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岭南印象园】
今天,爸爸带我到岭南印象园游玩。幽深的街巷、缀满蚝壳的民居外墙,窄门高屋处,水塘和清溪穿街而过,青砖灰瓦的建筑充满古韵……这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岭南小镇,它将曾经的岭南民间的繁荣生活场景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园中各种岭南建筑错落有致,但风格统一。我们走进了一座大房子,只见门厅放着一个茶几和两把椅子,原来是用来临时接待客人的地方。过了接待室就是一个天井,天井的角落里有一个取水的井,井边放着一些洗衣服的工具,估计是洗衣服的地方。天井的左边是餐厅,正对着的是客厅,客厅中有一张大桌子,旁边分别放着几把椅子。顺着走廊一直往前走,那里有一道楼梯,楼梯是用木头做的,一踏上去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沿着木梯走上楼,楼上的地板也是木头做的,房间看起来古色古香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房间的前面有个阳台,阳台很大,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街道。街道的中间有一条小溪,小溪两边种着许多鲜花,在街道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真像画中一样美丽。
我们来到了街上,街上有许多卖工艺品的店铺,比如玩具、剌绣、剪纸、扇子等,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小吃,如牛腩粉、爆米花、龙须糖、竹升面、双皮奶、豆腐花等,有许多手工艺人,有的在捏面人、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做陀螺等,还有几个有特色的舞台,上演皮影戏、木偶戏、杂技等。
岭南印象园让我感受和体验了岭南民间传统文化,我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养成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二:游岭南印象园】
伟大的雕像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岭南印象园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周六的早上,我和老师同学一起去游览了古色古香的岭南印象园。一进入岭南印象园,就看到整整齐齐的青砖青瓦的房子和古老的窄门高屋、长长的小巷。我们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热闹的商铺:裁缝店、人人理发店、黄振龙凉茶铺、人民公社、日报社、皮影楼等等。在街道两旁,很多新奇的东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捏面人、画糖画、吹麦芽糖……这些东西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家都非常好奇!我们在充满古韵的小巷上走着,穿过石拱小桥,看着历史悠久的小店,我们不禁赞叹道:“啊,这里可真美啊!”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岭南语言文化:他们管无所事事人叫花鬼;管臭男人叫衰鬼;管老板娘叫事头婆……
我们参观了完古建筑后,就去寻找我们梦寐以求的糖画。在小巷的巷处我们找到了画糖画的摊位,我们班的同学迫不及待地问价钱,还没等师傅回答就在画满各种动物的转盘上转了一下,指针指到了金鱼,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熟练地把勺子微微地一斜,糖水像棉线一样流到大理石板上,师傅的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绕来绕去,绕出了鱼身上的花纹。最后,又画了鱼的胡须,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想:师傅真厉害,在这么短时间内画出了一条小金鱼!于是,我也赶紧付了钱让师傅给我画了一只可爱的小鸟。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给我增添了乐趣,还给我留下了一道美好的回忆。岭南印象园,你真美!
【篇三:岭南印象园游记】
星期四,原本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冷空气突然来访。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岭南印象园啦!
我们乘坐大巴早早地就到达了目的地——岭南印象园。门口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在唱歌的小鸟,我们一进门就有许许多多的爬山虎在我们的头顶,好像在列队欢迎我们。
我们在导游和霍老师的带领下,首先观看了传统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皮影戏的名字叫“乌龟和鹤”,鹤想要啄乌龟,却被乌龟反咬了屁股,最后鹤一声尖叫飞走了。
接着,我们又看了杂技,第一个节目就是充满危险的“搬椅子”,第一个杂技演员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舞台桌子的上面,然后爬上了椅子,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第六个,一个接一个的倒立了起来,最后跳下来时毫发无损,整个过程让我们既赞叹又提心吊胆。表演结束后,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又来到了奇幻的星空馆。刚进星空馆,我们就尖叫了起来,因为我们的衣服都变色了。我们走了时光通道,还做了有趣的实验,首先杯中倒入牛奶,接着加入几滴颜料,最后把洗手液倒入牛奶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看见颜料迅速往外扩散。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就参观完了。这一天,我了解了很多传统艺术,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到非常开心!
