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做咸菜
做咸菜

【篇一:做咸菜】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参加了牛通社“小捣蛋的春播”春令营活动。我在德清的乡村,第一次体验了挖荸荠、搓草绳、种棉花、插秧苗、做咸菜、采桑果等劳动,虽然有点辛苦,但我同时体会到了劳作的乐趣。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做咸菜活动。

那天,我们跟着老师走进一个名叫“养蚕人家”的饭店。在那儿的桌子上,店家早已摆放好两大盆白菜和盐。老师边示范边向我们介绍做咸菜的步骤。首先,我们将一些盐倒进白菜中,再搅拌均匀。然后把菜放进罐子里,用手挤出水,越多越好。最后盖上盖子,贴上标签。我们听了老师的介绍,迫不及待地按照步骤做起来。倒盐、搅拌、放菜、挤水……我一边默默地念叨着,一边卖力地捣鼓着。我前面都做得很顺利,但在挤水这一环节停了下来。刚开始,我用双手奋力挤水,但没法同时倒水。我只好一只手用力挤水,腾出另一只手抓住罐子倒水。每次一边挤水,一边趁水还没完全流下去,赶紧将它们倒入盆子中。就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去去,我终于将水差不多挤干,并倒光了。我长舒一口气,把盖子盖上,贴上标签,完成了这项任务。

原来不起眼的咸菜,也要通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完成。这次的春令营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我以后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篇二:奶奶的咸菜】

我从小就喜欢吃咸菜,奶奶就常常腌给我吃。

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正是萝卜大丰收的时候。每年这时,奶奶总会从自家萝卜地里选一些又白又大的白萝卜,一部分用来腌咸菜,另一部分留着炒菜。

腌咸菜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奶奶先用清水将切去叶子的大萝卜洗净,除去污泥和被虫子咬过的部分,再把一根根白白净净的大萝卜整齐地码在案板上。几滴水珠缓缓从萝卜上滑落,奶奶一手握刀,一手扶萝卜,三两下便将萝卜切成一个个小条。切好的萝卜杂乱地堆在案板上,最后被倒进大盆里。再撒上几勺盐,接着,奶奶双手扶盆,不停地摇晃,让盆里的萝卜和盐拌匀。最后用一个大袋子封住口,这就完成了第一步。

等一两天,萝卜在盐的料理下有了一点咸滋滋的味道。接下来,便进入第二次腌制阶段了。

奶奶弯腰在柜子里找出一个红色细网袋,把萝卜一条一条放进去,放到快满的时候,封住袋子口。然后把整个袋子放在干净的大盆里,用手挤压,水就源源不断地从萝卜里流出来。若盆子中水太多,就要倒出去,再接着挤。呆站在旁边的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跑到奶奶身边,拉住奶奶的衣袖嚷道:“奶奶,我来挤吧!这个我能干。”“好!”奶奶转过头,停下手中的活,笑笑说,“一定得把水挤干。”“嗯。”我点点头,撸起袖子,使劲挤着萝卜。

等我挤好的时候,奶奶早已把蒜、姜、白糖、白酒等调料准备好了。奶奶将切成碎末的姜和蒜一点一点地洒进盆中,又一点点用筷子搅匀,最后装进大罐子中。看着奶奶将一罐罐萝卜封好,想着今后可以吃到萝卜咸菜,舌尖上泛起一种咸滋滋又混杂着香甜的味道。

那是我最喜爱的奶奶的咸菜,一种美好的味道。

【篇三:我爱吃奶奶腌的咸菜】

小时候,我总是很挑吃,有时甚至不爱吃饭。每当我撒娇不吃饭时,奶奶就会拿出她的美味小吃——腌咸菜。

腌咸菜无非就是梅干菜、菜脯、福菜、荀干、酱瓜、咸冬瓜等,因为它口味咸重,下饭时令人十分开胃。虽然我爱吃腌咸菜,但爸爸妈妈却不让我顿顿吃,因为腌咸菜含盐高,人吃多了对身体不大好,尤其是小孩。

