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昆虫记》有感
《昆虫记》有感

【篇一:《昆虫记》有感】

不久前,我读了《昆虫记》这本著作,仅开篇的几页,就让我感触很深,也激发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

法国近代文坛上,有多位擅长以自然界动植物生活为题材的散文作家,影响最广的就是《昆虫记》的作者亨利·法布尔。他的十大卷《昆虫记》,不仅奠基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他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的确,《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昆虫记》法文直译为《昆虫学回忆录》,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全书都透露出法布尔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这本书的开篇就让我收获了惊喜——荒石园。

荒石园,在别人眼里是一块“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日头的暴晒”,可在法布尔眼里,它却是法布尔的“钟情宝地”,因为它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们所喜爱的地方”。

可为什么这么一块“钟情宝地”却无人问津?

因为如今人们都忙于自己工作,为生计操劳,即便有时间去休息,他们也选择了打游戏、刷微博,或是去某个娱乐场所玩一番。他们把这些消遣活动称之为享受生活,可这是享受生活吗?不,这并不是,这些消遣活动反而会让那些工作劳累的人更加疲惫。我曾经在公园里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对夫妇坐在长椅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坐在旁边打游戏,还不时激动地叫着。看到这样的场面让我倍感心酸,公园本是人们享受自然生活、散心的场所,可人们却只一味地沉迷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

可他们快乐吗?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手机时代的我们比现在更快乐。的确,没有手机时候的我们是在小溪边抓鱼,溅起一滴滴的水花;我们是在树底下捉虫子,欢快地叫喊;我们是在一起聊天,谈心。如今的孩子们是可怜的,也是不幸的!他们没有感受过无手机的时候的快乐、自由、无虑,他们沉浸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却忘了抬头看看现实世界!

他们快乐吗?他们以为的快乐是虚无的!是空的!他们幻想着现实生活中能上演虚拟世界里剧情,可他们错了,他们或许能在虚拟世界里称霸,能在虚拟世界里畅聊。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呢?有的人甚至不愿与别人交谈,其实他们是活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了,他们不愿在现实生活中交谈,不愿为现实生活努力奋斗。

如今的许多大人也都只是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枯燥、烦人,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快乐。可他们忘了,那个世界是虚拟的!他们忘了做家务,忘了照顾孩子,忘了服侍老人……醒醒吧!那不是真的!放下手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快乐,享受生活。我想,那一定更快乐。

放下手机,走出虚拟的世界,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快乐。

【篇二:昆虫记读后感】

法布尔,这一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昆虫学家,被称为“昆虫界的荷马”。他曾在一个叫“荒石园”的地方一呆就是30年,潜心研究昆虫,并写出了《昆虫记》一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一本有300多页的“压缩版”的《昆虫记》。不愧是“昆虫的史诗”,它详细介绍了蝉、螳螂、蚂蚁等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使我收获颇丰。

就拿螳螂来说吧,它是我最喜欢一种昆虫。它有一套绿色的盔甲,可以使它隐身在绿叶下。它手持双刀,刀上布满锋利的刺,让人望而生畏。这是多么的威风啊!

但它在法布尔的笔下多了那么几分凶残。在《螳螂的爱情》一篇中,我了解到雌螳螂会把雄螳螂吃掉,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在一些地方,人们把螳螂叫做“祈祷之虫”,是因为它收起它的双刀时,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但当它挥舞着双刀捕猎时,就是另一幅模样了。

另一个引起我的兴趣的是在夏天叫个不停的蝉。它们从早叫到晚,十分烦人。但当我读了《昆虫记》之后,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这只小昆虫要在地下待4年之久,而它们在阳光下飞翔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如果不叫个不停,怎么对得起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呢?

