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又见诗词
又见诗词

【篇一:又见诗词】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年少的我手捧唐诗,倚着小窗,对着上弦之月,懵懂地读着李白的《古朗月行》。夜风穿旧巷,透晚墙,微凉拂满身,如梦的月色悄悄溜进小院,我也悄悄遐想着。

那时,我六岁,第一次遇见诗词。

秋阳正好,我捧一沓诗笺,闻着缕缕墨香,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在诗词中寻觅诗人的身影。

他把酒临风,醉于月光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栖于茅屋,却心系苍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隐入红尘,勾勒山水田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被贬黄州,却依旧旷达,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不得赏识,走进民间,只叹:“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还有她,独上兰舟,望断秋水,仍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凉风处处,不觉已是晚秋的黄昏,我放下书,伏在桌上,打开音乐,那首熟悉的《长安忆》在耳边回荡。两年前,朋友偶然推荐,便不可自抑地喜欢上了这首歌。那时读的诗词不多,只是被旋律深深吸引。

而今再听这首歌,有怀念,有追忆,更多的,似是一种不解的熟悉之感。“落日孤城闭,燕然归无计……”这不是……我猛然醒悟,想要打开歌词,却关键时刻手抖,输错好几次密码。我焦急地倏地站起来,故作镇定地输好,幻象着各种可能性。仿佛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偏偏又卡成了白屏,按着一个个键却没有一丝反应。心怦怦的跳动声融进空灵的歌声,在耳畔萦绕。仿佛是为了验证我的想法,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想的那几句歌词。

我忍俊不禁地背起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把歌词来回翻了好几遍,李白的“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不相识。”辛弃疾的“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苏轼的“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原来,歌中也能邂逅这么多诗词!

秋风吹动着衣袂,也吹动着我的心。古时的宝物,或许会被光阴斑驳;诗人的功名与成就,或许会被岁月湮灭。惟有那些诗词,如同瑰宝,仍能芳香依旧,遗韵犹存,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

【篇二: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

还记得那些日子,盼着天晓,去看看绿肥红瘦的海棠;还记得那些日子,盼着暖春,去听听黄鹂一两声的轻啼;还记得那些日子,盼着寒冬,去赏赏无意苦争春的腊梅。

“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想来,该有多怀念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

“初相识”

相识,不是偶然,是必然。“妈妈,去书店干什么?”“买书。”那时才上幼儿园,对于书,我还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转眼间一本小巧玲珑颇有“复古风范”的书,进入了我的眼帘。“妈妈,我要买这个!”妈妈皱眉,这是一本宋词书,经不过我的软磨硬泡,妈妈才给我买了回来。可是新鲜劲儿过去了,就抛在脑后了。“我就说不给你买,买了你也看不懂,浪费钱。”妈妈老是这么说我,我好像被刺激了一样,拿起书关上门,拼着拼音背了起来。此后,妈妈老是说:“多亏了我给你买了这本书,要不然,你还不知道诗词是什么哪!”妈妈脸上挂着欣喜的表情,我也就不好揭穿事实了。

“再相逢”

原本,买书、背书只是必然的“规律”,那么再次相逢,怕只是上天注定的命运。“作业做完了吗?”爸爸重复着每周经典语录。“还有一篇作文。”我打不起精神来。“快做!”还是那一句。又是作文!每逢周末我最头疼的事,些什么呢?想着想着,我无意间瞟到了那本书,不错,加点诗词进去,增点儿文采。结果是,语文课上,老师把这篇作文当做范文念了。回到家,我再一次翻开一本本久违的诗词书,良久,我才体会到了那句“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原意。

“勿相忘”

再相逢的结果不仅是作文被当范文念,而是诗词成为了我心中最美好的东西。翁宏《春蚕》里的那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我的心灵所栖;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那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我最深的伤感;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采桑子》里的一句“不是人间富贵花”是我最敬佩的自白。现在,想对诗词说的只有那句“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了吧。

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好似夜空中的繁星点点中,最亮的那一颗,让人难忘!

【篇三:让心灵在诗词中栖息】

诗词如眠,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身体的放松;诗词如泉,让我们在赏析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诗词如茶,让我们在品位中得到了身心的憩息。不需要“渔樵于江诸之上”,只用低吟一小段诗词,便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当你感到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时,何不闭上你的双眼。轻吟一段陶渊明的古诗词,与这位简单的农夫一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守住你心中的那一片小小的田野,学习陶渊明在繁杂的生活之中体味自然风光,让大自然的轻风拂去你心灵的重担,让自由之风的轻吟带你到那心灵的栖息之地。

当你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所带来的诸多烦恼,不妨去寻找那常立于湘江之上的屈原,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坚定给与你前进的动力,让芰荷与芙蓉伴你左右,让它们的萼与泽时刻抚慰着你的心灵,让屈大夫的志向与你同在。何必在乎众女谣诼,当你感到生活的压力,退下来让你的心灵休息一下,重新整装出发,以全新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当你的心灵疲惫不堪时,不如去寻一寻书庄。与它一同神游江南,与书庄一同体会一下“春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的美丽江南。与书庄一同体会“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美丽江南,心灵在这江南中迷醉。在这丝丝细雨中,彻底放松你的身体,修复你早已疲惫不堪的栖息地。

烘一壶清茶,放在鼻尖下清嗅,手持一卷诗文在靠椅上假寐。在脑海中回忆那一段段如画的诗文。与边关将士一同体会边关的豪迈,与深闺女子一同体会高阁之内的柔情,让心灵在这添上天下之间寻找那么一块地方。不用太大,不需有诗词相伴,让心灵可以短暂的栖息也无妨。