但我就是喜欢吃奶奶腌的咸菜。我有时在想,我那个没有读过书的奶奶却有如此巧手,会腌制各种菜?奶奶告诉我说,她从小就看大人腌制菜了,看多了自然就会,也不用多教。我问奶奶,为什么我们的客家人家里都会藏有腌菜,都会做腌菜,而镇里我的另外一些讲白话的亲戚、朋友家里却没有藏有腌咸菜,他们也不怎么会做?奶奶说,客家人喜爱制作腌咸菜,是因为客家人习惯了。在很久以前,乡亲们几次大迁移,他们在途中饥寒交迫,为了方便携带及保存食物,发明出许多加工食物的方法,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腌菜及酱菜。她还说,客家人人情味很浓,十分好客,亲朋邻里之间互相来往得多,有时客人上门吃饭,怕菜不够吃,因此随时准备腌制的东西,以应一时之需。其实客家人很勤俭朴实的,他们吃饭不一定大鱼大肉,用一些腌菜来搭配其它食材,采取蒸、炒、煮,就可以做成一道道美味的客家菜了。就是煲汤也不一定要贵的药材,用腌菜烹调的汤一样味道鲜美、可口。如:福菜肉片汤、菜脯鸡汤、咸冬瓜龙骨汤等,都是我们平时爱喝的好汤。

是的,奶奶制作的腌咸菜的确好吃,我就是喜欢吃奶奶腌的咸菜。

【篇四:儿时的梅干菜和咸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院子满地晒干菜,大缸里头是咸菜。”

晚秋冬初的清晨格外凉爽,农作物上全是白白的霜。哈一口气,只见阵阵热气从口中飘出,随后便在空中扩散开来。在一片缭绕的白色烟雾中,记忆中的院子大门徐徐打开了。

门外的是外公外婆。一旁的两辆电瓶车上放着满满两大袋雪里蕻,不用说,他们肯定又要腌咸菜,烧梅干菜了。

腌菜的流程并不复杂,看了许多年,我也颇有心得。

第一步,洗。两百多斤的雪里蕻洗起来可真不容易。外婆会先用扫把把整个院子打扫一遍,再用水冲洗一遍,等到水泥地开始干了,才会开始在地上把菜铺开,一一清洗。她仔仔细细地去黄叶、老枯叶,里里外外都洗了个遍,单单是洗菜,就要花上一两天。

第二步,晒。要把洗好的菜放在阴凉少光处,让它吹个一两天。外婆就会把菜用绳子掉在一个通风少光的房间里。这两天内,如果有枯黄的叶子,她就会及时摘掉,同时,外公也会上山采石。没见外公外婆相互吆喝,却见他俩似乎商量好了一样,分工配合如此默契。

第三步,腌。两百斤的菜,外公必须找两口大缸,他找的一般都是是陶缸。在腌咸菜的前一天,他会事先把选定的大缸洗好晾干,保证它光洁如新。放入雪里蕻时,外婆就会把衣服袖子撸起来,并扯开喉咙放声大叫:“金子栋,汪晨阳,快来——帮忙啊——”听到这一声令下,我们兄弟俩自然是忙不迭地跑下去帮忙。虽然两个人个子不大,力气却不小。双手拧着雪里蕻,一棵一棵地放进去,放一层,便铺一层盐,最后用石头压住。接下来就一切由外公搞定,一个星期翻晒一下,以免它们烂掉。

腌咸菜要腌一个多月,当腌熟后,就可以烧梅干菜了。

外公是绝看不上市面上的冬笋的,他总要亲自拿上刀具,上山去挖几只最鲜嫩肥美的幼笋,再拾点柴。他说,这才配得上一个月腌制成的好咸菜。

外婆则剪开了米袋子,铺在地上,用石头压住,再把烧好的梅干菜放上去,阳光下,那淡棕透绿的梅干菜香飘十里,惹得我们都不由自主要赶来帮忙,当然,主要还是为了能在外婆外公不注意下偷偷吃一口,再一口……看着我们这副馋样,外公笑了,外婆笑了。曾问过外婆为啥每一年都不厌其烦地腌,“你妈你爸也喜欢吃啊,从小吃着这长大的呢。”那语气,喜滋滋,是满满的骄傲。

