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回忆】
我的老家在瓜沥,与其说那儿是个小镇,还不如说那儿属于乡村。瓜沥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童年回忆,至今还留在我心中。
老家的一年四季,季季都美如画,我还是最喜欢秋天的乡村。那个时候,天气微微转凉,路旁的野菊花也一丛丛地绽透。早晨,大人都出去干活了,我们小孩则成群地跑向村边的的小山,那儿可是我们的“总基地”呢!这天,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我们不约而同地奔向小山。大片大片金灿灿的田野从我身边掠过,身后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但立刻又消失在耳畔。
不一会儿,山中便聚集了一堆小孩子,整齐而有零散的站在小溪前面,我们在那儿玩。那些男孩子总会卷起裤子,赤着脚走进凉爽的小溪中玩起游戏,打水仗、藏猫猫、潜水……胆大的几个还在水里摔跤。那一段小溪总是充满欢笑,水花四溅。我们女生有时也跟他们玩会儿,但我们更喜欢幽静的山林,约几个好友步行林中,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坑坑洼洼的泥路,我们就这么走进了森林。旁边矗立着的是一棵棵高耸而挺拔的银杏树,像一个个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一直守护着这片林子。因为是秋天,树叶不免显得有些枯黄,但我喜欢这样。虽然,它已经失去了春天的芽苞点点,也不像夏天那样的郁郁苍苍,可它留下那婀娜的舞蹈以妖艳给它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伴着风儿姑娘,树叶们以一曲欢快的舞蹈告别大树母亲,它们旋转着飞向大地,风儿“沙沙——”的声音似乎在替树叶们跟大树母亲说再见。此时的小径,已经落满了一把把小扇子,一踩上去就会发出“咔呲咔呲”的声音。小溪也从身边流过,这儿的溪流十分缓慢,清澈见底。风一吹,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溪水的流声还是风儿拂过山林的声音。
刹那间,悠然抬头,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爬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山林一览无遗,映入眼帘的是千紫万红。这山林组成的画卷丝毫不比春天的花海逊色。红似火的那片是枫树;绿的苍郁的那片是松柏……山上的空气也十分清新,带着一丝丝香甜的气息。再看天空,我和伙伴先是找了一块黄色的草地躺了下来,随后再仰望天空。天,是那么的美丽,湛蓝湛蓝,除了有几朵白云在追逐嬉戏着,除了头顶鸣叫着的鸟儿,其他根本看不到一点儿杂质。不知为何,枕着绒绒的草,看着蓝蓝的天,我无比的贪恋这段时光。
夕阳西下,正是下山之时。夕阳的余晖给大树披上了一件金衣裳,天边的火烧云也伴着夕阳渐渐淡去,我们回家了。抬头,村里早已炊烟袅袅。遥望,似乎有一条条灰色的长龙从每家每户的烟囱里飞向天空。这是的村子是一幅宁静的图画。
虽然现在的瓜沥已经不如从前,但童年的那段时光已经烙在我的心中,直到永远,永远……
【篇二:童年回忆】
说到童年,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许多难忘的趣事。
我怀念爷爷,他已经不在了,但与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很难忘。在我6岁时,老爸老妈带我回了老家湖北。那是我第一次会老家,也是第一次看到爷爷。
奶奶那个时候在苏州带我,每年也会一两次老家。每次回去,家里就暂时看不到那个苍老的背影,每次我都以为奶奶不要我了,也不知道奶奶回去做什么。以后我才知道,奶奶是去看爷爷。
幼儿园毕业时,我和奶奶,爸妈我们一家子回了老家,也就是6岁那次,我才真正的感受和加深了对爷爷的记忆,一见那张和蔼的面孔,顿时让我感觉到一股势不可挡的亲切感让我暖暖的。
老家的房子都是一片一片的建在广阔的田野上,每隔几公里就有一片房子,周围邻居之间的院子隔得不远,甚至有的前后院相连。爷爷喜欢带我下地,拔花生或是捉泥鳅。爷爷耕地,我就在旁边玩,经常灰头土脸,或是浑身湿透地跑回来,不是摔在了田野边上的泥沟里,就是掉到了水坑里,被水草缠住。我喜欢把爷爷耕好的地踩的乱七八糟,那个时候爷爷就会生气,要么打我几下屁股,要么叹一口气。每每被打时,我都会哭。爷爷不忍心,便拿出他给我做的弹弓玩,我便破涕为笑。可是一会儿我又忍不住了,用弹弓把奶奶养的鸡打得飞出了院子,爷爷又气得拿树枝打我几下,我又哭了。于是爷爷把我抱到他亲手给我做的吊床上,哄我开心。那吊床太舒服了,让我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在朦朦胧胧之中睡着了。
我时常怀念爷爷,虽然我与他相处了才两个月,但我难以忘记他的音容相貌,以及他对我的爱。我多么希望再重返那快乐的时光,但时光一去不返了,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愿爷爷在天堂一切都好。
【篇三:回忆我的童年】
对于童年,我的回忆并不多,大都已经忘却了,而对于故乡,那淡墨涂抹的轮廓还勾勒在脑海中。
故乡是水乡,有水就有人,有人就有桥,这是江南最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房前屋后,到处是泥土的芳香,下雨过后,草地松松软软,香气和泥土,和小野花混在一起,闻不出其他的杂味。
水乡,桥当然最好看,我不喜欢公公正正用尺拉出来的拉索大桥,也不喜欢外国的欧式白桥,我就偏偏喜欢故乡不起眼的小石板桥。在下雨的日子,雨水打在石桥上,把桥打软了,打松了,取下一块,凹成小洞,别有风韵,这也就是水滴石穿的情形吧?
