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空空的糖罐】
童年,像颗灿烂的星星,印在我的心头。童年里,一件件趣事总是让我忍俊不禁,就比如那一次。
“来,给你吃颗糖,”外婆从罐子里掏出糖果,“今天,我要出去买东西。小乐,你要听话,别闹。特别是当外公午睡的时候,安静地看会儿书,尽量不要发出响声。”外婆边叮嘱边往门外走去。
糖果真甜呀!等外公午睡时,我偷偷拿一点儿出来,就可以悄悄地享用一番啦!我美滋滋地想。尽管外婆已苦口婆心说了好几遍,但我对美味的糖果一直念念不忘。就吃一颗,我只吃一颗!我心中默念着。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外公终于呼呼大睡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食品柜,随手抓起一个罐子,悄悄地坐回到躺椅上,准备开始享用我的“糖果盛宴”。当我满怀期待地打开罐子,盼望着糖果哗哗地落入手中,却连糖果的影子都没看到,手里面是空空的,罐子也是空空的!我并不灰心:外婆能变出糖果,我应该能拿到,为什么什么也拿不出来?难道糖罐有密码?
终于,在努力几次仍一无所获后,我记起了《哈利?波特》中的情节:哈利要说出口令才能进入塔楼,糖罐是不是也有这个道理?于是,我开始思索口令。但口令到底是什么?是咒语、数字,还是人名?我一边想,一边装模作样地念:“芝麻开门!”“波罗波罗密!”……可罐子里依然空空如也,没有糖果,这让我十分生气。突然,我发现罐子边沿上有个小口子,圆圆的,像个相机镜头。
难道罐子只能“刷脸取糖”?我拿来外婆的大头照,对准“镜头”,慢慢靠近。糖果,我最爱的糖果就要出现啦!可是,糖罐里依旧空空的。
呀!外公醒了!我慌慌张张地想把罐子藏好,可他一眼就看到了糖罐,说:“小乐,在干什么呢?别玩玻璃罐!”我装出了一副“只想看一看”的样子,悻悻地把罐子送回了食品柜。
虽然并不是每个罐子里都有糖果,但这并没有阻碍我探索与实践。在这过程中,我还闹出过不少笑话,但是,在一件件趣事儿的陪伴下,我慢慢成长起来。
【篇二:真实的糖罐】
有两种颜色,它可以吃,分别就是白色和红色,自然也就想得到白糖和红糖,也都品尝过那种味道。——题记
细心的自己发现一个问题,以前家里装白糖的罐我还记得,但有红糖,妈妈却不装罐。隐隐约约记得小时候:白糖不做调料品,就去吃几勺白糖,糖少的时候,罐又高,拿着勺子很难够到。然后,就放弃。现在,白糖罐子仍然留着,妈妈把白糖放在杯子里。
妈妈也把红糖装罐里,虽然看着罐,不仔细看,却也没什么奇怪。只是红糖罐是一个玻璃的,很厚,显得很笨。
昨天吃午餐的时候,妈妈做的粥需要放红糖,都放完以后,红糖罐在我眼前。我看着罐子,无意中想起什么。
一个电视剧里,女孩偷吃家里的白糖,我发现她抱的白糖罐子,也和我家里使用的差不多。我不禁好笑起来,拍电视剧,却用普通家里罐子,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风格。
后来,我明白。家里使用的虽然不及一些人那样讲究好看,却在自己家越看越喜欢。
用品讲究好看不一定好用,再好看的也只是用品,普普通通才是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