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不屈不挠的生命意识——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不屈不挠的生命意识——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一:不屈不挠的生命意识——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苦难,犹如一面高大的城墙,无情的竖立在贫困的人们面前。爬上去的人,将会融入到一个崭新的阶层中,而一不小心摔倒的人,却将坠落下去,粉身碎骨。但即使这是巨大的挑战与挫折,却依旧有人不屈不挠的坚持着,不屈不挠的为生命而奋斗,《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和孙少安便是如此,他们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

故事发生在1975-1985年间,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为中心,描述了一个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其中充满了劳动与付出,人性的阴险狡诈和卑鄙自私,家庭间的体贴责备与互相照顾,团体间的劳动与追求。以一个小的乡村,无比真实的透露出中国当代的社会问题,交织着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令人回味无穷,手不释卷。

文章中的孙少安,因城与乡中的财富、人格的巨大差异,田福堂的反对,不得不离开了童年时青梅竹马的田润叶,与勤劳朴素的秀莲结为夫妻。在社会的变革中,他们找到了资产主义的致富道路,创办砖厂,摇身变为了村里的“冒尖户”,却因制砖师傅的欺骗而再次堕入深渊。不过他并没放弃,而因朋友的介绍而成功贷款,再次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却没想到,一直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妻子患上了肺癌。

苦难与幸福的交织,不停地摧残着这个一心为家着想的大哥,他想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却又遭到妻子的反对;他想帮助村里人幸福生活,村里人却像白眼狼,在他贫穷时向他讨债,嘲笑他。正是这种无比矛盾的生活,才造就了当代城乡的巨大差异,淹没了许许多多穷苦人的幸福。但孙少安却以顽强的意志抵抗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纵使苦难的海潮依然来势汹汹,但他却依然在人生的海洋上竖立起了风帆,在社会波涛的起伏里成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孙少平,孙少安的弟弟,却拥有与前者不同的价值观。他在学校只能吃最为低等,卑微的食物,却因此认识了与他同样贫困、爱书的赫红梅,但贫困与追求,将他们分离到了“大洋的彼岸”。由于贫困,他只能在高中毕业后就辍学打工,但读过书、爱读书的他,却不甘于与家人们过相同的农村生活。他在城市里拼搏,见证了人性的狡诈与自私。但他只能随波逐流,却不能改变命运。他在煤矿工作时,认识了温馨善良的班长一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班长因救人而死去。

他与高中时的田晓霞一直保持着联系 ,她帮助他见证了城市的生活,在他最无助时常常给予帮助,她以一个“高贵”的省报记者身份和“农民”孙少平建立了平凡的感情。在一次抗洪中,田晓霞却因救人而牺牲。与此同时,救人的孙少平也因救人而受了重伤。在这种无比悲凉的悲剧里,孙少平却真实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了现实,重新用自信与崭新的面貌回到了煤矿。当代的社会,用困难的利剑击垮了无数人,却没有击倒这对兄弟,那无比炽热、坚韧的内心,带给了他们强大的意志,使他们在中国最为贫困之时幸存了下来。

文中还有许多人物,如平凡朴实的农民,这对兄弟的父亲——孙玉厚、双水村党支部书记田福堂、善良,帮助孙少安一家的金俊海一家,孙少安上了名牌大学的妹妹兰香、不务正业的王满银……他们有的因家庭而幸福,有的因家庭而烦恼,有的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到了自我……在这个无比矛盾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他们就是许许多多人的的缩影。作者以既朴实又矛盾的写作手法,创造了这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巨作。

合上书,或遨游在人们苦难的海洋中,或漫步在人们幸福的生活里,或沉醉在贫苦人民的乐观生活中……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孙氏兄弟在苦难的世界里坚韧不屈的生命意识。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篇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之路——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林语堂先生曾言:“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从而提升自己。”

翻开《平凡的世界》,娓娓讲述的不仅仅是平凡的生活,更是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的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交织联系在一起。是充满奋斗精神的孙少安,也是追求不凡生活的孙少平,还是敢于追求未来幸福的田润叶,更是质朴勇敢的田晓霞,或是吃苦耐劳,辛勤劳作的贺秀莲……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发展向我们展现出在七八十年代,那个离我们遥远的大背景下最有活力的人生旅途!

