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笼汤包】
南京,六朝古都,我从小生活在这个城市,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梧桐树,妈妈说,这是为了爱而种下的。古城墙,手触摸它的外壳,感受那种古老而又坚固,带给我的心灵触动,还有我最爱的美食,说到美食,南京特产,桂花鸭、鸭血粉丝、小笼汤包、龙虾,活珠子……而其中,我对小笼包情有独钟。
周日早上,爸爸妈妈还在睡梦中,而我过于兴奋睡不着觉。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个周日我都要拿着十块钱下楼去买一笼汤包吃。楼下便有一家汤包店,店的门头上挂着“鸡鸣汤包”几个大字,耀眼夺目。店面很气派,刚进入大厅香气扑鼻,店里更是堵得水泄不通。十来个服务员穿梭其间。通常,卖小吃的门店都很小,唯独这家店,非常大,这足以证明汤包很好吃。此刻,十几张桌子都有人坐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座位坐下。刚坐下来,服务员便拿着菜单,说:“您需要些什么?”我看也没有看菜单,便说道:“一笼鸡汁汤包。”服务员回答:“好的,请稍等片刻。”
等了好一会儿,一笼冒着热气的汤包便出现在我眼前。蒸笼呈圆形,由金色的竹条精心制作,里面铺着一层粽叶,上面躺着一个个小汤包。刚出笼的汤包,圆圆的、鼓鼓的冒着热气。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包子。不过,千万不要直接一口吃下去!否则,汤汁四溅,你的舌头会被烫熟。南京流传着吃汤包的口诀:“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吸汤。”只有忍着你的急性子,才能真正品尝到汤包的美味。
我轻轻地打开汤包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扑来,是鸡汁和着肉馅的浓香。我凑上去,小心的吸着汤。闭上眼,让汤汁在嘴里流淌,顿时觉得唇齿生香。喝完了汤汁,我开始吃肉馅了,肉馅香糯而柔滑。最后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一口咬下去,皮又滑又嫩。品着这样的美味,真是爽极了!
其他的汤包渐渐变的温热了,我也不再顾忌,我一口一个把汤包都吃完了。
我爱周日早晨,周日的早晨和“鸡鸣汤包”有一场美味的邂逅。
【篇二:金陵汤包】
南京是吃货的天堂,这里有很多美食: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板鸭、赤豆元宵……可我最爱吃的就是汤包了。
金陵汤包在我心中堪称是“世间美味”。每次我到小吃店必点的定是汤包,所以每次老板见我来了,便会直接问一声:“汤包是吗?”我每次都会微笑地点点头,回答一声:“是的。”如果人多,就要等一会儿。我就会十分着急,十分钟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肚子咕咕地叫着,汤包的清香在我鼻尖萦绕,让我一刻也等不及。
终于,我盼望已久的金陵汤包上桌了。有鲜肉的,有蟹黄的,可吃货们通常会选择鲜肉的,因为每次鲜肉馅的汤汁都带有一种清香,奇特的味道。七八个汤包放在蒸笼里,和我的拳头的二分之一差不多。有些人就像往常一样,一口咬下去,汤汁便会流出来。可这是“汤”包啊!里面自然会有汤汁呀!每到这时,汤汁要么溅在衣服上,要么就溅在地上,接着就会抱怨起来。可我呢?总会吃得一干二净,一滴汤汁都不会流出来。
吃汤包是有技巧的,要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首先要轻轻的把汤包移到嘴边,要十分小心,一不留神,就给弄破了。接着在汤包上咬一口子。到这时很多人便会产生不同点了,有的喜欢直接喝,有的喜欢用吸管吸……而我喜欢直接吮吸汤汁,然后,把肉吃掉。最后便可以把光滑的面皮吃了。有人把这些动作合为一首小韵律诗: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再吃肉细品尝。
曾经沧海难为水,旅游过无数圣地,品尝过各地美食,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汤包。汪曾祺曾怀念故乡高邮的鸭蛋,怀念童年的生活。而我每当吃汤包时,便会想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细细品尝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一起享受南京的特色—金陵汤包!
【篇三:蟹黄汤包谁与争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大闸蟹最为肥美之际。此时此刻,若能品尝几只蟹黄汤包,再喝上一杯热茶,可是再惬意不过了。星期六,身为一枚吃货的我欢呼雀跃。为何?当然是为心心念念的美食——蟹黄汤包啦!
我和妈妈来到古月楼,只见这儿人满为患,看来蟹黄汤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过了一会儿,蟹黄汤包端上了,只见它安静地躺在蒸笼中,雾气环绕,面皮呈半透明状,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汤汁和鲜美的蟹肉、蟹黄。轻轻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里面的汤汁便带动面皮摇晃起来,颤颤巍巍的样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颐,再配以浓郁的香气,也只有《西游记》中白白嫩嫩的人参果能与之匹敌了。
如此美味当前,我怎能不动心?“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而后一扫光。”这句俗语可是早有耳闻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包放入一个盛满醋的碟子中,用牙齿轻轻咬开一个口子,然后吸了一大口汤包内的汤汁。
哇!汤包内鲜美香醇的鸡汤和蟹黄被窝吸入口中,挑动着我的味蕾。待它们慢慢溶化,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又咬了一口面皮,嫩滑可口,饱浸汤汁,真是“此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寻常手艺就能做成的。蟹黄、蟹肉要精选九、十月份的大闸蟹,汤是鲜香味美的老母鸡汤,面皮更选用高筋面粉,仅制作工序就33道,这般讲究,做出来怎会不好吃?
