山的旅程……
【篇四:宏村游记】
这里曾是我的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
宏村仿佛是一位古朴儒雅的徽州夫人,我对她的温柔充满了眷恋与不舍。宏村的生活与景色,正如她的文化一样,文质彬彬中不乏艺术的优雅。
映着朝阳,最先闯入眼帘的首先是徽州特有的粉墙青瓦。这些白花花的墙壁造型奇特,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俯视呈“口”字、“凹”字、“日”字等几种类型。只有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民居,才真正感觉到了徽派建筑的特殊魅力。
不光如此,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都能看到做工颇为精湛的砖雕。那些砖雕有的是桌上常摆着的瓷质花瓶,有的则是栩栩如生的珍奇异兽甚至还有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门楣处的雕刻,常常是各种繁复的图案与线条,却排列得错落有致,间隙均匀。这个山谷中的小村竟能把生活过得“无处不艺术”,令我在赞叹之余又对它充满好奇。
脚下是青石小道,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耳畔是道边水渠传来的哗哗声,住在这里,仿佛真能抛弃一切烦恼。尤其是悠闲地午后,沏一盏清茗,饮一盅淡酒,听一晌流水、品一番流云……时光悠悠远逝,凡尘俗念亦随风而逝。
来宏村,绝不能错过夜景。于是我穿戴整齐出了门。我在白天到过的小巷一步步走着,兴中荡漾着满满醉意——啊,这场景美得如此醉人——暗红的灯笼一串串挂在墙壁上,用它幽暗微弱的红光点亮了宏村。白净的矮墙,光滑的石板,潺潺的溪流和头顶漆黑的夜幕,一切都被熏染得幽幽地,似有似无地,忽远忽近地绕在我身边。路上,游人们的欢声笑语让条条小巷热闹非凡,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商家们站在酒馆的门口招揽客人。我也随着人流走动,但不知要去向何方,只是手中的相机的快门声从未停过。
终于,我“飘”着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月沼湖畔。当我抬头看的第一个瞬间,“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占据了我的脑海。半月形的湖畔,红灯笼围了整整一圈,它们依旧挂在古老的墙沿上,依旧映照着粉墙青瓦,只是这一切恍如随风流入了月沼湖水中,造就了另一个世界。
那些倒映在水里的灯笼显得更加清幽了,只轻轻一拨,灯笼光就化在了水中,同夜幕一起摇曳着,连带卷进了一丝皎白的月光。我此时还站在原点,微微张着的嘴发不出一点声音,泪水在明明眼眶里打转,却又逆流回心里,洗净了蒙尘。
在宏村,时间的流动让人不易察觉,无论是徽州特有的白墙灰瓦,还是青石道边条细细的水渠,亦或是不时笼罩着苍穹的灰绵绵的云朵,仿佛都不曾变过。
我是否还在宏村?我想,我从未离开……
【篇五:美丽乡村——宏村】
宏村有着“中国画里乡村”之称,这里风景如画,布局奇妙。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宽阔而平静的南湖,湖中的荷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湖中央有个拱形的小桥,湖的三面绿树成荫,环绕着牛胃形的南湖,树荫下面坐着成群结队的大学生们,正在创作新的作品。湖的北岸就是赫赫有名的宏村。
整个村落布局成牛肚形,家家户户门前都流着一条条清辙见底的小水沟,共有九十九条,同时也把街道分成了九十九条巷子。这也是人们常说得牛的肠道。村的西边有两棵百年的银杏树,村里头办喜事得总要围上它转个两圈,代表百年好合。这两棵银杏树也就形成了牛角。
村的中央有一个大池塘,名叫月沼,呈月牙儿形,吸引着天地光辉,日月之精华。保佑着村民们幸福安康,风调雨顺。根据形状又很像牛肝脏。那里的徽派建筑真是一绝,妙不可言。
宏村有着百年历史的赛鸟习俗。听说每到春节时,大家都会带上自己心爱的鸟儿,纷纷前来参加此活动。以歌声哄亢气势雄霸的鸟儿,最终成为胜利者。幸运的游客们这时可以大开眼界。
宏村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其中,臭桂鱼吃起来不仅不臭,而且香嫩可口,长着白毛的豆腐,焦黄的蟹黄烧饼,好吃又美味,令人赞不绝口!
这么美丽的乡村,难道你就不想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