蝉不仅是一个“音乐家”,它还是个工程师。它靠自己修筑了一个可以住4年的地下别墅。他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然后用它的钳子向下挖,它用身体里的一种汁液把尘土和成泥浆,挖出通道,最后涂上自制的“灰泥”就完成了。这对我们来说没什么,但别忘了,它只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蝉。

总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把我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它无时无刻不使我感到惊奇。

【篇三:昆虫记读后感】

合上书,我还沉浸在法布尔奇妙的昆虫世界里。那些各种各样昆虫,让我感到感慨良多。

《昆虫记》誉满全球,被称为“昆虫的史诗”,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及其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而成的书。这本书表面上虽说是昆虫的一生,实际上是反映出“昆虫界的荷马”法布尔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昆虫研究事业的执着与坚持的精神,即使是在逝世之后,也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黄石园。

在生活中,有这两种人:有一种人,和法布尔一样,为工作和学习而努力,坚持不懈,愤发图强,最后有所成就;而另一种人呢,和法布尔恰恰相反,性格懒散,志大才疏,当他要立志做一件事情时,只有三分钟热度,最后留给他的只有失败。同学们,你想做哪种人呢?

如果你选择做第一种人,那么就向达芬奇学习吧!达芬奇的父亲把小达芬奇送进了一位著名的画家那里去学习绘画,第一节课便是画蛋。一开始,达芬奇还十分听话,把蛋的一笔一画都认认真真地画在纸上。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他放下纸和笔,跑过去找他的老师,问:“老师,我已经画了许多蛋了,什么时候才可以画别的东西呢!”听了达芬奇的话,老师放下手头的工作,严肃地说:“要先学好画蛋,因为这是熟练手法和笔法的基本功。要画好蛋,就要认真地观察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画它。”达芬奇听后,就再也没有急着画别的东西了。他全神贯注地,日复一日地去观察桌子上那个平平凡凡的鸡蛋,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日子一天天过去,达芬奇的画本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形状不同的圆圈圈。老师对他的坚持不懈地钻研精神很满意,对他赞不绝口。有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后来创作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许多名画,成为一代宗师。你们看,达芬奇不断坚持着,成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吧。

除了达芬奇的故事,另一个人的故事竟让我如此震惊。那个人是发明电灯泡的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他竟然做过第二种人!竟然是一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爱迪生也研究过电话,他连续着几年的刻苦钻研,十分努力,眼看就要成功了,爱迪生却因为一时的不可行而放弃了。而贝尔只不过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发明就在他的手中诞生了。因为爱迪生放弃了研究,所以他就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的滋味。正如古人所告诫的那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你们说,是吗?

《昆虫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奇妙的昆虫世界,还看到了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篇四:昆虫记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书——《昆虫记》,它是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的心血完成的。这是一本专门描写昆虫的书籍,里面写了各种昆虫的习性,并且描写得十分详细。

比如,大孔雀蝶为了求爱可以献出生命;蜜蜂和红蚂蚁那超强的记忆力使它们成为不会迷失的精灵;以及甲虫被重重的摔到地上后动弹不得,被人们认为是为了骗过我们的技巧,实则是因为它们就会这样,像人们痛了会哭一样;还有毛虫那毒素并不是毛上有毒,而是因为它们的排泄物有毒,使得一些毛虫身上有毒。那么为什么蚕不会有毒呢?原来,它们像人们一样,有爱干净的,也有不爱干净的,而像松毛虫,就弄得屋里全是排泄物,并不停地转悠,便染上了毒素。

初读这本书我感到十分的乏味,但直到我读完这本书后,回过头来回味时,又感受到了这本书的乐趣,同时对这位了不起的作者感到无限的敬佩。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法布尔的很多优点,例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我在作者简介中得知到——法布尔为了完成这部巨作总共花了28年的时间,当我知道这点后,不禁地感到惭愧起来——因为我总是在做一件事情时半途而废,很少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做好而这位法国的昆虫学家却花了28年的时间去创作这本书。而我呢?可能还达不到他的万分之一吧,我以后一定要向他学习。

除此之外,还让我懂得了:要是想成功一定得要付出,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他为了这本书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精力,人力,他总是为了研究一种昆虫而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因为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的这个昆虫活跃的期限后,只有等到下一年了,而且为了得到大量昆虫,他总是给那些孩子们钱来换取昆虫,因此,他在28年内也花了不少的钱。所以,我得知:要想成功,绝非那么容易,一定要付出,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读一本书往往会让你懂得很多,我还要读更多的书籍,让知识与感悟来武装我的大脑!