回忆随呵出的雾气渐渐散去,眼前的外公满脸皱纹,粗糙的手——他们老了,可是还是放不下儿女们,也放不了侄子与孙子。这梅干菜与咸菜之所以如此厚重得令人难忘,正是因为它包含外公外婆的汗水与爱吧。

【篇五:家乡美味——咸菜黄鱼】

我的家乡在宁波北仑,这里盛产海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小黄鱼啦!

据说小黄鱼有56种煮法,比如有红烧黄鱼、咸菜黄鱼……今天,我就说说咸菜黄鱼吧!

咸菜黄鱼上桌啦!黄鱼的肚子和嘴巴是金黄色的,而背部却是银白色的,浑身闪闪发光!它们躺在草绿色的咸菜上。咸菜的梗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绿珍珠,洒在黄鱼上。洁白的笋丝和金灿灿的姜丝时隐时现,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

哇!我终于忍不住啦!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狠狠地在黄鱼背上夹了一块肉。黄鱼的肉嫩嫩的、软软的,肉质非常细腻,我又夹了一撮咸菜,咸菜咸咸的,脆脆的,加上黄鱼的柔嫩,真是绝妙之配啊!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真爱家乡的美味——小黄鱼!

【篇六:吃不厌的咸菜】

外婆腌的咸菜又脆又鲜,不光我爱吃,左邻右舍也赞不绝口。

记得去年十一国庆周我去外婆家,外婆刚从菜市场上买回一大捆雪里蕻。我脱口而出:“外婆,这回我得好好看看,你是怎么腌咸菜的。”“傻孩子,早着呢,先得把菜放在通风处晾干!”外婆冲我笑了笑。

几天后,外婆把晾干的雪里蕻收拾起来,捧进厨房,才着手腌菜。我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只见外婆先端出一口小石缸,在缸底铺一层菜,随之往菜上撒一层盐,再铺一层菜,撒一层盐。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叠上去。她边铺,边一个劲儿地把菜往下压紧。直到离缸沿还差一虎口为止。接着,外婆捧起事先备好的一块木枕,拼命地往下按压,只听雪里蕻不约而同地唱响了“咯吱、咯吱”的小乐曲。一眨眼,淡绿色的水泡泡不断地往上冒。最后,外婆在雪里蕻上盖了层塑料纸,从小院里搬来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压在上面,还蒙了一层厚尼龙,顺着缸沿用细绳子扎紧了。

过了一个月,外婆打电话过来说咸菜可以上桌了。我便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只见外婆把取出来的咸菜先用清水洗净,切成碎块,倒入油锅里和肉丝一起翻炒,加入些糖和味精。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咸菜炒肉丝新鲜出炉了。我急忙拿起筷子,夹了一撮就往嘴里送。哇,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了。

过些时候,邻居们也来尝外婆刚做好的咸菜,大家都说很好吃呢。果然,外婆腌的咸菜又脆又鲜,不光我爱吃,左邻右舍也赞不绝口。

热门推荐
1中秋节
2做一个美丽的自己
3最爱四季
4抱怨不能解决问题
5信任
6假如风有颜色
7原来我们都是天使
8小老师
9寻春
10一棵枯树的倾诉
11第一次参加播音员竟选
12那句有温度的话
13我佩服的一个人
14秋天来了优秀作文
15吃桃子的故事
16一念花开
17珍藏童年回忆
18读懂那片叶
19神奇的干冰
20美丽的渔港古城
21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22秋天来了
23即将到来的严惩
24生活中处处有正能量
25我为自己点个赞
26糗事一桩
27妈妈的爱
28教师节作文
29家乡风景独好
30这堂课真难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