石桥旁边都是石头,石阶、石路、石头做的洗衣台,似乎什么石头做的东西,都带着江南水乡的味道,都带着江南水乡古朴的气息,都是一种形容不出的美,桥下流水畅快,水中鱼儿自在,水面小船悠哉,那是多么美的图画啊。
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妇女们在“捣衣砧上拂还来”,小孩在“溪头卧剥莲蓬”,姑娘小伙在“采桑径里逢迎”,似乎有无数诗歌都是用来描写江南水乡的。
我最喜欢的是家里的破房子,木头做的,石头立柱,凹凸不平的地板,昏黄的小灯,破落的庭院,可我就是有一种说不上的喜欢。屋檐上有鸟窝,后院里有小鸡,小水潭里有鱼虾,房前屋后有各种果树。出门便是溪头,在桥上走走便不肯下来,沉醉在风光之中。
小桥流水的故乡,有迷人的景,有熟悉的人,还有一颗不知归眷的心。故乡是在脑海中轻描淡写的水彩,亦是浓墨重彩的刻画,我一直记着故乡里的人、事、景,故乡给了我一个最美的童年,让我沉醉。但谁又知道,若干年后,我又能否记起那行走在小桥流水间的童年?
【篇四:童年的回忆】
童年是一串风铃,每个风铃里回荡着美妙的音乐;童年是一本画册,一幅幅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里蕴藏着温馨的回忆……每当回忆起童年的岁月,我总会想起那件事。
三年级的寒假,我、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浙江省福州市安吉县滑雪,我高兴极了,连忙上了车……过了一天一夜,终于到了。我们下了车,还买了一双“灭霸手套”。
进了场地,我们便上了顶峰,向山下滑。“唔—太刺激了。”我喊道。谁知,我在半山腰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个“狗啃泥”,吃了个没有味道的“冰淇淋”。“呸!”我咳了几下,又接着滑了。哇!爸爸好厉害,还来了个“飘移”,太牛了!
我不服,就再一次上了顶峰。“冲啊!”我边滑边喊。呀!眼看就要撞到前面的一位小姐姐了,为了不伤到人,我就用力向旁边一拐,又摔了个四脚朝天,滑雪板还卡住了,急得我嗷嗷叫。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小姐姐把我服了起来,我说了声“谢谢”,就滑走了。
这是第三次了,我就不信了,冲啊!快到山脚下的时候,不知脚下碰到了什么东西,还没等我回过神来,连人带板飞了出去,疼的我摸着屁股,哭笑不得,爸妈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童年的回忆,真让人觉得可笑。
【篇五:回忆童年】
每次只要我想起“被猫吃脸”这四个字时,这件事就会如天边的云彩一般,慢慢飘过来,让我想起我的童年。
在我五岁的那一年,我特别讨厌洗脸,每次看到毛巾就直呼:“鬼来了,鬼来了!”外公每次看到这种情景,总会皱着眉头,仔细地想办法。终于他编出了“如果不洗脸,脸蛋儿被猫舔”的“俗语”。刚开始,我乖乖听他的“命令”,可后来我觉得有点儿奇怪,就故意装出很会洗脸的样子,想着当一次小福尔摩斯,检查这个“俗语”是否属实。我就奶声奶气地说:“外公,我学会了洗脸,明天我可以自己洗脸吗?”外公答应了,我心里一阵欢喜,相信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早晨,我和外公去散步时,外公忽然问我:“妞妞,你洗脸了吗?”我那时很诚实:“我没洗。”
“对不起,我要去一下厕所,你好好呆在这儿,不过我会快去快回的,为了保护你的脸。”
“好的,没问题。”
在我正快乐地和大地玩耍,和小鸟合唱时,身后似乎传来了一阵阵猫叫声。当我正一时摸不着头脑时,我猛然想起我今天没洗脸,脸蛋儿肯定会被猫舔。可我那么小的个子,万一遇到一只很大的猫,把我压住,再把我脸吃了,岂不是很难看?我心里又一阵恐慌,盼望着外公回来。
过了一会儿,外公回来了,不过他走过来时,猫叫声也忽然停止了。“都怪你,你走过来的声音太大了,都把猫给吓跑了。”
“没事呀,你今天没洗脸,猫来吃你脸了,我赶走它不好吗?”就在外公说这话时,后面又传来了阵阵猫叫声。我回头一看,哎呀!真是一只猫,不过它的眼睛不是盯在我这里,而是在盯一只老鼠。我终于明白外公是哄我的。
童年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被猫吃脸”这件事就在这条河里荡漾。坐上一只小木船,观赏着美丽的风景,你必然开怀大笑,而这笑脸就点缀着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