【篇五: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部经典,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整整跨越了30年。作者笔下的昆虫,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昆虫记》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当我看完《昆虫记》时,我正坐在书房里。窗外是那永不变的高楼大厦与城市那灰蒙蒙的天。我问自己,当我蹲下来认真观察地上蚂蚁搬家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静静享受着夏风,听树上的蝉振鸣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拿捕虫网笼住蝴蝶再放飞,与蝴蝶嘻戏于山间,那又是多久之前?好像,那真的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或许当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之后,也和我一样心中纷纷响起对过往惬意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也就是《昆虫记》的魅力所在,它是用悠悠的30年时光,一点一点慢慢“熬”出来的。30年,10950天,法布尔日日都在观察昆虫,并记载于书中。在我认为,《昆虫记》就是一部昆虫研究长卷。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法布尔观察昆虫,了解昆虫,记录下昆虫不为人所知的一切,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看待昆虫,引导我们对生命、对大自然的尊敬和热爱。法布尔与《昆虫记》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也永远留在了昆虫们的心中。

闭上眼,细细回味书中的内容,更加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光。此刻,或许薄翼金蝉在窗外高树上伴着夏风长鸣,或许舞姿翩翩的蝴蝶在阳光下忽飞忽落,或许清透网丝上露珠晶莹透明。回望世界,如此多彩!

【篇六: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真理,也让我体会到了昆虫的感情,更使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把昆虫当做玩具,随意地伤害它们,应该保护它们,因为,昆虫也有生命,和我们人类一样的生命,它们也有自己的感情。昆虫记里,有许多昆虫用顽强的毅力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我,还有一些较为可怕的昆虫,用它们那锋利的尖爪和可怕的毒液,令我印象深刻,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吧!

首先便是可怕的黑腹舞蛛,它的毒液可厉害了,都可以在36小时之内毒死一只鼹鼠,而且还是只咬了一下鼻尖。黑腹舞蛛的体型也大得惊人有2/3的巴掌大小。黑腹舞蛛的警惕性也是高得很,就算是饿了几天的黑腹舞蛛在任何美味佳肴面前,它都不会冒险,直到试探几个小时完全确定没问题后才把食物拖进洞里。

还有种最聪明的昆虫,它还有一个称号,叫做大便清洁工,知道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圣甲虫。它可厉害了,不管任何类型的粪便,它都能做成粪球,不但非常正规,而且里面所有的杂质都被剔除了,只留下了粪便的精华,真不明它是怎么做到的?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它那瘦小的身体居然可以推动比自己大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粪便,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呀,这还不止呢,它在推动粪便的时候还能完美的操控粪便,使粪便的各个地方都接触地面,让粪便在推动的过程中,更加完善了它的原型,厉害吧!

还有一种昆虫最令我感动,那便是螳螂,在雌螳螂生孩子的时候,营养不足,生不出孩子,雄螳螂忍痛,叫雌螳螂把自己吃掉,补充生孩子的营养,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呀!也许在有些人的眼光看来,螳螂是非常残忍的动物,因为雌螳螂在婚后吃掉了雄螳螂,可换一个角度看,雄螳螂叫雌螳螂吃掉自己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呀!

在这个世界,万物平等,我们不应该因别的生物弱小而随意地伤害它们,我们要和其他生物和平相处,既然我们强大,那我们就应该保护它们,而不是去伤害它们,因为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具备生命的。

热门推荐
1孔明灯所寄托的希望
2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3我是一个小书虫
4记事的作文
5听雨
6暖爱列车,情满人间
7执着
8冷风袭人
9我的新发现
10新加坡游记作文
11一幅美丽的画
12小河
13有舍才有得
14我们是一家人
15短暂的自由
16路在脚下
17作文忘不了那件事500字
18想起来就好笑
19给哥哥的一封信
20国庆游记
21意志力
22神奇的探险之旅
23爱与被爱——《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后感
24留一点快乐给自己
25从新文化中心看新六横
26放风筝
27我也是一颗珍珠
28国宝大熊猫
29彩旗飘扬的日子
30暴脾气妈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