蟹黄汤包,谁与争锋!
【篇四:蟹黄汤包】
我们泰州的美食小吃虽不豪华,但却丰富。街头巷尾到处可以买到好吃的食物,而我比较喜欢的是泰州著名的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在泰州早茶中已不算稀奇。这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来到会宾楼品尝那里的正宗蟹黄汤包,让我饱饱口福。蟹黄汤包要现吃现点,我们点单后,没过多久,一笼香喷喷的蟹黄汤包便做好上桌了。那小汤包的皮薄得很,包住了里面鲜美的汁水。看,那小巧的形状好似一座座小宝塔。如果不是上面还有圈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真像圆鼓鼓的小气泡了。
其实,蟹黄汤包的制作过程还是很繁琐的,首先将准备的蟹黄和蟹肉与熬出的蟹油炒出香味,再用处理过的猪肉沫与蟹肉搅拌并加入佐料,让馅的味道能更加的鲜美,最后再把它包成包子,不过最后一步还是很难的,要保证皮的薄而皮又不破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的。
蟹黄汤包的吃法也是很讲究的。我第一次吃时,看到这晶莹透明的皮,闻着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了结”它。妈妈却跟我说:“蟹黄汤包吃时要先咬个洞,把汁都吸走。它的精华可全在汤汁里哩!”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先咬个洞,顿时,汁水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涌进我的嘴里,鲜美的味道不停地冲击着我的味蕾。把馅和皮醮点醋,咬一口鲜鲜的、浓浓的、咸咸的,让你吃了还想吃。我忍不住抢着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口留香,啊!真是美味之极啊!
有时候吃得太快也不好,比如有一次包子刚上来,我便迫不及待的抓起来就吃,结果包子烫得我直吐舌头。
中国各地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却都表现了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来到泰州,让我免费帮你做次美食导游吧!
【篇五:开封灌汤包子说明文】
在各地的风味美食中,我最喜欢的就属上海的特色小吃南翔灌汤包。
南翔灌汤包的卖相很好,远远望去想一个洋葱头,头上的褶子似裙摆十分漂亮。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一家南翔汤包的分店。来这里买包子的人络绎不绝,服务员忙的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这时,我透过橱窗看到一位厨师真在做南翔汤包。他先取出一个发酵的面团,把这个面团揉成一个长条,接着用刀切成许多小块,拿出一个小块做成碗形,然后把肉放在里面,左手捏住上端逆时针转了一圈,最后把这个包子放到蒸笼。
我打开蒸笼,一阵热气涌了上来。在白色的香气衬托下,南翔灌汤包像一个未睁开眼睛的小娃娃,让我不忍心下筷。但这调皮的香气却不动挑动我的味蕾让我垂涎三尺,想吃又不想忍不住掉。终于,我在香气的`诱惑下我开始动筷。我用筷子轻轻夹住一个汤包,放在嘴边轻轻一摇,想打开潘多拉的魔法盒子,汤汁迫不及待地涌进我的唇舌,盈满齿尖。我忍不住吸干汤汁,当它露出干瘪的皮状,我蘸了蘸醋,再放入口中,鲜香浓郁,酸中带甜,盛似人间美味!我忍不住再吃一个。
听爸爸说,南翔灌汤包还有一段来历呢。清朝同治年间,南翔镇上面有家包子店,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店老板为了争抢生意,就一直琢磨怎么把皮变得薄一些,把馅弄得多一些,工艺日趋改进,被康熙品尝后就诞生。了。
上海的特色小吃南翔灌汤包有了百年历史,但它美味保持不变。
【篇六:小笼汤包】
中国的美食可谓一绝,有北京的烤鸭,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这些美食不仅做工精巧,看相也好,一道道美食光是看着便能让人垂涎三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在我的“南京美食榜”中,当然不可没有“金陵汤包”的一席之地啦!
每一只汤包的形成都是厨师们精湛技艺的展现。最开始的汤包中包的肉团子是猪肉馅的,这些猪肉都是上好的精猪肉,厨师们将这些猪肉做成肉泥,然后用一双巧手快速的握起一小团肉泥,先在一只手的掌心中握一握,将猪肉塑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球,再轻轻地在肉球上一拍,一个扁圆形的肉馅就做好了。
做小笼汤包的面皮是不同寻常的,这些面皮十分的薄,厚度基本一致,在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厨师们将猪肉馅放在面皮中央,轻轻地捏起肉馅旁的面皮,在肉馅的上方把面皮旋在一起,封好小口,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汤包就做成了。
一笼汤包中通常有八个汤包,当服务员揭开盖子时,一团团白雾中隐约看见几个浑身晶莹剔透,做工精美的汤包,当薄雾散去,可千万不要被那诱人的外表和食欲所控制。还要记住一般吃汤包的办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汤包汤包,自然是有汤的汤包,诚想一下,当你一口吞下一个刚出炉的汤包,被溅了一脸汁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先吹一吹小笼汤包,然后轻轻地咬一小口面皮,不等你吸,那鲜美的汤汁就会迫不及待地流入你的口中,让你满口留香,这会让你的舌头忍不住地调动每一个味蕾,好好享受这令人难以忘记的味道。
现在,汤包不仅有猪肉馅的,还有蟹黄味的汤包,也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汤包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南京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