我们都是凡人,生来普普通通。在这浩渺的宇宙世界中,仅仅是沧海一粟,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但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但正如路遥所说:“那最好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

诚然!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不如意,不公平:“有人在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斯人千万种”。但是,也因为这个平凡的世界,给我们造就了展现自我生命姿态的舞台!

即使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即使山穷水尽堕入无尽黑暗,但也要挣扎自拔。就像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笔下的《摆渡人》所传达的一个启示:命运要操控在自己手中,没有谁能摆渡谁。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锐意进取、勇敢接受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不能轻易言败,被现实击垮。

书中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纵观古今中外,恐惧和退缩怎能改变现状?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唯有不断尝试,并勇敢坚持理想,才能体悟到探索未知的快乐和喜悦,人生才可蜕变并升华成自己预知的样子。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经过磨练后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自信!

因此,我应当庆幸自己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什么是输不起的,用不服输,不向生活低头的信念走下去,勇者无惧!就像孙子,就像保尔柯察金,就像圣地亚哥,就像路遥一样,不妥协,不低头,不服输,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滋有味!

写到这,忽地想起几句诗,有点文不对题:

我欲乘风向北行,雪落轩辕大如席。

我欲借船向东游,绰约仙子迎风立。

我欲踏云千万里,庙堂龙吟奈我何?

昆仑之巅沐日光,沧海绝境见青山。

长风万里燕归来,不见天涯人不回!

【篇三:平凡世界的一场战斗】

我是一个平凡的姑娘,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也没有什么想要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每天会因为战功昂两金感慨万千,也会因为作业太多心烦意乱,我成绩平平,相貌平平,性格温软,和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一样。

然而每一个平凡的人总有对自己而言并不平凡的一场战斗,在这些战斗中,我们身披铠甲,成了平凡的世界里的主角。也因为这些战斗,我们不断成长,最终变成一个更好的“平凡”的自己。

升入高三以来,日子过得飞快,仿佛昨日落叶刚随风飘下,今日就又是一片苍翠葱茏。我在这样的春夏秋冬里,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战斗。不久前一模刚结束,成绩依旧平平淡淡,那些无数个黑夜里亮着的灯似乎并没有成为我的铠甲。前进呢?还是放弃呢?我看着左右的同学比我高了十几分的物理卷子,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心情更是差到极点,我像是孤独的战士,敌人是眼前的卷子,以及身边的“学霸”们。晚自习请了假回家,饭桌上我一言不发,看妈妈小心翼翼的给我盛饭,内心更是怄火,为自己的无能让家人担心,为自己又一次在战场上吃了败仗。我转头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不经意就看到了餐桌上的空咖啡罐,想起每天早上苦涩的清咖啡,想起自己无数次在睡意下的挣扎和徘徊,而如今,我不是威风凛凛的女侠,我还是平凡的我,在平凡的世界里,没有打赢这场仗,突然就有了想要当逃兵的念头,“不然就这样吧。”我告诉自己。

“你只要努力去突破自己就好了。”坐在对面静静吃饭的姐姐突然对我说,我抬眼看她,“不要逼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只要努力打败你眼里那个失败的自己,剩下的结果就会是最好的安排。”我低头继续吃饭,没有说话。一颗眼泪被我生生认忍了回去,就好像忍住了这滴眼泪,我就能战胜自己。是啊,我的敌人从来就不是考卷,更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我当了逃兵,就再也不可能打赢这场战斗了。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之后的这些日子里,我依旧平凡着,在和自己的战斗里挣扎着,努力让自己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借力点,向望不到头的终点迈出步子,我看不到战斗的结局,但我的心里有了方向。

“要有最平凡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我没什么遥远的梦想,但不论明日是天寒地冻,还是路远马亡,我都想要好好地,努力地战斗着,等最后一声号角响起,我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篇四:《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这个世界找不到一个词语来囊括,只能用“大"这个简单粗暴的词来形容,因为这世界的大,我每个人都显得过于渺小,渺小的我们拥挤在这个庞大的世界,每个人又显得那么平凡,就像沙漠里的一粒粒沙尘。而风一吹,每一粒沙却都有自己的旅行,和着自己的一缕风。而对每个人,在平凡世界下的无数生命轨迹中,自己的人生却格外不同。

