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时间都去哪了作文
时间都去哪了作文

【篇一:时间都去哪了】

眼看庭前花开花谢,秋来春去,草黄复青;光阴荏苒,是谁摆起了古琴和笙箫,是谁暗中在把流年偷换;时光匆匆,但时间都去哪了?它都流向了何方?

时间会悄然从手指间溜走,而我们能做的是将时间流向有价值的事情,惜时如金,让我们的一生无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时间如东逝的流水,白发苍苍的季羡林老人,他的时间都去哪了?七十载,与古书为伴;大半生,与国学为友,他将自己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学事业。研究文学,他不舍昼夜,北大的象牙塔前流下他背包满书的蹒跚的身影。

文学的执着,是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他甘愿为此倾其一生的光阴,他的时间去了他该去的地方,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北大第一盏明灯”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辉。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给的是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巨大的天幕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滑过天空,坠落天际。可那位和蔼可亲的奶奶却依稀浮现眼前。九十八岁的胡佩兰,她的时间又流向了何方?她的时间都被无偿的送给了医学。自毕业以后,胡佩兰便投身医生的岗位,尽职尽责,待退休后,她却没有和其他人那样坐享天伦,而是坚持坐诊,风雨无阻,她珍惜每一分钟,给病人送去希望和欢笑。“我只要活着一天,我就会看一天病。”

看到病人舒心的笑容,是胡佩兰心中最大的幸福,为此,她将自己的年华献出,却毫无怨言,他的时间没有白费,她的一生没有白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时间都去哪了?邵逸夫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电影事业和慈善事业;曼德拉将光阴献给了解放民族和反种族斗争,而我们更应该将自己最宝贵的时间,用到最有价值的事上。

莫道花才含苞,鹰才展翅,来日尚且方长。时间经不起我们去挥霍,莫要时间白逝,珍惜时间,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篇二:时间都去哪儿了】

拜伦曾感喟:“没有办法能使时间为我敲已过去的钟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也恰因为如此,无形的时间变得弥足珍贵。只有用有限的时间做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事,我们才会从容面对时光飞逝。

只有当时间见证我们努力的脚步,我们才可用回忆回答:时间去了我人生最有意义的地方。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将一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整整三十年,他未回过一次家,只是在实验室中演算、推导,在工厂指导、调整。三十年时间,见证一个青年到暮年,也见证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黄旭华无悔,他面对时光飞逝,将青春岁月献给了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时间都去哪儿了?黄旭华让时光流向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让有限的时间发出无限的光彩,让生命奏响华章。

“不要虚度年华,那只会拖慢人生的脚步。”乔布斯,苹果之父,一手缔造了世纪之初最大的商业传奇。“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正是秉着这种决心,乔布斯从在地下室组装电脑开始,把时光奉献给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创新。无论是被高层开出公司,还是后来重新执掌苹果,他从未虚度一分一秒,只为废寝忘食做着自己有意义的事。

时间都去哪儿了?乔布斯将一生时间献给了创新,献给了最有意义的事。也正因如此,乔布斯的名字在史册中永垂不朽。

古往今来,无数的伟人在历史深处刻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只因为他们让有限的时光流向人生有意义的事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历史中写下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咏菊佳句,时光流向隐逸;居里夫人穷其一生,发现了镭与铯,时光流向科学研究;曼德拉奉献终生,成就南非“彩虹国”,时间流向种族和解事业……璀璨明星在时间长河中闪耀,留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仰慕,还应有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时间流向人生有意义的事,生命会引吭高歌,生命会迎风起舞,记忆与辉煌终会使我们有限的时光绽放光芒!

【篇三:时间都去哪儿了作文】

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它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历史的演替一如浪潮,总会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风口浪尖,擎起前进的大旗。然而一旦潮涨,潮落也就成为必然。潮水缓缓没入时间的深渊,但它并不消亡,而是变成沉稳的汪洋。

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化为熔炉,将坚砺熔去;化为利刃,将锋芒斩去;化为流水微风,将棱角蚀去。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在他的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脏有力的搏动,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

但是,锋芒毕露终会伤人伤己。余秋雨说:惟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持久。锋芒毕露没有错,但我们应当换一种方式,一步步地前行,这样才不会像马拉松在到达目的地后倒下。火烧岛上的柏杨,在经过世事坎坷,妻子的抛弃后,从那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变成了充满热情却不激烈的思考者,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于是,人终于要成熟起来了。被贬之后的苏东坡已然成了一位智者,他面对“大江东去”,他在赤壁下怀古。逐渐圆润的心,让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敢于长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左牵黄,右擎苍,换弓满月,剑指天狼。那豪气依旧冲天,却不再刺伤他人。赤壁下,闻萧语,口吐轻语,愈人心伤,此等境界,凡间哪得几回闻。

从少年到中年,从锐气逼人到圆润自如,有所担当,这便是成熟,是时间“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如果可以,我不做如日中天,不做灿若繁星,只愿能成那山间朗月,明亮前方之路,洒圆润辉光。愿浮于时间长河之上,看顽石终成卵石,喜锋芒铸就傲骨。

热门推荐
1我们班的新老师
2人生难得几回搏
3手可摘星辰
4读《老人与海》有感
5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6逆风奔跑作文
7我的校园
8书架上的故事
9生活中的启示
10秋天的乡村作文
11鲸的自述
12行走在校园中
13真情无处不在——读《那个黑色的下午》有感
14只言片语
15我的妈妈
16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变
17新发现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与书同行
20一花一世界
21未来的房屋
22军训日记
23第一次包饺子
24走进婺剧文化
25触及那颗明星
26我的妈妈
27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8一封家书表孝心
29爱从未远离
30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