【篇四:岭南佳果——荔枝】
“桃园三结义,张飞在腹中,去了关云长,方知是刘备。”你们猜是什么?没错是荔枝。
荔枝是我们岭南的水果。岭南的文化传承,荔枝的功劳不可没。初夏时分,荔枝树挂满大大小小的果实,像一个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娃娃。
今年,外婆家荔枝大丰收。妈妈从外婆家带回一大袋荔枝,我们高兴得不亦乐乎。荔枝全身都是刺粒,就像缩着身体小刺猬。荔枝外表是褐红色的,剥开后才发现,里面坐着可爱的小娃娃,小又圆润,非常光滑。当你咬上一口才知道它是多么甜,多么香,当你咬上几口时,才会知道果肉里面有一个黑乎乎的种子,我们都叫它“核儿”。
看着袋子里的荔枝,我的口水又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从袋中拿出一束荔枝,此时的荔枝好似一只只红色的精灵跃过我眼前。一股股诱人的气味又跃进我的鼻子里,我急忙塞进一颗入嘴里,生怕被别人抢去。可一不小心,鲜美的荔枝汁又流了出来,我舔了舔果汁,哦!真甜呀!像吃了蜜那般甜。
等我反应过来,又把晶莹的荔枝往嘴里塞。“岭南佳果”荔枝,真是美味!
【篇五:岭南游】
厌倦了繁华都市的喧嚣,故于新春之际与家人南下来到珠海远离闹市的城市新区。此处远不及海南那般人山人海,少去了喧闹。没有南昌那般寒冷,少去了萧瑟。
于薄暮之际驱车到达。不见车水马龙,灯光闪烁,但见夕阳的余晖随意撒下,不经意间染上了云彩,温柔地浮于平静的海面。行人纷纷坐看浪拍岸,静听海鸥鸣,直至闲云尽收。
碧竹满庭院,处处苍翠。温暖的气候使此处常年郁郁葱葱。属于泥土与绿叶的清香沁人心脾。鸟很多,没有车鸣干扰,歌声清晰而婉转。清晨并没有选择奔波于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之间,而是在石桌上置一盏清茶,便于清风中悠然坐下,倾耳细听自然之声。
午后步行前往古镇。岭南旧院的黛瓦青砖夹于城镇之中诉说着时代的变迁。没有游人靠近的屋前,斑驳的古墙沉默地伫立着,与老旧的木窗一起掩于怒放的血梅后。一道古镇清风长叹了半声。
镇中古旧的寺庙仍然游人不绝,烟火不断。在人群漫无目的地走着,无意瞥见那沉默的石狮。它安静地立于竹叶间,烟火亦或风雨中,自岿然不动。青苔缓缓蔓延上石柱,留下岁月的痕迹。它仍然在此。不知伫立多久,亦不知身后的大门已经腐朽。
次日去往海边赶海。挽起裤腿便轻松爬下礁石,弯下腰寻找那些隐匿于海藻中体型幼小的螃蟹,笑着踩碎了一水平静,平添几分热闹。自海边归来,迎着夕阳到达珠海农科奇观院。水蒲桃,玫瑰茄,芫菁萝卜,大花蕙兰,剑麻花,大丽菊,石斛兰,灯笼椒……小小的温室里,姹紫嫣红,百花缭乱。
暮色中前往市场挑取食材,偶然见到一鱼种,五彩斑斓,唤为青衣。第一次见,颇觉有趣,又感到些许惋惜。藏于深海中的它终于还是躺在了游人之前,喘息着,放弃了挣扎。那一身彩衣,是独属于它自己的生命的色彩。
饭店里那几样常见的菜式已被大家厌倦,于是在院子中架起烧烤架,用上了自己带来的调料。沙丁鱼经过自己亲手翻烤撒料之后,也就别有一番风味了。瓶杯相碰,笑语晏晏。
五天之后,踏上归途。不再见白浪拍岸,却现落霞孤鹜齐飞。
【篇六:参观岭南印象园】
我期待已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岭南印象园》终于来临了。
安全舒适的旅游大巴早已候在校园里,同学们个个眉开眼笑,整妆待发,争先恐后地上了车。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早已盖过了老师的叮咛。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让我眼前一亮,竟然和别的旅游景点不一样,不是高大的乔木,也不是修剪整齐的灌木,而是一栋栋别具一格的小洋楼和葡萄园。
整齐又美观的葡萄架上绕着带金黄的绿茵茵的葡萄藤,藤上挂着一串串带着清甜的气味的紫葡萄。顿时,让我想起了“狐狸和猴子吃葡萄的故事”,还流传有一句经典名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那些被阳光照到的葡萄,活像一颗颗红宝石,闪着耀眼的光芒。
接着,我们参观了“隐形鬼屋”。
不是隐形鬼屋吗?为什么却看得见呢?带着种种疑惑的又难解的谜底,我们手拉手,屏着呼吸,进了鬼屋的第一道门,只见角落边放着一张桌子,中间挖了个圆洞。我猜想:应该是古时候犯了罪的人用的刑具吧?我越想越怕,身上冒出了许多鸡疙瘩,手心也冒出了汗。我不敢往下想了,快步走到第二扇门,睁眼一看,只有古代人用过的一些家用品,。
第三间房虽然有些神秘,可经过了前两道门,谁也不觉得害怕,大胆和它做飞吻。
我们还游玩了其他景点,当然还给父母带了小礼物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车,真希望下次能再来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