诗词如风,自由之风的轻吟;诗词如光,贯穿天地的曙光:让我们在这样的诗词中寻一方宝地,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憩息。

【篇四:一首诗词一份传承】

一首诗词,是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穿越了历史的长河,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捎来了一份柔情似水,带来了一份雄心壮志,寄来了一份思乡之情……

轻轻读起一首小诗,便沉浸其中,穿越千百年的情怀是如此的奇妙,竟使人久久无法自拔。读诗品诗的乐趣就在于此。正是因为这份乐趣,才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老师在教室里组织了一场小型诗词会。

虽说是小型诗词会,但是诗词之韵味永恒不变。同学们争先恐后,大显身手,自然而然,嗅到的是诗情画意。小吟,朗朗上口。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透露大诗人苏轼对弟弟的想念;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不难看出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多了一份人生哲理……不愧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诗词,一份情。此时此刻,对诗词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比赛还在继续,重头戏还在后面。接着是诗词补句,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人看见了古老矗立的寒山寺;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眼前闪过夏日荷塘的美好景色……

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写实写史,王维的山水田园,王昌龄的边塞风光……跨越千年的邂逅,是一种传承。想必此时,大家都渴望满腹诗书,渴望才华横溢,幻想着千百年前大诗人或是豪迈下笔,或是委婉道来,或是推敲思索。品读之时,只觉得充满着无限的诗情。

遐想百年后,千年后,万年后的诗词会是怎么样?

愿久久传承!

【篇五:享受诗词】

我在秋天的田埂上漫步,凉风习习,拂过我的脸颊。落日余晖,普光大地,我轻轻念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它被风捎了去,我独享秋日宁静……

是的。我爱诗词,它像我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它温柔的看着我在它温暖的怀抱里成长。我享受着它带给我的快乐。我喜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迈;我喜欢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我喜欢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真挚友谊。短短几行诗,却满含着情感,它们如此细腻。

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翻开一面面落满阳光的书页,一片小小的叶子便恰好躺在了诗的那页。我大声的朗读着,无暇顾及窗外唱歌的鸟、舞蹈的碟。世界似乎安静了,时间也仿佛停止了,我在诗的怀抱里安然学习着。我沉浸在各个诗人的思想里,细细感受着他们的情感。有时,他们的生平,也会像感人的小说那般,让我热泪涟涟。我的感情在诗词的熏陶下也变得细腻而丰富。

后来,当我在春天看见繁茂的柳枝儿起舞时,我会对它们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然后摸摸它们的头,离开;当我在夏天看到荷塘里贞洁的荷花,我会与它们谈谈:“嗯,真漂亮,不愧是杨万里先生称赞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呀,你们瞧,蜻蜓姑娘来了。”;当我站在金灿灿的麦浪中,我会兴奋的大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爸!丰收啦!”;当我透过窗户与银装素裹的冬姑娘打了个招呼,我会在她的耳边轻轻呢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的新衣服真好看。”

诗词不仅在我的学习过程中陪伴着我,它也逐步迈进我的生活,令我全身都有种充盈感。

我一直享受着它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就像阳光暖进了身体,舒服极了。

我离不开诗词,我一直知道……

【篇六:走在诗词的世界里】

读一首诗,让千年经典惹人恋。

诵一篇词,让荡气回肠心田;

品一支曲,让潇洒情怀入心间……

千年的等待,千年的相遇,走在诗词的世界里,收获良多。

唐时,国泰民安风雨顺,墨客骚人登奇峰。他少年时便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青年时尚豪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他,失意时犹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就是李白。他在朝廷令高力士脱靴,他在皇殿要贵妃研磨,他在旷野放白鹿于青山之外……每当我沉浸在李白诗的华美之中时,心中的那朵青莲就会默默地绽放,弥漫着一代诗仙的气息,感受到唐诗的无穷魅力。

宋时,战火炮灰满天飞,一轮豪放即天涯。他心怀大志时,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他,面对国家大好河山放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年老时感叹:“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狼,右擒苍。”他,就是苏东坡。他不满于朝廷的腐败无能,怀念于世俗之名外,登上一叶小舟,放歌远去。每当我诵到宋词的精妙绝伦之时,便仰天大笑。

元时,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一轮明月独罩天涯。他骑着马,来到小溪柳树旁,低吟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就是马致远,他的豪情壮志令人心生敬佩。

读诗,诵词,品典,字字不染纤尘,清淡如风,隐者绝世的清寂和一丝孤独,细品却如甘露滋润心田,生起一种莫名的妙意。

生活如海,诗词如舟,乘舟泛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诗词如径,寻径登山,方知山之巍峨。诗词,如万花丛中的一抹绿意,朔漠的夕阳中的一树菩提。

走在诗词的世界里,收获良多。

热门推荐
1日照游记作文
2我的奶奶
3假如我生活在土星
4读书,使我乐在其中
5从终点出发
6篮球班使我快乐
7我最想发明的一样东西
8读懂母亲
9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
10“六一”文娱活动
11大宁灵石公园之旅
12《秋思》改写
13爱上阅读
14小动物
15我的家风
16第一次读科学书
17幸福在心底
18我家的传家宝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书香伴我成长
21碎片
22吞噬生命的火灾
23乡村美景
24我不想当哥哥
25乐在其中
26大自然的声音
27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28亲情
29登花台
30我们的班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