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黑暗混沌的时期黄土高原一个他们的生活本是那么平凡,靠着粗糙的一双手,努力在黄土中生活,体现出的却是平凡的意义,人7一大截,穿在鞋里的袜子,只是别人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孙少平一家人的生活平凡的过于艰涩。,每顿饭还只能最后去领两个黒馍。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孙少平却还是怀着幸福和希望在学校读书,奋力抵抗命运的蹂躏,他的汗水,坚韧和对生活,对书籍的热枕在短短十几页,就已经感动了我。

在同情或者应说是心疼孙少平一家人艰难生活的同时,我也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同样是生命,有的人轻而易举能幸福,而有的人却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痛苦。着或许就是平凡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生命来妆点,而每一个”我“又不甘于平凡,能做的,却只是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彳亍。

【篇五: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不平庸

黄昏日落,隔着烟雨斜阳。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纵使前方是山高路远,我依然向往着那平凡的净土。

——题记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思潮翻涌,书中的那个双水村,书中的那位主人公,书中的那些事,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

孙少平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出身于平凡的双水村,却从不甘于平庸。因为家里穷,他读完高中便回双水村教书,可小小的双水村怎困得住他那颗渴求知识的心?他只身一人来到城市,或许城里的生活比双水村更艰苦,可他从不后悔,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他说过“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他白天做苦力,晚上埋头看晓霞送给他的书。田晓霞虽出身“大官”之家,却从未看不起出身贫穷的孙少平。相反,他们因为志趣相投,常在一起探讨书中的精神,书中的人物……书,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通过不断读书,他意识到,一个人只有对世界了解得更广,才能对人生看得更深刻。可命运还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的感情跨越了那么多障碍,却依旧没能跨过生死的阻隔——晓霞为了救洪水中的孩子而英勇牺牲。每每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巨浪翻涌而来,盖过了晓霞,也盖住了我的泪水……他们相约再见的那个九级古塔的小山湾,梨树依旧,物是人非,如此凄凉,使孙少平呆呆伫立着……

生活仍然在继续,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丢失自己所珍惜的和挚爱的。生活本应是美好的,可痛苦却在时时发生。总记得孙少平在写给他妹妹的信中说道:“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不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我们要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一句句有力的话语诠释着生活的真谛,震颤着我们的心弦,引发了我们情感的共鸣,带给我们无尽的深思……

我们即使出身平凡,却不要做一个平庸的人。人之所以平庸,在于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其实认真对待每一个挫折,定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巨木正是经受风雨的洗礼,才绿得如此苍翠;钢铁正是经受烈火的铸造,才硬得坚不可摧。

物如此,人亦然。

海伦。凯勒看不到光明,却从未放弃,写下了生命的赞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司马迁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发愤图强,用心血凝成不朽传奇《史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正如一位伟人说过:“痛苦难道是自己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诚然,个人和社会比起来再平凡不过,甚或微不足道。可是,谁愿意自己的人生中没有一道靓丽的风景呢?即便是路旁一朵无名而不起眼的小花,也要努力盛开;因为盛开,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唯一方式。相反,那些无价值的人生,终究是平庸之极,碌碌无为至死的。所以,小小而平凡的我更应该张开翅膀,放飞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纵使甘于平凡的生活,也不甘于平庸的生命。岁月静好,花开流年,我们该为出彩的生命、辉煌的人生而努力奋斗,做一个追梦人。

热门推荐
1我的青春摆渡人
2游鼋头渚
3美丽的张家界
4那件事让我很作文
5学种白菜
6和诗人一起的日子里
7微笑面对未来——读《像你这样一个女孩》有感
8《宇宙护卫队》观后感
9亲情永不下岗
10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11的作文
12拔河的启示
13参观消防中队
14远亲不如近邻
15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6不变的是老家的小院
17谢谢你,老师
18前方
19我的妈妈
20第一次独自在家
21我很感谢那个人
22花与笑
23会变魔术的树叶
24怀一颗感恩的心
25珍贵的友谊
26苍鹰改变了我
27扫毒2观后感
28写好汉字,做好国人
29爱的树叶
30有你,真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